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業一起去旅行:人類文明的珍寶盒:拜內克珍本與手稿圖書館

2020-03-31 03:02周成剛
意林·全彩Color 2020年3期
關鍵詞:內克斯特林館內

□周成剛

著名作家博爾赫斯還有另一個身份——前阿根廷國家圖書館館長,他曾經說過一句話: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這幾年我每年都帶隊去國外搞一次名校穿越活動,從新西蘭到美國,又從英國到澳大利亞,穿越過程中見過不少印象深刻的中學和大學圖書館,也常常為它們或古樸或現代或豐富的藏書而嘖嘖稱羨,其中最特別也最令我難忘的是耶魯大學的拜內克珍本與手稿圖書館(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1918年,約翰·威廉·斯特林(John William Sterling)給耶魯大學捐贈了一大筆錢,用來建造斯特林紀念圖書館,由于捐贈的錢只能建樓不能買書,耶魯一位叫昌西·布魯斯特·廷克(Chauncey Brewster Tinker)的教授因此號召耶魯校友捐出自己收藏的古籍和珍本,為新建的圖書館增光添彩。校友們紛紛行動起來,捐贈中就包括后來成為鎮館之寶的《谷登堡圣經》等。到1958年,耶魯大學收藏的珍本、善本及手稿已經高達十三萬冊,原來的斯特林紀念圖書館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多的藏書,于是,捐贈過多種珍本的拜內克家族決定再捐錢建造一座專門用來收藏珍本和手稿的圖書館,拜內克珍本與手稿圖書館由此而來。

拜內克珍本與手稿圖書館在耶魯大學的多個圖書館中別具特色,它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專門保存稀有書籍和手稿的圖書館,現在藏有約一百萬冊的珍本書及數以百萬計的手稿。該館竣工于1963年,由普利策建筑獎獲得者戈登·邦沙夫特(Gordon Bunshaft)設計。圖書館獨特的設計屬于現代主義流派,卻與耶魯校園內其他復興風格的建筑形成鮮明的對比,圖書館是一棟長方體建筑,底部有四根大柱子支撐,整棟建筑的外墻上沒有窗戶,外立面由產自佛蒙特州的大理石板鑲嵌而成。白天,薄薄的大理石墻能透過柔和的日光,同時又能讓室內的古籍免遭陽光的直射。夜晚,在館內燈光的照射下,圖書館的外墻會呈現出琥珀色的光芒,看上去像一個珍貴神奇的珠寶盒。

圖書館分為上下兩部分,地上部分是大廳和閱覽室,上層是書庫。書庫共分為六層,每層設七格書架,外罩一層玻璃幕墻。這里的所有書籍均可借閱,但只限于館內閱讀。在這里,你可以看到牛頓在耶魯大學建校初期親自贈予的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你可以看到第一個畢業于耶魯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容閎的手書,你可以從紙莎草和羊皮紙上觸摸到一個個生動的歷史故事。

拜內克珍本與手稿圖書館的鎮館之寶是《谷登堡圣經》,目前僅存世48本,全書1282頁,分上下兩冊。15世紀50年代,約翰內斯·谷登堡(Johannes Gutenberg)在德國美因茨排印的這本拉丁文圣經,被公認為是西方世界活字印刷的第一本書。此外,該館還收藏了享有“世界上最神秘的書”美稱的《伏尼契手稿》。1912年,美國珍本書商威爾弗雷德·伏尼契(Wilfrid Voynich)發現了此書。經測定,這本書大概寫于15世紀早期?!斗崞跏指濉泛窦s240頁,以奇特的字母寫成,有星體、植物和裸女等裝飾插圖,不同于我們目前已知的任何語言,至今無人能夠破譯。

拜內克珍本與手稿圖書館向耶魯大學的學生和老師開放,外部研究人員如果是科研需要也可以使用該圖書館。但因為這些館藏圖書往往都是無價之寶,在館內借閱圖書的人都必須嚴格遵守相關的借閱規定,任何讀者的借閱過程都有攝像頭的嚴格監控,確保萬無一失。

圖書館的防火措施也體現了該館的用心良苦,圖書館一旦火警響起,收藏珍本和手稿的中央玻璃藏書室內能通過高科技設施迅速變成真空狀態,確保這些書籍免受火災。

拜內克圖書館建成之初,受到了眾多人士的抨擊,這座現代主義建筑與耶魯大學中的古典風格建筑格格不入。然而幾十年過去了,這樣的聲音變得越來越少,拜內克圖書館已經成為耶魯大學重要的地標建筑。

猜你喜歡
內克斯特林館內
當小提琴演奏者翩翩起舞
尋寶博物館記
一起跳
逛圖書館
畢加索與安裝工的暢聊之誼
最熾熱的火焰
真正的朋友
第一個使用聽診器的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