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初中生校園地理實踐活動的教學探究

2020-03-12 09:08方紅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關鍵詞:極地水資源校園

方紅

摘? 要: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當今社會是信息迅猛發展的大環境時代,與中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地理知識日益增多,例如辨識方向、運用地圖、交通運輸、躲避災害、識別天氣、自主旅游等活動。因此,在中學生階段,提供給學生與其周圍環境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十分重要。特別是當前全球人口、資源、環境面臨多重矛盾,我們迫切需要調動學生對于周邊環境的能動認知,形成人地協調的發展觀念。從而,教師可以從哪些方面開展教學,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發展,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成為了中學地理研究的熱點話題。

關鍵詞:初中生;校園;地理實踐活動;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6-251-02

《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中,提倡開展鄉土地理實踐活動教學,學生可通過收集身邊的資料信息,運用掌握的地理知識和技能,進行以環境和發展為主題的探究性實踐活動。鄉土地理實踐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到家鄉的地理環境,引導學生如何協調家鄉的人地關系,在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方面具有明顯促進作用。本校位于蘇州城鄉結合處,校內自然景觀豐富多樣,并設有南極極地科普館,是難得的課外實踐基地,學校開設地理社團,組建了愛好地理學習興趣小組,本文計劃以學校為基地,帶領社團學生開展一次校園地理考察實踐活動。

準備工作如下:

一、確定本次活動考察項目①校園地圖判讀②校園池塘水資源季節變化及PH值測量③校園植物土壤了解④南極極地科普館⑤氣候與天氣的描述

二、根據考察項目,老師提供相應的導學資料,將初二地理社團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由小組長負責管理紀律,小組成員帶齊資料、筆、書本,計劃通過小組討論形式完成考察項目。

具體考察內容如下:

①校園地圖判讀:學生完成(要求根據老師給的衛星地圖照片,在校園示意圖上標示出正確的指北針方位和較多的地理信息;寫出池塘在食堂的什么方向;估算校園示意圖比例尺;了解日出日落太陽運動方向,比較不同季節正午太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度。)教師在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之后講解(衛星地圖中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分布,可推論我們學校校園示意圖的指北針方位。池塘在食堂的正南方向。白天太陽“東升西落,正午在南”,老師用手勢演示太陽升落過程,并帶領學生們一起演示。啟發學生結合生活中的衛星電視接收器、太陽能熱水器、大樹向陽面茂盛等方法辨別方向。一年中,夏至正午太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度最短,冬至正午太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度最短。)

②校園池塘水資源季節變化及PH值測量:學生完成(寫出學校小池塘水資源的豐水期與枯水期,季節變化規律;水資源的來源;用PH試紙測量學校池塘水資源的酸堿度,并根據資料推測原因。)教師在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之后講解(我國水資源季節變化大,夏秋降水多,形成豐水期,冬春降水少,形成枯水期。外流區河流水資源主要來源于降水,尤其受到夏季風影響。一般情況下,正常雨水的pH值約為5.6,受人類活動影響酸雨的pH值會小于5.6,湖泊水資源的酸堿度不僅受降雨影響,還受土質鹽堿性和人類活動影響,蘇州土質弱酸。)

③校園植物土壤了解:學生完成(了解我校大致有哪些樹種;樹葉形態有哪些區別;不同樹種在冬季落葉情況,想想它們與氣候的關系;選一片樹葉制作書簽;了解我校池塘邊巖石形態,想想巖石怎么才能發育成土壤?想想學校周邊農田土壤顏色以及種植作物是什么?)教師在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之后講解(我校普遍種植的樹種有樟樹、烏桕、金桂、廣玉蘭、水杉、中山杉、臘梅、枇杷樹、石榴樹、柑橘樹等。鼓勵學生去觸摸樹葉樹干,感受大自然。我校大部分樹種在冬季時節樹葉長青,與亞熱帶季風氣候有關,位于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巖石在物理、化學、生物風化作用下發育成土壤,鼓勵學生感受土壤味道,植物通過枯枝落葉能夠自我施肥。學校周邊農田土壤呈灰青色,多種植水稻、油菜等亞熱帶作物,一年兩熟。)

④極地科普館:學生完成(了解我校極地科普館建成史;說出極地地區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在地圖上找到中國極地地區科學考察站;中國科學家對極地地區考察的事跡)教師在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之后講解(我校因校友捐贈原因,設有珍貴的極地科普館。在科普館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極地地區氣候嚴寒,大風天數多,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生物資源豐富多樣。我們可以了解到極地考察隊如何采取冰芯,研究全球氣候變化,了解極地考察船雪龍號等等。)

⑤氣候與天氣的描述:學生完成(此時的天氣與氣候如何描述?建立簡單的學校氣象園地,如何使用常用的測量儀器進行氣溫、降水和風向等觀測。)教師在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之后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天氣與氣候的關系,天氣是某區域短時間內的各種氣象變化,如溫度、濕度、氣壓、降水、風、云等的情況,描述時可用陰晴、冷暖、雨雪、風等詞語。氣候是某區域長時間內的各種氣象變化,時間尺度為月、季、年、數年到數百年以上,描述時可用高溫、寒冷、干燥、濕潤、少雨等詞語??諘绲牟莸厣?,教師演示在百葉箱中放入兩支溫度計,講解如何測量一天中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教師制作簡單的雨量器給學生演示,降雨時,用口徑為20cm雨量筒接雨水,并讀出相應的雨水深度,即可測定當時的降雨量。老師和學生可高舉小旗子,觀測旗面風向變化。)

考察學習完成后,請學生完成考察項目學案,并圍繞學校的環境與發展問題,寫下自己的感悟或建議。教師引導學生,我們的校園小橋流水,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環境優美,是同學們學習讀書的好地方,我們的校園環境需要大家共同去維護,對于破壞環境的不文明現象要及時制止。

實踐活動教學反思:對于引導學生學習來說,通過本次實踐教學活動,學生們走出課堂,切實感受了解到家鄉的地理環境,提高學生搜集資料處理信息和動手實踐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區域認知能力,在五種考察項目中不斷學習總結反思,也培養了針對不同地理現象,需要多方面尋找原因的綜合思維能力,升華了熱愛家鄉、保護自然等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知識獲取更加豐富直觀,例如同學們在學案中寫到,考察項目①校園地圖判讀鍛煉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方向感;考察項目二②校園池塘水資源季節變化及PH值測量讓學生直觀感受不同季節水資源的豐缺,自然與人類活動對水質的影響;考察項目三③校園植物土壤了解讓同學們親密接觸大自然,感受一草一木背后的地理意義,考察項目④南極極地科普館讓學生了解如何開展極地地區科學考察,相比之下我們生活的家鄉地理位置優越,考察項目⑤氣候與天氣的描述讓學生感受到天氣的變化多端,氣候如何描述等等。小組合作完成考察項目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增強了人際交往,發展特長的能力。但這次實踐考察活動項目內容多,由于時間原因,學生們沒有充分的時間展開討論,有一些地理要素一時難以與地理知識關聯起來,不能充分啟發學生區域綜合思維,一次活動完成的情況下會很匆忙,教學效果不明顯。今后再開展活動時,最好分時間分批次進行教學。

對于教師教學來說,地理核心素養主要可從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四方面促進學生能力發展,本次活動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但活動內容廣泛,需要老師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在活動中,學生會有很多的奇思妙想,要鼓勵學生的大膽思考,并及時解惑幫助學生學習。每次考察活動時,教師提出的問題需要有層次性、啟發性,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個體差異發展??梢酝ㄟ^現實素材給學生提供一些較高層次的知識拓展,開闊學生眼界與思維。課外實踐活動過程中,安全最重要,需要加強實踐活動過程中安全教育。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朝前路實驗學校,江蘇? ?蘇州? ?215000)

猜你喜歡
極地水資源校園
可怕的極地雪融
水資源平衡調度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
水資源(部級優課)
淺談水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保護水資源,從我做起
在極地蓋房子
校園的早晨
春滿校園
極地之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