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連縣科技助力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2020-04-07 03:51相罕章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產業助力科技

相罕章

摘 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要突破自身發展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于創新,提升科技力量,作者從農業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措施建議三個方面闡述了科技助力農業產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科技創新,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業生產力,把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農業活動,推動農業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科技;助力;產業;發展

一、發展現狀

2018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25.67萬畝,產糧6480萬公斤,人均有糧657.58kg。全縣綠色產業面積達76.7萬畝,農民人均7.69畝,產業收入,實現了農業產業全覆蓋。其中:甘蔗種植面積10.38萬畝,實現產業收入7734.28萬元;橡膠種植面積31.96萬畝,實現產業收入5694.19萬元;茶葉種植面積8.87萬畝,實現產業收入3113.58萬元;咖啡種植面積9.77萬畝,實現產業收入3020.73萬元;牛油果種植面積2.8萬畝,投產0.45萬畝,實現產值0.7億元;砂仁林下種植面積2.22萬畝,實現總產值0.27億元,實現產業收入305.04萬元;堅果種植面積5.01萬畝,實現總產值0.52億元,實現產業收入1129.2萬元;2018年短期育肥肉牛7.8萬頭,其中:1215戶發展短期育肥肉牛養殖出欄1.18萬頭,實現產業收入2365.2萬元;生豬出欄12.11萬頭,實現產業收入3693.44萬元;家禽出籠99.88萬羽,實現產業收入1743.44萬元。

二、困難和問題

1.新型經營主體經營管理能力弱。有的農業企業、合作社規模小,管理不規范,缺乏人才支撐,市場意識、風險意識和管理能力不強,部分新型經營主體有基地無市場、有規模無效益象,導致企業成為“僵尸企業”,部分合作社是“僵尸合作社”,龍頭帶動作用不明顯,面臨較大的市場經營風險。

2.缺乏科技人才支撐。農業科技人員總量不足,專業知識老化,人才匱乏,出現“三多三少”(初級人才多、中高級人才少,傳統技能型人才多、特色農業型人才少,指導型人才多、操作型人才少)的現象,科技人才支撐不適應現代農業轉型發展的需要。

3.品牌創建嚴重滯后。大部分農產品有商標無品牌,有規模無標準,經營主體品牌意識不強,各自為政,產品名稱雜亂,附加值低,產品沒給擁有者帶來溢價和增值,沒有形成統一、有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知名拳頭產品。組織程度高、生產規模大、產品質量好的骨干企業極少。

4.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部分農業產業項目由政府平臺公司、民營企業、合作社等通過租賃或股權形式組織實施,有的經營主體為建基地而建基地,經營主體法人治理結構不規范,財務成本核算缺乏公平、公正、公開的監督機制,沒有運用市場運作的方式與村集體和農戶建立真正的利益共享機制,群眾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不高。

5.農業經營主體“小、散、弱”情況突出。從產業結構上看,農業規?;詮氖路N、養殖業等初級原料生產為主,全縣農業產業化整體規模不大、層次不高。在產業化帶動農民增收方面,各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整體效益不高。全縣從事農產品加工的企業數量少,但布局不合理,發展不平衡,整體水平較低。同時在加工中存在著加工初級產品、傳統產品、低檔次產品多,精深加工產品、高科技產品、名牌產品少等問題,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農村主導產業不突出,產業化程度較低。

6.可持續發展難度加大。近年來,在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刺激下,全縣農業生產取得了連年豐收,優惠政策帶來的紅利已基本釋放。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薄弱,農業投入總量不足,農業科技應用水平不高,仍是制約全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再加上氣候因素的不確定性,可能對農業生產造成危害。隨著農業種植密度的增加和化肥農藥施用量的增長,農作物生產的病蟲害和牲畜養殖的疫情頻繁發生,會對農業生產造成沖擊,保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難度將越來越大。

三、對策及建議

1.政策引導,激活“僵尸主體”。農業經營主體是農業產業發展的“火車頭”,其經營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因此,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對現有農業企業進行清理,分類排查,分析原因,爭取國家、省的支持,在政策、項目、資金上給予扶持,因地制宜制定優惠激勵政策,引導經營主體明晰權屬,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強內控管理,特別是財務管理和成本核算,運用市場化管理方式引導經營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建立企業、村集體、農民利益共建共享機制,激活經營主體自身造血功能和帶動農民同步小康的能力。

2.大力推進“三品一標”,創建農業產業品牌。品牌就是名片,品牌就是實力,品牌就是競爭力。圍繞創建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范城市的目標,按照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的思路,在政策、資金、項目、技術上,扶持各類經營主體重點打造牛油果、茶葉、蔗糖、咖啡、橡膠、生物藥業、肉牛等具有特色優勢的高原生態原產地農產品品牌,積極開展“三品一標”的申報認定和認證,通過市場引導、兼并重組、品牌共建、利益共享等方式,整合分散而名目繁多的同質同類農產品品牌。

3.自主創新,強化科技支撐。圍繞牛油果、茶葉、蔗糖、咖啡、橡膠、生物藥業等高原特色產業發展的生產管理、技術管理、加工物流、市場營銷等環節,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培養,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把農業科技工作者、農村鄉土人才、經營主體技術管理骨干送到發達地區或大專院校深造學習,聘請知名專家或有實際操作經驗的技術能手進行現場培訓,提高廣大農業工作者、經營管理者和廣大農民群眾推廣運用農業實用技術的能力和水平;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與合作,加大牛油果、茶葉、蔗糖、咖啡、橡膠、生物藥業等高原特色產業的技術研發力度,深入挖掘孟連地域特色農產品獨特的品牌特點、文化內涵,多出快出研究成果并推廣應用;支持鼓勵龍頭企業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和工藝流程;積極組織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引進推廣新技術、新品種;鼓勵科技人員帶職帶薪通過技術合作、入股等方式領辦、創辦農業企業或產業基地;大力開展新型職業農民技術和經營管理培訓,增強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4.創新開發機制,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子。結合實際,按照“依法、自愿、有償、有序”的原則,制定相應的政策,在依法自愿有償的基礎上鼓勵農戶將土地承包經營權通過入股、出租、互換等方式,實現土地規模流轉和集中經營。加強現代農業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大力推廣節水農業,積極探索智慧農業,完善現代農業配套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生產的專業化、組織化程度。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開展多種模式的產業融合,支持龍頭企業與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形成穩定的購銷關系。引進有經濟實力和市場經營能力的企業,與有條件的農村合作社進行合作,讓農民從產業鏈增值中獲取更多利益。

5.持續通過科技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堅持嚴守紅線與科技增糧并重,堅守耕地“紅線”,全面落實扶持糧食生產政策措施,實施好種子、科技增糧等工程,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加快控制性骨干水源工程建設,持續推進“五小水利”建設,提高農田水利化程度,改善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四是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堅持治水、改土并重,工程措施與生物農藝措施相結合,將中低產田地改造為高產穩產農田。

猜你喜歡
產業助力科技
助力成功七件事
助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自能”學習助力有機化學的學習
科技助我來看云
為更適宜的閱讀之地助力
科技在線
揭陽市麻竹筍產業發展思路研究
美麗鄉村要靠富民產業支撐
從產業發展看日本1920年經濟危機
科技在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