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衡教師隊伍力量,促進教育良性發展

2020-03-12 09:08曹美雄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關鍵詞:良性發展

曹美雄

摘? 要: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的師資力量出現較大差異;新教師難以得到循環教學、提升實力的機會;教師隊伍的性別差別急劇拉大;報考師范院校的初高中畢業生素質急劇下降;私立教育嚴重沖擊公立教育。提高教師待遇,教師工資由省政府或國務院統籌發放;將循環教學率作為評價學校的一項重要指標;師范院校招生時注意協調性別比例;全面提高師范院校生源的質量;保護公立學校師資力量,給予公立學校教師上升空間。

關鍵詞:非均衡發展;循環教學;上升空間;良性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5.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6-242-01

縱觀當今教育界,教育出現了非均衡發展的態勢,主要表現有如下幾點:

一、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的師資力量出現較大差異

例如深圳每年招聘的教師都是九八五、二一一大學、研究生、博士生畢業的,而本人所在的縣級示范性高中,招聘的主要是一般三本、二本畢業生,且政府無法給予編制,以臨時工為主,導致教師隊伍存在嚴重的不穩定性,出現了“無恒業者無恒心”的現象。

二、私立教育嚴重沖擊公立教育

封建時代,官商士紳興辦教育,是為了回報社會,沒有索取之意。如今國家鼓勵私人興辦學校,本意是吸引社會資金投向教育,促進教育發展。但很多私人投資私立教育,目的是為了獲利。他們用高工資吸引優質師資,優質師資從哪里來?自己是不會花長時間、大代價培養的,那就直接從公立學校挖過來。優質學生會隨著優質師資的流動而流動。成績不是特別優秀或成績特別優秀但家庭經濟狀況欠佳的學生會被迫留在優質師資大量流失的公立學校就讀。這就導致了嚴重的教育不公平現象,會導致社會階層的固化,與我國教育的社會主義性質相違背。

針對上述幾種問題,本人認為要平衡教師力量、實現教育良性發展,就必須做出如下努力:

一、提高教師待遇,教師工資由省政府或國務院統籌發放

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在這個經濟時代,只有提高教師的待遇,才能吸引一部分優秀的學生報考師范院校,吸引一部分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從事教育事業。

教師的工資最起碼要由省政府統籌管理,絕對不能由縣級政府管理。因為縣級政府會將可發可不發的絕對不發,應該發的,也想辦法克扣,上級教學督導評估時,強迫所有教師匯報假消息,不肯合作者將被秋后算賬、嚴厲打擊。

我們承認沿海消費水平與內陸消費水平的差異、我們承認省會城市與縣級城市消費水平的差異,所以我們可以接受不同城市有不同的收入差異,但必須是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調查和決策。

教師待遇可以有所差異,但不宜過大,以便很多教師能在偏遠地區、落后地區安貧樂教,實現師資力量的平衡,保證偏遠地區、落后地區的孩子接受優良的教育。

二、師范院校招生時注意協調性別比例

各級各類師資培訓學校根據不同學校的性質,在招生時,確定不用的性別比例。性別比的確定,需要進行調查研究,最終再加以確定。例如,幼兒園需要足夠的細心、耐心,所以男女師資比,可以二八分。小學生開始需要培訓理性思維和鍛煉身體,男女師資可以四六分。初中的男孩子身體和個性發育非???,需要男老師的指引,男女師資比五五分較好。高中知識重在培養抽象思維,高中管理時間跨度大,工作強度大,男女師資比七三分較好。由于大學要注重科研,女教師需要在家庭生活耗費大量時間,男教師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科研活動中,所以也適宜于男多女少。

教育管理部門不能對現實趨勢視而不見,掩耳盜鈴,而應高瞻遠矚,防止中國教育的快速女性化、陰柔化。應未雨綢繆,盡早制定保證教師男女性別比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內變動的政策。

三、全面提高師范院校生源的質量

從幼兒園開始,師資培訓都必須納入國家計劃,都必須在本科和本科以上。幼兒園師資,可以使用音樂、美術、播音、主持、編導、體育等專業的藝術生,這也為專業生找到了新的發展之路。從小學開始,各科都使用對應專業的老師,必須達到三本水平,初中老師達到二本水平,高中老師達到一本水平。

要加大師資培養力度,不能從初中招生,而應從高中畢業生中招生。不能降低分數,而應允許各類專業的大學生考取教師資格證,允許各類專業的大學生自學和參加師范專業的考試,允許各類專業的大學生獲得雙文憑。這樣做,讓大學生多了一個就業的選擇,也使各級各類學校多了一個師資的來源。

四、保護公立學校師資力量,給予公立學校教師上升空間

允許私立學校的教師工資高于公立學校,但應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以免公立學校的優秀教師大部分流失到私立學校。建立鼓勵私立學校自主培養教師的制度,確定私立學校從公立學校挖掘人才的最高比例。

在工業企業中,擁有大學文憑的人是有限的,一般都有較好的上升空間,活得很有尊嚴。而教師全部都是高等學歷者,都是專業技術人員,但一輩子難有職位的上升,連職稱的上升都極為艱難,教學質量一流但不會寫論文、搞課題的老師得不到上升空間,傷透了很多優秀老師的心。給予公立學校教師以上升空間,例如教師職稱評定中,中高級職稱的比例應有所提高,讓教師看到上升的希望,對提振教師的幸福感至關重要。

總之,新中國建立幾十年來,中國的教育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為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隨著經濟的不均衡發展,導致了教育的非均衡發展。發現教育中的非均衡現象,尋找教育非均衡發展的原因,探索緩解教育非均衡發展的措施,實現中國教育的良性發展,已經成為當今時代改善中國教育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田燁.中原散雜居地區民族教育發展芻議[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5(05):47-53.

[2]劉希婭.平衡教育資源統籌基礎教育發展[J].人民教育,2013(07):12.

[3]文建華.大類培養下教學管理模式與師資隊伍建設的探討[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11):144-145.

(作者單位:湖南省汨羅市新市中學,湖南? ?汨羅? 414400)

猜你喜歡
良性發展
大學生手機閱讀良性發展的思考
公共自行車項目的政府責任分析
構建小微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思考
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社團良性發展的幾點認識
論“專車”模式及其良性發展
衡水湖濕地生態環境現狀及對策分析
客戶關系管理在企業市場營銷中的價值探討
促進鷹潭市旅行社業良性發展的對策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