?

全球一體化視角下跨境電商發展現狀與未來研判

2020-02-28 05:23蔣婷婷
經濟管理文摘 2020年24期
關鍵詞:跨境物流電商

■蔣婷婷

(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外派勞務服務中心)

跨境電商是指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關聯起來,并通過跨境物流實現貨物由供應方向需求方轉移的商業行為。簡言之,就是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進行外貿進出口業務??缇畴娚套鳛橐环N新的貿易模式,是開放發展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產物。近年來,跨境貿易關系發生了巨大變化,供需關系呈現出新的趨勢??缇畴娮由虅照郧八从械乃俣群陀绊懥Ω膶懼鴤鹘y國際貿易格局,在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兩端持續發力,為對外貿易發展詮釋著新的發展思路,成為發展的下一片新藍海。

1 中國跨境電商發展現狀

1.1 發展規模迅速擴大

2019年,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33.29%,跨境電商作為一種新的貿易模式,逐漸成為充滿活力、發展迅猛的新興行業。從行業滲透率來看,行業滲透率達33.29%,相較去年穩步提升,相比2018年29.5%,提升3.79%。從交易結構上看,進出口B2B占據八成的交易規模,B2C交易模式占據近兩成,交易規模持續擴大。5年來,跨境電商綜試區主要的發展方向也是以B2B為主,側重于技術標準、業務流程、監管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出口和B2B的模式占到綜試區跨境電商交易額的七成比例。

1.2 運營模式日益豐富

中國跨境電商發展的萌芽階段,B2B模式占據了主要的運營,B2C模式則是伴隨著eBay(中國)上線而逐漸發展起來的。2007至2008年,B2C模式逐漸成長,市場占有率不斷擴大。尤其是受2008年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影響,集中、大規模的采購方式受到限制,多頻次、小額度的進出口方式成為規避風險的不錯選擇,進一步刺激了B2C模式的發展,敦煌網、米蘭網、蘭亭集勢等一批知名跨境電商品牌迅速成長。與此同時,C2C模式也由海外代購迅速演變成主導跨境電商行業的一枝獨秀,并逐漸成為主流跨境電商模式。2015年,“互聯網+”的概念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一夕間火爆全國,電商企業的第二輪升級拉開序幕,各行業均以此為標配,構建將B2B與B2C完美融合的B2B2C新體系。B2B2C電子商務平臺將企業、個人用戶不同需求有機地整合起來,縮短了銷售鏈,有效降低了庫存,為客戶節約了包括時間、資金、風險在內的成本。

1.3 改革試點相繼推進

自2015年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設立以來,分五批在全國105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通過無票免稅、所得稅核定征收、通關便利化、放寬進口監管等優惠政策,破解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體制性難題。

2020年1月3日,跨境電商出口退貨海關監管業務正式啟動,標志著出口退貨通道在跨境電商交易模式中的成功打通。自此,通過海外倉、海關特殊監管區等的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退貨全部納入海關監管,破解了一直困擾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退貨難”的問題。

海關總署日前發布公告,自7月1日起推行“跨境電商B2B出口”,并選取北京、天津、南京等10個海關作為試點?!翱缇畴娚藼2B出口”是指依托跨境電商平臺,跨境電商企業雙方通過國際物流通道將貨物直接運送至境外企業或者通過海外倉中轉,并完成交易結算的貿易形式,是企業與企業跨境電商出口的簡稱。這是海關總署繼今年年初推出跨境電商出口退貨監管創新制度后又一促進跨境電商健康快速發展的舉措,是海關將創新監管經驗從B2C(零售)成功推廣應用至B2B(企業對企業)的典范,旨在為企業提供無紙通關、簡化申報、優先查驗等通關便利。

1.4 產業鏈、生態圈的建立及產業集聚轉型發展

跨境電商經過多年發展,運營體系日臻完善,參與主體不斷增加,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逐漸形成集交易雙方、平臺建設、技術服務于一體的完整供應鏈體系。同時,依托阿里巴巴、eBay、中國制造、亞馬遜等大型電商平臺,整合倉儲、配送、通關、支付、結匯等環節,形成一個為跨境電商服務的完整生態圈體系。

對外貿易搭乘互聯網的羽翼,釋放出新的活力??缇畴娚叹C試區的陸續推出,為周邊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杭州作為全國首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推動借助當地數字化轉型與品牌化發展實現“裂變”的電商企業與當地外貿企業快速融合,實行“TOP100”計劃、B2B專項行動以及加強品牌建設的“百家中國線上品牌”行動,促進傳統外貿企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杭州綜試區的成功經驗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模板,外貿企業紛紛“觸網”,形成跨境電商主體集聚、品牌化與高端化同步推進的格局。

2 中國跨境電商發展的瓶頸

中國的跨境電商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憑借中間環節少、價格低和利潤率高的優勢,開啟了高效發展新征程。盡管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呈現出良好的態勢,但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還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2.1 跨境物流發展速度與跨境電商交易量的迅猛發展不協調

跨境電子商務運輸與傳統國際貿易運輸有較大不同,單次交易量通常都不大,但頻率較高,一般較少使用傳統的集裝箱方式運輸。常用的運輸模式有:國際商業快遞、中國郵政快遞、第三方物流和海外倉儲等幾種方法。目前,通過郵政系統完成配送的商品占到跨境電商出口商品的60%以上,由于運輸時間長,客戶的購物體驗很不理想。中國出口他國的商品少則需要7~15天,多達25~35天才能到達用戶手里,嚴重降低了購物體驗。當前跨境電商的發展速度快,國際物流服務遠遠跟不上節奏,運輸成本居高不下,不但運輸價格平均占據貨物價值三成以上,而且速度過慢,這必然會帶來諸多隱患。

2.2 馬太效應凸顯成為跨境電商發展不平衡的突出表現

跨境電商總體上發展勢頭良好,但國與國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發展差距日益擴大,馬太效應凸顯。從全球看,電子商務方興未艾但缺乏發展援助戰略,基礎設施和技能培訓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和財力投入差距在數字技術落后國家和高度數字化國家之間的差距持續擴大,這種數字經濟發展不平衡得不到有效解決,將潛藏許多隱患。從運營主體看,傳統eBay、亞馬遜、速賣通、敦煌網等四強電商平臺占據著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中小電商企業能接到的訂單少之又少,加之企業間價格戰和同質化競爭,很多中小電商企業長期處于虧損狀態。

2.3 跨境交易面臨外匯結算及安全隱患

國內的電子支付技術日趨成熟,但跨境支付卻剛剛起步。當前,受外匯管制政策影響,跨境電商企業面臨用匯兌匯成本高、效率低、風險大的難題??缇畴娮又Ц斗諏儆谫Y金流,是跨境電商當中的重要環節,涉及到的主體除買賣雙方當事人外,還有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平臺等多個角色。目前的主流支付是使用國際信用卡、PayPal等,這些專業支付機構雖然信用較好,但一旦出現資金管理問題,或出現操作風險,資料泄露都會對交易雙方造成重大損失。此外,無論哪種方式,網上支付信息都有被非法竊取的共同風險。

3 如何破解影響跨境電商高速發展的難題

3.1 逆流而上,探索跨境電商盈利新模式

目前,跨境電商的紅海市場已日趨成熟,競爭十分激烈。國內企業若單純依靠無休止的價格戰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隨著消費的不斷升級,跨境電商企業的競爭也演變為品牌的競爭??缇畴娚唐放频拇蛟旖^非易事,需要與本土主流銷售渠道與媒體完美融合才會釋放強大的生命力。同時,大數據應用技術的推廣,使得市場走向、消費習慣等海量信息從數據庫中挖掘、整合變得便捷,有利于實現精準營銷。大數據分析為線上線下互動、精準營銷、精準預測提供支撐,是打通數據運營與數據管理兩個階段的關鍵節點。據相關數據顯示,數據區東華的公司利用平均高出同行六個百分點。

3.2 多措并舉,著力解決跨境電商產品安全及支付問題

完善產品質量溯源機制,將商品生產、流通、消費全環節納入追溯系統,制定規范的準入和監管政策,從源頭上杜絕制假售假行為。允許從事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和個人按規定開設外匯結算賬戶。同時,擴大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范圍和金額,創新跨境支付方式,探索將物流信息、訂單支付信息作為依據辦理結售業務。

3.3 創新思路,化解碎片化物流管理格局

物流成本過高和派送時間過長一直是困擾跨境電商發展的兩大難題,妥善解決碎片化的物流格局給跨境電商帶來的困惑成為跨境電商轉型升級的關鍵。一方面,建立共享倉庫。即存放在海外倉的貨物,賣家所有的銷售平臺可以共用一個庫存,充分利用不用國家和地區口岸本身的運輸模式,實現跨境物流跨國跨區本地化,賣家只需將收貨地址、貨物型號、發貨數量告知海外倉服務人員,即可完成訂單處理。另一方面,發揮中歐班列的作用。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流合作,支持有實力的國內企業,尤其是相關物流企業和班列運營公司參與其中,突出經貿合作園區、海外倉方面建設,構建以中歐班列為核心,國際多式聯運協同發展的體系,提升境外物流節點聯運、轉運和集散能力。創新參與沿線國家鐵路樞紐場站和港口形式,探討參股、并購形式的融入機制,同時在具備條件的綜合保稅區內,逐漸形成保稅倉儲、質量檢測、理貨分撥、打包和拼箱等完整的服務鏈條。

猜你喜歡
跨境物流電商
電商助力“種得好”也“賣得火”
電商贏了,經濟輸了
跨境支付兩大主流渠道對比談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銀企直聯
本刊重點關注的物流展會
關于促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的幾點思考
“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電商鄙視鏈中的拼多多
企業該怎么選擇物流
加快農村電商全覆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