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縮短殺傷鏈時間角度看近距空中支援空地協同作戰

2020-03-05 02:34徐衛國滕建方黃超強張素忠
兵器裝備工程學報 2020年1期
關鍵詞:空地流程協同

劉 純,徐衛國,劉 潔,張 閻,滕建方,黃超強,張素忠

(1.航空工業洪都650飛機設計研究所, 南昌 330024; 2.陸軍航空兵研究所,北京 101121;3.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北京 100850; 4.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 西安 710089)

近距空中支援是固定翼飛機和旋翼機針對靠近己方部隊的敵方目標的空中行動,每一次空中任務都要與地面部隊的火力和機動進行緊密協同[1]。近距空中支援先后經歷了基于語音的近距空中支援、基于數字輔助的近距空中支援,當前正處于由數字輔助向網絡化近距空中支援過渡階段[2]。每個階段的作戰都離不開其相應的作戰流程,而每個階段的作戰流程又與當時歷史背景下的作戰理念與科學技術水平密切相關。

美軍通過應用最新的技術和作戰理念革新近距空中支援的作戰模式和流程,作戰時間由最初的超過1 h到最新演示驗證的不超過6 min[3-5]。

相比較之下,我軍僅有空對地引導打擊流程,且完成一次引導打擊耗時以小時計。[6]正是由于巨大差距的存在,有必要提出開展近距空中支援作戰流程相關內容的研究。本文主要從指揮控制體系、人員部署、空地協同等方面縮短殺傷鏈時間的角度為切入點解讀近距空中支援作戰流程及空地協同手段。

1 近距空中支援作戰總體流程

近距空中支援作戰流程的理論基礎是OODA環理論,其流程總體可分為作戰申請與計劃(偵察)、作戰準備(控制)、作戰實施(打擊)、作戰評估(評估)四大步驟,根據其任務的執行過程,往往作戰執行和作戰評估在一起進行,如圖1所示。其中:4個階段,10個步驟。計劃階段分5個步驟,準備階段分3個步驟,實施階段分1個步驟(又分為17個小階段),評估階段分1個步驟(又分為2個小階段)。

圖1 近距空中支援總體作戰流程框圖

1.1 申請與計劃

近距空中支援任務申請分為預定申請與緊急申請,如圖2所示。預定申請近距離空中支援是聯合空中作戰中心按照地面部隊在戰斗發起前提出的申請,進行的有計劃、有準備的支援行動。它通常被安排在特定的時刻或特定的時間區間內,這些特定的時刻或時間區間與被支援部隊需要的時間相符,預定申請又分為計劃式與召喚式。緊急近距離空中支援作戰是事先未被列入計劃的近距離空中支援,由于是臨時增加的任務,因此,需要在一定范圍內對近距離空中支援進行快速、合理的重新調配或臨時抽調力量實施。

圖2 近距空中支援申請類型框圖

制定近距離空中支援計劃是一個分析、分配和安排火力的連續過程,該計劃由組織實施近距離空中支援作戰的指揮機構制定,通常分為接受任務→任務分析→任務制定→任務評估→生成命令等5個步驟,如圖3所示。它規定了如何運用火力、攻擊什么類型的目標、什么時候攻擊以及采取什么攻擊手段等方面的內容。其目的是將空中火力支援與地面部隊作戰有效結合,發揮支援作戰的最佳效益。在制定近距離空中支援作戰計劃時,一方面充分考慮支援兵器的性能、部隊任務的變化、實際的運用時機、后勤補給以及目標搜索等客觀因素;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指揮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重點突擊計劃的靈活性,以便應付戰場中的突發情況。

圖3 近距空中支援作戰計劃框圖

1.2 作戰準備

近距空中支援準備主要分為預演→運動→觀察等3個步驟,如圖4所示。準備工作包括方案任務預演、作戰命令、情況匯報、裝備和通信檢查、標準作業程序檢查、裝載計劃核實、戰前檢查/戰前檢閱,以及武器試射等一系列工作。其目的是使參演人員有機會設想戰斗,確保全面理解計劃,使相關人員做好執行任務的準備,并讓負責人/監督人員確認人員各就各位、裝備完好可用,各個參戰節點都已做好戰斗準備。

圖4 近距空中支援作戰準備框圖

1.3 作戰實施與評估

近距空中支援作戰實施與評估是從地面受援部隊指揮官提出打擊目標開始,直至目標達到預期攻擊效果為止。這一過程中包含著兩項連續而又重疊的核心工作:一是終端攻擊控制員與空中支援作戰中心之間的協調;二是近距離空中支援力量對目標實施打擊。作戰實施過程是近距離空中支援作戰中協調最復雜、戰斗最激烈的階段。實施與評估過程可分為目標提名→目標數據獲取→……→安全退出等17個步驟,如圖5所示,每個步驟中又涉及諸多小的協同環節。

圖5 近距空中支援作戰實施與評估流程框圖

2 從指揮協調體系改進縮短作戰響應時間看近距空中支援申請

在近距空中支援出現之初,受空地協同手段限制,只能開展預先計劃式的近距空中支援,其申請流程為:營、團、旅一級需提前將計劃好要實施近距空中支援的申請上報給師火力支援部,師火力支援部門收到申請后,上報給軍一級空中支援作戰中心,并級火力支援協調部審核后,最終加以確認。由于是預先計劃型近距支援任務,在申請過程中對時間要求并不高。

隨空地協同技術進步,出現了緊急近距空中支援,其申請流程依然借鑒傳統的預先計劃式近距空中支援逐級申請的方式:營級以下部隊提出緊急近距空中支援申請,各營、團、旅和師快速審核后,通過配置在本級的空軍控制組上報軍一級空中支援作戰中心,經批準后,向空中部隊下達支援任務。通常從提出申請到實施攻擊約需要25 min時間。

對于緊急任務,地面部隊發現申請響應的時間依然太長,無法滿足時敏目標打擊需求。通過進一步對申請協調流程進行改進,其申請程序變為:營及以下部隊通過近距空中支援申請網直接越級向空中支援作戰中心提出近距空中支援申請,如果團、旅或師同意該申請,則對此保持沉默,如果不同意,則分別向上下級說明理由并進行協調。這樣從提出申請到實施攻擊的時間壓縮至約10 min。

隨著新型支援飛機作戰半徑和滯空時間的提高,為了進一步提高近距空中支援響應時間,大量擔任空中支援任務的飛機在作戰空域上空待機,空中支援作戰中心也可由預警機擔任,接到地面部隊申請后,在預警機的統一指揮調配下,可迅速投入戰斗。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采用這種方法,已將從申請到實施攻擊時間縮短至3~5 min。

通過對美軍近距空中支援申請流程的演變分析,可得出以下幾點思考:

一是指揮控制流程的改進直接決定近距空中支援申請效率。近距空中支援是一種實時性要求很高的支援作戰活動,對地面部隊而言,時間意味著生命,生命意味著戰爭的勝負。美軍根據近距空中支援作戰需求,在緊急申請上由繁瑣的逐級申請向中間指揮層級監督的越級申請轉變,使申請響應時間由數十分鐘縮短至數分鐘,大幅提高了申請效率。美軍近距空中支援申請流程的演變可為我軍確定近距空中支援申請相關機制提供參考。

二是指控體系針對近距空中支援時效特性的靈活性應變是縮短未來近距空中支援殺傷鏈的重要保障。指控流程決定作戰,作戰需求反作用于指控流程,二者的相互碰撞才能持續推進指控體系的優化,才能進一步縮短近距空中支援響應的時間。

3 從人員部署縮短協調鏈時間看近距空中支援計劃與準備

空軍戰術空中控制組(TACP)從軍一級向基層部隊的延伸極大的縮短了申請、計劃、準備階段軍種間協調時間。

在近距空中支援發展的歷史上,TACP小組最初部署在軍或師一級,隨著聯合作戰理論的提出及基層部隊指揮官對空中平臺及機載武器運用的需求發展,TACP小組逐漸向下一級部隊部署,當前已部署到營一級,如圖6所示。

圖6 近距空中支援申請計劃及末端涉及的節點示意圖

在申請階段,TACP小組為各級指揮官提供了運用空中平臺及火力運用的顧問,為各級指揮官決策提供了決策依據,縮短了是否向上級提交申請的時間。

在計劃階段,TACP小組為與參謀人員在受領支援申請任務后,依據上級指揮官的作戰意圖,由情報部門和火力支援組軍官共同進行戰場情報準備和目標價值分析,理解支援作戰任務,制定出支援作戰行動方案,方案中:① 確定攻擊目標及優先順序;② 確定攻擊目標方法;③ 確定突防航線及高度;④ 選配攻擊武器;⑤ 計劃的預演方式。為使支援方案最優化,通常需對預案進行推演及評估,得出最佳支援方案,最后形成作戰命令,下發至有關機構。制定作戰計劃過程中,在TACP小組的配合下,極大的提高了計劃階段的效率,大幅縮短了相應環節協調的時間。

在準備階段,預演是機動和火力支援的計劃工作中最重要工作之一,TACP小組的引入可有效補充預演過程中的空中作戰環節。預演可使參演人員有機會設想戰斗,確保全面理解計劃,提高反應能力,并確認可能被忽視的引起混亂、摩擦或沖突的地方。這種視覺印象有助于作戰人員在行動實施過程中既能適應環境,也能適應其他部隊。而且,預演中戰斗任務的重復會在腦海中留下行動中主要事件次序的深刻印象。由于預演準備工作主要通過沙盤、兵棋或推演軟件等手段在進行,TACP小組的引入可充分輔助參謀人員對空中平臺及武器運用的理解和相關戰法戰術的運用,使所制定的作戰計劃或方案更加符合作戰需求。

二是機載前進空中控制員FAC(A)的引入,改變了末端攻擊控制流程,并縮短了末端空地協同的時間。在朝鮮戰爭期間,美軍創造性的將地面末端控制人員搬上了T-6D飛機,此后,近距空中支援作戰開始引入了FAC(A)。FAC(A)可以獨立實施末端攻擊控制也可與地面JTAC從不同的視角聯合實施末端攻擊控制。在末端FAC(A)從空中視角輔助任務飛機發現并確認目標,使飛行員識別目標的效率大幅提高,進而縮短了末端空地協同的時間。

4 從空地協同手段縮短末端殺傷鏈時間看近距空中支援實施與評估

從整個近距空中支援作戰流程看,最核心環節在實施與評估階段,實施與評估中最難的在空地協同。近距空中支援實施與評估階段的作戰流程經過近百年發展與作戰實踐,實施的步驟與協同環節已相對成熟。但空地協同的手段卻隨著技術的發展極大的影響著末端殺傷鏈時間。

2000年之前,近距空中支援實施主要依靠語音進行空地協同。當飛機接近聯絡點(CP)后,通過話音與JTAC取得聯系,JTAC 通過話音與執行 CAS 任務的飛機進行任務簡報(9行簡令),并以約定的話音交互方式對飛機平臺進行任務區域指揮引導、目標指示與確認、攻擊授權,并在攻擊完成后進行戰損評估,決策是否需要重新發起攻擊。在該過程中,JTAC 需要與處于機動環境下的 CAS 任務飛機就目標進行反復的協調和確認。

2000年之后,隨著通信數據鏈、傳感器裝備的進一步發展和大規模集成化運用,發展出數字輔助近距空中支援。JTAC和CAS飛機之間有了數字化的交互手段,如戰術數據鏈、 態勢感知鏈路、單兵計算機、ROVER 等,使得空地之間可以執行機器-機器信息共享。此時,JTAC可通過VMF消息向空中支援作戰中心發送 CAS申請,可通過數據鏈與CAS任務飛機之間進行9行簡令交互,以及任務過程中的指揮引導,可通過 ROVER 獲取飛機傳感器的偵察圖像,增強目標感知和毀傷評估的能力。通過數字化通信手段,能夠有效提升信息交互和空地協調的效率,提升任務執行的效率,但空地雙方同樣需要對目標和環境的認知達成一致,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手段(通過話音補充)進行一對一的協調,目標確認、目標指示和攻擊引導的效率仍然有待進一步提升[7-15]。

2010年之后,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在數據輔助的基礎上,發展出了數字化網絡化的近距空中支援。任務飛機和JTAC通過軟件可編程無線電進行聯網,空中系統和地面系統通過數據鏈相連接,使支援飛機、JTAC和武器系統整合為一個整體,使機組成員和JTAC就像坐在一起執行任務一樣。

實施過程中,JTAC使用內置有先進算法軟件的平板電腦,自主推薦最優的飛行路徑,針對單個目標能夠根據地理環境等因素規劃最快達到的航路,針對多個目標能夠按照重要性和打擊效率自主規劃航路;通過武器預評估軟件,能夠根據打擊目標和機載武器情況,向JTAC和空中機組人員建議使用何種武器,以優化打擊效果;通過陸空火力協同軟件與地面火力進行機器對機器的協同;自動生成任務規劃方案和標準的9行簡令給飛行員;通過空地態勢共享,做到精確掌握敵我信息,JTAC可在地面控制支援飛機發射各類機載武器,及時打擊各種時敏目標,能夠做到發現即打擊,盡量降低貽誤戰機的概率,大幅提高支援效率,降低誤傷友軍和平民的概率。具體實施過程如圖7所示。

圖7 空地協同手段的具體實施過程

在實施階段,從基于語音的空地協同→數字輔助空地協同→數字化網絡化空地協同,平均完成任務時間也逐步縮短,據美軍統計,基于語音的CAS平均完成任務時間為40~50 min,數字輔助CAS平均完成任務時間約為30 min,2015年DARPA驗證的PCAS完成典型任務時間約為4~6 min,如圖8所示。

圖8 不同空地協同方式CAS作戰任務時間曲線[16]

5 結論

相較美國,我軍近距空中支援起步晚,實戰少,現在“抬頭看路”的同時更需要“低頭補坑”。整體看,能力水平與美軍上世紀80年代末的(海灣戰爭)相當,除在上世紀50年代一江山島戰役和西藏平叛剿匪中嘗試了近距空中支援這種作戰樣式外,尚無真正的近距空中支援作戰實踐,尚未形成經過實戰檢驗的規范化作戰流程,特別是涉及到多兵種聯合作戰時,這仗怎么打,現在還沒說清楚,可以說是既缺規范,又缺人員,更缺機制。

既然缺,又有需求,那就有必要將近距空中支援作戰體系建起來,如何建,如何建成能滿足我軍需求,滿足未來作戰需求的近距空中支援作戰流程、指揮控制體系、人員等值得深思的問題。在此拋磚引玉。

1) 在指揮控制體系統建設上應充分考慮近距空中支援地面部隊急迫性需求,做到申請渠道暢通,審批迅速,建立合理高效利用空中平臺資源的機制,做到地面部隊“召之即來”。

2) 在人員部署崗位設立上,充分考慮近距空中支援多軍兵種聯合的特點,構建各層級軍兵種聯合申請、計劃、準備、實施機構。末端人員如地面末端攻擊控制員、空中末端攻擊控制員、觀察員等部署合理、配置合理、分工合理。做到“來之能戰”。

3) 在空地協同上,充分利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手段,優化末端流程,縮短殺傷鏈響應時間,做到“戰之能勝”。

猜你喜歡
空地流程協同
輸入受限下多無人機三維協同路徑跟蹤控制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第六章 神秘的空地(續)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空地一體化技術在IFTD試飛中的應用
與元英&宮脅咲良零距離 from IZ*ONE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違反流程 致命誤判
席地而坐
假如你有一塊空地,千萬別做庭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