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詞義演變看“還是”的對外漢語教學

2020-03-15 05:32張曼妍
關鍵詞:虛詞義項關聯性

張曼妍

(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天津 300204)

引言

虛詞“還是”是現代漢語高頻詞匯,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被列為甲級詞匯。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還是”的偏誤較多,留學生掌握并不牢固?!冬F代漢語八百詞》對“還是”解釋為:【副】(1)表示行為動作或狀態不變,或不因上文所說的情況而改變,仍然,仍舊(延續義);(2)表示經過比較、考慮,有所選擇,用“還是”來引出所選擇的一項?!具B】用于選擇,同“或者”。1.(是)……,還是……、(還是)……還是……2.無論(不管)……還是……,都(總)……表示不受所說的條件影響。[1]

虛詞“還是”有兩個詞性。詞典對“還是”釋義不夠系統,詞義間缺乏關聯性且義項多,義項之間的習得順序孰先孰后?虛詞的使用又極容易與近義詞表達混淆,如何避免“還是”各義項與近義詞的混淆?這些問題對于“還是”的對外漢語教學至關重要。本研究嘗試通過探究虛詞“還是”詞義演變的過程,明確“還是”的義項關聯性和具體的詞義特征,以此為“還是”的對外漢語教學提供一點建議。

一、“還是”的復雜性

(一)“還是”使用情況復雜

虛詞“還是”使用頻率高,功能復雜。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副詞,延續義,修飾謂語,表示事物情狀在時間線上的延續。(2)連詞,選擇義,連接并列項表示選擇。在現代漢語中多用于選擇疑問句復句中,常與“是”共現為“是……還是……”詢問結構。陳述句中,常與表示不確定的語詞連用,如“不知”“不知道”“還不確定”等?;蛘?,“還是”常出現在讓步狀語從句中,如“無論……還是……,都……”表示周遍性,不受所說情況的影響。(3)副詞,擇定義,表示經過比較、考慮后有所選擇,體現出主觀性。

虛詞“還是”義項多,使用靈活。除此之外,也容易與其近義詞混淆。比如《現代漢語八百詞》直接將“還是”作連詞表選擇等同于“或者”,不利于留學生對“還是”與近義詞的辨析。

(二)虛詞“還是”解釋缺乏關聯性

李賢卓研究了虛詞“還是”的詞典釋文情況并提出在義項劃分時要充分考慮詞義理據性,關注詞義發展的層級性和聯系性。[2]“還是”詞義解釋缺乏關聯性。作副詞時表延續和作出選擇,并無提示兩者的關聯性。作副詞的義項和作連詞的義項除了詞義不同,詞性也不同,難以明白三者的關聯性是什么。為了更好地進行虛詞“還是”的對外漢語教學,需要構建虛詞“還是”的詞義系統性。

(三)短語“還是”易與虛詞“還是”混淆

對外漢語教學實踐中,存在不少短語“還+是”和虛詞“還是”混為一談的現象,由此把副詞“還”的語義遷移到詞語“還是”,導致留學生對虛詞“還是”理解偏差,產生大量“還”與“還是”的偏誤。虛詞“還是”的本體研究也有不少將短語“還+是”與“還是”混為一談的情況。邵洪亮明確指出以往關于“還”和“還是”的研究把一些仍屬于“還”的功能看作是“還是”的功能,很多問題因而沒能理清。[3]實際上“還是”的功能相對單純,很多時候兩者不能互換。從現有研究來看,“還+是”與“還是”混淆是由于誤把作謂語或焦點標記的“是”理解為詞內成分,主要發生在添加義和反預期義的語境下。

1.添加義。副詞“還”可表補充說明,在原有的信息基礎上添加新信息。唐敏對歷時語料的分析得出“還”的添加義約在南北朝末唐初產生,唐代大量使用。[4]當表添加義的“還”與表判斷的系動詞“是”連用時,短語“還+是”語義浮現為添加義,“還+是”后面的內容做系動詞“是”的表語。

(1)羅枚華還是一個嚴以律己的黨員。

“是”為句子謂語部分,副詞“還”表添加,修飾系動詞“是”,“一個嚴以律己的黨員”作“是”的表語,句子結構完整。但若將“還是”理解為副詞,句法上副詞的作用是修飾謂語部分,那么“一個嚴以律己的黨員”只能分析為謂語,整個句子去掉修飾語“還是”變為“羅枚華一個嚴以律己的黨員”顯然不合語法。

(2)他還是1985 年、1986 年兩屆歐洲聯盟賽冠軍隊的成員。

同樣,這句例句中“還”是副詞表添加,修飾判斷動詞“是”,“1985 年、1986 年兩屆歐洲聯盟賽冠軍隊的成員”作系動詞“是”的表語?!斑€+是”浮現為添加義。

2.反預期義。元明時期就有大量“還”表反預期的用法。邵洪亮區分了“還”與“還是”的差別,指出表示出乎意料(也即反預期義)是副詞“還”的元語用法,并非“還是”的語義[3]。

董秀芳考察了“是”的語法化,提出“是”重讀,作焦點標記表強調,此時并非詞內成分。[5]表反預期義的“還是”多出現在轉折句結構,加強轉折語氣,“是”重讀,“還是”應理解為“還+是”短語。

(3)雖然房租有點貴,但還是決定馬上搬家。(《博雅》初級)

“是”在句中重讀,實為焦點標記,突出強調“決定馬上搬家”?!斑€是”理解為“還+是(焦點標記)”更貼切。

“還是”表反預期的用法比較有限,一般都為轉折句結構。而“還”表反預期的用法則非常靈活,受語法條件限制較少,沒有具體的句法結構要求。

(4)我早聽見了,你還瞞我?。ā都t樓夢》)

(5)還大學生呢!這都不會。

將屬于“還”的反預期義理解為副詞“還是”的反預期義不利于正確理解“還+是”表反預期強調義的語義背景。再者,反預期義本就較為抽象,“還是”與“還”都作副詞表反預期卻不能替換,加重留學生認知負擔,不利于虛詞“還是”的習得。

二、“還是”詞義演變與教學建議

雖然“還是”內在具有復雜性,但若理清各詞義間的關聯性和具體的詞義特征,那么“還是”便不難掌握。筆者通過分析虛詞“還是”詞義演變的過程探索詞義間關聯性和具體的詞義特征,提出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還是”詞義系統性、明確詞義特征和“還是”分層教學、用刪除法及圖式法區別短語“還+是”與“還是”的教學建議。

(一)虛詞“還是”詞義演變與詞義關聯性及詞義特征

建立“還是”義項關聯性能幫助學生系統掌握“還是”各個義項。明確“還是”各義項的詞義特征有助于對“還是”的扎實掌握,與其近義詞區分。本節將從“還是”詞義發展的角度探求詞義關聯性和挖掘詞義特征。

劉曉洲分析認為虛詞“還是”由副詞“還”發展而來,與“是”大量跨層共現凝固成詞為“還是”。[6]劉文詳實考察了語料,梳理出虛詞“還是”發展的脈絡,但有幾點問題沒能解釋清楚。筆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還是”詞義演變的過程。

筆者認為“還是”的三個義項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1)副詞“還”修飾系詞“是”高頻結合使用產生副詞“還是”表延續。(2)副詞“還是”在疑問句中的高頻使用演化出連詞“還是”表選擇。(3)選擇連詞“還是”廣泛使用產生副詞“還是”表擇定。

第一個階段,劉文已詳細分析“還是”成詞的過程,認為背后的機制是“句法位置的改變”和“重新分析”,“還+是X”結構的“X”出現強動詞性成分,“是”的動詞性就隨之減弱,語法位置固定下來后詞義虛化,語音弱化,整個結構重新分析為“還是+X”。[6]“還是”所浮現的語義為副詞“還”的延續義,表事物狀態在時間線上的延續。

第二個階段是從表延續的副詞“還是”演化成選擇連詞“還是”的過程。沈家煊介紹了五種虛化機制:隱喻、推理、泛化、和諧和吸收[7]。副詞“還是”演化成連詞“還是”表選擇正是吸收機制在發揮主要作用。表延續的“還是”進入選擇疑問義強烈的句式中,吸收了語境的選擇疑問義表選擇。因此連詞“還是”呈現的特點需要從其生成語境——選擇疑問句來探求。結合例句分析:

(6)且如人而今做事,還是做目前事,還是做后面事?(《朱子語類》)

(7)此是禮樂之實,還是禮樂之文?(《朱子語類》)

(8)問:動也,正也,出也,不知是心要得如此?還是自然發見氣象?(《朱子語類》)這三句都是很明顯的選擇疑問句句式:“還是A?還是B?”以及“是A 還是B?”語境很明顯具有以下特征:(1)語義重心落在在選擇項A 和B 中,想要求得其中之一的答案。(2)詢問句式,帶有疑問語氣。(3)對話體,含有口語色彩。筆者猜想“還是”吸收了語境的以上三個特征。再看后期發展成熟的選擇連詞“還是”例句:

(9)用心教你們啊,還是不用心教你們呢。(《老乞大新釋》)

選擇連詞“還是”出現在陳述句中,選擇疑問結構隱退,但是仍可以感知到句中有強烈的選擇意味,在選擇項“用心教你們”和“不用心教你們”之間擇定其一。此外,句子帶有不確定語氣,言者不知道在兩個選擇項之間該選擇哪個。并且在對話體中,體現出一定的口語色彩。若刪去連詞“還是”,句子變為“用心教你們啊,不用心教你們呢”,句意不明晰,以上三個特征消失。所以可以確定連詞“還是”體現出選擇義,帶有擇定其一的深究傾向、疑問語氣傾向和口語色彩,可我們在現代漢語語料中進一步驗證:

(10)不知道它算是好看還是不好看。(BCC 語料庫)

(11)還不知美國的就業者比以前多了還是少了。(《哈佛經理職業素質》)

(12)你們喝什么?茶還是果汁兒?(《博雅》初級1)

以上例句都體現出選擇連詞“還是”的深究傾向,要在選擇項間擇定其一。并且體現出較明顯的疑問語氣,因而多出現在疑問句。即使用在陳述句中也和表示不確定的詞語連用,如“不知道”和“不知”。此外還體現出一定的口語色彩。

第三個階段,連詞“還是”在廣泛使用的基礎上產生副詞“還是”表擇定。北宋時期“還是”初現主觀性:

(13)若不與冢殺,便被他殺了;若與他冢殺時,還是不殺人么?(《朱子語錄》)

(14)人人傳使君讀萬卷書籍,還是否?(《五燈會元》)

由此發現這樣的用法出現在了一般疑問句中,“還是不殺人么?”以及“還是否?”。雖然句子并非選擇疑問句,“還是”不是選擇連詞,但深層語義上都是在就所述話題“殺人”和“讀萬卷書”的是與否作思量,并且一定程度上透露出言者在是與否之間的傾向性,語法功能上“還是”在句中應當看作副詞。帶有主觀性的副詞“還是”在元明時期用法成熟,常見于陳述句。這時期“還是”的主觀性更明顯,傳達言者的傾向性(擇定義):“疏不間親,還是莫說罷”以及“還是自家帶了便當”,說話人在“說”與否和“帶”與否之間思忖,擇定采取“莫說”和“帶”這兩個行為事件。因此,擇定義副詞“還是”和選擇連詞“還是”有著很明顯的語義承接關系,從選擇走向擇定,加上兩者在時間上的重合性,擇定義“還是”極有可能由選擇義“還是”演化而來。路徑為:

選擇問句,選擇項A 和B 顯現,連詞“還是”表選擇由選擇疑問句復句擴展到一般疑問句,選擇項A 開始隱退,語義重心傾向于選擇項B,副詞“還是”浮現選擇、思量和主觀傾向,運用到陳述句后,選擇項A 消退,語義重心落在選擇項B,副詞“還是”演變為表擇定。其背后是什么原理?

筆者認為從選擇義發展為擇定義是詞義擴大的過程。這個現象據王寅可用“事件域認知模型”和轉喻機制來解釋。事件域認知模型簡稱ECM(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認為一個基本事件域包括兩大核心要素:行為和事體。一個事體由很多個體構成,事件可包括人、事件、工具等實體也可包括抽象或虛擬的概念[8]?!斑x擇”這個事件和“擇定”這個事件同屬一個基本領域——做選擇,兩者是一個整體的兩個部分,在時間上是先后的關系,“還是”由表選擇在時間線上順延到選擇的結果表“擇定”,這是轉喻機制在發揮作用。這個過程還受到句法環境的影響,“選擇疑問句”的使用正是為了求得選擇的結果,“還是”順著這種語氣傾向由表選擇在時間線上后延直至衍生出擇定的傾向。詞義擴大后,隨著“還是”的使用從選擇疑問句推廣到一般疑問句進而到陳述句,“還是”的詞性經歷了重新分析的過程,句法結構誘發“還是”在表擇定的語義條件下語法功能由連詞重新分析為副詞。

副詞“還是”表擇定從選擇義發展而來,因而我們認為其使用內在地包含了三個特征:(1)在選擇項A 和B 之間進行選擇的前提條件。(2)擇定義“還是”引出的是言者選擇的結果,這就使得它更容易進入表達言者主觀看法、選擇、意見等的句式結構,如“我看還是……”“我認為還是……”“我想還是……”。(3)言者在表達選擇項之前有過一番比較和考慮,這個思維的曲折性與言者直接說出選擇項相比,帶來了語氣上的弱化和緩和。用“還是”引出擇定項與直接表達選擇的結果相比,有舒緩語氣的效果。

(15)這回去頤和園還是十三陵?這兩個地方咱都沒有去過。

我看這回還是去頤和園吧,十三陵太遠。

(16)你想和他電話聯系還是親自去見他一趟?

想來想去,還是親自去見他一趟吧。

根據以上分析,可得虛詞“還是”義項間的關聯性和詞義特征。延續義副詞“還是”的特征是表示事物情狀在時間線上的延續,隨著在選擇疑問句復句結構中的使用,吸收了選擇疑問義,發展為連詞“還是”表選擇,具有擇定其一的深究傾向、疑問語氣和口語色彩這三個特征。選擇連詞“還是”的使用范圍從選擇疑問句復句擴大到一般疑問句進而到陳述句,詞義擴大,演化為副詞“還是”表選擇的結果——擇定義,具有易與表主觀態度語詞連用、內在包含做選擇的預設和語氣緩和的特征(見圖1)。

圖1 “還是”詞義演變過程

(二)教學建議

1.分層教學。針對虛詞“還是”的多義性,分層教學有利于學生循序漸進掌握“還是”用法?!斑€是”的三個義項中,第一個義項延續義表示事物情狀的延續和不變,多與名詞性成分組合,較容易習得。第二個義項選擇義,涉及到疑問語氣和深究傾向的特征,具有一定難度,相較于延續義而言復雜些,建議第二步學習。第三個義項擇定義具有強烈的主觀性,最為抽象,對留學生而言習得難度最大,建議在習得選擇義“還是”后學習擇定義。且三者的教學建議與詞義演變的過程和動因結合,讓學生體會不同詞義的由來,與已學詞義的關聯性。

2.詞義關聯性和詞義特征。對外漢語教師在分層教學過程要幫助學生建立虛詞“還是”的詞義關聯性和明確各詞義特征。虛詞“還是”詞義演變的過程揭示了詞義間的關聯性和詞義特征。講授延續義時,讓學生明確同一個事物情狀(舊信息)的延續或保持不變。講授選擇義連詞“還是”時,利用選擇疑問句復句將延續義“還是”過渡到連詞“還是”,并且結合產生來源——選擇疑問句,讓學生在例句中體會連詞“還是”的疑問語氣義、擇定其一傾向和口語色彩。而后再過渡到擇定義“還是”,引導學生在選擇疑問句答句的陳述句中體會擇定義的由來,表達主觀選擇,進而明確擇定義“還是”易與表主觀態度語詞組合、內在包含做選擇的前提和語氣緩和的特征。

3.區分短語“還是”和虛詞“還是”。短語“還是”與虛詞“還是”的最大區別點在于“是”的作用。當“是”為系動詞或焦點標記的時候,“是”都浮現獨立的語義。

“還+是”中“是”為系動詞時,副詞“還”多表添加義,短語“還是”浮現添加義。系動詞“是”較好區分,在句中作謂語,用刪除法容易判斷。由于副詞是修飾性成分,刪去不會影響句子結構的完整,因而刪去“還是”以后,若句子不完整,缺少謂語,那么“還是”便是短語而非虛詞。以例句(2)為例:“他還是1985 年、1986 年兩屆歐洲聯盟賽冠軍隊的成員?!眲h去“還是”:“他1985 年、1986 年兩屆歐洲聯盟賽冠軍隊的成員?!本渥硬⒉徊煌暾?。刪去“還”:“他是1985 年、1986 年兩屆歐洲聯盟賽冠軍隊的成員?!本渥咏Y構完整,“是”為句法成分,“還是”顯然為短語。

焦點標記“是”與“還”組合多出現在轉折句的句法結構中,加強反預期語氣義,強調結果,與“雖然”所強調的條件相呼應。圖式法有助于理解“還+是”短語,區別開虛詞“還是”。

(17)雖然房租貴,但還是搬了家。

“房租貴”帶來的結果應該指向“不搬家”,但“還”的轉折作用將心理預設轉向“搬了家”的結果?!笆恰痹诰渲凶鳌敖裹c標記”,加強轉折意味(見圖2)。

圖2 反預期“還+是”圖式

所有的“還+是”(“是”為焦點標記)基本都出現在轉折句結構中,用于加強轉折語氣?!斑€是”表加強反預期義理解為“還”表反預期的加強版有利于虛詞“還”與“還是”的區分,加強留學生對轉折句中“還是”語義的理解,有助于對虛詞“還是”的掌握。

短語“還是”的語義實際是副詞“還”所帶來的,建議短語“還是”在“還”的語言點講解和練習中出現,與“還要”“還想”等“還”系列短語同時出現,加強留學生對“還+是”與“還是”的分離。如添加義“還+是”可與添加義“還+想”同現。

(18)他不僅是班干部,還是學生會主席。

(19)他不僅想當班干部,還想當學生會主席。

結語

本文分析了“還是”的復雜性,主要為多義性、詞義間缺乏關聯性解釋和短語“還是”與詞語“還是”易混淆。首先從虛詞“還是”詞義發展的角度探求詞義間的關聯性和明確各個詞義特征:

1.虛詞“還是”由副詞“還”發展而來,表延續,為事物情狀在時間線上的延續。

2.在選擇疑問句復句的影響下,發展出選擇義,作連詞。由于選擇疑問句以問詢的形式期望得到選擇項間的答案的傾向性,選擇連詞“還是”帶有疑問色彩、具有從選擇項間擇定其一的深究傾向和口語色彩。

3.表選擇的“還是”使用范圍從選擇疑問句結構推廣到一般疑問句進而到陳述句表達言者的擇定,選擇連詞演變為擇定義,詞性上重新分析為副詞。內在地包含了做選擇的預設。陳述句的擇定義“還是”有強烈的表達言者主觀意見的意味,因而有與表主觀態度的語詞搭配的特征?!斑€是”引出擇定項,暗含比較和思考意味,帶來了語氣緩和的特征。在虛詞“還是”各個義項講解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各個義項的特征,有利于扎實掌握“還是”并與近義詞區分。

最后,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

1.幫助學生建立“還是”詞義關聯性和明確詞義特征。

2.多義詞“還是”分層教學,由易而難有助

3.由于短語“還是”與虛詞“還是”形式一樣,有一定的區分難度。用刪除法區分“是”作動詞的“還是”,主要為添加義語義,可避免如“我還是吃了一個漢堡”表添加一類的偏誤。用圖式法幫助學生區分轉折句“是”作焦點標記表強調的“還+是”,將反預期義與虛詞“還是”分離,有利于留學生對“還是”與“還”的進一步區分,能顯著減少留學生將轉折句“還+是”表轉折的用法泛化到其他句式中,避免如“孩子長大后會有自己的天地,可很多父母還是會是孩子最好的朋友”一類的偏誤。

猜你喜歡
虛詞義項關聯性
基于單元視角的關聯性閱讀教學策略淺探
學貫中西(4):AI的時序性推論技能
飲用油茶與糖尿病患病風險的關聯性分析
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如何把握“虛詞于構句達意之作用”
ECG檢查T波動態變化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VEF的關聯性分析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兩用成語中的冷義項
試論對外漢語虛詞教學
高考英語短語分類展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