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優化策略

2020-03-12 16:41黃如柏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關鍵詞:優化策略

黃如柏

摘? 要:通過對高中生物實驗的教學現狀分析,發現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仍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本文就如何實現高中生活實驗教學的優化進行探討和策略研究。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6-073-01

生物是一門與我們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所以在生物教學中,應該注重實踐性。在高中的生物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生物實驗課程的教學,不斷創新與探究,豐富生物實驗課的內容。采取生物實驗教學,可以使教學中的抽象內容具體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增加學生的感知力,而且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還能加深學生對生物這門學科的了解,并且通過一些趣味性的實驗,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一、高中生物實驗的教學現狀

首先,在教師進行生物實驗的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的是理論的講解和結果的分析,而對于操作過程并沒有系統的展示,也沒有進行全面的實際操作,所以沒有真正的發揮出實驗課程的功能。其次,由于一些客觀因素,致使不同區域的高校在教學理念上也存在差異,所以對于生物實驗的重視程度也有所不同,從而在我國出現了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質量參差不齊的現象。

二、生物實驗有助于學生對概念知識的學習

任何理論知識的學習都是在概念性的知識上進行的,而高中生物中很多概念性的知識都比較抽象,但對學生在學習生物這門課程中卻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生物概念的學習既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又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學生只有對概念知識掌握準確,并靈活運用,才能夠真正的學好生物這門學科。因此,教師必須重視高中生物的概念教學,通過科學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對概念知識的學習能力,生物實驗就是一種有效的途徑。

例如,學生通過生活中的常識可以知道,植物葉子的顏色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改變。在春季、夏季,葉子會呈現綠色,而在進入秋季時,葉子會逐漸變黃,然后開始脫落,植物葉片之所以會產生顏色的變化,是因為植物葉片的葉綠素所產生的現象。當教師在進行葉綠素的分離與提取實驗時,通過生物的教學內容,學生的腦海中會很迅速的反映出葉綠素在植物葉片中起到的這種作用,但是為何會脫落,學生卻一無所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象,并且引導學生去做實驗。通過實驗,學生可以找到答案,從而加深對概念知識的了解和掌握。

三、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讓學生參與實驗的準備工作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作為教學的主體,學生更多的是被動的接受。所以,很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根本。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那么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中發揮出主體作用。教師可以從實驗的準備工作開始,選擇一些同學參與其中。

例如,在進行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細胞實驗時,教師可以先提出一些問題,植物的細胞什么樣,動物細胞什么樣,二者有什么區別,通過這些問題激發出學生對細胞的研究興趣。然后,讓一部分同學參與到實驗前的準備工作中,在準備過程中,學生會對載玻片、蓋玻片、滴管、顯微鏡等實驗器材產生初步的了解。之后,在進行下一步的操作,讓同學運用這些實驗器材進行實際操作,并通過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使用手機進行拍照或者是錄視頻,讓學生在真實的體驗中,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生物世界的奧妙。教師在正式進行試驗課時,可以先讓之前參與準備工作的同學說一下心得體會,從而調動其他同學的積極性。教師在進行試驗操作時,可以讓學生參與制作植物切片與動物切片的過程,并積極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觀察,探究二者細胞的不同之處,讓學生充分的發揮出教學中的主體功能。經過這樣的實驗過程,學生可以加深對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結構的認知,從而提升生物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

(二)通過微視制作提升實驗教學效果

有一些教學內容,在課堂實驗中是很難進行展示的,因此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后的實驗任務,微視制作是一種科學、合理的有效手段。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自己進行微視制作,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親身參與到實驗當中,還能夠對所有內容了解的更加深入,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而且微視可以進行長時間的保存,方便學生日后對所學內容進行回顧,還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更高效的復習,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推動實驗教學效率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進行細胞能量供應和利用的實驗教學時,在課堂上教師只能通過裝片進行講解,學生理解起來就會比較淺顯,難以進行深入的研究。教師可以把螢火中為什么會在夜晚發光做為題目,布置學生課后進行微視制作。在尋找螢火中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加了解螢火中的生存環境,從而加深對螢火中的認知,在拍攝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觀察到螢火蟲發光的部分是在腹部的最后兩節。而螢火中之所以會發光,是因為表皮下有發光細胞,而且發光細胞中還具有熒光素和熒光酶兩種物質。在學生完成微視制作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將作品展現給大家并進行講解,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更進一步的了解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通過微視制作這種實驗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探究精神,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中的重點,因此,優化生物實驗教學是值得廣大教師不斷創新和研究的問題。通過生物實驗教學,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還能夠提高生物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龔萍.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教學方式的優化及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02):162-163.

[2]李建榮. 優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4(05):177.

[3]周曉梅.微課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浙江? ?溫州? ?325000)

猜你喜歡
優化策略
優化問題設計
營商環境五方面持續優化
我的手機在哪?
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
促進學生認識發展 優化初中化學復習
CAE軟件操作小百科(30)
高考數列復習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