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現象”與“八桂書風”建構的現實價值

2020-04-17 12:08葉立文張梅潔
錦繡·中旬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現實價值

葉立文 張梅潔

摘 要:廣西書壇“八桂書風”文化品牌建構的構想與推出,并作為廣西的一個文化品牌加以培育。分析當代中國書法1993年“廣西現象”的產生、概況及影響,探討“廣西現象”成功的因素及其對當下“八桂書風”建構的借鑒意義。研究廣西歷史文化資源,探索“八桂書風”建構的現實價值,對推動廣西書法事業的健康發展大有裨益。

關鍵詞:八桂書風;廣西現象;現實價值

一、“八桂”及“八桂書風”

“八桂”即廣西地區,以桂林盛產桂樹桂花而命名。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始設桂林郡后,即以“桂”來雅稱廣西地區。官方記錄在明代官修的《大明一統志》中,開始以“八桂”來作為行政區劃名稱。韓愈《送桂州嚴大夫》詩中作“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弊钤缬谩鞍斯稹币辉~。

“八桂書風”即生活和工作在廣西的書法家,在從事書法藝術創作實踐中,受廣西自然、人文、生活環境等方面影響,受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熏陶,形成了對書法藝術追求的目標一致、書法審美的心理相通、書法理念相似、價值觀念相同的書法藝術風格,稱之為“八桂書風”?!鞍斯饡L”研究探索八桂書法家藝術的風格、風范、風度等方面,是一個地域性書法群體的概念?!鞍斯饡L”充分體現了廣西地域人文氣息的書法風格,是大批長期生活在區內的書法家在探索實踐中,不斷發展、逐漸形成的一種藝術風格?!鞍斯饡L”是一個兼容并蓄的書法流派,是廣西書法發展的旗幟,是廣西的一個文化品牌。

二、“廣西現象”及成功經驗

在1993年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第五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展上,共有廣西19位作者的作品入選、獲獎。其中一等獎10個中廣西占了4個,分別是唐錫生(張羽翔)、蔡夢霞、于斌(黃文斌)和黃渚(羅宇紅)。陳國斌的篆刻在同類作品中也位列第一。這種現象在全國歷屆大展中絕無僅有,產生了極大的轟動,被書法界稱為“廣西現象”?!皬V西現象”出現后,《中國書法》、《書法報》、《書法導報》等全國性雜志報刊對“廣西現象”都作了專題報導。書法媒體也鋪天蓋地的對“廣西現象”展開激烈爭論。贊揚者有之。如當代書法理論家周俊杰先生在討論“廣西現象”時指出:“作為一個年青的群體,他們有共同的藝術目的——形式至上,有統一的訓練方法????——從審美入手,最關鍵之處在于他們所走的藝術道路——以回歸傳統為手段,以表達當代人的情緒為旨歸;他們共同的指向——古代民間書法……他們的作品,表面的仿古中充滿了當代人審美的因素——尚情、尚趣。在人們習慣了的書壇各種面目之外,從傳統中挖掘了現代意識的因素,所以在全國第五屆中青展上取得的成功并不意外。他們的道路所呈現的意義也許比作品本身更有價值,這正是我們當代書壇由新古典向現代轉變最富有成果的一個流派?!狈磳φ哂兄?,他們觀點是:這些作者年輕,沒有多少學問,書法會毀在他們手上;染色仿古屬投機取巧,雖然形式上有點新奇,但此風不會長久。

“廣西現象”的成功經驗

1.在傳統優秀資源里極力挖掘可以借鑒的創作因素,在回歸傳統中尋找新的藝術語言。取法西域殘紙,積極吸收最新考古資料。作品大都借鑒西域殘紙書風來進行創作,給人面貌一新的感覺。用西方形式思想與方法來指導書法的形式實驗,現代思想與古代書法經典進行連接,實踐證明古代經典書法可以用現代的形式思想與方法來進行解讀的,而且取得了輝煌的成果。以當代價值取向的思想觀念來理解、闡釋傳統,通過把握歷史文化發展演變脈絡框架,通過歷史來把握當代,又由當代來感知歷史;以一種傳統的當代性和主體性的觀念來面對這一問題。嘗試創造新的藝術手段來滿足當前藝術認識的需要,進而超越傳統的慣例和表現新的主體情感,設計出符合于這個時代特色的新的作品樣式。

2.作品做染色仿古處理,在宣紙上打蠟、做舊、染色,與不仿古的作品相比,視覺沖擊強烈且引人注目。強調包裝意識,重視新穎的整體形式效果。雖然作品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爭議,但是仿古染色之風日后卻流行全國。

3.重視形式構成。作品分段書寫,以平實簡單的書法技巧排列縱橫明快的線條韻律,他們作品的形式構成各自不同,都遵循了視覺規律,是長期進行形式訓練的結果。成立“細柳營”目標就是要進行形式實驗,探索形式的功能與表現,從而為書法教育、書法創作開辟一條道路。細柳營的訓練目的性非常明確——書法形式實驗,陳、張二位老師制訂了非常嚴格的形式訓練課程——由淺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漸進,每一個階段都圍繞著書法形式進行不同的訓練內容。

4.群體創作模式,“廣西現象”入展獲獎作者都來自一個群體“細柳營”?!凹毩鵂I”是一個書法培訓班,老師是陳國斌和張羽翔。一群青少年經嚴格考試成為書法培訓班的學員?!凹毩鵂I”是既競爭又團結、既嚴肅又活潑的團體,為“形式實驗”而嚴格訓練。共同學習“形式訓練”的課程,經過4年的艱苦學習在全國第五屆中青展上一鳴驚人,獲得了成功。

三、“八桂書風”建構的現實價值

1、對“桂學”建設的推動作用

桂學為研究廣西之學,基礎是廣西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廣西北部灣經濟開發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從而促進了廣西經濟的崛起,首府南寧作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橋頭堡,推動廣西國際貿易的崛起,廣西作為大西南出海通道從而提升廣西在全國的地位。文學桂軍的崛起促進廣西文藝大繁榮大發展,為桂學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創造了良好氛圍和條件。潘琦先生指出桂學的研究內容“應該從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社會變革、歷史人物、文學藝術、科研教育、民族語言等方面框定”。按照潘琦先生的說法,書法歸為藝術之門類,理應為桂學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因此,建構“八桂書風”必然會促進桂學的發展。

在中國各地,有敦煌學、藏學、徽學和閩學、湘學、鄂學、滇學、黔學、蜀學等諸多門類??v觀這些學術門類,無不具有濃厚地域特色,而且每一處都有著豐富的地域文化資源為之提供成長發展的土壤。而“桂學”作為新起之輩,要想并立于諸學之林,必須充分挖掘具有八桂大地之特色資源,打造出異于其他學術門類的學術?!鞍斯饡L”作為一種地域文化——這也是與“桂學”有著重要聯系的地方之一,有著鮮明的廣西民族個性,關于“八桂書風”的研究勢必會推動“桂學”的研究。

2、凝聚藝術家的核心作用

當代書法理論家周俊杰先生在探討當代中國書法發展問題的時候指出:“書法流派確是當今一個重要問題,只有流派、學派的興起,相互競爭,相互啟發,相互促進,書法藝術才有可能超常規的發展;同時,它也是一個時期書法迅速發展的重要標志?!薄鞍斯饡L”,即研究探討八桂書法家書法藝術的風格、風范、風度等方面,是一個地域性書法家群體的概念。它使廣西書法有了一個具體的定位,讓人對廣西書法的風格特征、審美傾向和脈絡源流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鞍斯饡L”是廣西書法的一個符號,也可以說是廣西書法的一面旗幟,它是一個兼容各種風格的一個流派。

“八桂書風”起到了一種旗幟作用,是凝聚廣大八桂大地的書法藝術家的核心和紐帶。這些藝術家們長期生活在廣西大地上,受到廣西獨特的歷史文化熏陶和優美的山水文化浸染,形成獨具特色的風格流派。這種流派具有相一致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征。廣大廣西書法藝術家們在這面旗幟下,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甚至為培養廣西中青年書法藝術家以及對外開展書法藝術交流都起到了巨大作用。所謂團結力量大,眾多的廣西書法藝術家們有了這面旗幟,這個名片,將會凝聚在一起充分發揮出主體的能動作用,大膽進行藝術創新,使廣西書法大放異彩,為中華書法藝術增色添彩。

闡述“八桂書風”的產生及提出,分析當代中國書法1993年“廣西現象”的產生、概況及影響,探討“廣西現象”成功的因素及其對當下“八桂書風”建構的借鑒意義。廣西書壇建構“八桂書風”的構想與推出,并作為廣西的一個文化品牌加以培育,對推動廣西書法事業的健康發展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西中文.書法傳統與現代論綱[M].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4.

[2]周俊杰.書法復興的尋繹[M].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4.

[3]洛奇.書法與當代藝術[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1.

[4]朱培爾.亞洲當代書法思潮[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1.

[5]陳大中.當代書法創作模式與流派研究[M].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

葉立文(1985.6-),男,漢族,河北臨西人,碩士,講師,廣西師范大學,主要從事美術教育研究。

通訊作者:張梅潔(1985.2-),女,漢族,山東臨沂人,碩士,講師,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主要從事美術教育研究。

基金項目:1.2017廣西教育廳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金基礎能力提升項目(2017KY0057)題目:“八桂書風”文化牌塑造的戰略意義研究;2.2015.廣西教育廳廣西壯族自治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和發展專項課題(JGY2015022)題目:新媒體在研究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3.2017廣西教育廳教改項目(2017XJGZ13)題目:書法藝術公共課程結構體系與教學方法改革研究

猜你喜歡
現實價值
淺析房產檔案管理工作的現實價值和意義
淺談新形勢下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現實價值
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當代價值
盧卡奇物化理論對中國當代啟示
學習英美文學的價值和現實意義
新媒體在高職生政治價值觀教育中的價值研究
低星級酒店員工晉升制度的優劣勢分析及對策研究
論我國傳統道德的誠信規范及其現實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