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清流縣觀音堂垃圾填埋場存量垃圾治理措施

2020-03-01 20:44藍寧鋒
綠色環保建材 2020年1期
關鍵詞:全量填埋場濾液

藍寧鋒

福建省林業勘察設計院

1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高度重視生活垃圾污染問題,并于“十三五”期間提出《“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指出,對因歷史原因形成的非正規生活垃圾堆放點、不達標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以及庫容飽和的填埋場進行治理,使其達到標準規范要求。清流縣當地人民政府積極響應,于2018年12月召開《清流縣觀音堂垃圾填埋場存量垃圾治理項目初步設計》專家評審會,確定進行清流縣觀音堂垃圾填埋場的存量垃圾治理工作,包括開挖、轉運、惡臭控制、雨污分流、填埋氣體導排、滲濾液導排、土壤修復等多項工程,并進行場地垃圾全量轉運[1]。

2 清流縣觀音堂垃圾填埋場存量垃圾現狀分析

2.1 填埋場現狀

清流縣觀音堂垃圾填埋場四周地形起伏大,填埋場用地面積約7740m2。經地勘檢測,其垃圾堆體面積為8613m2,平均埋深15m,最大埋深23.5m;垃圾總體積約為5.56萬立方米。

(1)原處理工藝:垃圾運輸車進場傾倒,垃圾堆填到一定高度后進行攤鋪推平,接著直接覆土(黏土),垃圾填埋場停止運營后封場方式為表面覆土10m。

(2)使用年限:自1992年5月啟用,于2009年9月簡易封場,使用年限為17年。

(3)原簡易封場:該填埋場停止運營后直接采用黏土覆蓋作為該填埋場的封場處理,黏土層平均厚度約為10 m,未委托相關單位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亦缺少相關單位編制封場報告。

2.2 填埋場存在問題

清流觀音堂垃圾填埋場目前已停用9年,通過對現狀進行調查,該填埋場未按國家標準建設,發現該垃圾填埋場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具體如下。

(1)垃圾填埋場影響周圍環境。該填埋場為簡易垃圾填埋場,垃圾直接自然堆放,未經過壓實、日覆蓋等方式進一步處理,大部分垃圾只做了簡易覆蓋,夏季蚊蠅亂飛,嚴重影響了附近環境。

(2)滲濾液收集和處理設施缺乏。由于該填埋場建場時的歷史原因,該填埋場庫底和邊坡沒有鋪設任何防滲層,垃圾產生的滲濾液無任何收集和處理設施,而且填埋場未設置排水溝,地表徑流進入填埋場,增加了滲濾液產量。

(3)安全性差。由于垃圾填埋場內未設置任何導氣設施,垃圾體內產生的填埋氣得不到有效的收集導排,填埋氣無序排放,在高溫情況下易引發自燃,產生大量煙氣污染大氣環境,嚴重的甚至發生爆炸,給周邊環境帶來安全隱患[2]。

3 清流縣觀音堂垃圾填埋場存量垃圾治理措施

3.1 存量垃圾處理方式

清流觀音堂垃圾填埋場在建設初期未按照衛生填埋場的標準進行設計以及建設,沒有采取嚴格的工程防護措施,根據國家住建部發布的規定,可定義該填埋場為簡易垃圾填埋場。

目前國內對簡易垃圾填埋場的存量垃圾治理修復主要有:原位封場治理、原位好氧穩定化治理、全量轉運異地處置等方式。

3.1.1 原位封場治理

原位封場治理是按照相關要求進行規范化的封場處理,利用HDPE膜、高壓旋噴樁等措施阻隔開垃圾填埋場與周邊環境,阻斷填埋場中的滲濾液等污染物繼續污染環境,并設置滲濾液與填埋氣體收集處理措施,最后對垃圾堆體進行封場覆蓋及植被恢復,逐步降低垃圾堆體中滲濾液等污染物的濃度。

3.1.2 原位好氧穩定化治理

原位好氧穩定化治理是利用強制通風讓滲濾液和空氣在垃圾堆體中循環提高含有含氧量,繼而轉變垃圾堆體中的氧狀態,利用好氧反應加快垃圾堆體中的有機質降解速度,但存在處理工藝復雜,對設備的管理和操作要求都比較高,費用也比較高的問題。

3.1.3 全量轉運異地處置

全量轉運異地處置是指將全部的存量垃圾挖出后,不經過處理直接轉運到異地再行利用或處理。主要是將垃圾填埋場中的垃圾全部搬走,讓無垃圾的土地能夠盡快使用。在處理時,要根據運輸距離和處理費用核算項目成本,也要重視開挖過程中的粉塵、臭味、沼氣等造成次生環境污染。

結合清流縣實際情況,該填埋場垃圾處置宜采用全量轉運異地處置。清流縣縣域內有一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能夠接納處理觀音堂垃圾填埋場內的存量垃圾,且本項目填埋場屬小型堆放場,存量垃圾量相對較少,加上兩者僅相距12km,運輸路程較短,節省轉運費用,填埋場垃圾開挖轉運后可對該場地進行土壤修復,徹底解決填埋場污染問題,并進行充分開發利用,符合清流縣規劃建設用地要求。采用全量轉運異地處置修復方案,具有施工工期短、見效快,操作較容易等優點,在建成后徹底解決填埋場污染問題,同時土地資源又能得到開發利用。

全量異地處理垃圾的轉運流程包括:根據轉運作業的計劃和要求,制定每日的作業量目標并確定作業工作面;清理表層土壤后,規劃臨時堆放區并覆蓋上網、噴灑水以防揚塵;生活垃圾挖出后,使用專用垃圾轉運車輛轉運,挖出過程中需要及時對作業面進行除臭作業,車輛離開作業場地時要在出口進行除臭先操作后再離開場地;當日作業完成后,要臨時覆蓋作業面。在轉運工程實施時,務必要進行封閉化運輸,并且要在底層垃圾降到一定含水率后再運輸,避免二次污染[3]。

3.2 填埋場場地土壤污染修復技術

經初期的土壤調查發現,清流縣觀音堂垃圾填埋場場底表層0m~0.5m 處土樣中Cr6+均超過第二類用地篩選值,為控制環境風險,滿足規劃建設用地要求,需對此垃圾填埋場場底的土壤進行修復。目前國內主要的土壤修復技術如下。

(1)淋洗技術。土壤的淋洗技術是指將具有溶解或遷移污染物特質的化學溶劑注入被污染土壤里將污染物溶解或分離的技術,其依靠化學原理修復土壤污染。其作用機制是利用淋洗或化學助劑在結合土壤污染物后,利用淋洗液本身的溶解、解吸作用修復污染土壤。

(2)生態植物修復技術。生態植物修復技術是使用植物提取、濾出、揮發或固定等方式轉移、破壞土壤中的污染物質,使土壤恢復正常,其是植物、土壤與根際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結果,能夠在工程中明顯減少對土壤性質的破壞和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3)固化/穩定化技術。固化/穩定化技術主要用來預防或減少污染土壤釋放有害化學物質,一般應用在重金屬和放射性物質污染土壤后的無害化處理。固化/穩定化技術主要通過改變污染物的存在形式、狀態、環境等因素,減少污染物通過土壤或皮膚等暴露途徑進入人體的可能性,降低暴露量,實現污染修復。

(4)土壤阻隔回填技術。土壤阻隔覆蓋技術是指在污染區域周圍建設阻隔層,限制污染區域,此技術中又包含土壤阻隔系統、土壤覆蓋系統和監測系統。

(5)異位化學還原技術。異位化學還原技術即在污染土壤中添加還原劑,利用還原作用將土壤中的污染物轉化成無毒或毒性相對較小的物質,常用的還原劑包括亞硫酸氫鈉、多硫化鈣、二價鐵等等。適用于各種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處理周期較短。

經過對以上幾種土壤修復技術分析,考慮修復場地的實際情況,對本場地的土壤修復技術進行選擇。土壤淋洗法因需要大量的水溶劑,會增加修復成本且修復后的廢水會帶來環境風險;生態修復法修復時間過長,而固化/穩定化技術在應用較多固化/穩定化劑時,會增加后續的土壤處置費用,不適用本場地;阻隔回填技術則能夠將污染土壤與四周環境隔離避免與水或人體接觸造成污染;化學還原技術則具有起效快、效果好、適應強等優勢。因此,此垃圾填埋場本次主要使用原地異位化學還原修復污染土壤。同時,因為垃圾填埋場周圍已經被規劃為城市公共用地,建議使用“原地異位化學還原+阻隔回填”的土壤污染處理方式,進一步確保此區域的生態環境安全,即在化學還原處理場地中的污染土壤后,用HDPE 膜阻隔的方式回填至場地中[4]。

4 結語

清流縣觀音堂垃圾填埋場的存量垃圾治理主要選用全量轉運異地處置的方式,還有部分土壤可回填,在垃圾轉運的同時,也要及時對垃圾場底層土壤進行修復,盡快恢復土壤活力,同時要做好環境管理規劃,避免二次污染。以此種方式治理清流縣觀音堂的存量垃圾,可以將修復后的場地作為城市公共用地,不僅符合規劃中集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公益事業于一體的目標,也能節省一定的土地資源和經濟資源,同時保護周邊環境,消除存量垃圾對周邊居民帶來的不良影響,繼而改善周邊的環境質量,提高周邊人們的生活條件。

猜你喜歡
全量填埋場濾液
成都市溫江區全力推進醫保全量數據采集試點工作
多功能區固廢填埋場建設案例分析
長填齡滲濾液MBR+NF組合工藝各處理單元的DOM化學多樣性
新型GCL復合垂直防滲技術及其在填埋場的應用
某滲濾液收集池底部防滲層鼓包的分析與治理
大數據還是小數據?
老齡化垃圾滲濾液脫氮預處理技術及發展趨勢
碟管式反滲透工藝在垃圾滲濾液零排放中的應用
水稻冠層光譜變化特征的土壤重金屬全量反演研究
談垃圾填埋場的運行與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