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硬化患者臨床診斷中生化檢驗的應用分析

2020-04-11 13:55王凌云陳娟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基轉移酶肝細胞生化

王凌云,陳娟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檢驗科,江蘇 南京 210028)

肝硬化為慢性進行性疾病,是一種或多種因素長期作用下是肝功能受損,最終演變成肝硬化[1]。目前診斷肝硬化的方法很多,如實驗室生化檢驗、細胞學檢查、影像學等,其中,生化檢驗對幫助臨床掌握患者的肝細胞代謝功能和損傷程度,有著重要作用[2]。鑒于此,本次以68例肝硬化患者和68例健康者為例,探究生化檢驗的應用效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8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68例肝硬化患者劃為研究組,同時間到本院體檢的68例健康體檢者劃為對照組。對照組:男/女38/30,年齡49-65歲,平均年齡(57.0±2.7)歲。研究組:男/女39/29,年齡48-65歲,平均年齡(56.5±2.8)歲。比較兩組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生化檢驗。所有研究對象在同一清晨進行空腹肘靜脈抽血5 mL,然后用Roche RSA Pro樣品前處理系統離心拔蓋(3000 r/min,10 min);用Roche cobas80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與配套試劑對標本內的γ-GT(γ谷氨酰轉移酶)、ALB(白蛋白)、AL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TP(總蛋白)、TBIL(總膽紅素)進行檢驗。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生化檢驗指標,其內容包括:γ-GT、ALB、ALT、AST、TP、TBIL。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γ-GT(γ谷氨酰轉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TBIL(總膽紅素)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觀察組患者的ALB(白蛋白)、TP(總蛋白)顯著低于對照組(P< 0.05) 。觀察組上述各項生化指標均不在正常水平范圍內。兩組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生化指標(Mean±SD)

3 討論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同時肝硬化也是消化系統疾病引起死亡的重要因素,男性發病率比女性高,40-50歲的人群屬于該疾病的高發群體。肝硬化的病因是肝細胞受炎癥反復刺激發生改變,使肝臟變形,質地變硬,慢慢演變為肝硬化。肝硬化早期癥狀不明顯,易被忽視,導致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使病情發展惡化。所以對肝硬化采取有效診斷,可幫助患者盡早發現疾病,及時治療。

一般來說可用生化檢驗了解情況,對肝細胞損傷較輕的患者采取針對性措施,使病情控制甚至痊愈;對肝臟損傷比較嚴重甚至已經轉換成肝硬化的患者,可用生化檢驗對患者病情進行分析,提供治療方案。ALT、AST廣泛分布于肝細胞內,肝細胞受損程度和兩者水平呈正比。本文研究結果,ALT、AST在患者血清內的含量很高,與前人研究的結果一致。TBIL是評價人體代謝功能的指標,肝硬化患者的代謝會發生改變,對部分物質運輸造成影響,使其滯留血液,從而TBIL水平會升高。A/G(白球比)可一定程度反映肝細胞合成代謝功能,其水平越高,則肝細胞合成代謝功能越強。

綜上所述,應用生化檢驗,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和影像學檢查等,可提高肝硬化診斷正確率,及時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預防治療措施,以幫助患者控制疾病的發展。

猜你喜歡
基轉移酶肝細胞生化
木薯UDP依賴型糖基轉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葡萄醇?;D移酶編碼基因遺傳變異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與肝細胞癌關系研究進展
氨基轉移酶升高真有這么可怕嗎
16排螺旋CT在肝細胞癌診斷中的應用分析
外泌體miRNA在肝細胞癌中的研究進展
鋅指蛋白與肝細胞癌的研究進展
氨基轉移酶升高代表肝臟受損嗎
僑商徐紅巖:生化科技做“抓手”奮力抗疫
《生化結合治理白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