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駐馬店市種植業結構調整現狀、問題及建議

2020-03-17 03:34王耀剛
河南農業·綜合版 2020年2期
關鍵詞:總產量駐馬店市全市

王耀剛

駐馬店市是河南省傳統的農業大市,耕地面積82.67萬hm2,農作物長年種植面積160萬hm2以上,糧食綜合生產能力70億kg以上,占全省的1/8,是國家和河南省重要的優質糧和商品糧生產基地,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隨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深入,搞好結構調整,推進全市種植業高質量發展已顯得十分迫切。

一、結構調整現狀

(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

全市農業生產保持持續增長勢頭,主要農產品實現有效供給,總量、質量、效益同步提升,糧食產量保持穩定。2019年,全市夏糧收獲面積68.51萬hm2,總產量530.3萬t,其中,小麥68.32萬hm2,總產量529萬t,產量、質量實現雙提升,再創歷史最好水平;秋糧收獲面積34.49萬hm2,總產量250.34萬t,產量略低于2018年,好于常年。優勢經濟作物持續向好,2019年全市油料作物收獲面積41.49萬hm2,總產量164.8萬t,其中,油菜收獲面積1.74萬hm2,總產量4.05萬t;花生收獲面積34.38萬hm2,總產量153.25萬t;芝麻收獲面積5.38萬hm2,總產量7.5萬t;蔬菜收獲面積10.67萬hm2,總產量400萬t;食用菌總產量50萬t。

(二)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駐馬店市大力實施藏糧于地戰略,切實加強高標準糧田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嚴守耕地紅線,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全市耕地保有量穩定在78萬hm2左右。集中力量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鞏固提升糧食生產能力,2019年,全市年新增高標準農田4.27萬hm2,通過增施有機肥、施用土壤調理劑等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培肥耕地基礎地力。駐馬店市劃定57.79萬hm2糧食生產功能區、2.33萬hm2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奠定了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良好基礎。

(三)種植業結構持續優化

全市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四優四化”,農業產業結構明顯優化。2019年,全市發展優質小麥35.99萬hm2,占小麥面積的52.7%,較2018年增加0.29萬hm2;秋季種植玉米28.19萬hm2,較2018年減少1.55萬hm2;種植花生34.38萬hm2,較2018年增加0.13萬hm2;種植芝麻5.37萬hm2,與2018年持平。

(四)科技支撐顯著有力

全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農業科技創新步伐明顯加快,成果轉化和推廣不斷加強,積極推廣應用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模式,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等農業生產關鍵技術覆蓋率達90%,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8%,在保障糧食生產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使全市農業科技含量和支撐能力顯著增加。

(五)標準化生產穩步提升

全市共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198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130個、綠色食品63個、農產品地理標志5個,主要農產品抽檢合格率達99%?!叭芬粯恕鞭r產品面積0.96萬hm2,綠色食品產量6.1萬t。大力實施名特優農產品品牌培育行動,充分利用中國農加工洽談會這一平臺,積極宣傳推介駐馬店綠色農產品品牌,正陽花生、平輿白芝麻、泌陽花菇等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

二、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比較效益低

受農業生產成本“地板”和農產品價格“天花板”的雙重擠壓,駐馬店市土地增收空間縮小,與其他經濟活動在投入產出、成本收益之間相比較,農業生產利潤率偏低,農業比較效益持續下降。同時,大多數農產品易受市場沖擊的影響,價格不穩定,出現增產不增收等情況,影響了農民增收。

(二)農業投入不足

市縣兩級財政困難,對現代農業發展所需的龐大資金無能為力。上級財政對農業的投入力度雖然逐年加大,但項目小而散、“多頭下達”、整合難等問題并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多缺乏有效抵押物,很難得到銀行的青睞。同時,缺乏對社會資金投入農業領域的引導機制,農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仍然突出存在。

(三)農業產業結構不夠合理

目前,全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處于初級階段,小麥、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生產仍占主導地位?!叭芬粯恕闭J證中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滯后,名特優農產品少,品牌知名度不高,產品競爭力不強。同時,全市農產品生產經營規模普遍較小,農產品加工增值能力弱,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特色優質農產品供給遠遠不能滿足群眾日益高端化的消費需求。

(四)產業化發展水平不高

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總量較大,但大多都是“原字號”的粗加工,精深加工不夠,農產品附加值較低,且與互聯網的對接程度不高,中間環節多,質量控制難,成本高,利潤低,缺乏叫得響、在國內有影響力的大企業、大農場、大基地,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滯后。

三、建議

(一)加大對農業產業發展的項目資金支持

花生、白芝麻是駐馬店市的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對這些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建議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鄉村產業振興、農業結構調整、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等方面給予項目資金傾斜,盡快實現種養結構調優、經營規模調大、加工能力調強、產業鏈條調長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目標。

(二)繼續深化農村政策改革

建議擴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大型農機具、農業生產設施抵押貸款試點,盡快出臺具體實施意見,加快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

(三)做好農業提質增效的基礎工作

建議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種植業結構調整,將改革思維、舉措和辦法貫穿種植業結構調整全過程。產品結構調整要突出一個“優”字,推進標準化生產、模式化管理和品牌化營銷,嚴把產品質量關;產業結構調整要突出一個“新”字,瞄準市場需求開發新產品、培植新產業,全面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抓好各類農業產業園區等載體建設,推進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的規劃建設。持續推進“四優四化”,大力發展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和白芝麻產業。

(四)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建議駐馬店市農業部門實現生產、加工、物流、營銷一體化布局,提高農業全產業鏈收益,建立多形式利益聯結機制,創新融合方式,深度延伸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依托蔬菜、花卉等產業基礎,集中打造都市生態農業先導區;積極發展集休閑體驗、觀光度假、科普教育、養生養老為一體的綜合性休閑農業園區、觀光采摘園和休閑農莊,建設一批特色旅游鄉鎮。著力完善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推進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產地直銷配送市場建設,創新與大型連鎖超市直供直銷模式,多維度促進農業增值、農民增收,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五)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建議駐馬店市農業部門加快轉變農業生產方式,修復治理生態環境。要完善農業標準體系、監管體系、檢測體系、追溯體系建設,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深入開展農藥殘留超標治理,推進農業清潔生產;要發展生態循環種養,開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要加大“三品一標”等優質安全農產品的開發力度,從數量和質量上都上一個新臺階。

猜你喜歡
總產量駐馬店市全市
駐馬店市高森林火險天氣氣候特征分析
產量及面積視角的中國水稻生產變動
路世鵬蒞臨駐馬店市公共關系協會走訪調研
2016年1—9月全市經濟運行簡況
2016年1—9月全市經濟運行簡況
2016年1—9月全市經濟運行簡況
2016年1—11月全市經濟運行簡況
駐馬店市第九屆“天中好少年”表彰會舉行
山東省沿海地區大白菜種植品種與生產狀況
駐馬店市糧食產業化發展現狀及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