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腸癌轉移相關基因1在胃癌組織中的高表達及與腫瘤細胞侵襲、轉移的關系

2020-04-11 13:55吳夢婕田壯壯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標本淋巴結胃癌

吳夢婕,田壯壯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阜陽醫院病理科,安徽 阜陽 236000)

胃癌的發病率、死亡率在惡性腫瘤中均居于前列,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1],其特點是發病機制不明確、早期無特殊臨床癥狀,易發生淋巴轉移,造成胃癌患者死亡率高的直接原因是腫瘤細胞的侵襲和轉移[2]。鑒于胃癌的特點,尋求一個可以早期診斷并對病情進展情況進行預測的標志物,至關重要[1]。結腸癌轉移相關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 1,MACC1)是Stein、Wahher等在2009年發現于結腸癌病灶的位于人類第7號染色體的新基因[3],大量研究證實,MACC1的高表達與包括胃癌在內的多種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4]。此次研究主要探討MACC1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及與腫瘤細胞侵襲、轉移的關系。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收集2017年7月-2020年2月在我院行胃癌切除術治療的9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以及胃癌組織標本,包括男性58例,女性32例,年齡34-72歲,平均(63.82±10.57)歲,其中57例患者存在淋巴轉移,33例患者無淋巴轉移;浸潤深度達漿膜層的患者63例,肌層15例,黏膜及黏膜下層12例;組織分化程度高、中、低分別15、39、36例;腫瘤大?。? cm 52例,≥5 cm 38例;TNM分期I-II期34例,III-IV期56例,所有患者術前無其他抗腫瘤治療史,且臨床資料完整。并隨機選取胃癌癌旁組織標本61例,包括男性37例,女性24例,年齡37-71歲,平均(64.35±10.08)歲。

1.2 試驗方法 于我院病理科取石蠟包埋的手術切除的胃癌組織標本,切片后進行脫蠟處理,采用免疫組化Envision二步法進行染色,試劑使用MACC1兔抗人抗體,MACC1陽性主要定位于細胞質,顯示為棕黃色顆粒。使用已知的陽性標本作為對照,在顯微鏡高倍視野下,由2名經驗豐富的病理科醫生單獨觀察并進行統計評分,每個標本至少觀察5個視野,評分標準:染色程度評分標準按照無色、淺黃色、棕黃色、深棕色分別記0到3分,陽性反應面積評分標準按照≤5%、6%-25%、26%-50%、51%-75%、≥76%分別計0-4分;當兩計分結果相加大于等于2分時即判定為陽性[5]。兩名醫生閱片結果均為陽性則判定此標本結果為陽性。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使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MACC1表達情況為計數資料,采用例數(百分數)[n(%)]表示,并采用χ2檢驗或非參數檢驗進行比較。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MACC1在胃癌組織和癌旁組織中表達情況分析 90例胃癌組織標本中,MACC1呈陽性表達的共62例,陽性表達率為68.89%;61例癌旁組織標本中,MACC1呈陽性表達的共10例,陽性表達率為16.39%;兩組不同組織MACC1表達情況比較,χ2=40.164,P<0.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MACC1在胃癌組織中的高表達與不同臨床病理參數的關系 MACC1在胃癌組織中的高表達與患者浸潤深度、組織分化程度、淋巴結轉移等有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浸潤程度越深、組織分化程度越低、伴有淋巴結轉移、TNM分期為III-IV期,MACC1陽性表達率越高,見表1。

3 討論

胃癌是消化道腫瘤中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我國作為人口大國,每年的新發病例和死亡病例中,我國均占到全球的近50%[6],前期無臨床癥狀,診斷率低,易發生淋巴轉移,復發率高,大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已無手術治療的價值,常規化療生存期大多不會超過1年,即使有手術指征,手術切除病灶,因其轉移率高而使5年生存率仍達不到30%[5],腫瘤的侵襲和轉移是導致腫瘤復發和死亡的直接原因[7],在分子層面尋求胃癌的早期診斷標志物,為靶向治療提供參考目標,以填補目前胃癌特效治療靶向空缺的問題,亟待解決[8]。

表1 MACC1在胃癌組織中的高表達與不同臨床病例參數的關系[n(%)]

MACC1主要是起調節肝細胞傳導因子及其受體(HGF/c-Met)的信號傳導功能[3],它的過渡表達可引起c-Met蛋白表達上調,進而引起細胞上皮多種蛋白的自磷酸化,使細胞之間的黏附性降低,同時可誘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過表達,促進了血管的生成而使黏附性降低的細胞易出現轉移,當此效應出現于腫瘤組織中時,可加速腫瘤細胞的侵襲以及轉移[9]。許多分子研究證實,MACC1在多種腫瘤組織中均呈現高表達狀態,其中包括肺癌[10]、胃癌[11]、惡性黑色素瘤[12]等。

在本次研究結果中,胃癌組織MACC1陽性表達率高達68.89%,顯著高于癌旁組織的陽性表達率16.3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MACC1與患者浸潤深度、組織分化程度、淋巴結轉移、TNM分期顯著相關(P<0.05),浸潤程度越深、組織分化程度越低陽性表達率越高,伴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陽性表達率顯著高于無淋巴結轉移患者,TNM分期為III-IV期的患者顯著高于I-II期患者。同時,本次研究顯示MACC1與患者性別、年齡、腫瘤大小無顯著相關性(P>0.05)。

患者腫瘤的侵襲、轉移直接關系到其預后生存情況,MACC1與患者的浸潤程度和淋巴結轉移情況相關也就是說直接關系到患者的預后生存,可以作為患者病情以及預后的檢測指標,本次研究尚缺乏患者隨訪生存情況資料,可以進一步跟進,加以佐證。

綜上所述,在胃癌組織中,MACC1呈現異常高表達狀態,與患者腫瘤細胞的侵襲、轉移顯著相關,可以作為患者病情以及預后的檢測指標,在胃癌治療的研究中可嘗試作為靶點。

猜你喜歡
標本淋巴結胃癌
不明原因肝損害的32例肝組織活檢標本的29種微量元素測定
碘-125粒子調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襲
喉前淋巴結與甲狀腺乳頭狀癌頸部淋巴結轉移的相關性研究
青年胃癌的臨床特征
COVID-19大便標本采集器的設計及應用
淋巴結腫大不一定是癌
按摩淋巴結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結真的能排毒?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在早期胃癌診療中的應用
胃癌組織中LKB1和VEGF-C的表達及其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