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拒絕成長的“逃避式考研”當休矣

2020-04-01 15:03戴先任
職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20年2期
關鍵詞:大學畢業考研學歷

戴先任

近年來,考研的人數越來越多,其背后的原因多種多樣?!翱佳小?,為何成為不少大學生的“執念”?據調查,“逃避式考研”成了新風向。

大學畢業選擇考研,在很多人眼中,就是為了深造,為了成長。事實上一些人是出于逃避社會和不想成長的目的才去考研。通過考研,可以繼續在大學這座象牙塔里生活,對于一些已經習慣了大學生活的學生來說,選擇在大學畢業后走出社會,會面臨激烈的競爭,會被親友當成大人一樣來要求,比如可能面臨催婚、催事業等等。而如果選擇考研,將讓自己在大學校園內繼續生活下去,沒有養家糊口的任務與壓力。

這實則是一種不想走出自己“舒適圈”的做法。對于大學畢業生來說,是否選擇考研,自然是自己的個人選擇,但如果考研只是出于逃避社會的“權宜之計”,那選擇考研就并非是出于一種積極上進的心態,而是膽怯的“鴕鳥心理”在作祟。這就像一些延期畢業的大學生一樣。

大學生面對外部環境,要建立積極良好的心態。而且一些“逃避式考研黨”考研動力不足,他們并不是真想做學術,考研道路就很難真正堅持下來。他們在讀研期間,就可能會缺少心理準備與學業規劃,就會缺少明確的奮斗目標與發展方向,就算他們能完成學業,也可能會虛度光陰,從而浪費了自己寶貴的青春,在最應該奮斗的年齡選擇了安逸。如對于這些“逃避式考研黨”來說,相比于那些大學畢業后就業的同學,可能會失去提前融入社會的機會,少了工作經驗,更高的學歷,就可能并不能為他們加分多少。

“逃避式考研”成了一些大學生逃避現實的擋箭牌,大學生們要看到,考研不是不需要面對現實的“避風港”與“溫柔鄉”。拒絕成長的“逃避式考研”當休矣,“逃避式考研”不應該成為大學畢業生的選擇,是否考研,應該理性選擇。

是考研還是工作,大學生要摒棄虛榮與膽怯的非理性心態,更應該綜合自己的專業、能力、興趣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考量,進而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對于高校來說,也要嚴把研究生培養質量關,當研究生學歷變得不再那么“好混”,也能打消一些大學生意圖“逃避式考研”的念頭,從而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有用之材。

猜你喜歡
大學畢業考研學歷
我的考研故事
高校給考研學生免費加雞腿
論流動人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策略
考研,我是怎么堅持過來的
膨脹學歷
知識無力感
防火遲到
學歷是工作的敲門磚
誰上誰下皆由我定
聽媽媽講故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