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物檢驗在感染控制中應用價值分析

2020-04-11 14:10孔曉明朱曉露周翔吳婕張議丹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培養皿尿路感染細菌

孔曉明,朱曉露,周翔,吳婕,張議丹

(溧陽市人民醫院感染管理科,江蘇 溧陽 223300)

微生物檢驗是臨床常用的檢測和監測方法之一,對于感染疾病的診斷和預防有著重要價值。微生物檢驗是指通過對患者身體某部分的微生物標本進行培養及檢測,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了解,例如:患者對何種藥物存在過敏反應、患者感染的細菌類型等,再根據檢驗結果制定治療方案,不僅可以保障治療效果,也提高了治療的安全性[1],本文為探討微生物檢驗在感染控制中的應用價值,選取100例患者展開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感染治療的患者中,隨機選取100例,根據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的原則,按照人數1:1的方法對患者進行分組。其中,接受常規治療的患者為對照組,共50例,男性占比52%(26/50),女性占比48%(24/50),年齡介于25-65歲之間,平均(45.81±3.49)歲,手部感染12例,尿路感染18例,肺部感染20例。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將微生物檢驗加入治療工作中的患者為研究組,共50例,男性占比48%(24/50),女性占比52%(26/50),年齡介于25-65歲之間,平均(45.92±3.57)歲,手部感染10例,尿路感染20例,肺部感染20例。組間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此次研究已獲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開展前已將研究詳細情況告知患者本人及其家屬,獲得同意并簽署研究知情且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治療。醫生了解患者患病情況及身體狀況,結合臨床經驗、專業知識制定治療方法,對癥給藥。

研究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將微生物檢驗加入治療工作中。(1)細菌檢測。根據患者感染部位取樣培養,例如:尿路感染患者取尿液進行微生物培養,然后檢測細菌,利用ID32試條(生產公司:法國梅里埃公司)進行細菌檢測,提純菌種后進行檢測;(2)藥敏測試。ATBPSE5藥敏卡條、鑒定卡條、細菌鑒定儀均由法國梅里埃公司生產,以MIC法手機藥敏試驗結果,嚴格按照操作要求進行。在超凈臺上,根據藥物臨床使用劑量配制藥液,同時備好藥敏試條,用酒精燈灼燒接種環以進行滅菌,然后取適量細菌在培養皿四個角落進行四點相對涂菌,先以接種環在培養皿四個角落進行點涂,然后以點涂的位置作為起點,向培養皿中點進行劃線涂菌,以酒精燈灼燒鑷子以進行滅菌,冷卻3 s后夾取藥敏試條置于培養皿上方,使試條與培養皿緊貼,以鑷子輕按試條,使其在培養皿上保持有規律性的分布,總共應貼8片藥敏試條,培養皿中央位置1片,外周7片以均勻分布的方式貼上,每貼1片藥敏試條之前,都要將鑷子消毒、冷卻,記錄每種藥敏試條名稱,將培養皿置于37oC培養箱內培養,24 h后取出進行結果觀察,全程遵循無菌操作。藥敏測試的目的,是檢驗患者對何種藥物存在過敏反應,在制定治療方案時,避免該藥物的使用;(3)確診實驗。以K-B方法確定患者感染細菌類型,根據患者感染類型選用藥物和抑菌環,例如:尿路感染患者選用克拉維酸、頭孢泊肟、頭孢他啶等藥物,在克拉維酸抑菌環的輔助下,進行抑菌環的直徑檢測,增量>5 mm,則確定患者感染為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菌。

1.3 觀察指標[2-3]以患者感染發生情況(感染例數、感染程度)作為觀察指標,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感染程度分為I級、II級、III級,級數越高,感染程度越嚴重。

1.4 統計學處理 此次研究選取SPSS 21.0作為統計學處理軟件,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感染例數對比 對照組12例患者發生感染,感染率為24%,研究組4例患者發生感染,感染率為8%,研究組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患者感染例數對比

2.2 患者感染程度對比 研究組感染程度I級、II級、III級人數分別為3例(75%)、1例(25%)、0例0%,對照組分別為2例(16.67%)、6例(50%)、4例(33.33%),對照組患者感染嚴重程度高于研究組(P<0.05)。詳見表2。

表2 患者感染程度對比

3 討論

院感與傳染疾病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院內感染的發生包括傳染源、感染途徑、感染人群三個必不可少的因素,而此三項因素與微生物檢測工作的開展都密切相關[4]。院內感染的發生,不僅影響了患者本身疾病的治療效果,也給患者增加了額外了醫療費用,給患者身體造成痛苦,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降低醫療質量的同時,導致了醫療資源的浪費[5]。而微生物檢驗工作的開展,通過幫助患者規避過敏藥物、確定患者感染細菌類型,達到了提高治療效果、降低院感發生率的最終目的[6]。

本文以對比形式展開,研究結果顯示,微生物檢驗的開展對于感染的控制有積極效果,可以通過此方法降低感染率、提高臨床療效,因此,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較高。

猜你喜歡
培養皿尿路感染細菌
前列腺增生切除術后尿路感染危險因素
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預防與個性化護理干預效果
偉大而隱秘的細菌
NASA and Space Exploration
細菌大作戰
無處不在的細菌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風險小
微生物“長”出驚艷畫作
尿路感染 用藥不同
細菌大作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