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日本“道”文化形成的社會背景

2020-03-31 13:21張忠鋒鄧秀梅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沉默完美主義

張忠鋒?鄧秀梅

【摘 要】 日本是一個“道”文化盛行的國度。文章闡釋了日本道文化形成的社會背景,即日本人之所以熱衷于“道”,展現其文化的獨特性,是因為“道”字最能體現和反映他們國民的某些思維特征:精神至上的民族心理;完美主義的行為準則;各得其所的民族理想;崇尚“沉默”的民族個性。

【關鍵詞】 道文化;民族特征;精神至上;完美主義;各得其所;沉默

一、引言

在日語詞匯中有許多我們耳熟能詳,與“道”字有關的詞匯,諸如“神道”、“武士道”、“茶道”、“花道”、“柔道”、“書道”、“劍道”、“香道”等,這些詞匯似乎在向我們述說著一個事實,即:日本人對“道”情有獨鐘 ,凡事都要講個“道”字。眾所周知,日語中的“道”,源于古漢語,歸納起來其意有以下幾種:1、人走的地方。路;2、人應遵守的義理。宇宙的原理。教導;3、道教;4、方法。專業學問·技能;5、說;6、引導。指引;7、行政上的區劃。[1]

也就是說,日語中“道”的意義,大體上與漢語中“道”的意義相同,差別不大,可以說是完全照搬了古漢語中“道”的意義,沿用至今。

據考證,日本的古文獻中,最早使用“道”字的是公元702年編寫的《日本書紀》,以“神道”一詞出現。例如,“天皇,信佛法,尊神道”(用明天皇紀);“天皇,信佛法,輕神道”(孝德天皇紀)。雖然,人們對這兩句話中的“神道”有著不同的解釋,但此時的“道”,意為“真理”、“原理”之觀點是相同的。[2]因此,可以說,日本人對“道”的理解始于“真理”、“天理”一意,“道”=“真理”、“天理”便亦成為了日本人用“道”構詞的基礎。按照詞典的解釋,上面所列舉的幾個詞除“武士道”的“道”與“神道”的“道”有著共通之處,即為“真理”、“原理”之外,其它幾個詞的“道”均被釋為“方法·技能”之意。但是,無論是日本人喜歡的“茶道”,還是“花道”,或者“劍道”,與其說他們講究的是技能,倒不如說他們是通過技能,追求精神層面的享受更為確切。比如:“茶道”所追求的“和敬清寂”,“花道”所追求的“天、地、人三位一體的和諧統一”,“劍道”所追求的神“德藝雙修”、“心劍合一”等等,無一不是精神所求。因此,從根本上講,這些詞中的“道”,其實與“神道”和“武士道”的“道”大同小異,并無二致。

話說到此,似乎我們已經解開了日本人喜歡使用“道”字的理由。但是,話又說回來,從古至今,日本人為什么總是把一些在我們看來純粹是技術性的事物,提升到精神層面,以“道”的形式呈現,并使其成為人們追求的最高境界呢?筆者認為,這其中一定與日本人的生活態度,即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存在著某種必然的聯系。換句話說,日本人之所以熱衷于“道”,展現其文化的獨特性,是因為“道”字最能體現和反映他們國民的某些思維特征。那么,究竟“道”字體現和反映了日本人的什么樣的思維特征,使“道”文化在日本如此盛行呢?下面本文就此問題進行一些探討。

二、精神至上的民族心理

在日語當中,有許多表現精神至上主義的諺語,例如“思う一念巖をも通す”(心想一念滴水穿石)、“精神一到何事か成らざらん”(精神一到,何事不成)、“至誠天に通す”(至誠通天)、“蟻の思いも天とやら”(有志者事竟成)等等,這些諺語的共同點就是在強調“精神力量之強大”。就像“精神一到何事か成らざらん”這句話所說的“實足的精神可戰勝一切”,“至誠天に通す”所說的“至誠的信念可通天,繼而改變上蒼所安排的命運”。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一直以來以熱愛自然、視自然為靈魂,相信天命,主張人類的一切行為必須尊重、順從自然規律的日本人,此時此刻竟然如此的相信人類的這一強大的精神力量。他們的這一行為,似乎讓人覺得有些不知所然。事實上,日本著名的心理學家南博在他的著書《日本人的心理》一書中,[3]亦早已揭示了日本人這一不合理的精神至上主義的思想。書中是這樣寫的:

所謂的精神主義,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指認為精神是超越肉體或者物質的一種思維方式及以其為基礎的行為方式,在日本人當中,精神主義是以三種方式表現出來的。

認為當人處在某種超出了人類的智慧和力量極限的狀態中時,只要發揮“精神力”,便可獲得意想不到的、超出常人想象的結果。

認為精神力量可改變物質條件。

第一、認為物質中存在著精神,也就是所謂的“物神性觀念”,或者是“物心一如論”。

按照南博的解釋,精神主義的第一種方式,就是一種非合理主義的思考模式,即精神,或者說是精神力可以改變我們人類無法掌控的天命和命運。上述的諺語便道出了一切。人憑借著精神,或者說至誠的信念,可以掌控天命,改變命運的這一說法,并非是說其結果都是因人的熱情,或者說靠人的不懈努力而獲得,而是意在強調,大凡那些采用合理主義的智慧和方法所無法完成的事物、無法實現的目標,大可用非合理主義的,具有神秘色彩的精神力去完成和實現。

精神主義的第二種方式,即認為精神力量可改變物質條件。就是說,現實生活當中的,因物質匱乏而不能滿足人的需求時,一切皆可用精神力去彌補。就像諺語“物事は気の持ちよう”(事物是心境),“苦しむも楽しむも、我心の持ちよう”(苦與樂,隨我心)所說的,所謂的幸福與否,實際上只是一種感受而已,從某種意義上講,精神上的幸福,實際上是最容易到手的一種幸福。所以,精神幸福論很早便已成為日本人追求幸福,獲得幸福的重要途徑。

精神主義的第三種方式,即在物質中尋覓精神的物神論。如“本を踏むと罰が當たる”(踩踏書,會受到報應)這句諺語所包含的“書為精神勞動之產物,而并非只是由紙片和活字構成的物質,書理應得到尊重,對書的不敬便是對精神的侮辱”之意。在日本人看來,書為精神之物,日本人之所以喜歡購書、讀書、藏書、與人贈書,其原因就在于此。他們認為讀書不是簡單的體力勞動,而是一種腦力勞動,換句話說,是一種精神勞動。讀書能夠獲取知識、豐富頭腦、擴大視野,更重要的是,讀書對于他們來說,是進行自我反省、獲取心靈安慰、享受精神快樂的重要手段。據統計,日本人的年均讀書量,僅次于猶太民族的年均64本,達到年均44本,居世界第二位。由此可見,日本人是何等視知識之力量的。

所謂的物神論,按照南博的分法,可分為廣義的物神論和狹義的物神論。一般來講,廣義的物神論,是指“認為世間的萬物皆有靈性,即:具有精神或者說是有心”的一種思維方式。這種思想已長期影響著日本人的生活,神道的誕生便不用說,當初佛教之所以在日本能夠得以迅速傳播,其實都與這種思想有著密切的關系。日本人之所以鐘愛《法華經》,道理很簡單,就憑一句“草木國土悉皆成佛”,便使《法華經》成了日本人的最愛。

與“世間的萬物皆有靈性”的廣義物神論相比,狹義的物神論就更具日本特色,即:“某一特定的事物具有某種特殊精神”的一種思維方式。如上述的日本人對“書”的理解,便是這一思維方式的典型?!皶彪m表面上為紙與活字的物質,但其帶給人精神上的慰籍卻是無法估量的。所以,日本人視“書”為精神產物,而非物質。事實上,無論“茶道”、“花道”、“柔道”,還是“書道”、“劍道”、“香道”,這些早期源于古代中國的技能性事物,傳播到日本之后,之所以被日本人賦予了特殊的精神力量,其原理與他們對“書”的理解同出一轍,說到底,與日本傳統的物神論有著密切的關系。

三、完美主義的行為準則

與精神至上的民族心理相得益彰,完美主義的行為準則,則成為日本人喜歡求“道”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眾所周知,戰后的日本,特別是1964年舉辦東京奧運會之際,世界上第一條高速鐵路新干線開通以后,日本制造便風靡全球,所向披靡。本田、豐田、索尼、松下,這些引領世界制造業發展的先鋒企業,猶如雨后春筍,在日本列島演繹著一個又一個奇跡。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隨著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的崛起,日本制造業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在不斷縮小,大有被后起之秀趕超之勢。然而,無論世界市場如何變化,有一點卻是不爭的事實,那就是日本制造業所具有的精湛技術,依然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所難以超越的。所以,每每和日本人談起此事時,他們總是給人一種雖敗猶榮的感覺。因為他們深深地懂得,制造業的技術,就像靈魂─樣永遠都會附在他們的身上。

大凡了解日本社會和歷史的人都知道,在日本國家形成初期,就產生了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職人”,漢語意思是“匠人”,意為“以手工技術為職業的人”,其中包括木工、粉刷工、園藝師、裱褙匠、油漆工、繪圖師等等,也就是說凡是以手藝為業的人都屬于這一群體??梢哉f,在整個日本社會發展過程中,他們一直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由于匠人階層在日本社會中出現的歷史悠久,且所從事的都是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職業,所以,匠人階層比較容易得到社會的認可,而且比較受人尊重。特別是,到了近世的江戶時期,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匠人階層日益壯大,成為日本社會生產活動的關鍵力量,在推動日本社會濟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江戶時期制定的等級制度“士農工商”中的“工”,所指的就是匠人階層。

在這種背景下,日語中很早就出現了一個與匠人相關的一個詞,“職人気質”,意為“匠人風格”。關于這個詞,《廣辭苑》 的解釋是“匠人社會特有的一種氣質。對自己的技術充滿了自信和驕傲,雖有些固執但非常耿直,很執著?!盵4]另一本辭書《廣辭林》的解釋是“多為匠人具有的一種風格。對自己的技術充滿信心,不會輕易妥協,不為金錢屈服,只是潛心做自己該做的事?!盵5]從這兩本辭書的解釋來看,“職人気質”的深層意義是在反映“匠人的敬業精神”,具體地講,就是意在強調“日本手藝人特有的那種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在日語中,專門使用四字成語來形容和確立某一社會階層、或者社會群體形象的,除了從前曾有過的“武士気質”之外,現在就僅此一例。因此,就憑一個“職人気質”的成語,便足以說明日本匠人在日本社會中強大的影響力和崇高的地位。同時,也由此可以知曉,日本制造之所以受世人青睞和追捧的真正原因了。

我們在分析日本社會發展,分析其經濟發達的理由時,常常提到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日本擁有一大批素質很高的勞動大軍,他們的敬業精神以及個人技術,可謂是世界上其它國家的人所無法匹敵的。他們把一個戰后破爛不堪的太平洋上的島國,建設成為世界上少有的幾個經濟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真可謂為日本國家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要探求其原因,事實上,“職人気質”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誠然,就職于現代化的企業的職員是不同于往日的手工藝人的,然而,他們所具有的精湛技藝和難能可貴的精益求精的精神,是與千百年來日本社會所形成的獨特的“職人気質”是分不開的。換句話說,正是“職人気質”的存在,才使得日本制造長期以來在世界上立于不敗之地。

或許,有人會說,當今世界制造業的格局發生了巨變,就連包括美國蘋果公司的喬布斯心目中“神一樣的公司”索尼在內,日本制造在世界上所占比重已遠不如從前。的確,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就像前文說的,日本制造業在世界上所占比重在不斷地下降。但究其原因,根本的問題并非出在技術上,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他們太過于追求完美,太過于注重產品的技術和質量,從而忽視了市場的需求,在經營上出現了決策失誤,才導致了日本制造的下滑??梢哉f,這已是被公認的事實,日本制造業失地的罪魁禍首是決策失誤而非技術。關于這一點,本文不作過多的解釋。那么,最終導致這種重技術、市場的經營理念產生的根源是什么呢?其實,說到底,還是與“職人気質”有關。日本企業“質量至上”的經營理念,其形成基礎,就是“對自己的技術充滿了信心,不會輕易妥協,不為金錢屈服,只潛心去做自己該做的事”的“職人気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此看來,“職人気質”對日本企業的影響,超乎我們的想象。

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企業,竟然寧愿犧牲利益,少賺錢,也不愿意破壞自己的產品形象(神戶鋼鐵的違規造假事件著實令人心寒,不過瑕不掩瑜),始終不愿放棄以質量取勝之信念的“職人気質”,千百年來在日本社會生根發芽,并發展壯大。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其存在的社會基礎又是什么呢?筆者認為,這與凡事都追求盡善盡美的日本人的完美主義思想有著密切的關系。也就是說,日本人的完美主義思想造就了日本社會的“職人気質”,精益求精的“職人気質”是日本人的完美主義的最為直接的表現。為追求完美,就要精益求精,只有精益求精,才能達到盡善盡美。這是不二的法則,二者之間存在著必然聯系。常言道,技能臻于極致就是“道”??梢哉f,凡事都要追求完美的日本人,便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順其自然地就上“道”了。

四、各得其所的民族理想

筆者認為,但凡要研究日本,或者日本人的時候,最不能忽視的一點,就是千百年來,對維系日本列島的發展,并使得整個日本社會長期處于一種相對穩定狀態起到關鍵性作用的“各得其所”的思想?!案鞯闷渌?,各安其分”作為日本民族的一種理想的治國之道,自七世紀由圣德太子倡導以來,影響到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對后來日本人的思維以及行為方式的形成產生過巨大的影響。所以,要弄清日本人的求“道”之根本,自然就不能避而不談“各得其所”思想的作用。

各得其所,顧名思義就是每個人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換句話說,每個人處在恰當的位置上,想自己所想的,做自己該做的事。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分工明確。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各得其所可謂是人類社會所追求的最為理想的一種社會形態。甚至與我們理想中的共產主義社會有許多相似之處。

受“各得其所”思想的影響,與戰爭頻發的大陸國家相比,遠離大陸的島國日本,因地理環境所致,受外敵侵略較少,社會發展就相對穩定,生活在島上的日本人也因此能夠安居樂業,獲得尊嚴和安全感。所以,對于生活在相對封閉,且世態和平環境中的日本人來講,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安全感,便成為他們人生的頭等大事。為此,為了自己所屬的集團,他們以主人翁的精神,不遺余力,赴湯蹈火,積極地投身于集團的建設,與集團之間構筑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一相互依存,牢不可破的社會關系。事實上,我們日常所說的日本人的集團精神便是如此形成的。

日本社會的集團主義精神之強大可謂眾人皆知。對于一個日本人來講,再也沒有比失去集團,被集團排斥和拋棄更可怕的事了。一旦有類似情況發生,他們不但因得不到他人的尊重而自責,甚至會因此而了結自己的生命。因為他們知道集團對于他們來講,意味著什么。所以,他們非常善于處理好個人與集團之間的關系,絕對服從便是他們最為明智的選擇。在日語中有許多類似“長いものには巻かれよ”(可譯為“胳膊擰不過大腿”,或者“大樹底下乘涼”)、“滅私奉公”(克己奉公)等詞語,可以說這些詞語把日本人處理個人與集團之間的關系時的心理表現的淋漓盡致。

但是,服從絕非等同于渾渾噩噩的盲從。如果只是盲從的話,日本社會的集團精神就不可能發展到如此強大的地步。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小看了日本人的服從行為。因為這種服從,實質上是一種“忠誠”的表現。在日本人來看,今日的服從就是為了換取日后更大的尊嚴。因此,服從是必須的,就如“滅私奉公”(克己奉公)這句話所表現的,是以犧牲“小我”(個人)來成全“大我”(集體)的行為。事實上,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國人去學習。這里的“大我”其所指的范圍小到家庭、公司,大到社會、國家??梢哉f,正因為日本人善于服從,才使自己的國家最終步入世界強國的行列,大和民族也因此令人刮目相看,博得了世人的尊重。

“各得其所”原本就是為化解矛盾,讓每個社會成員都活得有尊嚴的極具大同社會色彩的一種思想。所以,在它的影響下,整個社會井然有序,人民安居樂業。在這一環境中,即便有競爭的發生,但這種競爭,也絕非是毫無顧忌、損人利己、雜亂無章的惡性競爭,而是理性的、有規則的公平競爭。因為對于生活在這一環境中的人們來講,競爭的目的,并非為一己私利,更多的是為了謀求整個集團的利益。所以,競爭雖激烈但卻充滿了善意,其意義也是積極的。事實上,日本社會的集團精神,正是在這種公平的、善意的、積極的競爭的推動下,才顯示出了強大的凝聚力。隨著世界格局和經濟環境的變化,盡管人們開始懷疑這種日本式的集團意識和競爭方式是否能夠適應新形勢下的競爭,但筆者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各得其所”思想為基礎的日本式集團精神和競爭方式必定會重新得到人們的重視和認可。因為無論從宏觀的社會,還是從微觀的個人來看,正如前文所述,它都不失為目前最接近我們人類所共同追求的一種最為理想的社會形態。

“愛崗敬業,安分守己”應該是日本人留給我們的最為深刻的印象吧!無論走進壽司店,還是拉面館,或者是居酒屋,跑堂伙計的一句簡單的,毫無造作之意的“いっらしゃいませ”(歡迎光臨),就足以讓人感覺到他們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和快樂??梢哉f,簡單、平凡、快樂,這就是“各得其所”思想在日本列島生根發芽的結果。這里的人們沒有過多的奢求,只是想在一個安定的環境中,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獲取一份屬于自己的尊嚴。他們深知工作的重要性,對他們來說,工作不僅是生活的來源,更是與外部世界接觸的重要途徑。唯有作為集團鏈中的一環,努力工作,才能得到他人的認可,在集團中獲得立足之地。否則,他們就會失去目標,無所適從。所以,他們視工作為生命,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熱愛著自己的工作。甚至有的人,為了埋頭工作,如同出家人,一生不娶不嫁,可以說,對工作的熱情、對工作的執著達到了癡迷的程度。無怪乎歐美人送他們一綽號,“經濟動物、工作狂”。對于工作,我們會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認識。但是,對于生活在集團意識濃厚的日本社會的人們來說,“工作=尊嚴=價值”?;蛟S這就是日本人為什么要“愛崗敬業,安分守己”的原因所在。

“各得其所”思想孵化出了集團意識,而集團意識又孕育了“愛崗敬業,安分守己”的習慣,那么,“愛崗敬業”的習慣又會催生出什么呢?試想一下,崇尚精神至上,喜歡追求完美,視工作為生命的日本人,接下來要做的除了精益求精、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得盡善盡美之外還有什么值得他們追求的呢?如此這般,那求“道”便自然成為他們的終極目標。

五、崇尚“沉默”的民族個性

日本人是出了名的性格內向的民族。彬彬有禮,沉默寡言是日本人留給世人最為深刻的印象之一。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他們謹小慎微,與人交談時,很多時候都顯得拘謹,甚至不敢正視對方的眼睛。與日本人打過交道,了解日本文化的人,對此都習以為常,不以為然。但是,對于大多數不了解日本文化的人來講,他們都覺得很難接受日本人的這一行為,甚至認為日本人的這種行為很是失禮,令人感到不快。那么,為什么日本人與世界上其他主要民族不同,會如此害羞,性格內向,不善交際呢?甚至他們自己也這么認為。他們的這一性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關于這一點,筆者認為,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的《菊與刀》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日本文化的特點就是“羞恥文化”,日本人的性格形成必然會受其影響。所以,本文不再贅言。說到底,既有屬于自然屬性的先天因素,也有屬于人文屬性的后天因素。但是,無論做何解釋,日本人是崇尚“沉默”的這一民族特點,對其性格的形成和影響是毋庸置疑的。

在日語眾多的諺語以及熟語當中,有這么一組表現人的性格、態度、能力的詞,諸如“沈黙は金,雄弁は銀”(沉默是金,雄辯是銀)、“言葉多き者は品(しな)少なし”(饒舌的人沒人品)、“言わぬはいうにまさる”(不說比說好)、“言わぬが花”(不說為妙)“多言は一黙に如かず”(沉默是金)、“口は災いのもと”(禍從口出)、“話し上手の仕事下手”(能說會道不會干)、“言いたいことは明日言え”(想說的事明天才能說)、“物言えば唇寒し秋の風”(饒舌就會招來災難)、“いう損よりいわぬ損が少ない(喋喋不休只有壞處,少說話損失就?。?、“秘すれば花”(不說為妙)、“以心伝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能ある鷹は爪を隠す”(雄鷹藏其爪,真人不露相)等等,這些詞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在渲染“說話”的弊端,強調“沉默”的益處,可以說,其中的“沉默是金”就是對“沉默”的最高獎賞。

既然“沉默是金”,在社會這個大家庭里“沉默”被視為一種美德,那么,具有強烈集團意識的日本人必然要遵循這一社會道德,“沉默的人”便成為每一個日本人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因此,他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盡可能保持“沉默”,克己復禮,以樹立自己的公眾形象。仔細想想“沉默”的最大好處莫非就是讓你能夠騰出更多的時間來思考、干實事。日本人之所以被世人稱為世界上最為勤勞的民族之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凡事都不掛在嘴上而是付諸行動。也就是說,行動力強是大和民族的特點之一。

日本人崇尚“沉默”并非沒有道理。事實上,在這種“沉默”的性格驅使下,憑借著強大的行動力,他們不但把許多原本不屬于自己的外來文化進行改良加工之后,使其深深地烙上了日本文化的印跡,而且還創造了許多只屬于自己的文化。這些文化包括從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到文學、藝術、建筑、思想、道德、宗教、政治、經濟、法律等在內的各個領域。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化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和服”、“壽司”、“生魚片”、“浮世繪”、“歌舞伎”、“和歌”、“俳句”、“禪”、“日本畫”、“日本庭園”等之外,還包括本文所述的“道”文化。具體地講,在思想·道德方面有“武士道”;在宗教方面有“神道”、“修驗道”、“陰陽道”;在體育方面有“柔道”、“空手道”、“合氣道”、“劍道”、“弓道”、“杖道”、“居合道”、“古武道”;在教養方面有“茶道”、“花道”、“香道”、“書道”等等。所有這些文化都可謂是在“沉默”中所創造出來的極具日本特色的文化,這些文化從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種形式,或者說只是一種物質。但在這些形式,或者說物質的背后卻潛存著一種強大的精神,這種精神就是千百年來根植于日本人的心靈深處的、唯日本人所能理解的、極具威嚴的“大和魂”。換句話說,“大和魂”作為日本精神不僅創造了日本的過去,造就了日本的今天,而且,還要遠遠地影響到日本的未來??梢哉f它是日本文化的靈魂所在,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那么,附著在日本列島的“大和魂”為什么會擁有如此強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呢?探其究竟,其實,理由很簡單?!按蠛突辍敝該碛腥绱藦姶蟮哪哿蜕?,其生命的源泉就在于“沉默”??梢哉f,是“沉默”孕育了“大和魂”。而“大和魂”又是“沉默”最完美的杰作。在此,筆者想起了魯迅先生的那句與“沉默”相關的名言,“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雖然筆者也認為將此話用在此處,似乎與魯迅先生所要表達的意思有所不同。[6]但僅從字面意思來看,用此話來形容日本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卻是再恰當不過的了??梢孕蜗蟮卣f,包括“道”文化在內的極具民族特色的日本文化就是在“沉默”中爆發的。

六、小結

“武士道”當不必多說,在世人的眼里,包括“茶道”、“花道”、“劍道”、“香道”、“書道”等在內,凡是被賦予“道”的文化都緊密地和日本連在一起,可以說“××道”都已經成了日本文化的代名詞。人們似乎已經淡忘了這些文化起源,源自于何方也都變得無關緊要,只知道它們是成就日本的功臣。

眾所周知,在日本文化形成的初級階段,中國文化可謂是為其立下了汗馬功勞。中國文化的傳播,給日本文化注入了強心之劑,其茁壯成長。但是,日本人有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凡事都不會盲目地照搬,而是有選擇地吸收。當初在引進中國文化的時候,亦非一股腦地全盤接受,而是把其中認為適合本民族特點的東西拿過來進行加工、改良,從而培育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新文化。事實上,“道”文化雖為日本文化,但幾乎所有這些文化,無論在其形成初期,還是在發展的過程中,都與中國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以“茶道”為例,日本茶道起源可追溯至十六世紀,但喝茶的習慣完全是從中國學來的。日本原來不產茶,茶樹種子也由早先的遣隋使·遣唐使從中國大陸帶回。也就是說,如果以公元780年唐代陸羽的《茶經》為中國茶道的起始的話,那么,與中國茶道的歷史相比,日本茶道的歷史就遠不及中國茶道的歷史悠久。然而,從目前中國茶道和日本茶道的發展狀況來看,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其影響力,日本茶道已遠遠超過了中國茶道。因為,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講,飲茶也只是一種生活習慣而已,很少有人會把它提升到精神層面,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等結合在一起,作為陶冶性情,培養審美觀和道德觀念的文化藝術活動來看待。雖然中國茶道在唐代已經形成,但之后的發展卻不甚樂觀。就像元曲中常出現的“清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7]在人們的心目中“茶之為用無異米鹽”。

然而,我們反觀日本茶道,情況就大不相同。日本人似乎在被中國人舍棄的“茶道”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東西。十五世紀奈良稱名寺和尚村田珠光(1423年-1502年)首次提出了茶道精神為“謹敬清寂”。之后又一熱衷于“茶道”的大茶人武野紹鷗(1502年-1555年)又將日本和歌的理論以及日本人所鐘愛的素淡、典雅的風格納入其中,加快了“茶道”的本土化進程。不過,真正把“茶道”提升到藝術層面,創立日本正宗“茶道”的是戰國時期的千利休(1522年-1592年)。他汲取了歷代茶道精神,將村田珠光曾提出過的茶道精神“謹敬清寂”四字中的“謹”改為“和”,以“和敬清寂”四字為宗旨,確立了真正體現日本人審美意識的日本茶道?!昂途础北硎緦碣e的尊重;“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閑寂的審美觀。從此,日本茶道便成為將日常生活行為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融為一體的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安璧馈辈粌H僅只為品茶者提供物質享受,而且通過茶會,學習茶禮,品茶者還能夠陶冶性情、培養自己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因此,“茶道”成為了日本人提高和完善個人修養的必修課。目前,日本茶道作為日本古老的傳統文化,廣泛流傳日本各地,僅流派就二十多個,其中較著名的有號稱“三千家”的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以及藪內流派、遠州流派等。

話說到此,我們回過頭來,再思考一下,為什么“茶道”源于中國,卻在日本開花結果,且成為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如今就連絕大多數國人提及“茶道”,也都首先想到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國,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筆者想來想去,除了以上所述的幾個日本人遵(尊)“道”的原因之外,就中日兩國比較而言,覺得最中庸的,最能讓國人接受的回答就是,“因為中日兩國的歷史背景不同,社會風氣不同,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不同,對茶的看法亦有所不同”吧。當然,這不僅是“茶道”一家之事。眾所周知,事實上,“道”文化在古代中國文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技與道的思想是莊子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8]然而,在當今的中國社會,除了視之為傳統文化的學者們還時常念起它外,炫耀炫耀之外,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地做到遵(尊)“道”守“道”呢?

【注 釋】

[1] 『広辭苑』(第六版)[M].巖波書店,p2698,『広辭林』(第五版)[M].三省堂書店等.

[2] 『日本書紀』(用明天皇紀)(第21巻),(孝徳天皇紀)(第25巻)[M].日本古典文學大系 巖波書店.

[3] 南博 『日本人の心理』[M].巖波新書,1965:p156-167.

[4] 『広辭苑』(第六版)[M].巖波書店,p1408.

[5] 『広辭林』(第五版)[M].三省堂書店,p994.

[6] 本文出自于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華蓋集續篇[M].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p93.

原文是“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薄俺聊?,沉默”這是對反動派罪行的憤怒控訴。這里不是贊許“沉默”,而是對中國反動派的高壓政策所造成的這種黑暗的沉默現狀表示極大的憤慨.

[7] 宋朝吳自牧的《夢粱錄·鲞鋪》中談到:“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元代武漢臣的《玉壺春》第一折講到:“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蓖趿暝?010新專輯〖十八般武藝〗專輯中的首個主打歌:“柴米油鹽醬醋茶”中有這樣的歌詞“唱出簡單愛情七件事, 醞釀出平凡的隱味,是幸福。柴米油鹽醬醋茶,一點一滴都是幸福在發芽”.

[8] 參見《莊子·養生主》等.楊柳橋.莊子譯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p45-51.

【作者簡介】

張忠鋒(1967.9—)男,回族,陜西西安人,西安外國語大學日本文化經濟學院教授,東北亞研究中心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日本文學、日語語言文化.

鄧秀梅(1965.12—)女,漢族,江蘇豐縣人,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日本文化.

猜你喜歡
沉默完美主義
完美是個坑
完美主義的內涵和分類
完美主義害死人
淺談英語專業大學生課堂沉默現象
語文課堂應拒絕“沉默”
如何走出高中英語課堂沉默的困境
陶行知“沉默”教女孩改錯
不沉默才是金
“Frost多維完美主義心理量表(FMPS)”之評析
美高院大法官“沉默”十年為槍開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