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結垃圾

2020-04-16 12:42羅伯特·孔齊希
華夏地理 2020年3期

羅伯特·孔齊希

能源。哥本哈根一座新建焚化爐的垃圾倉可容納2.2萬噸廢物。起重機自動混合,讓它們燃燒得更徹底。過濾煙塵的設備在工廠內部占據了大部分空間。能夠實現清潔焚燒、熱力發電的焚化爐是比垃圾場更好的廢物歸宿——但循環經濟運動志在通過完全不生產廢物而消除垃圾根源。

這座位于丹麥首都的焚燒廠建筑人稱“哥本山”,采用最新科技,將每年48.5萬噸垃圾轉化為能源,為3萬個家庭供電、7.2萬戶供暖。工廠還具有娛樂景點的雙重功能,配備全年滑雪場、林蔭夾道的登山及跑步路線以及全球最高的85米攀巖墻。

在阿姆斯特丹,一位受訪者向我揭示了生活背后的潮流暗涌——供養77億人口的原材料和產品的洪流,造成兼具建設奇跡與慘烈破壞的效果。這可以說是我們共享的新陳代謝。在清爽的秋季早晨,我坐在東部公園一座雄壯的古老磚塊建筑里。這座宮殿擁有弧形走廊、宏偉的階梯和閑置的塔樓。一個世紀前,當荷蘭人從印度尼西亞的殖民地攫取咖啡、原油和橡膠時,它為開展殖民地研究而建?,F在,這里成了各種公益組織之家。馬克·德威特供職的那家叫做“環形經濟”,歸屬于一場欣欣向榮的全球運動,致力于改革我們在過去兩個世紀間幾乎一切建設方式——從蒸汽機的崛起算起,“要是你需要一個具體起點的話?!钡峦卣f。

39歲的德威特為人和藹,戴著眼鏡,有點不拘小節,化學家出身。他打開一本小冊子,鋪陳圖表,稱之為“全球經濟透視圖”。相比于循環運轉的自然生態系統——土地生長植物、植物喂養動物、畜糞給土地施肥——工業經濟軌道主要是線性的。在圖表上,四種原材料由寬幅彩帶表示:礦物、金屬、化石燃料和生物量,從左端鋪向右端,在化為產品滿足人類七大需求的過程中分叉、交織。沙子流入六大洲的混凝土大廈之林;金屬礦石化為輪船、汽車,還有聯合收割機——在一年里我們僅為吃飯就收割了201億噸生物量;化石燃料驅動交通工具,為我們保暖,還被制成塑料,應用無限。2015年輸入經濟的資源總量是928億噸。

聽到這里感覺還不錯,甚至不由得贊嘆——如果你傾向于為人類的努力和創造性折服的話。但在我們滿足自己需求后發生的事情才是癥結所在,甚至可以說是一切環境問題之母:德威特指向圖表右端的灰蒙蒙的色塊——廢棄物。

他解說道,2015年,我們從地球搜刮的物資約有三分之二從指縫間流走 。超過610億噸來之不易的物資遺失了,大部分四散無蹤,不可挽回。塑料垃圾漂入江河海洋,農田肥料滲出的氮和磷也緊隨其后。在亞馬遜被毀林造田用于耕種的同時,食品總量的三分之一白白腐爛。任舉一個環境問題,其成因多半與廢物有關。這也包括氣候變化——由我們燃燒化石燃料、將二氧化碳廢氣排向空中造成。

也許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在那個早晨,隨著德威特逐步解說數據,我感覺好像醍醐灌頂。那張靠不住的圖表及其改天換地的構想卻體現出一種前后貫通、振奮人心的明朗。的確,它說我們面對的危機千頭萬緒,勢不可擋。的確,其威脅是全球規模的。但歸根到底,要在這個地球上存續,我們就必須做到一件事:停止浪費那么多資源。德威特指向一個在圖表下部從右邊巡回左邊的細箭頭,它代表的是我們通過回收、堆肥等方式得以存留的物質。只有84億噸,占總量的9%。

德威特及同事在2018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作報告時,將這一現狀稱為“閉環差距”, 它在人類歷史中屬于較新的現象,始于18世紀開始的化石燃料工業應用。在那之前,大部分生產都依靠人力或畜力。種植、生產、運輸都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令它們價值更高。有限的體力約束了我們對地球造成的沖擊。但這也讓大多數人非常貧困。

經過地質時間和壓力的凝縮、富集于煤層和油田中的廉價化石能源改變了這一切:從世界各地提取原材料、運到工廠、輸出產品都變得更加容易?;剂鲜谷祟愂聵I的可能性暴增,搜刮資源的過程也愈演愈烈。在過去半個世紀中,全世界人口增長了一倍多,而在經濟系統中流通的物資量增長了兩倍有余。

“現在我們即將到達極限?!钡峦卣f。

也是在那半個世紀里,環保主義者不斷警示經濟增長的極限。但新興的“循環經濟”運動與之不同。它是多種策略的集合——其中包括一些老辦法,例如“減少購買、重復使用、回收再造”;還加入了新理念,包括“租用勝于持有”——共同效力于重塑全球經濟、杜絕廢物。循環經濟的目的不在于停止發展,而是要扭轉我們的運作方式,使之再與自然和諧一體,這樣才能持續發展。這就是歐洲環境事務專員亞內茲·波多尼克在為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的報告撰寫序言時所稱的“在有限資源下維持繁榮”。報告指出,循環經濟可為歐洲企業每年節省高達6300億美元。

這一理念已經開始流行,尤其是在歐洲——那塊窄小、擁擠、富裕但資源匱乏的大陸。歐盟為這一策略投入數十億美元。荷蘭承諾在2050年徹底實現資源循環。阿姆斯特丹、巴黎和倫敦都心懷大計?!氨仨殞崿F?!碑斘覇柤皞惗貜U物回收委員會主席韋恩·哈伯德,循環經濟是否能實現時,他回答說。

有一個人肯定相信這可以實現,而他的貢獻也啟發著眾多后繼者,那就是美國建筑師威廉·麥克多諾。麥克多諾與德國化學家邁克爾·布勞恩加特于2002年合著出版了富于遠見的《從搖籃到搖籃》,提出產品和經濟模式可以通過合理設計,讓一切廢物都化為其他工業的養料。去往歐洲之前,我到位于維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市的麥克多諾的辦公室“朝圣”。我們的交談天馬行空,從他在東京的童年聊到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建筑師巴克敏斯特·富勒,以及令他興奮的新產品可堆肥藍色牛仔褲。到最后我才得空向他提出那個尖銳的問題:所有這些關于終結垃圾的高談闊論是否都只是空中樓閣?

“毫無疑問,絕對是空中樓閣?!丙溈硕嘀Z說,“必得空中有樓閣,才能努力向上。要牢記萊布尼茨所說?!?/p>

我對那位德國哲學家印象模糊。

“萊布尼茨說,‘有可能的必將存在。而我要說:‘只要我們能實現,就說明它是可能的?!?/p>

這不是同義反復嗎?這理智嗎?萊布尼茨真那么說過?無論如何,它總歸是個神奇構想。在那之后不久,我把破舊的行李箱拿去修好(這跟買個新包相比十分講循環經濟),裝入麥克多諾送我的那條經“從搖籃到搖籃”品質認證的牛仔褲,出發尋找循環經濟的現世真身。

金屬

人類經濟天然循環狀態的首批小裂痕其實發生于18世紀的工業革命之前。古羅馬人除了將陶罐隨手亂丟之外,還首創了一種危險的發明:下水道。也就是說,他們將人類排泄物通過管道輸入河流,而不是回施田地——循環專家認為本該回收養分的地方。麥克多諾回憶起1950年代的孩童時期(他的父母在駐日美軍中任職),夜半醒來時聽到各家農戶收集夜肥的聲音。他的母親會唱起有關糞便的童謠催他入夢,時而用帶著阿拉巴馬口音的日語。這為他留下了永久的印象。

古羅馬人和更早期的腓尼基人一樣,在西班牙里奧廷托的富饒礦藏中開采銅。但他們也會回收。他們熔化被征服者的銅像,鑄造武器。銅一向是回收者的主要目標。和糞尿相比,它更稀有,更貴重。

在德國西部魯爾區呂嫩市的奧如比斯煉銅廠的庭院里,一座巨大的列寧半身像聳立在花床之中,是在這里燒熔的諸多列寧像的余緒。當初它們來自1990年兩德統一后的社會主義東德各城鎮。奧如比斯是歐洲最大的精煉銅生廠商,也是世界最大的銅回收者。呂嫩的工廠在1916年一次世界大戰高峰期間建起,當時銅制炮彈殼短缺,德國人因此從各個教堂的鐘樓里卸出銅鐘應急?!皬哪翘炱?,這家工廠專做回收材料?!苯浝泶淼绿乩辗颉だ瓭烧f。

銅與塑料不同,可以無限反復回收而不損質量,是完美循環材料。呂嫩的工廠仍然回收批量廢銅,大部分是管道和纜線,但也不得不適應處理含銅量度較低的廢料。在歐洲以市立焚化爐取代垃圾填埋場后,出現了許多僅含只銅片鐵的廢物——拉澤說,“因為有人把手機丟到垃圾桶里了”,而不是投入回收箱。

我和環境經理亨德里克·羅特一起觀看挖掘機拋下一桶一桶的電子殘骸,包括筆記本電腦,投到傾斜的傳送帶上,送向粉碎機——這只是十幾個紛亂嘈雜的分類過程中的第一步。在其中一站,一條傳送帶載著手掌大小的電路板飛速流過。其中一些落入深淵;其余的則好像活了一般跳上另一條傳送帶。羅特解釋說,一套攝像系統判斷各個電路板中是否存在金屬——如果沒有,則啟動噴氣吹走它。

奧如比斯廠將提取的鋁和塑料銷往相關廠家;銅和其他非鐵金屬則進入自家熔爐。在整潔的場院里,塵埃按日清掃,送入熔爐?!拔覀冞@里不生成廢物?!崩瓭烧f。

根據2017年聯合國的報道,全世界只有約五分之一的電子廢物得到回收。奧如比斯甚而從美國進口廢品?!暗乙膊粫r疑惑,為何如此發達的工業國家將這樣的資源白白送人?!崩瓭烧f,“坐失幾十億美元的財富?!边@正開始轉變。例如,蘋果公司鼓勵用戶舊機換新機;德克薩斯的一臺智能機器人將電子廢物拆解,用于制造新設備。

機器。機器設備的再利用是一項可以減少浪費的光榮傳統。近3300架退役美軍飛機和直升機停放在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的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右),那里干燥的空氣能夠降低侵蝕。飛行器的零部件可被回收(下頁)或是經過修復重返崗位。機身上噴了一種可移除的保護性涂層,以利久存。這種設施常被稱為“飛機墳場”,是同類中最大型的一座。

能源。用可再生能源替換化石燃料是建立循環經濟的關鍵一步,冰島的巖漿熱力發電是個范例。海德利斯電站(右)是冰島最大的地熱發電廠,在全世界位居第三。它既生產電力,也為家庭供暖。建在井口之上的多面體球頂使其對地貌的影響不至于太突兀。在藍湖(下頁),地熱水源通過斯瓦森基發電廠產生電力后不再滾燙,被用來建立熱門旅游景點。水中高濃度的硅防止其下滲進熔巖原,并為湖染上迷人的藍色。

但銅也代表了一種普遍的挑戰:即便是最積極的回收策略也有力所不及之處。在奧如比斯,回收銅只占總產品的三分之一,其他部分還是來自銅礦。過去半個世紀中,全球銅產量增長了三倍,并持續上升。我們要擺脫化石燃料所需的技術需要大量的銅。一臺巨大的風力發電渦輪所需的銅就約有30噸。

“需求在增長,”拉澤說,“永遠不可能僅靠回收滿足一切?!毖h經濟需要其他策略的支持。

服裝

我來到懷特島上一幢船帆廠老房子里的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總部,與擁有英國勛爵頭銜的艾倫會面時,她的藍綠色連帽衫上就帶有該基金會的標識——幾個嵌套的圓環。2005年,28歲的麥克阿瑟完成了獨自駕駛23米長的雙體船進行的環球航行,用時71天多一點,刷新了當時的記錄。船上只裝了夠吃72天的食品。航程中,她曾在南極洲的近海與風暴競速,修好過損壞的發電機。經歷過那次微型的環游地球之旅,她帶著對資源有限性的切身體會回到家中。

為什么當時沒人談論這個話題?她感到困惑。她放棄了競技性帆航,利用自己的名氣和與企業董事會打交道的渠道——她對我說“不利用就浪費了”——建起一個組織,以多層級策略推廣循環經濟,并成為這項事業的領頭羊。最好的方式也是最簡單的:通過延長使用期,降低物品浪費量。

這一選擇對大多數人造成的最直接沖擊體現在他們的衣櫥里。根據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的一份報告,從2000年到2015年,世界人口增長了五分之一,但隨著“快消時尚”的爆發,服裝制造量翻了一倍。報告估計,由于存在如此多的廉價衣服,到2015年,每件衣服上身的機會減少了三分之一。今年,全世界丟棄的衣物價值逾4500億美元。

博爾集團的總裁約里克·博爾依靠回收這些衣物賺錢。他的荷蘭家族生意始于百年前的鹿特丹,從博爾的曾祖父用手推車收集廢布、金屬、紙頭開始。今天,他坐鎮多德雷赫特的總部,經營著設在荷蘭、比利時、法國和德國的五家工廠。他們每天收集、分類、賣給回收站或二手市場的丟棄衣物總量可達415噸。

博爾說,人們對自己將舊衣服投入捐贈箱后發生的一切有所誤解;他們以為那些衣服會直接被送給有需要的人。事實是,通常由類似博爾集團的公司收購捐贈的衣物,經過分類轉賣到世界各地。

“你需要豐富的經驗,才能確知一件衣物能夠銷往哪里、重新利用?!辈栒f。通過他身后的窗子,可以看到女工們快速而熟練地從傳送帶拉下衣服,逐件稍作檢視,然后轉身丟進約60個分揀袋中的一個。博爾說,每名女工每天約分揀3噸衣物,做這事必須有時尚眼光——尤其是對于僅占總量5%-10%的優等品,它們是博爾的主要收入來源。在俄羅斯和東歐,女性內衣這類熱門貨可賣出每公斤5歐元的好價錢。大部分次品被打成每個55公斤的大捆,運往非洲,售價可低廉到每公斤0.5美元。

博爾對我的灰色運動外套盯了一眼。我對這身行頭信心十足——反正他看不到內層口袋里的墨水污漬?!拔覀兊侥亩假u不掉你這夾克?!彼麡泛呛堑卮蠓咆试~,“全世界都沒人會要?!睘榱苏胰四米呶疫@件不入流的衣裳他還得倒貼錢。

但卻會有人買二手內衣?我忿忿不平。

“那是干凈的二手內衣?!辈栒f。人們通常不會捐贈骯臟的衣物。

這些日子,他收到的衣服超過了自家處理能力。它們大部分來自德國,由于地方政府參與行動,75%的廢棄物得到回收。博爾找不到足夠的熟練工。在T恤分類區,我注意到一位男性長者?!澳鞘俏野??!辈栒f。退休總裁馬里納斯仍要來出份力。他熱愛這項工作。

博爾集團的最大擔憂是現在服裝界的趨勢。目前,公司能夠轉賣掉60%的收購品。那些能夠留下穿更多次的衣服更有益于保護地球——因為制造它們消耗的材料和能量不需要被替代——也讓博爾有利可圖?!斑@是產業掙錢的根本?!彼f。

剩下40%沒人要的衣服將回收制成抹布,或者粉碎后用于填充床墊的保溫層。有一些被焚燒。越來越多價廉質劣的衣物流入這個回收類別,其中幾乎所有貨品都讓博爾賠本。他說,快消時尚可能讓他生意難以為繼。

有一種回收方式能讓他賺取薄利。數十年來,博爾將羊毛衫和其他松散織物運往意大利普拉托的各家公司,它們用機器拆開毛線,收集能夠重制成翻新衣物的長纖維。棉線和聚酯纖維無法如此回收:拆解出來的纖維太短。數家創業公司正在研發新技術,用化學方式回收這類纖維。博爾認為,歐盟應該要求所有新衣服包含20%左右的回收纖維,以鼓勵這項產業發展。

“十年內就會落成,”他說,“必須落成?!?/p>

在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我聽到了對另一種商業模式的熱忱,它有望在諸多經濟領域中促進資源循環。這是一種基于租賃而非持有的消費模式。各家網上租衣公司目前只占全球時尚市場的不到0.1%,但正在迅速成長。

理論上說,租借更加環保:假如一件物品能由多人使用,則所需衣物總量就會減少。但在實踐中并不一定如此,顧客們可能只會在原有衣櫥基礎上附加奢侈品租借。出租也必將增加服裝所需的包裝、寄運和干洗處理。著有兩本快消時尚專著的記者伊麗莎白·克萊因近期在《ELLE》雜志發表文章探討該模式的利弊兩面?!按┳约阂聶恢幸延械囊挛锸亲罹呖沙掷m性的著裝方式?!彼偨Y道。

食品

人們無法只靠一己之力實現資源循環,整個系統必須轉變。但個人選擇仍然重要?!笆紫纫龅氖窍母俚漠a品?!?世界資源研究所的利茲·古德溫說。

2008年,古德溫當時正在運作的廢棄物與資源行動計劃(WRAP)率先完成了對食品垃圾的重要調研之一。該非營利組織對英國逾2100個家庭進行調查,得到允許后翻查各家垃圾,將食物殘渣匯總稱重?!敖Y果絕對令人震驚?!惫诺聹鼗貞浾f,“我們多次發現包裝完好的整只肉雞?!泵磕暧薪咏话肷忱卟?、四分之一的水果和36萬噸土豆被丟進垃圾桶。綜合來看,英國人購入的每三袋食物中就有一袋被丟棄。

后來發現這種情況并非英國專有。WRAP的全球主管理查德·斯旺內爾告訴我,全球所有食物約有三分之一被浪費,每年損失近1萬億美元。在牛津共進晚餐時,我們兩人都特意吃凈盤中餐。斯旺內爾解釋說,在進行那項調研之前,人們對英國到底有多少食物以及金錢被浪費并無概念。

WRAP還發起了公關活動“愛美食恨浪費”,并與女性群體合作,傳播節省食物的竅門(其中最受歡迎的一種是把舊面包做成加料烤吐司)。它還說服連鎖超市采用一些簡單措施,例如把可食用期限標注得更清晰,使用容量小、可反復密封的食品包裝,取消易變質食品的“買一送一”促銷。這只是些無趣的操作或被人遺忘的常識,但確實有效。到2012年,英國的食品浪費量降低了五分之一?!拔覀円讶〉昧司薮筮M步?!彼雇鷥葼栒f。

最近的進展有所停滯,但也沒人指望單靠常識終結食品浪費。我們可能需要人工智能的幫助。在倫敦肖迪奇區一家老家具廠改造的辦公空間里,Winnow公司的執行總裁馬克·佐恩斯在推銷一種高科技解決方案——這家初創公司已經為1300家餐館的廚房裝上了智能垃圾箱。

農業。全球最大的室內垂直農場由Aerofarms公司經營,其總部位于新澤西州紐瓦克市,致力于以可持續發展方式在城市中心全年種植蔬菜。綠葉菜苗在以回收塑料瓶制成、可以反復使用的培養基上栽種,從下方直接對根部進行霧化澆灌,比室外種植節水95%;不使用殺蟲劑,養分和肥料按需施用,照明設施提供蔬菜生長所需的特定波長光線。該公司稱其產量是同等面積農田的390倍。

食物。利用食品垃圾養殖的黑水虻可替代大豆成為動物飼料中的蛋白質來源,節省農田。英國創業公司Entocycle在位于倫敦的實驗室中測試其養殖環境(上),用酒糟和咖啡渣喂養幼蟲,兩周后就可采收(下)

服裝。從12世紀就開始生產羊毛衣料的意大利城市普拉托,約有3500家工廠雇傭4萬名工人處理廢棄紡織品(上)。毛料按顏色分類、清洗、絞碎后(下)被重新紡成毛線。目前只有1%廢棄紡織品被回收制成新衣。

佐恩斯在會議室里用塑料雞腿進行產品演示。每次廚師或侍者倒下鍋碗中的棄物,智能垃圾桶會稱量增加的重量并拍下照片。人工智能軟件能夠識別新增垃圾的種類——在宜家賣場它學會了區分三種不同的肉丸——并顯示它們的成本。

佐恩斯稱,他的客戶通過聽取垃圾桶的反饋,將日常浪費量降低了一半。自助早餐是浪費重災區,大部分剩菜都被倒掉?!爱斈銓σ粋€問題有了量化的認識,就能開始對它加以掌控?!弊舳魉拐f。扔掉的食物自然會減少。我踏進Winnow公司那涂鴉裝飾的對開大門時,預期的是天花亂墜的宣傳,走出時卻一心想把它的產品介紹給我在麗思卡爾頓當大廚的侄子。

幾天后,我在阿姆斯特丹的InStock餐廳收獲了類似的經歷。這家餐館使用過剩食材制作大膽的美味。在一間裝飾簡潔但燈光和暖的房間里,我在一塊木牌下就坐,牌子上統計了餐廳挽救的食物總量——780054公斤。創始人之一弗里克·范尼姆維根在吧臺對賬,此時也坐過來,在我一道道吃完當晚菜品的過程中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范尼姆維根在商學院畢業兩年后,為荷蘭最大的食品連鎖超市艾伯特海金公司(一般簡稱AH超市)工作時發現了食品浪費問題。作為經理助理,她想要為此做些什么,但卻心有余力不足:從事救濟工作的食物銀行可能會收一些面包,但收不完所有的農產品。她和兩位同事于2014年想出了開這家餐廳的主意,并說服公司予以支持。餐廳從臨時攤位發展到現在的餐館,再到烏德勒支和海牙的分店。而對于范尼姆維根來說,好戲才剛開始。

“我們并不是一早就有開連鎖餐館的夢想,”她說,“一點都沒有。我們只想做點事情降低食物浪費?!?/p>

主菜上來了:肯德基炸鵝塊?!靶⌒?,肉里可能有子彈?!笔陶哒f。范尼姆維根解釋道,西佛爾機場雇人射殺附近野鵝,以避免它們撞上飛機弄壞引擎。死鳥以前被扔進焚化爐,現在都送到這里。肉塊有點韌,但味道好,也沒有夾雜子彈。配著茄醬和紅椒汁,吃得十分順口。

InStock餐廳的廚師們根據手頭食材即興創作。供貨的除了AH超市,還包括農場等生產商?!爸肛煶姓l都會,”范尼姆維根說,“但整個供應鏈,包括消費者——所有人都想要貨色齊全。我們都被慣壞了。商家不愿打出‘缺貨的牌子。因此他們總會進貨過多?!?/p>

2018年,InStock餐廳開始向其他餐館運送過剩的食材?,F在,范尼姆維根的工作重點是取得那些企業食堂的供貨合同?!皩ξ覀儊碚f,最重要的是走量,”她說,“而這類用餐場所常有上千人要吃午飯?!备鶕环菡畧蟾?,自2010年以來,荷蘭人將食品浪費降低了29%,比英國人成績還好。

甜品是妙不可言的漿果泡芙和紅酒煮櫻桃——吧臺里開瓶后放置時間過長不適宜品嘗的紅酒就用來煮甜品。賬單放在一架玩具購物車里送來,車斗里還裝著店家贈送的水果:癟桃、瘦梨各一個。我把它們裝進口袋,打算和明天和從自助早餐拯救的剩菜剩飯一起配成午餐。帶著腦子開竅與肚腹飽足兼有的快感,我在阿姆斯特丹的夜霧下騎車回酒店。

回到房間里,發現了一只轉圈亂飛的蝙蝠??粗强蓱z的家伙找窗戶逃跑,我感受到了另一種啟示——這次是一個關于人類處境的隱喻。

出路

要逃出線性經濟的陷阱,重返自然經濟模式,需要用到大量的發散性思維。我在哥本哈根駐足,瞻仰其新建的市政焚化爐。它通過焚燒垃圾生成能源,而且絕對出離常規:屋頂上建有一座四季滑雪場。而我此行的真正目的地是港口城市凱隆堡——循環經濟的某種楷模。

在凱隆堡,我與11位工廠經理擠在一間狹窄的會議室里。各自運轉的公司之間建立起了一種罕見的紐帶:利用彼此的廢棄物。該團體主席邁克爾·霍爾格倫管理的諾和諾德工廠供應全世界一半的胰島素,加上兄弟公司諾維信,兩家每年排出的酵母廢液有30萬噸。那些廢液被運到生物能源工廠,用微生物轉化為可供應6000戶居民的燃氣和近2萬公頃作物的肥料。而這只是22種廢物轉化路徑中最新的一支,這些企業間交換的水、能源和材料構成了凱隆堡共生系統。

該市的共生經濟協調人利斯貝思·蘭德斯說,這一切并不是出于計劃,而是在四十年間通過一個個雙邊協定逐步形成的。一家墻板公司搬到凱隆堡的部分原因是煉油廠的廢氣提供了廉價能源;后來它又從附近的煤電廠收取石膏,后者從煤煙中萃取二氧化硫。這一切當初發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環境方面的考慮,但蘭德斯說,凱隆堡共生系統每年減少碳排放63.5萬噸,為參與者節省2700萬美元。

德國威斯特法倫的起伏原野是一種著名火腿的故鄉,因此養著許多頭豬。我在這里拜訪了一位女士,她雖沒有工程學背景,卻發明了一套工業級的方案來解決當地的主要問題之一:過量的豬糞。從肥料過剩的農田滲出的硝酸鹽污染了全國約四分之一地區的地下水。我與多里斯·寧豪斯那次會面是在費倫,當地一位普通農民每年可能要花費4萬美元把近2000立方米液態糞肥運到150多公里以外還沒有被過度施肥的農田?!霸缤頃氩环蟪??!睂幒浪拐f。

她的解決方案是建一座從糞肥中提取基本營養元素氮、磷、鉀的工廠。她說服90位農民集資840萬美元建廠。農場的糞肥被微生物分解,生成的沼氣成為發電機的燃料,電力除滿足自用外還能將盈余賣給電網。從發酵后的膠汁分離出富集氮和鉀的褐色液體和含磷35%的粉末。所有產物都能出售,工廠不生成任何廢物。我造訪時,它還處在試運行階段。寧豪斯用一只小白碟子展示了第一批磷肥,仿佛開礦時挖到的金粒。

很久以前,每位農夫都經營著自己的循環經濟。工業養殖的運作方式打破了那種循環。幾年前,我在德克薩斯州的飼養場待了一段時間。我目睹110節車廂的火車滿載來自艾奧瓦州的玉米隆隆駛入,而飼養場里堆成小山的畜糞在等待運到當地農場。難道那些糞肥不應該運回艾奧瓦州去滋養玉米田嗎?回答是費用太高。但假如那里擁有類似寧豪斯的工廠,就只需要運出提純的養分 ,也許能夠修復循環。

埃本·巴耶爾在2006年推出自己的新發明時,還在紐約州倫斯勒理工學院讀工程學。當時他學到了發散性的思維方式,并有了思索的課題:碎木合成板和玻璃纖維中使用的有毒膠劑。在佛蒙特州一座農場里長大的巴耶爾干過不少把碎木屑鏟進爐子的活兒。木屑常會粘在一起,因為它們被真菌的菌絲體占據,那是一種厚密的微細纖維網,蘑菇根部也是相同構造。巴耶爾想,能不能用蘑菇生成無毒粘合劑?

他與合作伙伴加文·麥金太爾創立的Ecovative Design(ED)公司推出的第一個產品是包裝材料。他們在麻纖維碎末或木屑上接種少量菌絲后,那些微小的白色根須填滿了碎屑縫隙,將其網羅粘連在一起。他們發現這種物質可以在塑模里長成任何形狀,將之脫水就會停止生長,使用完畢后可以用于堆肥。在過去十年間,生態創新設計公司出產了逾450噸包裝材料——用于包裝器物邊角、制作展示化妝品的模具等等,提供給那些愿意為可持續經濟多花一點錢的顧客。

近期他們轉向了更宏偉的目標——100%的菌絲制品。在土壤中,菌絲體以層疊的網狀生長,接觸到空氣時,就形成蘑菇。ED公司找到一種途徑,誘使菌絲采取混合生長模式,以密實的微層相互疊加?!熬拖袷巧锶S打印機?!卑鸵疇栒f。利用商業投資以及來自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的920萬美元,該公司正在擴充一個實驗室,研究如何用菌絲生成各類物品,包括鞋底、純素皮革、人造牛排的可食用筋絡。2018年,設計師斯特拉·麥卡特尼用菌絲制造了一只手提袋,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展出。

在麥克多諾和布勞恩加特的“從搖籃到搖籃”模式中,甚至連“廢物”的概念也不存在。每件材料要么是設計完善的“工藝養料”,能夠無限制地循環使用,要么就是生物制品,能被吃掉或堆肥。巴耶爾也持有同樣的觀點——但他堅信未來大部分材料將是生物制品?!吧飦碓床牧媳旧硪咽堑厍蛱烊贿\作的一部分,”他說,“地球能夠消化那些產品?!?h3>超越善惡

制造這么多垃圾并不意味著我們很邪惡,只說明我們有點傻。我在德國漢堡采訪邁克爾·布勞恩加特時,他幾乎等不到我翻開采訪本,就道出這個核心論點。他說:“我們依靠從搖籃到搖籃理念,對抗一種源自宗教信念的文化遺產?!彼傅氖悄切┮簧裾撟诮?,它們賜予環境保護主義的遺產是一種觀念:自然是善的,而人類從其對自然的影響而言,基本上是惡的,我們的努力至多只能限制自身的破壞。但對布勞恩加特來說,這種觀點是誤入歧途,缺乏抱負。他作為環保主義者,與化學家和工程師一樣,相信我們可以對自然進行改造和提升。他曾設計出可自然降解的冰激淋包裝紙,嵌入野花種子;你可以隨手丟棄,讓它散播美好。

在阿姆斯特丹郊外,我參觀了一座占地9公頃的辦公園區,由麥克多諾的公司設計,布拉恩加特協助選取材料,名為20/20園區?,F在建成了約四分之三,已經是一座綠色悅目的辦公園地。建筑的外立面式樣多元、富于想象力,內部空間采光充足、布局宜人,所用能源皆可再生,廢水經過處理可就地循環。最精彩的特色反而不顯眼:與常見的混凝土板樓面不同,建筑內使用的是薄體、中空、鋼筋支撐的地板,使得普通六層建筑的高度能容納七層空間,總體節省了30%的建筑材料。

冬季,從當年夏天存儲于地下、來自附近運河的溫暖水流,在地板底層的管道中流淌,為上層空間加熱;夏季,儲自前年冬天的冷水流經每座建筑的管路,為下層空間制冷。而且與水泥板不同的是,這些預制地板—天花板部件可拆卸、可再用,便于將來的改裝或拆除。20/20園區的建筑都是“材料銀行”——而在其他地方,建筑材料是垃圾填埋場的最大廢物源。

當麥克多諾向我提及萊布尼茨的一切皆有可能論時,我的心思卻跑到自己更熟悉的老電影《餐館》上?!凹偃鐩]有美夢……就會噩夢連連?!笨斓浇Y尾時,米基·洛克扮演的角色說。他和青澀的伙伴們即將邁入未知的將來。也許他們能成功長大,也許不能?;蛟S,我們所有人類都處在類似的局面——需要一個美夢來指引方向,才可以避免噩夢。

循環經濟就是一個美夢,它啟迪了很多人做出了精彩的事業。但是——如果我可以潑盆冷水來作結語的話——現狀是,它目前沒有成真的跡象。假如你不看那些光鮮的亮點,而轉向德威特展示的陰暗數據,就會看到“閉環差距”正在增大而不是縮減。我們對自然資源的使用量可能在2050年翻倍。碳排放量仍在上升。

與我采訪的其他樂觀者相同,德威特將希望寄予時間。建設循環經濟需要大范圍的文化更迭,規??氨犬敵醯墓I革命?!斑@需要恒心,”德威特說,“我的感覺是我們無法依靠現在當權的一代實現它。這需要新一代人的努力才能啟動?!?他言語中被推下舞臺的正是我這一代,我卻不覺得受了冒犯。當然,循環經濟到來時,我們早已在墓園吃土了。但化作肥料回歸大地就是我們的參與方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