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感覺統合訓練在幼兒體育活動中的指導

2020-04-14 05:02徐瑤
當代體育科技 2020年1期
關鍵詞:體育活動

徐瑤

摘? 要:感覺統合訓練是近年來引入教育系統的新理念,其根本是大腦與各感覺系統的交互和整合后對外來刺激所作出的適當反應。幼兒時期是腦神經發育的關鍵期,運動有利于腦神經的發育,因此在幼兒階段的體育活動中增加運動感覺統合訓練將更加有利于各感覺系統的協調,克服因感覺統合失調帶來的學習與生活中的各種不利因素。

關鍵詞:運動感覺統合? 幼兒階段? 體育活動? 指導原則

中圖分類號:G808?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a)-0025-02

1972年美國臨床心理學家A.Jean Ayres根據神經生理學系統提出感覺統合理論。她認為:人的大腦通過感覺系統搜集周圍環境中的這些信息,并將它們整合起來,形成知覺,以便大腦能夠及時有效對刺激做出適當反應,這一過程稱之為感覺統合[1]。人類所有的動作發展都與大腦神經系統感覺綜合功能有關。7歲之前人類對事物的感受主要來自于感覺印象,依賴于感覺系統,來感知和觸碰周圍環境,以此來獲得各種體驗信息,在這一過程中依托于視覺、聽覺、觸覺等來發展感覺運動,而這一階段正是感覺運動發展的“黃金期”,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感覺運動良好更有利于今后復雜感覺統合基礎的形成。同時研究發現7歲以前感覺運動組合比較好的孩子長大后能夠比較容易學習獲得心智和社會方面的技巧[2],因此在幼兒階段體育活動中加入運動感覺統合訓練有利于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心智的發育,運動感覺統合中所涉及到的前庭平衡功能、本體感受功能以及運動協調功能3個方面與體育運動有著緊密的聯系。

1? 感覺統合失調的運動表現

1.1 身體運動協調障礙

身體動作所反映出來的的熟練度和和準確度,取決于人的本體感發展水平,而身體運動協調是身體本體感受器所產生的沖動。身體運動感覺統合是所有運動基本技能發展的基礎,它與視覺、聽覺有關。運動協調素質是一種綜合運動能力的表現形式之一,它包括靈敏、平衡、速度和柔韌為一體,反映了中樞神經系統對肌肉活動的支配和調節功能。身體運動協調障礙會出現動作笨拙、不平衡和不準確的運動特點,在運動時不能直接和精確地完成特定或指定的動作任務,或是完成動作的時間遠遠超過正常時間,在粗大動作上體現為不易保持身體平衡狀態,走路容易跌倒,在精細協調動作表現為手眼不協調。

1.2 身體平衡功能障礙

身體平衡能力與前庭功能有著密切的關系,身體平衡是維持人類基本運動能力的前提,它反映了前庭器官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過度反應和過低反應。當出現身體平衡功能障礙時,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發生直線變速時,由于發生前庭反射和眼震顫反射,會出現頭暈、目眩、嘔吐的情況,如果前庭反應過低表現為難以用視覺追蹤移動的物體,粗大動作顯得遲緩,容易在速度發生改變時摔跟頭,不善于保持平衡;而前庭反應過度表現為增加眼震顫發生現象,對周圍空間敏感,害怕速度瞬間的變化或身體突然的移動,經常會擔心跌倒。

1.3 結構和空間知覺障礙

結構和空間知覺與本體感受系統有著緊密的關聯,身體依賴于肌肉和關節中的接收器,將信息傳遞給大腦,本體感受系統越靈敏,結構和空間判斷就越精準。結構和空間知覺障礙會表現為對空間距離知覺不準確,會出現對身體位置、運動以及與周圍空間關系的錯誤判斷,無法感知運動與空間位置的正確關系,當結構和空間知覺發生障礙時,閉上眼睛容易摔倒,很難扣上衣服,或從口袋中取出東西,這樣會顯得笨拙和不協調,運動技能的發展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直接會影響到精細動作的發展。

2? 運動感覺統合訓練的指導原則

2.1 滿足幼兒的個性需求,尋求自身喜歡的事物,尊重個體差異

尊重幼兒的個人選擇不是單純地讓孩子不加指導的自由發展,而是在選擇的基礎上加以引導和指導,因為指導在學習與訓練中是相當重要的環節。對于任何人而言,喜歡,或者說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原動力,這種自發自動為原則的需求才是學習最真正有效的。更重要的是,根據孩子們的選擇再來設計運動感覺統合內容,才能使孩子可以盡力去玩耍,全情投入,盡情地沉浸其中,通過觸覺、聽覺、聽覺去感受過程,使孩子身體和大腦間的神經連接更為緊密,反應協調能力才能更加順利地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指導的目的不是為了提高孩子們的運動技能和運動水平,而是通過科學的指導和精心的教學設計讓孩子將感覺系統整合和統籌起來,形成一個串聯耦合系統,每一個感覺能夠相互的順利傳遞“信息”,刺激各個感覺神經系統,通過運動感覺統合的訓練培養基本運動能力,為今后運動技能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2.2 快樂是第一要素,在運動感覺統合中尋求高峰體驗

運動應該是給人以愉悅心情的快樂體驗,運動感覺統合訓練以游戲的形式將練習的內容貫穿其中,在游戲過程中,快樂是第一要素。如果設計出的游戲內容或游戲方法超出幼兒運動能力所接受的范圍,那么幼兒會感到挫敗感和痛苦感,輕則拒絕參與類似的運動活動,重則對整個運動喪失信心,對今后運動技能的學習帶來嚴重的副作用。因此在游戲環境的設置上布置要有趣活潑,色彩要豐富多彩,背景要生動形象,才能使幼兒喜歡身處其中。如果能夠在快樂的氛圍下進行體育游戲活動,而且又能將身體與大腦在運動中有機協調反應,便能幫助幼兒感覺運動的自我發展。

2.3 情緒疏導與溝通,在運動感覺統合中建立自然情緒

每個人都會對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感到特別敏感,特別對于幼兒而言,由于其認知能力處于較低水平,不會進行自我適當的歸因,只能通過情緒來表達內心的不適感,如果在這時候一味強迫,只會適得其反,抗拒情緒和抵觸情緒會更加的強烈。因此在運動感覺統合練習中要引導幼兒情緒,引發他們的樂趣與興趣,在無意中不斷地練習他們原本做不到的能力,或是降低游戲的難度,或是改變游戲的規則,與此同時,要不斷地鼓勵幼兒“看一看”“試一試”“做一做”,逐步有效化解幼兒情緒上的焦慮與煩躁,讓幼兒開始有意識地認識自己能力的成長,對每一個小的進步給予自己鼓勵和認可,如此一來才能對運動基本動作的學習產生新動力和希望,以此建立足夠的自信心,才能為運動技能的提升埋下伏筆。

2.4 用耐心與信心在運動感覺統合中形成感覺信息成熟化

通過運動感覺統合訓練的指導活動,幼兒能夠將感覺信息和綜合能力逐步緊密聯系在一起,身體各部位的動作能力相互協調也日益順暢,能夠處理更加復雜的基本動作組合。對感覺統合信息的強弱,會有較好的反應,情緒較穩定,人際關系的發展也較為健全,性格上顯得較為完整、較有自信。運動感覺統合指導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想去做的興趣,如果孩子一時做不到,便要靠指導者細心而有系統的引領并將此做成計劃,用游戲的方式將這些不佳的感覺反應有效地加以組織,進而培養孩子的興趣,以積極參與游戲活動。

3? 運動感覺統合訓練在幼兒體育活動中的應用

游戲是幼兒接受度最高的活動形式,因此在幼兒體育活動中將運動感覺統合訓練的內容以游戲的方式植入其中,將有利于幼兒在潛移默化中進行感覺統合訓練,有利于幼兒大腦的發育,進而有利于智力和學習能力的發展。前庭感受訓練中以旋轉、搖擺、平衡等方式進行練習,例如丟手絹游戲,可根據實際需要將圈擴大或縮小來增加訓練難度,此外“不倒翁”游戲,一人做“不倒翁”,由其他人進行來回“推”,以及走平衡木等借此鍛煉前庭功能。本體感受系統則需要利用視覺與觸覺來培養,例如用手搬運“石頭”,來回拋接球比賽等都可以訓練幼兒的本體感受能力。運動協調能力是關于運動與感覺系統之間的配合,需要調動視覺、聽覺以及觸覺,例如,聽口令的向左右前后的快速移動,“繩梯”的跳房子游戲都能快速發展幼兒的運動協調能力。

參考文獻

[1] Ayres A. J. Sensory integration and learning disorder [M].LosAngeles: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1972.

[2] 楊霞,葉蓉.兒童感覺統合訓練[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6.

[3] 蔡繼云,阮向華,亢瑾.感覺統合訓練應用于幼兒體育的可行性研究[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7:591-592.

[4] 張野.體育感覺統合訓練研究[J].科技展望,2016(7):301.

[5] 周蘭,鄭哲,白曉晶.感覺統合訓練對學前兒童體育教學的啟示[J].當代體育科技,2013(33):37-38.

猜你喜歡
體育活動
金華地區幼兒園幼兒體育活動調研
學校體育活動對大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影響分析
西部地區幼兒園健康體育活動的開展與實施
白族民間體育活動考析
巧用農村資源開展體育游戲
創新“游戲規則”讓體育活動更精彩
通過體育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幼兒園體育活動中滲透安全教育的實踐及研究
閩侯縣初級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抗戰時期遷黔軍事院校體育活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