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評價促發展

2020-03-12 22:16李花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策略研究

李花

摘? 要:音樂學習評價不是一張試卷成績的高低,也不是一段單純的文字描述,而是結合音樂學科的特點和音樂學習認知規律,做出恰當的評價方式。發展性學習評價作為形成性評價的一種,與音樂課程總目標中提出的促進學生發展不約而合。發展性學習評價強調教師應從學生發展實情出發,分析學生存在優勢和不足,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的建議,促進學生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發展性學習評價;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6-154-02

一、問題的提出

筆者是一名初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幾乎人人都能唱出幾首流行歌曲,卻沒有幾個人能完整唱出音樂教師專門教唱的歌曲,這種“老師教不會,學生卻學得會”的現象令人深思;另外在教學中,筆者還發現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在課堂表演中,別說感染觀眾,就連自己恐怕都未曾細細思考過音樂所表現的內容。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較為突出的原因是對學生學習評價的有效落實?!吨行W音樂有效學習評價》中指出:無評價,即無標準;無標準,即無質量;無質量,即無效果;無效果,即無成長。因此沒有有效的學習評,最終將會導致音樂課堂教學的形式化,導致教學的無效性。

音樂學習評價是音樂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發展性學習評價作為形成性評價的一種,與音樂課程總目標中提出的促進學生發展不約而合。發展性學習評價強調教師應從學生實情出發,利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具體情況,分析學生存在優勢和不足,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的建議,促進學生成長,幫助學生享受到學習的快樂,使其踏入到可持續發展道路中。

二、發展性學習評價具備的功能

評價根本目的就是發展,發展性學習評價除了具備基本的篩選功能、選拔功能以外,同時也具備了下述幾種功能。

(一)導向功能

導向功能指的就是教育評價自身所具備的功能,該功能可以引導評價對象朝著樹立的目標不斷前行。也就是評什么、怎么去評、評價結果是什么。通過該模式,可以引導教師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應當怎么去做、做什么。評價的標準、內容對于評價對象而言,相當于“指揮棒”一般,發揮良好的導向作用。在教學中,音樂教師可以利用評價的導向功能,引導學生了解學習目標,通過目標驅動,最終達成目標,學生在此過程中也形成了自覺對照目標和學習評價標準進行音樂學習的意識。

(二)診斷功能

診斷的作用就如同醫生看診,在音樂教學中是指對教育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作出分析,找出其根源,并且提出改進措施。這里要注意的是,評價不僅要找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也要對教師的教學方法進行問題診斷。比如導致學生歌曲演唱音準不準的問題,其原因可能有很多種?;蚴菍W生沒有建立較好的音高概念,或是學生處在變聲期,不能很好的控制聲帶,亦或是我們教師沒有采取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唱準音高等,這些都是診斷功能需要考量和解決的。

(三)激勵功能

激勵功能是評價最直接的表現,合理地運用激勵功能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的激勵功能主要是建立在等級的鑒定結果上,無論是學生學習前后的對比,或是與同學之間的比較,都會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當然要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教師必須得明確評價的統一標準,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

三、在初中音樂課堂中實施發展性學習評價的主要策略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音樂學習評價應當形成自評、互評相結合、定量測評與定性述評相結合、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等多種評價方法。這也將發展性評價理念滲透其中,形成全新的評價模式。

(一)隨堂評價記錄,讓評價更具有時效性

隨堂評價指的是師生通過課堂觀察,掌握學生學習真實的狀態,并形成相關的評價。課堂行為觀察評價應當明確評價的角度,盡可能做到完整、客觀。在具體實施中筆者是這樣操作的:

學期初,筆者結合音樂核心素養和課程目標(包括學習態度、藝術表現情況、個人審美水平、藝術表現能力),教師可以自主設計表格,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如實填寫,保證教師可以更為直觀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設計課堂行為記錄表中,教師也需要將一些“亮點”內容加入其中,比如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同學合作情況等,由此可以打破傳統的考核形式,使得音樂學習與評價更加具有趣味性。每次音樂課結束前兩分鐘,學生互相討論此次學習結束后,自己獲得哪些知識,有什么感悟等,隨后請每組的小組長為表現突出的學生,在其項目中畫上五角星。整個過程十分簡單,但是卻能準確地表現出學生的學習情況,為真實、準確地評價學生提供了原始材料。

期初給每位學生派發該記錄卡,每個星期進行學生自己、同學、老師三方評價。最后,教師寫上寄語,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并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促進學生的發展與進步。

(二)音樂成長記錄袋,讓評價更具有發展性

音樂成長記錄袋作為新課程改革后所倡導的全新評級方式,從使用角度來看,無法為其進行詳細定義。成長口袋中的包括自我簡介、學生利用課下時間收集到與音樂相關的信息、學生學習素材、隨筆、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評價、學生獲得的榮譽證書等。通過這樣一個音樂成長記錄袋,有利于學生發現自己在學習時取得的進步。

在成長記錄袋評價時,教師可以采用隨機方式,在課堂中鼓勵學生使用音樂成長記錄袋中的各種資料,了解個人發展過程,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將音樂成長記錄袋看作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媒介。

(三)“班級音樂會”,讓評價更有趣味性

班級音樂會作為一種體現民主性的教學方式,筆者在教學中采取這樣的操作形式:在每個學期將要結束的前一個月,提前取得各班班主任、科任教師和家長們的支持,通知學生要在學期結束時舉辦班級音樂會,要求每個學生都踴躍參加,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表演內容、演出伙伴等。在演出時邀請班主任、科任教師、家長等參與音樂會的欣賞與評比工作,評委根據節目特色,設置不同獎項。這種方式與考試相比,更受學生歡迎。它不僅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現才藝的舞臺,同時也能激發學生表演熱情,營造團結、和諧氛圍,提高學生合作能力,讓評價充滿趣味性。

(四)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使學生學習更具自主性

課程評價改革中強調學生評價的主體地位,避免教師占據絕對的領導地位,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也可以對教師提出自己的看法,通過互相評價,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幫助學生在自我評價、互相評價、教師評價中不斷反思,認識自我。先讓他(她)簡單評價自己在排練、演出過程的情況,同時鼓勵其他同學作為“小老師”提出客觀的評價。學生直接參與對自己及他人音樂活動和成果的評價,不僅確定了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而且有助于學生形成一定的音樂評價標準。另外,以往學校藝術教育與家長較少聯系,家長也未能關注學生在學校中的音樂學習情況,筆者認為家長的支持與參與,能夠為學生藝術成長,提供良好氛圍。通過評價加深生生、師生、家長和孩子、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感情。

三、結束語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實施發展性學習評價,幫助學生正視自己學習中的優缺點,學會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學習,提高音樂素養,建立自信心。同時也激勵教師不斷進取,完善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孫萌. 表現性評價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20.

[2]王藝垚.讓評價“豐富多彩”——淺談多元化中職音樂課堂評價方式[J].職業,2019(34):126-127.

[3]戴娛.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音樂教學評價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9,39(10):138-143.

[4]于彤. 核心素養視域下音樂教學的文化理解范式建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9.

此論文屬于2020年度花都區教師教研課題《學科核心素養下中小學音樂課堂有效學習評價實踐研究》(課題編號HDJSJY2020080)成果。

(作者單位:廣州市花都區教育局獅嶺教育指導中心,廣東? ?廣州? ?510000 )

猜你喜歡
初中音樂教學策略研究
論舞蹈元素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滲透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策略
中美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比較研究
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策略研究
初中音樂教學應當注重資源整合
淺析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