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自然資源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為視角的社區發展合理化分析
——以諸城市埠口社區及西王門社區為例

2020-02-28 06:00范桂華
經濟視野 2020年24期
關鍵詞:西王農用地基本農田

□ 文| 楊 鑫 趙 叢 范桂華

自然資源保護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共守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堅守耕地保護和生態保護紅線,滿足社區基本資源保障和生態需求,從自然資源和生態管控的角度出發,探索出一條契合鄉村發展、科學合理的資源利用策略。

研究區范圍

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諸城市根據國家、山東省和濰坊市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結合本市的實際情況,堅持以人為本、生態優先,加快建設低碳綠色、美麗宜居的新型農村社區。本次研究范圍為埠口社區及西王門社區。埠口社區包括中疃子村、埠口村、南下泊村、小下泊村、小行寺村5個自然村,西王門社區包括東王門莊子村、西王門莊子村、東堯村、西堯村、李家潘旺村、臧家潘旺村6個自然村。埠口社區靠近諸城市中心城區,西王門社區位于中心城區外,兩個社區從自然資源稟賦和區域位置上具有社區發展代表性。

研究思路和方法

為保障基礎數據準確性,通過GIS空間分析和底圖代數識別法、空間分析及統計分析法,對埠口社區及西王門社區土地利用現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國土空間數據開展分析研究。本著社區用地策略制定堅持因地制宜、彰顯特色、科學合理的原則,統籌區域位置、土地資源及交通設施等方面因素,采用比較分析方法及系統論綜合制定區域用地策略。

自然資源現狀

埠口社區位于我市重點產業園高新園,西距中心城區5公里,東臨工業重鎮辛興3公里,向北3.5公里為青蘭高速昌城入口。該社區地理位置極佳,土地資源豐富,特別是建設用地和一般農地集中程度好,優勢明顯。土地總面積約1.3萬畝,建設用地、耕地、園林地及設施農用地現狀資源豐富,未利用地資源不足。其中現狀農用地9070畝(耕地5526畝、設施農用地1145畝、園林地1536畝),占69.7%;現狀建設用地3869畝,占29.73%;河流等未利用地73畝,占0.57%。規劃建設用地資源充足、布局集中;社區西側(飛機場附近)、北側周邊及園區內部存在部分永久基本農田。其中規劃建設用地9379畝(城鎮6253畝),占72.08%;永久基本農田1958畝,占15.05%;規劃一般農地1630畝,占12.53%;規劃自然保留地45畝,占0.39%。西王門社區位于高新園東部,距東中心城區9公里,向北3公里為辛興鎮,距青蘭高速辛興入口10公里。該社區地理位置較好,基礎設施配套完善,規劃一般農地空間充足。土地總面積約0.93萬畝,現狀農用地特別是耕地豐富,建設開發程度不高,未利用地資源不足。其中現狀農用地7793畝(耕地6006畝、設施農用地447畝、園林地926畝),占83.56%;現狀建設用地1403畝,占15.04%;河流等未利用地130畝,占1.4%。規劃一般農地資源數量充足、布局集中;規劃建設用地集中在北部沿密州路東延段兩側(美晨工業園);社區東側(縱四路以東)存在部分永久基本農田。規劃一般農地6781畝,占72.71%;規劃建設用地1946畝(城鎮1376畝),占20.87%;永久基本農田468畝,占5.02%;規劃自然保留地130畝,占1.4%。

社區發展存在問題

社區發展存在土地未嚴格按照國土空間規劃用途利用,用地布局散亂及土地粗放利用,輕視生態環境等問題。埠口社區因緊鄰諸城市中心城區,經濟發展迅速,特別是農民小型工業項目和特種動物養殖項目對土地需求旺盛,部分村民依村占地,對整個園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造成了一定影響。西王門社區林業發展侵占自然河道,損壞了區域生態固有基底,且自然村莊距離近、整合程度低。

用地策略引導

埠口社區屬工業型發展類社區。社區用地建議:一是守好底線。建議守好糧食底線,嚴格保護已有永久基本農田,特別是園區內部的地塊。同時鞏固已有自然水系格局,創建生態工業社區。二是用好空間。建議在規劃建設集中區,充分梳理利用已有的存量建設用地,結合新增用地,優先安排重大工業項目落地,提高社區工業產業支撐,打造社區工業優勢;三是提升農業。建議在社區周邊一般農地區,利用已有設施農用地及園林地,適度規劃發展現代設施農業,促進農村農民增收。西王門社區屬工農均衡發展類社區。社區用地建議:一是工業向北部集中發展。建議充分利用現有規劃建設用地,工業企業用地向密州路東沿線美晨工業園集中。二是科學引導發展現代農業。在保護好東側永久基本農田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區位、交通及大量一般農地區優勢,沿新東外環布局文旅、農旅等體驗式鄉村振興項目,發展現代設施農業。三是合理布局居住區。西王門社區現狀村莊布局較為集中,且西臨蘆河。依據用地適宜性與整理潛力,對村莊用地劃分整理區。建議堅持保護利用蘆河資源的基礎上,依托現有在居住區位,因地制宜打造“省道旁蘆河岸”的新型社區,改善居住環境。

生態保護策略引導

社區發展核心在于提升人居環境,營造和諧、有序、整潔的社區環境,提高居民幸福指數。建議注重生態資源基底保護,將重要河流、生態林等優先劃定社區生態底線邊界,設定保護界樁,建設保護牌。同時在村規民約制定時,融入生態保護具體要求。立足于社區實際情況,在發展社區經濟的同時,要做好宣傳、集中整治環境衛生、加強環境衛生管理等工作。充分調動社區居民的參與性,人人參與,積極行動,不斷提高社區專業化管理水平,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旺、百姓富、社區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猜你喜歡
西王農用地基本農田
西王特鋼1#高爐燜爐快速恢復生產實踐
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域“禁廢”
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數據庫建設及應用
西王,玉米鋪就的“金色大道”
西王食品陷百億互保危機
淺析永久性基本農田的劃定與保護——以慈溪市為例
我國基本農田立法的四大軟肋及其對策
廣東省縣級農用地分等成果與二調成果快速銜接技術方法探討
龍海市縣域農用地整理規劃
農用地自然質量分等與耕地地力評級結果的對比銜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