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2020-03-12 16:41林國太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高中歷史作業

林國太

摘? 要:本文提出在高中歷史教學法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法,并提出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首先教師需要提出有效的探究問題,創設問題情境,然后在課堂的結合具體的問題實施小組合作探究,最后課后精心設計歷史探究性作業。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高中歷史;情境;作業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6-088-01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探究式教學”作為高中歷史教學的基本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課程標準中也已經明確指出:“提倡探究性教學,致力于改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但是我們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仍然存在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照本宣科方式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陷進在題山題海當中,因此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是解決當前歷史教學難題的重要策略。探究式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培養學生問題發現、問題解決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本文圍繞高中歷史教學內容,探討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歷史教育中的應用。

一、探究式教學的內涵

探究式教學法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參與到問題探索之中,降低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是處于一種探究式的情境下開展學習活動。學生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到了知識,同時還發展了歷史學思維。不僅如此開展探究式教學法,教師通過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讓學生在組內探討歷史命題,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組織協作能力。與傳統歷史教學相比。探究式教學方法更加強到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自主探索和合作分析,從而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

二、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的應用

(一)創設歷史問題情境

如何展開探究,首先就需要針對某一歷史現象提出問題,或者說是選擇探究視角,然后根據問題的內容,教師在通過設置相應的情境,從而引導學生對于問題進行思考,從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比如在學習“戊成變法失敗的原因”時,教師通過問題鏈的方式,來激活學生的思維。提出了一下幾個問題:如何看待康有為改造出的新孔子?維新派在處理兩宮采取怎樣的方針?維新運動有沒有群眾基礎?從概念角度分析到底什么是變法等,將歷史材料與問題相結合,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

通過提問的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還需要設置相應的情境,本文提出三種方法:)(1)結合學生生活創設問題情境,例如學習《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利用多媒體播放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2)通過角色扮演創設問題情境,例如在學習百家爭鳴時,教師組織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小組成員扮演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的代表人物,引導學生根據各個派別的思想來闡述觀點。(3)借助多種材料創設問題情境,比如在學習文藝復興時,教師制作了一段視頻《文藝復興前的歐洲》,促使學生在場景中感受到歐洲中世紀人們的生活狀態,從而激發學生自身的探究精神。

(二)開展歷史探究活動

在確定了探究的主題和問題后,如何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探究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是當前許多教師施展探究式教學的難題。本文提出了學生合作探究和師生合作探究兩種具體的策略。

(1)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指的是將學生分成探究小組,然后給各個小組分配相應的探究任務。例如學習“新文化運動發生的背景”教師將學生分成三個小組,分別從政治、經濟、思想三個方面進行總結。政治小組需要總結的內容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統治,進一步傳播了民主、自由等思想;經濟小組則是總結新文化運動期間,中國資本主義在這段時間資本主義得到了發展;思想小組需要總結,袁世凱復辟帝制,重新開始傳播尊孔復古的思想。

(2)師生合作探究,這種探究式教學法使得課堂上師生成了一個整體,比如學習“物質生活與習俗”內容時,首選將學生分成小組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內容,但是本課重點需要理解“什么近現代中國人的衣食住行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問題,學生由于生活經驗以及知識廣度等原因,這就需要教師一起參加共同參加。

綜上,實施探究教學法時需要考慮到具體的教學內容,針對重點難點內容教師需要和學生共同探究,對于開放性的題目需要引導學生積極自主探究。

(二)精心設計探究性作業

探究性教學內容不僅只是和課堂教學內容相關,課后的探究也尤為重要。因此設計探究性的作業也是高中歷史探究式教學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業的世界也應當體現出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的特點,為此本文提出以下幾種方式的作業設計策略。(1)口頭式作業,主要是指導學生收集資料,在課堂上進行辯論。比如在學習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教師可以設計議題:“洋務運動到底能不能使中國富強起來”,組織學生收集資料進行下一次課堂的辯論。(2)論文式作業,主要是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文獻、梳理文獻并提出觀點。在學習《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篇評價《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歷史小論文。(3)調查式作業,需要學生調查社會現象,從而提取信息的一種作業。比如在學習物質生活與習俗,教師可以布置改革開放前后的人民的物質生活變化,指導學生以自己家庭為例,從收入、住房、衣食、電器等比較分析,將生活與歷史知識進行聯系,增強學生的理解。

三、結論

綜上所述,歷史學科的知識點具有包容性、寬泛性的特征,十分適合探究式教學。希望廣大的教師能夠積極開發歷史學科的探究式教學課程,提升歷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微.淺談關于初中歷史探究性教學策略的研究[J]. 輕松學電腦, 2019, 000(003):1-1.

[2]馮艷芳.高中歷史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J]. 下一代, 2019, 000(005):1-1.

[3]彭乃清.論初中歷史探究式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 2019, 000(009):P.25-25.

(作者單位:湖南省安化縣第二中學,湖南? ?安化? ?413500)

猜你喜歡
探究式教學高中歷史作業
高中歷史“問題+”課堂模式構建的實踐探究
遵循記憶規律 提升高中歷史學習效率
學科哲學導向的高中歷史教學重構
淺議普通高中歷史課程體系的新變化
高中化學習題課探究式教學設計的研究
探究式教學法在立體幾何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淺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方法的運用
要將探究式教學融入到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之中
作業
我想要自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