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軾 自述平生功業,為何只說了黃州惠州儋州

2020-03-17 09:26木匠
北廣人物 2020年3期
關鍵詞:新黨蘇轍碑文

木匠

蘇軾被下獄后,很多和他政見不合的新黨官員都紛紛上書,要神宗皇帝下旨殺了他,但與此同時,很多和他政見相合的舊黨官員,以及新黨中的一些正直之士,也紛紛上書,勸神宗皇帝不要殺蘇軾。就連王安石(新黨的帶頭大哥)也勸神宗:“安有圣世而殺才士乎?”

結果,這場詩案就因為王安石的這句話,“一言而決”,蘇軾在被關押了一百零三天后,得到了從輕發落———被貶為了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安置:是宋朝對外放的犯官的一種處罰辦法,輕于編管,而重于居住———如果是編管,每天都要去衙門口報到,并每月還有固定的天數,要去充當苦役;安置則不用每天報到,通常一個月報到一次即可,也不會被叫去做苦役;居住就更松了。且編管是徹底的削官為民,而安置和居住,還是會給保留官籍的)。

州團練副使是一個從八品的小官,蘇軾被貶前是正四品的知州,這說是“從輕”,但正正四到從八品,中間隔了九級,幾乎就是一擼到底了。

蘇軾是在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正月初一,被御史臺的差役押解出汴京(今開封)的,隨行的還有他的長子蘇邁。初四,他們到了陳州(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這里有蘇軾的一個表哥。因離京前,時在南京任簽書應天府判官的蘇軾的弟弟蘇轍,就已跟蘇軾約好了要來陳州為他送行。但這時,蘇轍還沒有趕到。蘇軾想在這里多住幾天,等蘇轍來,他們兄弟見上一面再走。解差本不答應,但在接過蘇軾的表兄送上的一封銀子后,也就同意了。初十,蘇轍終于來了,兄弟相見,都分外激動……

他們兄弟的感情一向十分深厚,當初,蘇轍聽說蘇軾被下獄,還向朝廷提出,要用自己的官職來為哥哥贖罪,但未被批準,還因此而被降職為了監筠州(今江西高安)鹽酒稅;其時,蘇軾在獄中,想著自己這次恐怕是活不了了,還寫了兩首詩交與獄卒,希望他能將這兩首詩以后交給蘇轍,就算是自己這個做大哥的臨終前對弟弟的寄語了:

《獄中寄子由二首》

其一

圣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這首詩歷來被認為是寫兄弟情深的名篇?,F在他們兄弟劫后重逢,自然是有著說不完的話。他們兩兄弟在一起待了四天以后,才不得不灑淚而別。分手時,他們還約好了,蘇軾先與蘇邁一起去黃州,等到天暖和了以后,再由蘇轍親自將蘇軾的家眷護送至黃州,讓他們一家團聚。

北方的正月,寒風刺骨,滴水成冰,從陳州至蔡州(今河南省汝南縣)的驛路上,幾乎見不到一個行人。就在他們快要抵達蔡州時,天下又下起了鵝毛大雪,因為驛路被大雪埋沒了,他們走錯了很多次,才終于到達了蔡州。其時天色已晚,雪也一直在下,他在蔡州驛歇了下來,準備等到雪停了再走。第二天一早,蘇軾走出房門,發現院中有塊石碑。抹去上面的積雪,竟然是著名的《平淮西碑》。

這塊碑是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唐憲宗為表彰唐將李平定了吳元濟的叛亂而立的一個功德碑。但這塊碑之所以出名,既不是因為李的這個軍功有多了不起,也不是因為這塊碑的碑文是由有著“百代文宗”的大文豪韓愈所作的,而是它剛立起來沒幾天,就被人給推倒了。而推倒它的這個人,居然還是李帳下的猛將石孝忠。那他為什么要砸這個碑呢?破壞御制的碑文乃是死罪!原來,他這么做乃是因為韓愈的這篇碑文把平叛的功勞都算在了當時的宰相斐度身上,就讓他看著十分的不爽了。

石孝忠被抓起來以后,當然也就把他為什么要砸這個碑的原因說了出來。唐憲宗一聽,覺得他說的也挺有道理的。于是,就不僅沒有治石孝忠的罪,反到給了韓愈一個處分,又下旨將韓愈所作的碑文磨去,又讓一個叫段文昌的翰林學士重作了一篇碑文,刻上,又把石碑重新立了起來。然而,這個事到這兒還沒有完,兩百多年以后,到了北宋初年,當地的一個行政長官,應該也是韓愈的粉絲,在看到這個碑、讀到這段歷史時,就覺唐憲宗辦的這事兒有些不合情理———畢竟這碑是您下旨立的,韓愈也是根據您的意思作的這篇碑文,怎么一出了事,您就把責任全都推到韓愈的頭上呢?于是,又下令讓人磨去段文昌所作的碑文,重新刻上了韓愈寫的碑文……

蘇軾也是韓愈的粉絲,憶古思今,不由感慨系之,當即便寫了一首小詩,以志其事:

淮西功業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

千古殘碑人膾炙,不知世有段文昌。

后人有評價他的這首詩“隱約有不平”之意,那他的這個不平,是為了韓文正公,還是為他自己,就請大家見仁見智了。

這時,天已大亮,雪也停了,蘇軾一行便又繼續趕路了。又走了數日,這天,已從新息(今河南省息縣)渡過淮水,進入了湖北境內的他們,來到了關山腳下,江南春早,嶺上的梅花都已怒放了,蘇軾見了,不由詩興大發,隨口吟道:

春來幽谷水潺潺,灼爍梅花草棘間。

一夜東風吹石裂,半隨飛雪度關山。

猶不盡興,復又吟道:

何人把酒慰深幽,開自無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

(《梅花二首》)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果然是好詩!子瞻兄,別來無恙。你可還記得兄弟我嗎?”蘇軾這邊語音剛落,就見道旁突然跳出一人,高聲叫道。蘇軾循聲望去,“季常!怎么是你!你怎么會在這里?”

原來,此人竟是蘇軾過去在鳳翔做官時的一位故人,姓陳名字季常(他的父親陳希亮當時是鳳翔太守,蘇軾雖與他的父親關系不怎么樣,但和他卻是一見如故,十分談得來)。他們已經有十多年沒有見過面了?,F在,他正隱居于此。他是聽說了蘇軾被貶黃州,想這里又是從京城去往黃州的必經之地,于是,就每天都會來驛路上等他,都已等了好幾天了。(未完待續)

猜你喜歡
新黨蘇轍碑文
孟子何以行此:蘇轍之問與宋代治道之爭
蘇轍晚年詩中“老盧”為誰?
敖漢旗萬壽白塔蒙古文碑文新釋
慧思陶勒蓋碑文解讀
阜新元代大玄真宮祖碑碑文新錄
淺談蘇轍的詩歌創作特點
工布江達縣“萬善同歸”碑文考釋
日在野黨征名遭網民調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