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溈山

2020-04-24 09:26蔡武
華聲 2020年3期
關鍵詞:湖湘

蔡武

初識寧鄉溈山之名是在《五燈會元》《景德傳燈錄》一類書里。那時還只是為溈山靈祐大師的機鋒和智慧所傾倒。及年長,發現溈山竟常常出現在各種文化典籍中,于是溈山便在心里沉淀下來。究竟是什么使得偏僻的溈山能名滿天下?溈山又為何能使那么多的文人騷客、高僧大德投下終極性的生命留戀?

帶著這些疑問,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走近溈山。

溈山海拔千米,為溈水環抱,四周云氣相匯于斯,草木深茂,霧障云飛,大氣磅礴。溈之為山,自古有“大溈凌云”之壯觀?!昂庠乐?,山之大者數十,而溈最著?!睆那宕鷮W者陶汝鼐的評價中可見溈山氣魄之大、氣勢之雄。

溈山體量之大,超乎想像。車環山行,白云倚窗,塵思頓消。林間鳥語陣陣,金線縷縷,滿山的鮮花在頭頂、腳底跑過。

汽車止處,深綠叢中凸現一座重檐歇山頂的寺廟,赫黃色的磚墻透出無限莊重氣氛,這便是名聞海內外的密印寺。密印寺占地近萬平方米,古木參天,清泉瀉地。比密印寺更迷人的是與該寺有著密切聯系的幾位文化名人。史載,唐元和二年,即公元807年,名僧靈祐在溈山毗盧峰下結廬弘法。熱愛佛法的唐代詩人、宰相裴休在湖南任觀察使時,在溈山日與師相系于青嶺白云間,后為其奏請建造了此寺。溈山靈祐與其弟子仰山慧寂共同創立了中國佛教禪宗五宗七派中的溈仰宗,溈仰宗是禪宗中最早形成的宗派,在佛教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密印寺也因是溈仰宗的祖庭而世代香火鼎盛。

唐宣宗時,有一皇子病重,裴休便將自己的二兒子裴文德送入密印寺中替皇子出家以祈福治病,其子便是后來大名鼎鼎的法海和尚。法海的法號是靈祐禪師所賜,但水漫金山的故事則是后人演繹出來的。裴休晚年居溈山裴公庵,葬密印寺對面端山之陽,距密印寺2.5公里,其墓不遠處便是靈祐禪師的墓塔。兩人生前盤桓于溈山山陰道上苦思苦悟,死后在這松濤陣陣的山林里也能一起參禪問道吧。

裴休、靈祐墓往南是晚唐五代著名詩僧齊己的修行之所齊己庵。齊己與八指頭陀是我極喜歡的湖南籍詩僧,黃山書局出版的《齊己詩注》更是我的案頭書?!度圃姟肥珍浧湓娮?00余首,數量僅次于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清代紀昀評“唐詩僧以齊己為第一”。齊己的詩類型之豐富、質量之上乘決不亞于唐朝任何一位詩人。他寫勞動人民疾苦的《西山叟》:西山中,多虎狼,去歲傷兒復傷婦。官家不問孤老身,還在前山山下住”。他寫歷史喟嘆的《庚午歲十五夜對月》:“海澄空碧正團圓,吟想玄宗此夜寒。玉兔有情應記得,西邊不是舊長安?!碑斎?,他寫得最多的還是“誰共心無事,局上度流年”這類淡雅雋永、充滿禪意的詩。如果你知道他就是出生于溈山的放牛娃,后拜仰山慧寂為師,爾后云游天下,最后二十年不出溈山的修行僧后,就不會驚訝他何以能寫出這如許既貼近社會又不離大自然的好詩了吧。

與裴休、靈佑、齊己同葬于溈山的還有南宋著名的張浚、張栻父子。張浚是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人,漢留侯張良及唐玄宗時名相張九齡之弟張九皋之后,是南宋中興宰相,抗金統帥,曾都督岳飛鎮壓楊幺起義,后封魏國公。張浚曾在潭州(今長沙)任刺史多年,后被讒落職,被貶永州多年。張浚病逝于江西余干,臨終前,他手書二子張栻、張杓:“吾當相國,不能恢復中原,雪祖宗之恥,即死,不當葬我先人墓左,葬我衡山足矣”。因時人認為溈山屬衡山余脈,這位不愿回去故鄉的英雄便在溈山的懷抱里落葉歸根了。望著張浚墓額上的“精忠大義”四個大字,不禁使后來者扼腕長嘆,為英雄掬一捧熱淚。

張浚之子張栻的墓與張浚墓并列于九曲峰下,墓碑上刻“宋大儒張南軒先生之墓”,駐足于墓園,能聽到不遠處的溈水流過的聲音。這位將湖湘學派塑造定型的文化巨人、南宋理學泰斗就這樣靜靜地躺在溈山里溈水旁。他的身軀也許已化為泥土,而經他發揚光大的湖湘文化卻經由溈水流向天地間。

張栻生于南宋高宗紹興三年(1133年),曾于衡山師從理學宗師胡宏。后任吏部員外侍郎,并知袁州、江陵。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主管岳麓書院教事,任山長8年,樹立起“學貴實(經世致用)”“明人倫(講求道德修身)”的學風。從學者達數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學派規模,成為一代學宗。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專程從福建崇安到潭州(今長沙)訪問主教岳麓書院的張栻,兩人就《中庸》等儒家經典進行了兩個月的會講,一時轟動天下,對湖湘學派與閩學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張栻在《岳麓書院碑記》中明確提出辦學不是為了科舉,也不是為了學習文辭,而是應注重培養操行,辦學的根本目的是“傳道濟民”,為社會培養經國濟世的人才。當我們驚嘆于后世的岳麓書院涌現的眾多經天緯地之才時,是否想起過這位長眠于溈山的哲人呢?

在溈山的網形山麓里還埋葬著寧鄉歷史上唯一的一位狀元——易祓。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易祓被宋孝宗欽點為狀元。易祓為官清正剛廉,官至禮部尚書,后因主張對金用兵而削職。易祓85歲高齡歿于故鄉,葬于溈山,死后獲得朝庭高度評價,予以厚葬,獲“寧鄉開國男”封號。

易祓被歷史記住還有另一種方式,在《全宋詞》里收錄了他與妻子肖氏唱和的兩首詞。早年,易祓在京城杭州做官后,給留在溈山的肖氏寫了一首《喜遷鶯》:“帝城春晝。見杏臉桃腮,胭脂微透。一霎兒晴,一霎兒雨,正是催花時候。淡煙細柳如畫,雅稱踏青攜手。怎知道,那人獨倚闌干消瘦。別后。音訊斷,應是淚珠,滴遍香羅袖。記得年時,瞻瓶兒畔,曾把牡丹同嗅。故鄉山遙路遠,怎得新歡如舊。強消遣,把閑愁推入,花前杯酒?!逼拮有な匣亓艘皇住兑患裘贰罚骸叭緶I修書寄彥章,貪卻前廊,忘卻回廊。功名成就不還鄉,石做心腸,鐵做心腸。紅日三竿未理妝,虛度韶光,瘦損容光。相思何日得成雙,羞對鴛鴦,懶繡鴛鴦?!币牢铱?,這位狀元妻子的詞遠比丈夫寫得好。這種夫妻間精巧的唱和,在《全宋詞》乃至整個中國文學史上,并不多見,只有李清照與趙明誠、趙孟頫與管道昇堪比,溈山卻默默地見證了宋詞中這朵奇葩的綻放。

易祓當年回歸溈山,修了一座藏書樓,取名“識山樓”,并寫下了“山外如何便識山,白云出岫鳥知還。更看面目知端的,卻在先生幾杖間?!钡脑娋??!白R山樓”,多好的名字??!我們今天如何才能識得這座神奇的山呢?

當地人告訴我,上溈山有三條路——分別尋著靈祐祖塔、月山、易祓墓往上走。月山就是齊己詩里經常描繪的可以看到月亮的地方。這不就是佛家、詩歌、儒家的三條路嗎?這不就是識得溈山的三個密碼嗎?溈山的塊塊墓碑凝固著歷史的風云,座座青峰凝聚著連綿的文化,我甚至覺得,如果要用一座山來代表湖湘文化,則非溈山不可!

猜你喜歡
湖湘
《湖湘論壇》征稿啟事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與啟示
柳宗元湖湘詩歌系年考辨
湖湘掃描
湖湘掃描
湖湘掃描
湖湘論壇2016年全年目錄
《湖湘論壇》征稿啟事
湖湘掃描
湖湘掃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