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來芒萁這么美

2020-04-23 03:51龍芊霓
珠海 2020年12期
關鍵詞:孢子葉片植物

龍芊霓

想必每一個南方人對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都不會陌生。在燒柴做飯的年代,芒萁是南方農家中必備的引火材料。母親曾和我說談起過她童年扒芒萁的時光。扒芒萁是比較輕松的農活,通常由孩子們擔當主力。那時候的孩子幾乎都有找芒萁的小技巧。放學后回家帶上一把耙子出門,在家宅附近晃悠一會,很快便能收獲一大捆,帶回家燒柴備用。我出生時家里已經用上了燃氣灶,我并沒有經歷過扒芒萁的童年,倒是幼時回老家守著外婆的灶火時見過芒萁燃燒。芒萁燃燒的姿態極美。干芒萁遇火即燃,火苗飛快地竄上枯枝,在火焰的包裹下,芒萁葉片迅速內卷,眨眼的功夫便化為碳灰,一碰即散。幼時調皮,外婆做飯,我總愛在邊上往灶火里添芒萁,一次又一次地觀察它燃燒的姿態,覺得是一件頗有意思的事。外婆則在一邊急忙翻炒著鍋中的菜,一邊趕緊藏起剩下的一小撮芒萁。

如今,芒萁不再是家中必需品,很多城市里長大的孩子已經不認識它,把它當做一株“雜草”,甚至因為芒萁太過常見,一些人已經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其實,即便撇開芒萁的“功能性”不談,稍微觀察一下芒萁,你就會重新認識它,原來芒萁這么美。

生命進化的奇跡

芒萁屬于蕨類植物。世界上所有的蕨類植物大約有12000種左右,我國有2600余種,大約占世界總數的五分之一。我國的蕨類植物主要分布于南方,從地理條件來看,珠海有著觀察蕨類植物的先天優勢。蕨類植物的生存歷史非常悠久,它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以孢子繁殖的植物,距今已有約4億年的歷史,被稱為“生命的進化和發展歷史上的一個奇跡”。

芒萁不開花,不結果,沒有種子,以孢子繁殖。孢子繁殖是蕨類植物繁殖的特征之一。每年秋末冬初,是芒萁孢子囊將要成熟的時期。倘若你在此時找到一株芒萁,將葉片翻到背面,在灰白的葉片背面可以看到圓形的孢子囊群排列分布。細看,大概5-8個孢子囊組成像小花一樣的圓形囊群。這些孢子囊里有著成百上千個負責繁衍的孢子。芒萁的孢子囊從發育到成熟大約需要2個月時間。當孢子成熟后,它們便會陸續彈出,這是新生命開始的重要一躍。因為芒萁依靠孢子的傳播來進行繁殖,這決定了它的生長環境必須是在潮濕的環境中,所以成熟孢子要以水為媒介完成受精,當生存條件合適時,孢子發芽新的生命征程就此開啟。

芒萁的生存能力非常強大,只要有幾顆孢子發芽,數年后便能繁衍出茂盛的芒萁群落。這得益于芒萁龐大的根莖網絡,它的地下根像竹鞭一樣,能夠重新長出新的植株,并不斷向四周擴散,讓整個芒萁種群欣欣向榮。所以,不論是人為采割還是火燒,只要破壞的僅是芒萁地表上的部分,它們便很快又能生長出新的群落。

蕨類植物登陸后,以其強盛的繁衍與生存能力,很快便給地球覆蓋上翠綠的底色。蕨類植物成片生長,腐爛后又成為其它動植物生存的重要養分。很難想象上億年前的地球是怎樣的景象,那時的蕨類植物是恐龍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單是想象一下,個頭矮小的劍龍囫圇吞食著低矮的蕨類植物的場景,都會讓人覺得很神奇。如今,恐龍已經滅絕,蕨類植物依然生生不息繁衍生存在地球上,生機勃勃地生活在我們身邊。

嫩芽似花

雖然芒萁不會開花,但它本身的樣子就很古樸優美。春天,芒萁會長出幼芽。幼芽時的芒萁葉片還沒有展開,蜷縮著像是一個個軟糯的小拳頭,姿態各異,形態萬千,足以吸引人的好奇心。成片的芒萁群幼芽更是可愛,像是一群可愛的小問號,努力地搖曳著身子,對世界充滿好奇的樣子。隨著時間推移,幼芽慢慢展開,卷曲的葉片逐漸張開。葉片成對生長,沿著棕褐色的細莖,分叉展開,再往上分叉展開,就這樣,一莖連一莖,開始呈粉黃色,此后逐漸長成綠色。漫山遍野,讓人感覺生機無限。

仔細看,你會發現芒萁的葉子的分叉很有意思,是二叉樹形,就是一分二,二分四的規律。自然界中有很多有趣的幾何圖案和數字排列,比如腫柄菊相鄰兩片葉子夾角222度32分,與360度呈黃金分割比例。二叉分支是最原始的一種植物分枝方式,在裸蕨中較為常見,比如地錢、鹿角菜、松葉蕨等。

也許芒萁沒有那些有花植物那么華麗,但其獨特的外形在西方素有“無花之美”的稱譽。植物志上形容芒萁的葉片“篦齒狀深裂幾達羽軸”,篦是一種密齒梳。芒萁的葉子規整,有著天然的和諧之美。很多植物標本的初學者會以芒萁標本作為入門,因為芒萁的葉片無需過多加工,簡單地呈現就很漂亮,讓人很有成就感。在日本,蕨類植物被認為是高貴素雅的象征。在日本花道藝術中,經常能見到用芒萁來打造古樸的調性。而在歐美等國家,蕨類植物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顏色青翠,外觀清雅,也常作為室內插花的點綴。新鮮的芒萁葉片,挺立修長,不僅翠綠、水潤,富有光澤,而且枝干挺立,葉片舒展,張力感強,用芒萁作為點綴可以營造出花束的線條感和空間感。

芒萁也有口味偏好

不僅人有口味偏好,芒萁也有。芒萁是偏好“酸口”。芒萁是典型的酸性土壤指示性植物,有芒萁生長的地方,說明了這片地區的土壤有點酸。因為芒萁生長能力強,所以它常是荒地的先鋒物種,森林大火過后,往往先生長出來的是芒萁,在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地區,最后褪去的也是芒萁。芒萁是防止水土流失的優選植物。在珠三角地區,很多高速路段兩邊的山坡上,生長著成片的芒萁。這些芒萁不僅點綴著路途風景,還有著防止滑坡的重要作用。芒萁雖然不高大,但它似乎有種古老的使命感,堅持著一份誓言,默默守護著

森林。

芒萁也不是完全沒有“個性”的植物,它有明確的“交友原則”。在野外,芒萁常與杉刺、松樹、映山紅、桃金娘、山莓等相伴叢生。此外,芒萁和菌類也是一對“好伙伴”。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就有農業學家利用芒萁、五節芒等野生草本植物“以草代木”栽培食藥用菌的研究,并成功研究出“菌草技術”。據研究表明,用芒萁作為靈芝栽培基材生長出的靈芝,有效成分多糖肽的提取率最高是椴木栽培出的3倍。

不過,芒萁對另一些植物似乎不是那么友好。芒萁會通過向周圍環境釋放一些化學物質,排擠一些植物的生長發育,為自身創造有利的生存條件,這是一種植物界普遍存在的“化感作用”。有研究表明,芒萁水提液對刺莧、豚草、稗草、牛筋草、鯉腸、狗尾草等植物的種子萌發有顯著或極顯著抑制作用。已經有研究將芒萁的這種植物特性用于抑制有著“植物殺手”之稱的入侵植物——薇甘菊,以本土植物控制外來植物入侵,芒萁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無論是干旱貧瘠,還是風雨雷電,自然里的芒萁總是一派生氣蓬勃的姿態。作為一種比恐龍還古老的植物,芒萁以其頑強、野性的基因密碼代代傳承,生存至今。沒有花的植物,竟然也可以這么美。下一次遇見,你是否會為芒萁的魅力而駐足?

植物檔案

中文名:芒萁

拉丁文名:Dicranopteris pedata

別稱:狼萁、鐵狼萁、蘆萁、門舌等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無患子科

科:無患子科

屬:龍眼屬

形態特征

植株高達3-5米,蔓延生長。根狀莖橫走,深棕色,被銹毛。葉遠生;柄深棕色,幼時基部被棕色毛,后變光滑;各回腋芽卵形,密被銹色毛,苞片卵形,邊緣具三角形裂片,葉軸第一回分叉處無側生托葉狀羽片,其余各回分叉處兩側均有一對托葉狀羽片,斜向下,上部的變小,披針形或寬披針形;末回羽片形似托葉狀的羽片,篦齒狀深裂幾達羽軸;裂片平展,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頂端鈍,微凹,基部上側的數對極小,三角形,全緣,中脈下面凸起,側脈上面相當明顯,下面不太明顯,斜展每組有,小脈3條。葉堅紙質,上面綠色,下面灰白色,無毛。孢子囊羣圓形,細小,一列,著生于基部上側小脈的彎弓處,由5-7個孢子囊組成。

生境分布

我國南北皆有,生于海拔140-2000米強酸性土壤荒坡或林緣,在采伐后或放荒后坡地常成優勢群落。也廣泛分布于印度、越南、朝鮮半島及日本等地。

猜你喜歡
孢子葉片植物
橡皮泥科學實驗室
我的植物朋友
葉片雨水痕跡大不同
家蠶微孢子蟲類枯草桿菌蛋白酶Nbslp2的保守性及轉錄活性分析
哦,不怕,不怕
將植物穿身上
植物罷工啦?
玉米彎孢菌葉斑病分生孢子飛散動態
制作孢子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