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以生為本”視角下的初中德育工作管理分析

2020-03-12 09:08孫艷華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關鍵詞:以生為本初中德育

孫艷華

摘? 要: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初中教育不僅需要教授學生知識,同時還需要肩負起德育教育的重任。學校需要創建優質教學隊伍,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優化育人的環境。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當前的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中貫徹落實生本教育理念。

關鍵詞:以生為本;初中;德育

中圖分類號:G633.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6-243-01

由于互聯網普及,信息技術已經悄然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校園并非絕緣體,時時刻刻都和外界的社會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另外智能手機的普及,許多初中階段的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接受外界的信息,直接對于初中學生的道德觀、世界觀、人生觀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加強中德育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中學德育大綱》已經明確指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 “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是當前中學德育工作開展的主題。但是在實際的工作落實中,尋找怎樣的教學途徑?采用怎樣的教學方法?本文對此展開了進一步的說明。

一、以生為本的概念及意義

教師在學校中的教學工作,都是圍繞著學生而開展,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綜合素質,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由此可以看出,學生是課堂中的主題,也是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內容的根本,這就是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新課程改革后,更加強調了生本教育理念對于學生學習生存發展的重要性,進一步要求教師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不同的個性,從中找到符合學生成長培養方法。

在初中德育中建立起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未來成長以及綜合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重新建立起學習的信心,同時還有利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由此看出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將會成為初中德育工作當前以及未來的主要方向,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谏窘逃砟钕?,學生不僅只是學習的體驗者,同時也是知識的獲得者,也就進一步要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來開展教學工作,需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狀態,確保學生能夠發揮自身的長處。

二、以生為本視角下的初中德育工作滲透策略

(一)創建教學隊伍,落實育人基礎

在管理初中生的工作中,需要落實生本教育理念,不僅教師需要將生本教育理念落實到日常教學中,同時也要求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完成教師分配的任務,因此生本教育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和支撐。所以教師需要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才能在具體的德育工作中靈活地運用教學策略。因此在學校需要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從而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開展:(1)教師注重提升教學水平和管理能力,在業余時間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比如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等,并結合自身的教學完善德育管理模式。(2)教育部門需要重視德育的重要性,組織教師或教師參加班級德育管理主題培訓,提升德育管理的理論水平。(3)建設學生隊伍,為學生提供一個平等的表現自我的平臺,引導學生參與到生本教育模式當中。比如班級的幫干部選拔,教師可以通過民主的方式引導學生自選,從而促使學生干部能夠真正的深入班級管理當中。

(二)建設校園文化,對育人環境進行優化

校園環境對于學生的影響十分巨大,特別是在初中,學生正處于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育人環境對于學生的德育工作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如何構建生本校園文化,發揮德育工作的效用是值得思考的問題。(1)構建學習活動的組織,比如文學社、合唱隊、足球隊、籃球隊等。(2)建立民主學生干部責任制,由學生選舉學生會干部,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做好學生干部的崗前培訓工作,引導學生干部形成正確的班級服務意識和職責,并設立班干考核制度,通過全體學生對班干進行監督,每周開班會時對班干工作進行評價。(3)實行量化考核機制。將小組作為班級基本單位,對班級小組施行量化評價,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思想行為等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調配男女比例,考慮性格差異,為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情感,各小組制定組名和小組目標。

(三)完善德育工作,實踐育人理念

鑒于部分教師德育工作形式單一,教育效率差的問題,教師需要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德育教學模式,貫徹落實生本教學理念。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展開:首先,德育工作需要體現現代化特點。生本教育理念需要強調學生的學習內容和社會接軌,因此德育需要融進現代化的元素,體現當前社會的特點。其次,初中德育工作需要體現出立體化的特點,在工作開展過程中以班級德育工作為主體,同時還需發揮家庭教育的功能,建立起家庭、班級、學校為一體的德育工作體系。除此之外,德育教學內容要多元化的特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地開展德育工作和策略,嚴格遵循生本教學理念和原則。比如組織學生參加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利用節假日參觀當地的英雄紀念碑或者陵園等,總之根據學生興趣愛好設計好相應的教學內容。最后德育教學需要層次化,針對不同學段的班級采取不同的德育策略,比如九年級的學生學習任務較多,可以將德育工作落實到日常的班級管理中,七年級學生的課外活動時間較多,教師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展開德育教育。

三、結論

正值新課程改革之際,希望廣大初中教師繼續密切聯系社會實際,積極探索新時期初中生德育建設內容,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引導初中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奇珍,梁榮華.“以生為本”的初中德育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 2019(1).

[2]韓潤生.以生為本下的初中德育教育[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8, 000(007):P.144-145.

[3]陳勇.以生為本視角下的初中德育工作滲透策略探討[J]. 文淵(中學版), 2019, 000(001):66.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廣州中學,廣東? ?廣州? ?510000)

猜你喜歡
以生為本初中德育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體育教學模式探索
論強化基礎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職教語文教學新模式
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為本”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初中物理“問題—發現”式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學管理目標研究
德育測評:質性與量化的平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