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專業大三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情況調查

2020-04-10 06:50閆旭郝強
大學教育 2020年4期
關鍵詞:網絡環境

閆旭 郝強

[摘要]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以及智能手機在大學生中的普遍使用,利用手機進行自主學習已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目前本科院校針對非英語專業的大三學生已不再開設公共基礎英語課,課題組通過調查非英語專業大三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試圖探討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以適應當前的形勢,從而提高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真正幫助學生落實終身學習。

[關鍵詞]網絡環境;英語自主學習;大三學生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437(2020)04-0127-0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07年印發的3號文件《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各類英語學習軟件、平臺等應用廣泛,為當代大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便利的學習資源和渠道。隨著“終身教育”理念的興起,以及互聯網的推波助瀾,如何培養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變得尤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大學英語作為必修課往往設置在大一和大二,大三之后便不再開設大學英語課。但英語學習不會局限在大一和大二的課堂上,大三之后隨時隨地都可以用到英語??梢哉f,大三之后的英語學習成果主要取決于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調查根據教育大綱已修完大學英語四級課程的非英語專業本科生,即大三學生在當今網絡環境下的英語自主學習情況,摸清其在目前網絡環境下的英語自主學習現狀,力圖找出能夠提高大三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對策,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據及改革方向。

自主學習能力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受到了國內外眾多學者的關注,Henri Holec(1981)提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對自身學習能夠負起責任的能力,其中包含學習者對學習目標的設定、獨立的學習行為和學習評估,并首次將此概念與外語教學相結合。徐錦芬等(2013)將大三學生作為研究群體時將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界定為三個方面,即學習目標的制訂與規劃、學習策略的使用和學習過程的監控與評估。各位學者對“自主學習”的定義各有側重,但其圍繞的核心都是學習者掌控自己學習的能力。對于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大多數學者關注其重要性和影響因素,均試圖為提高大學生英語自主能力指引道路。如徐錦芬、李斑斑(2014)用實證研究的方式證實了學習者可控因素對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徐錦芬(2013)進一步證實了課外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學者的研究群體定位到了大一和大二的學生,但對于大三之后沒有英語課的非英語專業學生的研究少之又少。隨著網絡日新月異的發展,目前非英語專業的大三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情況和能力如何?學校和教師應如何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以順應當前的形勢,從而提高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真正幫助學生落實終身學習?這些問題就成為本研究的研究方向和核心問題。

一、研究設計

研究問題:網絡環境下非英語專業大三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實際情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與制約?本科院??梢詮哪男┓矫嫒耸痔岣叻怯⒄Z專業大三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研究對象:同一所本科院校的非英語專業大三學生。

研究方法:使用調查問卷,問卷改編自徐錦芬(2013)的《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調查問卷》。問卷共30題,內容涉及:性別、目標的制訂與規劃、學習策略的使用、學習動機、成敗歸因、監控與評估等方面。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問卷采取無記名方式填寫,由數據收集人員在線收集,收回346份有效問卷,研究對象均為非英語專業的大三學生346人。其中男生165人,占比47.69%;女生181人,占比52.31%。研究對象分別從不同專業隨機選取。

通過問卷調查,對在網絡環境下該校非英語專業大三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現狀、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如下:

(1)大三學生自主學習的觀念,是指大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態度以及自主學習英語重要性的意識。98.84%的學生認為“自主學習能力在大學英語學習中很重要”;在回答“我認為我已經具備了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即使缺少老師的指導,我也能夠借助學習工具(如字典、相關網絡資源等)自學英語”時,僅有39.18%的學生表示認同;在回答“我認為激發我英語學習興趣完全是老師的責任”時,84.68%的學生認為主要責任不在老師,而在于自己;在回答“影響我英語學習成績的因素”時,64.74%的學生認為自身能力不足是影響自己學習的主要原因,77.46%的學生認為歸根結底是自身努力不夠,還有19.65%的學生認為是運氣所致,26.88%的學生將影響因素歸于情景??梢?,大部分大三學生還是能夠意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及自身的不足之處。

(2)在網絡學習方面,有91.91%的大學生認為“相比傳統英語學習環境,我更喜歡在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英語”,而且有95.09%的學生意識到了網絡學習的優點,認為“通過網絡自主學習英語對自己幫助很大”。具體而言,關于利用網絡進行英語學習的優點:29.77%的學生認為通過網絡自主學習英語可以激發興趣;63.58%的學生認為網絡資源豐富;24.57%的學生認為網絡學習針對性強;45.95%的學生覺得網絡學習可以節省費用;80.06%的學生認為網絡學習非常方便且時間靈活;34.68%的學生認為網絡自主學習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

(3)大三學生提高英語水平的途徑方面,數據顯示:通過看視頻提高英語學習的有38.73%的學生;聽音頻的有25.72%的學生;背單詞的有76.3%的學生;閱讀的有45.09%的學生;做練習的有61.56%的學生;還有3.47%的學生通過聽英文故事、看比賽、聽英文解說以及英文配音的方式提高英語水平。

可見,當代大學生已經能夠意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而且在網絡背景環境下的大學生著實體會到了互聯網帶來的益處。然而,調查也顯示,當代大學生在自主學習時仍存在一些問題:

(1)網絡資源的混雜與針對性的缺失。高校在網絡建設方面仍存在資源匱乏的情況,針對大三學生進行英語自主學習的課程、軟件和學習資源相對較少,分級教學的資源更加匱乏。在統計“大三學生在面對日益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時,影響網絡英語自主學習的因素”時發現:58.96%的學生認為網絡資源多而雜,不知如何選擇合適的學習資料;34.1%的學生認為搜索出有用的網絡學習資料需要很長時間;另有44.51%的學生認為網絡學習沒有濃厚的學習氣氛;28.9%的學生不知如何評估在線學習效果;51.45%的學生感覺到網絡學習外的游戲、視頻等誘惑力太大,容易分心。

(2)網絡英語自主學習過程中缺少教師指導。30.92%的學生認為網絡學習缺少互動,不能與教師面對面互動,希望有教師指導以便及時解決學習上的問題。盡管高校和教師經常鼓勵大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但具體在引導和指導行為方面卻沒有較好的實施途徑。

(3)受傳統教學模式固化影響,大三學生在進行英語自主學習時,目標的選擇與學習計劃制訂的盲目性及選擇學習材料方面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學生習慣了傳統的被動的學習模式,知識的輸入僅來源于教師上課時有限的內容。同時,學生們習慣了只有教師布置作業時才去完成作業,對自己的業余時間缺少規劃。

(4)在學習動機方面,就“通常是在怎樣的狀態下進行網絡英語自主學習的”一項問題中:有65.61%的學生出于自我提高的需要而自主學習英語(自我提高的內在動機);58.09%的學生出于考試的壓力進行自主學習(考試壓力);51.74%的學生因為老師的督促或受到周圍同學的影響(同伴壓力);13.87%的學生不明確,無意識;2.31%的學生為了個人興趣,如看比賽時為了聽懂英語解說、出國游玩等。進一步分析關于大三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發現在沒有基礎英語課的情況下,80.64%的大三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通過四級六級考試;53.76%的大三學生是因為考研的需要;7.23%的學生為了出國;36.71%的學生認為英語很重要;33.24%的學生考慮到了就業時的競爭力;還有10.69%的學生想利用自己的才華報效國家。大三學生學習英語多是因為考研、通過四級六級考試、出國考試等,這是由于以考試為中心的傳統教學觀念和應試模式導致的直接結果。這些以通過考試為目的的動機屬于外在動機,只有當外在動機轉化為內在動機(如意識到了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想利用自己的才華報效國家等),學生學習才能由消極被動轉化為積極主動。高校教師應努力激發、引導和維持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機。

(5)英語學習效率低且不擅于使用學習策略。在問題涉及“我評價自己的學習策略,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找到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以及“在英語學習中我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找到錯誤原因”時,僅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表示認同。有50.29%的學生不知道學習策略具體有哪些,更不知道如何反思;56.65%的學生表示“我會通過觀察別人的英語學習方法,并結合自己的學習特點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還有43.36%的學生認為自己尚不明確自己的學習方法或自己的學習方法并不有效。

(6)英語學習的時間成本投入少。62.14%的學生表示自己不善于“合理規劃自己的英語學習時間”;在“大三學生一般上網最常做的是什么”統計中,33.82%的學生選擇看電影、電視劇、看比賽、看小說等;28.32%的學生聊天、玩游戲;16.47%的學生瀏覽新聞;僅有18.21%的學生主動學習、查資料寫作業;也有3.18%的學生認為以上情況都會有。而在調查“大三學生每天平均用于網絡自主學習英語的時間”時,68.21%的學生學習少于1小時;27.75%的學生學習1-3小時;1.73%的學生學習4-6小時;2.31%的學生學習用時6小時以上。這說明在時間和精力投入方面,大三學生英語學習存在投入少的問題。

(7)影響大三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因素方面,57.8%的大三學生認為自己基礎不好是影響自主學習的最主要因素;47.4%的學生認為自己的英語學習缺乏技巧;58.96%的學生認為練習不夠同樣影響自己學習英語的效果;79.19%的學生認為是詞匯量不夠影響了自己的學習效果;39.02%的學生認為課后不復習是導致自己效率差的原因;還有2.02%的學生認為缺少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導致自己缺乏學習動力的主要原因。

(8)在合作學習方面,僅有32.66%的學生表示“我能與他人合作學習,相互監督與支持”,50%的學生對合作學習表示中立態度,還有17.34%的學生喜歡獨立學習。

三、總結

通過如上調查及分析,提出能夠提高大三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建議與對策:

(1)開設網絡自主學習中心:建立校園網絡學習平臺,規范網絡資源。首先,抽調專業教師進行網絡資源的篩選與分類,剔除游戲等干擾,凈化網絡,使學生方便根據自身水平適當選擇學習資料。學生在分層學習時,能夠按照自身水平找到難易適度的學習資料,完成每個學習任務時,會產生自我激勵及自我滿足感。其次,配有專業教師進行疑難解答,幫助學生解答困惑。同時,設立網絡評估體系,及時反饋學生學習情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最后,建立網絡自主學習中心,可實施打卡制增強自我監督,同時設立合作學習互動小組,方便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相互監督、共同進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增強小組互動,可開展多樣的小組活動,結束后可在網絡進行成果展示。

(2)加入有效且及時的教師指導。教師指導的重要性體現在學生在英語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后,需要及時解決問題,若遇到沒有辦法自己解決且沒有及時的教師指導,很容易心理受挫而導致學習中斷。同時,教師應當與時俱進,緊跟時代與學生需求,掌握先進的網絡教育科技,學會借助互聯網提高教學效率。

(3)考慮到大三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多是由于考試壓力——為了通過四級六級考試、考研及出國考試的需要,其中大多數的學生認為只有通過了如上的考試才能增強其就業時的競爭力;還有部分學生學習英語是迫于同伴壓力,認為“別人都在學,那我也只好學學英語;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從科目本身出發,意識到了英語的重要性,或者是想利用自己的才華報效國家。教師應根據學生具體的動機,有針對性地使學生明確自身的學習動機,具體引導幫助維持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機。對于考試壓力,網絡平臺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模擬考試機會及針對性的練習;對于同伴壓力,小組搭伴學習模式的建立將有助于相互激勵、相互學習;對于就業壓力,可以利用網絡平臺提供任務型的模擬訓練,如提供專業外語交流工作時的情景,也可加入人工智能對話機制,同時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外企實習的機會,以增強學生英語學習及其運用能力。

(4)建立學習策略的系統學習。學習策略包括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這些學習策略都需要在練習中多加磨煉才能內化成自己的思維模式,最終得以在學習過程中運用。所以,教師的指導及學生自己的練習很有必要。學校應當開設有關學習策略選修課,強化學習策略的意識,增加關于學習策略的講座以傳授并指導學生系統掌握學習策略。

(5)加大學習投入比例。針對學生不知如何利用網絡資源,不懂如何安排業余時間等問題,跟班教師可開設講座、團體輔導等指導學生如何設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并合理安排時間。

網絡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許多便捷,高校應當充分利用校園網絡資源,建立高效率的網絡學習平臺,加上及時有效的教師指導,便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深信隨著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也能夠提高其他學科的自主學習能力,然而全方位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仍需要廣大教師一起探索,相信通過大家的一起努力,高校教育一定會更加健康穩定發展。

[責任編輯:鐘嵐]

猜你喜歡
網絡環境
網絡環境對藝術類大學生的影響和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課程多維度評價方式研究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網絡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探析
網絡環境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基于網絡環境視角的學校圖書管理問題研究
試論高校圖書館在網絡環境沖擊下的人文建設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淺析
網絡環境下的商務英語課程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