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常規聯合C-反應蛋白檢驗在區分小兒感染類型中療效分析

2020-04-11 13:54唐李梅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病毒感染血常規小兒

唐李梅

(百色市婦幼保健院,廣西 百色 533000)

小兒群體的免疫系統未完全發育,抵抗力差,在氣候變化或環境改變等因素影響下,易患有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1]。支原體、細菌與病毒是較為常見的致病菌,各類感染的癥狀相似,但治療方法存在差異。為提高治療方案的針對性,臨床需要明確診斷小兒感染類型,其中以血常規和CRP檢驗最為常用。本研究主體為1798例小兒感染者,旨在探究血常規+CRP對于感染類型的鑒別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患兒的納入標準為:出現咳嗽或發熱等癥狀,被診斷為小兒感染;無肌無力或心肌炎等疾??;患兒家長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為:伴有乙肝或重癥肺炎等疾??;存在精神類疾??;無法配合檢驗;參與他項研究。A組研究主體為2019年1月-2019年6月間來院治療的899例細菌感染患兒。其中,A組男482例,女417例;年齡范圍是1-5歲,平均(2.54±0.42)歲;癥狀表現為:咳嗽514例,發熱405例。B組主體為同期來院治療的899例病毒感染患兒。其中,A組男484例,女415例;年齡范圍是1-4歲,平均(2.41±0.39)歲;癥狀表現為:咳嗽520例,發熱411例。比較并無差異(P>0.05),允許對比。

1.2 方法 靜脈抽取2 mL血液,注入EDTA抗凝管,充分混勻,避免其凝固。選擇血常規加CRP模式上機檢測。嚴格按照說明書行檢測操作,選用配套試劑。

表2 對比WBC與CRP異常率[n(%)]

1.3 觀察指標 記錄WBC與CRP濃度,觀察檢驗異常率。

1.4 評價標準 WBC異常:WBC的正常范圍是(4-10)×109/L,值大于10×109/L即為異常;CRP異常:CRP的正常范圍是0-10 mg/L,值大于10 mg/L即為異常[2]。

1.5 統計學分析 經SPSS 16.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WBC與CRP濃度 A組的WBC與CRP濃度高于B組(P<0.05),如表1。

表1 對比WBC與CRP濃度(Mean±SD)

2.2 對比WBC與CRP異常率 A組的WBC異常率為60.07%,B組為0;A組的CRP異常率為92.21%,B組為1.00%(P<0.05),如表2。

3 討論

小兒感染是較為常見的疾病類型,表現為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癥狀為咳嗽與發熱[3]。病毒性與細菌性感染患兒的癥狀相似,但其所使用的治療藥物不同,明確診斷的意義是保證治療有效性,避免發生耐藥情況。血清中含有大量白細胞,其作為免疫細胞可反映細菌感染情況,白細胞含量增加,即預示患兒為細菌感染。血常規可通過計算白細胞數量,分析其分布特點來判斷炎癥程度。但血常規檢驗結果受心理與運動等因素影響,誤診率高[4]。CRP在血清中的含量低,機體感染后,肝臟合成大量CRP,升高其血清濃度。因此,CRP濃度與感染程度正相關。與血常規相比,CRP的敏感性更高,其結果不受外界因素影響,穩定性高,可準確區分感染類型。為體現檢驗的精準性,研究采用二者聯合方式,可提高檢驗準確率[5]。

結果中A組的WBC與CRP濃度高于B組(P<0.05)。說明細菌感染的WBC與CRP濃度明顯高于病毒感染,可通過二者數值鑒別感染類型。A組的異常率高于B組(P<0.05)。說明細菌感染患兒存在極為普遍的WBC與CRP異常表現,而病毒感染患兒的WBC無異常,僅有少數患兒出現CRP異常情況,且與體質和其他疾病相關??傊?,血常規+CRP檢驗是區分小兒感染類型的理想方法,其鑒別效果佳,效率高,具有推廣價值。

猜你喜歡
病毒感染血常規小兒
預防諾如病毒感染
血常規檢驗中常見誤差原因及解決策略
血常規解讀
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血常規指標檢測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應用觀察
血常規檢驗前的準備工作
一分鐘了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小兒涵之三事
小兒難養
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致connexin26基因突變新生兒聽力隨訪及干預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與宿主免疫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