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空經濟邁入2.0時代

2020-03-09 02:11黃志澄
太空探索 2020年2期
關鍵詞:航天太空衛星

文/ 黃志澄

太空,既寄托著人類探索未知領域的向往,又承載著推動人類經濟繁榮的期望。70多年來,人類在這兩方面的努力,前赴后繼,交相輝映,譜寫出一曲人類最宏偉的樂章!

航天是世界經濟的新引擎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全球經濟進入以低增長為主要特征的新平庸時期。從總量看,世界經濟延續復蘇態勢,但增長動能逐漸減弱。近期主要國際機構紛紛下調對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2019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年內第二次將2019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0.2個百分點至3.3%,維持2020年增速預期3.6%不變。世界銀行(WB)預計2019、2020年全球經濟將分別放緩至2.9%和2.8%,較2018年6月的預測值均下調0.1個百分點。

世界經濟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形勢?其原因十分復雜。從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觀點來看,可以認為當前世界經濟,仍處于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技術革命長周期的底部徘徊階段,推動全球經濟進入新增長周期的新技術革命,尚處于孕育階段。目前正在孕育的新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據、3D打印、物聯網等,還無法起到等同于信息技術革命帶動上一輪經濟增長的作用。

由此,美國華爾街的投資銀行紛紛把推動經濟增長的目標投向航天。美銀美林稱,我們正在進入一個令人興奮的航天新紀元,未來幾十年的成就將超過人類歷史上已有成果的總和。他們預計,到2045年,全球航天產業規模將增長至2.7億美元。摩根士丹利則相對比較保守,他們認為,到2040年,全球航天產業規模將達到1.1萬億美元。同時還指出,航天產業的風險相當高,因此預期區間將在6000億~1.75萬億美元之間。

1980年,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出版了《第三次浪潮》一書。托夫勒在書中敏銳地指出:一系列新技術正在崛起,形成電子工業、航天工業、海洋工程、遣傳工程四組相互關聯的工業群。它們“將有大的發展趨勢,并且很有可能成為第三次浪潮的工業骨干”。實踐證實了托夫勒的預測,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2001年11月27日,托夫勒在北京接受記者專訪時說,“第四次浪潮”將在可以預期的未來到來,屆時,人類將考慮移民到太空中去,繁衍生息。人類正在從以信息革命為標志的“第三次浪潮”時代,過渡到以人類進入太空居住的“第四次浪潮”時代。

為什么說下一個帶動社會大發展的學科將是航天科技呢?首先,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的創新理論認為,創新就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也就是說,把一種從來沒有過的關于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從而引發經濟的新增長。無疑,人類的活動領域擴大到太空,并開辟了人類資源利用的新領域,必將根本改變人類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其次,只有人類將活動領域擴展到廣闊無垠的太空,人類才能回答長期困惑自己的根本問題,如:宇宙是什么?宇宙和人類從哪里來?物質的結構究竟是什么?只有人類認識的大飛躍,才有可能引領又一次新的科技革命。最后,航天科技是一門綜合集成的科學技術,航天科技取得重大突破,也必將推動科學技術在各個領域都取得重大突破。

什么時候人類能進入太空時代?美國宇航局的回答是2050年。人類對太空的大規模開發,既取決于人類對開發太空資源的迫切性和對太空的求知欲望,又取決于人類社會的經濟實力、國際合作的進展和航天技術的重大突破。因此,人類進入太空時代,在2050年或稍后的推斷是比較可信的。

太空經濟因創新而繁榮

“太空經濟”是指包括各種太空活動所創造的產品、服務和市場以及形成的相關產業。我們可將這21世紀前50年的太空經濟的發展分成三個階段:前20年是建設階段,主要任務是建設基礎設施和進行初步應用,逐步地建立起人類探索和開發太空的各種能力;后20年是拓展應用階段;最后10年是產業化階段。

說到“太空經濟”時,人們常引用2007年9月17日,美國宇航局前局長邁克爾·格里芬,在紀念該局成立50周年時發表的演講。他說:“美國宇航局打開了新的前沿并創造了新的機遇,因為這是一個創新的關鍵動力。我們不只是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我們也創建全新的市場和先前并不存在的經濟增長可能性。這就是新興的‘太空經濟’,一個以我們尚未理解或嘗識的方式,來改變我們在地球上生活的經濟?!睉撜f明,太空經濟目前還不是一個在太空的經濟,而是指太空活動所創建且在地球上獲益的經濟。

▲ 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

▲ 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

▲ 艾隆·馬斯克講解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星鏈星座

當前的太空經濟,一方面包括各種太空活動及其創造的產品和服務等,如衛星通信和電視、衛星導航定位、衛星氣象監測、衛星遙感等;另一方面也包括運載火箭的制造及發射,以及火箭、衛星與地面設備的制造等。

那么,太空經濟當前究竟發展到什么程度?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發布的2019年衛星產業狀況報告,2018年全球航天經濟規模已達3600億美元(2017年為3480億美元)。其中衛星產業總收入為2774億美元。全球的航天收入中來自商業航天的部分的貢獻已占到77%。這一方面說明,太空經濟現在已經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另一方面也說明,太空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仍停留在較低水平(可能也與許多公益性航天活動帶來的經濟增長并未計入有關),雖然保持逐年增長的趨勢,但增速并不太高。究其原因,太空經濟的發展遭遇航天運輸費用居高不下的瓶頸,正如格里芬在上述演講中所言:“進入太空時代50年,探索和利用我們的太陽系最大的障礙是非常高的航天運輸成本。政府的努力沒有解決這個問題?!?/p>

人類社會的經濟增長最終將取決于技術創新??v觀航天發展的歷史可見,在工業革命的基礎上,在上世紀50年代前后,航天技術充滿創新活力,航天成果像火山一樣噴發。但在之后,航天技術進入了一個平穩發展時期。只有與信息技術聯系較密切的衛星領域發展得較快,而與能量和材料技術聯系密切的運載領域則發展較慢。進入新世紀后,世界航天事業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其中最顯著的特點是正在從過去以政府投入為主,轉向政府和市場的雙輪驅動,推動了新一輪的航天創新創業潮,從而促進世界的太空經濟進入了2.0時代。

▲ 從事太空旅游的維珍銀河公司

由于各國大力推進航天商業化,促使商業航天成為太空經濟空前繁榮和發展的新動力。在這一背景下,全球涌現出一大批航天創業公司。其中,最有創新能力和最有成效的應是馬斯克創建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他的成功促進了航天運輸費用的大幅降低,從而為太空經濟的繁榮打下了基礎。

當今,太空經濟的發展又進一步激發航天前沿技術的創新。首先,在微小衛星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的基礎上,正在發展新一代低軌寬帶互聯網衛星星座技術。其中,發展最快的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星鏈”(Starlink)系統和“一網”(Oneweb)公司的 “一網”系統。其次,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獵鷹”火箭為代表,低成本運載技術和重復使用運載技術已經取得重大突破。再次,在重復使用運載技術的基礎上,正在推進太空旅游發展。美國的維珍銀河公司和藍色起源公司,在近期內就可以實現亞軌道旅游。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也已經安排了首次月球軌道旅游。美國的商業空間站技術也日趨成熟。最后,上述發展趨勢,必將帶動新一代航天制造業的發展。3D打印,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應用,必將促進衛星、火箭和地面設備的制造大大縮減其研制成本和研制周期。

總之,體制創新與技術創新相伴,政府與市場互動,商業航天必將推動太空經濟邁入新的2.0時代,從而掀起世界航天發展史上第二個發展高潮。太空經濟因創新而繁榮,航天因大眾參與而美麗。

猜你喜歡
航天太空衛星
我的航天夢
航天夢,我的夢
miniSAR遙感衛星
上太空,安個“家”
靜止衛星派
逐夢航天日
“我心中的航天夢”畫作展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太空遇險
What Would Happen If All Satellites Stopped Working? 假如衛星罷工一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