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知不拉銅多金屬礦北露天穿孔作業危險源的識別與管控

2020-03-06 09:30超,程才,單
四川水力發電 2020年1期
關鍵詞:危險源危險性穿孔

翟 翔 超,程 先 才,單 帥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都江堰 611830)

1 概 述

西藏知不拉銅多金屬礦北露天礦區距墨竹工卡縣城34.5 km,地處岡底斯山脈東余脈郭喀拉日居北麓,海拔5 050~5 594 m,為典型的大陸高原性氣候,雨季潮濕寒冷,冬季干燥,晝夜溫差大,氧含量低,全年無絕對的無霜、雪月份,氣候多變,四季不分明。礦山設計工作臺階高度為12 m,安全平臺寬3 m,清掃平臺寬8~10 m,運輸平臺寬20 m,在Ⅰ-1、Ⅰ-2、Ⅰ-3三個礦體中形成了三個地采空區。

穿孔作業是露天礦開采工序的首道生產工序[1],其作業內容是采用穿孔設備在計劃開采的臺階區域內穿鑿炮孔,為其后的爆破工作提供裝藥空間[2]。項目部根據該礦山特點及技術參數最終確定采用中深孔爆破技術進行開采,穿孔設備為YZ系列高原型電動牙輪鉆機,終了境界處采用控制爆破技術,使用潛孔鉆機穿孔。相比之下,牙輪鉆機具有穿孔直徑大、生產效率高和使用成本低等優點,但因設備自重大、鉆架高、價值昂貴,礦山使用10 kV高壓電作為接入動力,一旦發生事故,人員安全威脅大且經濟損失嚴重,因此,人員及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尤為重要。從設備自身到整個穿孔過程,包括作業條件的變化以及人員職業健康等方面都存在較多的危險源,而危險源的管理也正是穿孔作業安全管理的核心內容,不僅需要進行辨識、風險評價,還需采取相應措施進行管控,使其處于可控狀態,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實現本質安全[3]。筆者介紹了西藏知不拉銅多金屬礦北露天穿孔作業危險源的識別與管控過程。

2 危險性評價方法

常見的安全評價方法主要有安全檢查表法(SCA),危險指數法(RR),預先危險分析法(PHA),故障假設分析方法(WI),危險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 (HAZOP),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方法 (FMEA),故障樹分析方法 (FTA),事件樹分析方法 (ETA),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方法 (LEC),定量風險評價方法 (QRA),專家評議法[4]。因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LEC)是一種簡易可行的評價作業條件危險性的方法,最終項目部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了該評價方法。

3 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LEC)

3.1 評價原理和方法

美國的 Keneth J. Graham 和 Gilbert F, Kinney 研究了人們在具有潛在危險環境中作業的危險性,提出了以所評價的環境與某些作為參考環境的對比為基礎,對所評價的對象根據情況進行打分的辦法,然后根據公式計算出其危險性分數值,再按經驗從危險性分數值劃分的危險程度等級表或圖上查出其危險程度[4]。

該方法的三個因素分別為“L(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C(危險嚴重程度)”[4],通過三個因素的乘積評價D(作業條件危險性)的大小,其分析方法見表1。

表1 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LEC)

3.2 評價步驟

(1)發生作業條件危險性大小D由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E和危險嚴重程度C的三者乘積大小決定。計算公式:D=L×E×C。式中L、E、C各項的分值見表2、3、4。

表2 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分值表

表3 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E)分值表

表4 危險嚴重程度(C)分值表

(2)通過計算出的作業條件危險性大小D進行風險等級評價。危險等級評價標準見表5。

表5 危險等級評價標準(D=L×E×C)表

(3)根據不同的危險等級制定出相應的措施。

4 穿孔作業危險源辨識

從安全生產角度解釋,危險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員傷害和疾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或其他損失的根源或狀態[4]。故在對穿孔作業進行危險性評價前,應進行危險性辨識。項目部根據穿孔作業特點,從牙輪鉆機設備、作業過程、作業環境和職業危害[5]四個方面進行了危險源辨識工作,辨識出了以下危險源(表6)。

5 穿孔作業危險性評價

按照LEC法危險性評價步驟,穿孔作業的危險性評價結果見表7。從表7中可以看出:①作業臺階失穩、雷雨天氣作業、架空線路的危險級別達到1級;②粉塵、帶電物體、鉆架、鉆桿、穩桿器、鉆頭、鋼絲繩、穿孔作業上部邊坡浮石、松石的危險級別達到2級;③鉆架上遺留的維修工具或其它不必要的物體、電動機、空壓機等10種危險源的危險級別為3級;④低溫和回轉小車危險級別為4級;⑤散熱系統、管路危險級別為5級;⑥在所有危險源中,作業臺階失穩分值為900分,為最高分值,危險性最大;散熱系統、管路分值為18分,為最低值,危險性相對較小。

表6 穿孔作業危險源表

注:可能引發的事故類別依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 (GB 6441-86)和《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進行分類。

項目部根據危險源評價結果并結合礦山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主要管控措施(表8)。

6 穿孔作業危險源管控

6.1 規范人員行為,提升其綜合素質

人的行為是誘發危險源的關鍵因素之一。加強人員培訓教育,提升其安全意識、業務水平和職業素養,規范其作業行為是避免或減少觸發危險源的重要舉措。組織相關作業人員定期學習安全知識、操作規程、觀看事故案例,熟悉作業危險源對自身和鉆機設備造成的傷害;其次,簽訂技術服務協議或定向委培可提升作業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使其更好地了解鉆機設備性能、構造和存在的風險,避免或減少人為原因導致的穿孔作業事故,從而保障作業安全和作業效率。

6.2 做好維保工作,消除設備自身的安全隱患

鉆機設備自身的風險源及隱患會隨著使用頻率和時間的不斷增加而變化或轉移,如能及時識別與評價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可以消除或降低穿孔設備自身的安全風險。切實做好鉆機設備的維護工作亦至關重要,涉及的部門和人員應當相互配合,發現問題并及時處理。合理編制鉆機設備的檢修、保養及備件采購計劃,有針對性地修理并確保維修質量,認真填寫鉆機運行記錄,經常性地查看鉆機保護裝置及附件是否完好,協同廠家因地制宜,做好相關技術改進等工作,不僅可以延長鉆機的使用壽命,還能進一步提高鉆機的安全性能。

6.3 加強現場監督檢查,保障作業環境安全

作業條件與環境變化也是誘發危險源的重要因素之一,切實做好現場監督管理和跟蹤檢查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穿孔作業環境安全也能有效避免或降低事故的發生??梢愿鶕ぷ髦芷诨驅I性質合理安排檢查時間,明確責任人,除規定作業人員必須進行日常自檢自查外,還應要求相關領導做好帶班監督檢查工作并針對不同的危險源確定檢查方法,細化檢查內容,制定表格,逐條記錄、評價,抓好信息反饋,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并采取一定的獎懲手段配合實施。

6.4 科學制定管理制度

為保證穿孔作業危險源識別與管控工作的質量,需要科學制定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大監管力度,定期檢查、考評和完善。對不同等級危險源實施分級管理,指定負責人,明確具體的職責內容,建立健全危險源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危險源管理辦法、操作規程、交接班制度、點檢制度、安全用電措施、高處墜物預防措施、臺階坍塌預防措施以及專項應急預案等。在現階段,礦山企業雖然制定了不少制度與措施,但其并未得到充分落實,因此,礦山企業更應該關注制度和措施的落實情況,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標準,實現閉環管理。

7 結 語

筆者根據西藏知不拉銅多金屬礦北露天穿孔作業的實際情況,利用簡單易行的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方法 (LEC)進行穿孔作業危險識別與管控是比較全面、有效、符合客觀實際的方法。但各礦山企業需依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分析露天礦山存在的危險源并采取相應的危險性評價方法和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控制,方可保證露天礦山生產的本質安全,提高礦山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表7 穿孔作業危險性評價表

表8 風險等級控制措施表

猜你喜歡
危險源危險性穿孔
O-3-氯-2-丙烯基羥胺熱危險性及其淬滅研究
危險性感
一起汽車火災調查與油品泄漏危險性分析
高速公路機電交安施工危險源分析及防范
地質災害治理施工危險源的辨識與控制措施
輸氣站場危險性分析
外傷性鼓膜穿孔的護理效果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根部穿孔性闌尾炎的腹腔鏡治療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