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掰手指為什么會“咔咔”響?

2020-03-17 09:22小強
人生與伴侶·共同關注 2020年2期
關鍵詞:牽拉病理性關節炎

小強

小學或者初中的時候,總覺得把手指頭弄出“咔咔”的響聲,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有人說,經常這樣做對手指關節不好,也有人說,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那么,這樣做對手指究竟有沒有危害呢?

為什么掰手指會發出“咔咔”聲?

掰手指時產生的“咔咔”聲,在醫學上被稱為“彈響”。

彈響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這是因為人體各個關節之間都有個稱為“關節腔”的空隙,里面充滿著潤滑關節的液體,而液體里面還會有一些空氣。

當我們掰手指的時候,關節腔內空間會出現突然的改變,導致出現明顯的腔隙,這時液體內的氣體就會快速向產生的腔隙中擴散,與液體一道發出清脆的“咔咔”聲。

掰手指會對手指關節產生危害嗎?

彈響能夠刺激關節周圍的毛細血管以及末梢神經等,從而加速關節處的血液循環。

所以,偶爾掰掰手指,并不會導致關節損傷,也不會引發關節炎。

另外,偶爾掰掰手指和關節粗大也無直接關系。關節粗大的本質是關節損傷后的骨質增生,既然偶爾掰手指不會導致關節損傷,那自然也不會導致關節粗大。

看完上面這些,終于可以放心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偶爾掰手指并不會對關節產生危害,但是彈響在醫學上又分為正常性彈響和病理性彈響兩種,正常性彈響無需過于擔心,但是病理性的彈響就要注意了。

如何區分正常性彈響和病理性彈響?

正常的生理彈響識別:

1.只在突然牽拉或屈折時出現;

2.同一部位,很少連續出現2個及以上的彈響;

3.聲音一般比較清脆,不含有混和聲響;

4.牽拉或屈折時常會有輕微疼痛、不適感,隨后即可消失。

如果同時滿足上面的4個條件,即為正常的生理性彈響,否則就是病理性的。

這些疾病可能會導致病理性彈響!

膝、肩、髖、踝等處關節最容易出現問題,是最常出現病理性彈響的部位。

1.膝關節處:以半月板損傷為多見;

2.肩關節處:可由肌肉拉傷所致;

3.腳踝處:一般可能是肌腱損傷導致。

經常掰手指有哪些危害?

掰手指是伴隨著關節摩擦的,如果短時間過于頻繁掰手指,幅度又比較大,就會很容易影響到關節的健康。

1.關節炎

摩擦的急劇增加,會使關節產生慢性炎癥,最終有可能發展為關節炎。

2.關節粗大

經常掰手指,會使關節損傷、對韌帶和關節囊形成牽拉刺激,最終導致骨質增生以及關節囊和關節滑膜的肥厚。

這些最終都會導致關節的粗大。

3.急性損傷

經常掰手指可能會一不小心用力過猛,導致關節周圍的韌帶產生急性損傷或是肌腱錯位等。

如果真的很喜歡掰手指,也要控制,不要上癮。

平常應如何養護手指?

1.減少接觸冷水,特別是冬天;

2.佩戴手套等護具來保護指關節;

3.適當的關節活動,促進血液循環;

4.適當的鍛煉:能夠增加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增加關節穩定性。

猜你喜歡
牽拉病理性關節炎
小兒推拿配合撫觸護理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效果及價值體會
非布司他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療效
優質護理在新生兒病理性黃疸藍光照射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疫情防控期間“病理學”教學探討
病理性醉酒的病人在發病期間殺人,構成犯罪嗎
跑步易患關節炎
不穿秋褲就會得關節炎?你會犯這個常識錯誤么
3個“15秒”緩解頸部不適
牽拉孩子請溫柔 當心引發牽拉肘
保證體育課訓練效果的靈丹妙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