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罩的前世今生從動物的膀胱、鳥嘴面罩到“伍氏口罩”

2020-03-11 13:15
北京廣播電視報 2020年6期
關鍵詞:伍連德巴斯德燒瓶

疫情防控階段,去公眾場合戴口罩從而降低飛沫傳播病毒的風險,是大家的共識??谡质窃趺闯霈F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在口罩的歷史上,從無意識的遮擋到科學的運用,人類付出了哪些代價最終認知才能升級?讓我們一起了解口罩的歷史。

有記載的口罩雛形

元代時,大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東方見聞錄》中做過記載:“親眼看到元朝的宮殿里,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蔽闹兴f的這塊布可不簡單,是用蠶絲和黃金線織成的,戴著的目的主要是怕口氣重的太監污染了皇帝要吃的食物。而真正把類似于口罩的這個東西用作呼吸防護的記載,出現在公元一世紀的古代羅馬。當時有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大咖作家老普林尼,他心系礦工的身體健康,曾建議用動物的膀胱捂住鼻子,用來過濾空氣中有毒的汞、硫化物。

14世紀的時候,黑死病、霍亂等傳染病橫行整個歐洲。直到19世紀,一位名叫查爾斯·德洛姆的法國醫師意識到這些疾病就是空氣中的某種瘴氣產生的,于是發明了防感染的套裝——看起來非常怪異的鳥嘴服,包括一頂帽子、一副鳥嘴形的面具、一套幾乎可以包裹全身的黑色長袍。這種相當朋克的口罩,作為一種流行文化流傳了下來,至今我們仍然可以在一些游戲、影視、漫畫中看到,都是恐怖的地獄使者的象征。面具凸出的尖嘴部分被塞入了棉花、薄荷、樟腦,還有姜等以凈化空氣,眼睛的位置挖兩個洞裝上玻璃,戴著禮帽遮住頭發,穿上長袍,穿戴者還手拿一根棍子接觸病人。

對細菌的認識:鵝頸瓶實驗

很多喝鮮奶的人都知道牛奶是怎么殺菌的,沒鍇,采用的是巴氏殺菌法。這種低溫消毒法的發明者是法國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19世紀60年代,巴斯德進行了著名的鵝頸燒瓶實驗。

那是在1864年4月巴黎大學召開的一次科學主題演講晚會上,到場嘉賓不僅有科學家,還有社會名流貴族,甚至連大仲馬、喬治·桑德等文學家也參與其中。巴斯德問道:“諸位先生、女士,你們看空氣中是否存在生命呢?”緊接著他講述了空氣里充滿了灰塵這些成千上萬微不足道的東西,有時候會帶來斑疹、傷寒、霍亂、黃熱病和許多別的疫病,甚至是死亡。他拿出兩個瓶子做了赫赫有名的實驗,人們稱之為“巴斯德的鵝頸瓶實驗”。他先將肉湯放入兩個燒瓶中,其中一個是直頸燒瓶,另一個是鵝頸燒瓶,前者中的肉湯很陜會變質,而后者中的肉湯卻三四年都不會變質。這是什么原因呢?他解釋道:變質是由于微生物的繁衍,加熱燒瓶中的肉湯殺死了這些微生物。而微生物是從哪里來的呢?答案只有一個:空氣。

巴斯德的實驗推翻了“自然發生說”,并告訴大家,生命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由那些肉眼觀看不到的微生物產生的。

最初口罩的出現

巴斯德提出空氣中的微生物會導致感染,也指出醫生們不懂得消毒而導致產婦、病人感染后死亡。慢慢的終于有醫生試用巴斯德的建議,手術前對所有器械進行高溫消毒,病房的死亡率立刻大大降低。但仍然沒有人想到,要防止細菌從口鼻進入人體內而造成的傳染。

距離巴斯德的鵝頸瓶實驗30年后,手術衣、手術帽、橡膠手套成為醫生的標配,但醫生的口鼻仍然暴露在充滿病菌的空氣中。1895年,德國病理學家萊德利看到打噴嚏的醫生將飛沫噴到病人的面部,之后病人的傷口出現感染,引發了他對于飛沫傳播病菌的思考,他建議醫生用紗布遮擋面部。

接下來,各國醫院紛紛仿效。兩年后,英國的一位外科醫生在紗布里加了一條細鐵絲,讓紗布和口鼻間留有空隙。又過了兩年,法國醫生保羅·伯蒂做了一塊六層紗布的口罩。起初他把口罩縫在衣領上,但不久又升級了更便捷的方法,即用一根帶子將口罩掛在耳朵上。此時已經是1899年了,口罩終于被發明出來。西班牙大流感和口罩的功勞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在全球范圍內蔓延,不僅在歐洲和美國爆發,就連遠東的亞洲也被流感肆虐。當時全世界的人口才18億,竟有5億人感染,5000萬至1億人死亡,死亡人口數可能超過兩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的總和。其間,人們被強制性要求戴口罩,比如在美國被“西班牙大流感”肆虐之后,西雅圖的公交車有明文規定:拒絕攜帶沒有戴口罩的乘客上車。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世界人民才意識到有可能發生傳染病時應該戴口罩,這個好習慣一直保持到今天。

東北鼠疫和“伍氏口罩”

1910年東北地區爆發鼠疫,當時的東三省是中國鐵路網絡最發達的地區,疫情沿交通線迅速擴散。整個鼠疫流行中心的東北三省,哈爾濱、長春、呼蘭的疫死人數已逾5000人。危急時刻,伍連德被派往哈爾濱了解疫情。

伍連德24歲就拿到劍橋大學5個學位,28歲受袁世凱邀請回國擔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伍連德研究發現,這場鼠疫是由人與人之間通過呼吸和唾液傳染造成的,于是他要求醫患均使用口罩。當時的東北物質疲乏,伍連德就用棉紗做成簡易口罩,當時被稱為“伍氏口罩”。起初民眾根本不接受,他們認為戴著口罩和人說話顯得生分。

歷史用一個非?;恼Q方式教育了中國民眾。當時,清政府派來了一位專家——北洋醫學堂的法國首席教授梅斯尼前來支援??蛇@位專家根本不相信“人傳染人”的判斷,他沒有戴口罩,結果到東北第9天就死于鼠疫。

連鼠疫專家都死于鼠疫,民眾們才真正感受到了恐怖,都老老實實把口罩戴上。1911年3月1日當日的24小時內,哈爾濱無一例死亡、無一例感染,這一天距離伍連德到達哈爾濱是第67天。這位被稱為“國土無雙”的超級英雄,他的治疫思想和方法值得我們不斷反思。

據《城市文化范》整理

猜你喜歡
伍連德巴斯德燒瓶
重溫英雄壯舉 致敬抗疫先驅
百年前的“鐘南山”
走進戰“疫”先驅伍連德紀念館
伍連德:中國科學防疫第一人
微生物學的奠基人—巴斯德
有學問的人
巴斯德
水重新沸騰實驗的改進
神奇的“魔術”實驗
巴斯德論立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