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世瑰寶
——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概說

2020-04-28 02:08文/戚
藝術品 2020年12期
關鍵詞:江戶浮世繪中國美術館

文/戚 明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期(1603—1867)興起的風俗版畫,是大眾文化勃興的產物。其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通過描繪女性生活、演員肖像、風景名勝、相撲武者、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等,生動記錄了日本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世俗風情,是日本近世民間生活的百科全書。浮世繪脫胎于日本室町時代至江戶初期的風俗畫,在興起與發展過程中借鑒了中國明清版畫的木版套印技術和西方繪畫的明暗透視法,形成了富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藝術風格。浮世繪以其單純明快的色彩、細膩流暢的線條、出其不意的構圖和東方趣味的造型成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美術樣式,在國際范圍內享有盛譽。

中國美術館收藏有一批日本浮世繪版畫,在此,筆者將從藏品的來源、特點等方面予以介紹,并甄選浮世繪美人畫、役者繪、風景畫等題材中的重要作品進行賞析,以饗讀者。

歌川豐春 三十三間堂 25cm×38cm 中國美術館藏

一、藏品來源

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作品來自版畫家李平凡先生的慷慨捐贈。

李平凡1922 年出生于天津。20 世紀30 年代,他受到魯迅先生倡導新興木刻運動的感召,通過自學開啟了木刻創作的道路,在幾年時間內發表了一系列表現勞苦大眾艱辛生活的版畫作品。1943 年,李平凡應日本神戶華僑學校校長李萬之的邀請赴日任教。在旅居日本的數年時間里,他在工作之余一方面埋頭研究日本版畫史,閱讀了大量關于日本版畫的研究著作;另一方面省吃儉用,將大部分收入都用來購買日本版畫和書籍。據李平凡自傳《版畫滄?!分杏涊d,時值“二戰”后期,日本國內民不聊生,民用物資價格飛漲,但是這些版畫作品和書籍由于乏人問津,價格相對低廉。因此,在幾年時間內,他便收藏了一批珍貴的日本版畫作品,包括浮世繪、現代版畫和藏書票等。

1950 年回國之后,李平凡充分利用其日本版畫收藏舉辦展覽和觀摩交流活動,出版畫集,使國內美術界開始接觸、了解日本版畫。與此同時,他還配合展覽和觀摩會舉行了多場講座,介紹日本水印木刻技法,推動了20 世紀五六十年代水印套色版畫在國內的普及和發展。70 年代末80 年代初開始,李平凡致力于中日美術尤其是中日版畫方面的雙向交流,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1987 年榮獲“日中美術交流特別貢獻金獎”。

2004 年,李平凡將其個人作品和多年收藏的國際版畫捐贈給中國美術館。其中,國際版畫部分包括日本浮世繪、現代版畫、藏書票和歐美版畫等,這些作品凝聚著李平凡先生數十年來從事國際版畫交流的心血,不僅豐富了國家美術收藏,也為世界版畫史和版畫交流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二、藏品特點

李平凡捐贈日本浮世繪版畫共有130 余件,它們有三個顯著特點。

首先,這批作品較為清晰地反映了浮世繪發展的歷史脈絡。17 世紀后期,日本經濟的發展、市民文化的發達和出版業的繁榮,為浮世繪版畫的誕生奠定了基礎。菱川師宣將木版插圖從書籍中獨立出來,并將版畫與手繪上色相結合,首創浮世繪版畫這一藝術形式。18 世紀后期,鈴木春信將多色套印技術引入浮世繪的制作中,發明了“錦繪”,標志著浮世繪的發展進入黃金時代。喜多川歌麿和東洲齋寫樂的出現使美人畫、役者繪的創作達到頂峰。19 世紀,風景畫創作異軍突起,葛飾北齋、歌川廣重共同將江戶時代末期的浮世繪藝術推向了新境界。19 世紀后期,浮世繪逐漸式微,隨著“最后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的“光線畫”進入尾聲。這批作品包括了日本浮世繪發展史上的許多重要作品,呈現出了浮世繪從興起走向繁榮到逐漸式微的歷史發展軌跡,幾乎構成一部小型的浮世繪版畫圖史。

東洲齋寫樂 三世大谷鬼次之奴江戶兵衛 38.5cm×24cm 中國美術館藏

二代廣重 諸國名所百景·錦帶橋 33.5cm×22cm中國美術館藏

喜多川歌麿 錦織歌麿形新模樣·白打卦 35cm×24cm 中國美術館藏

鳥居清長 三女梳妝 38cm×25cm 中國美術館藏

其次,這批作品體現了浮世繪畫派傳承的系統性。浮世繪的傳承依賴師徒相授,畫師拜師后,不僅繼承師父姓氏,而且承襲門派畫風,同一個畫派往往會有相對固定的題材與風格。江戶時代形成了數十個大大小小的浮世繪畫派,如以歌舞伎演員像聞名的鳥居派,題材涉獵全面的勝川派,浮世繪后期影響最大的歌川派等。以歌川畫派為例,歌川豐春是此派始祖,二代畫師主要有歌川豐廣、歌川豐國二人,三代畫師有歌川廣重、歌川國政、歌川國芳、歌川國貞等,四代畫師有歌川廣重的弟子二代廣重等。這批浮世繪作品包含了歌川派四代代表性畫師的作品,可由此系統了解歌川畫派的發展脈絡和藝術風格,是進行畫派研究的重要實物資料。

再次,這批作品體現了浮世繪制作工藝的多樣性。浮世繪以多色套印技術制作而成,主要工序分為畫稿、雕版、拓印三步,早期作品在拓印之后有手工上色的步驟。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完善,浮世繪先后出現墨折繪、丹繪、紅繪、漆繪、錦繪、藍繪等形式以及空折、云母折、羽化折、無線折等拓印方式。這批作品包含了浮世繪演變過程中的多種形式和拓印方式,表現手法和作品面貌豐富多樣。如二代廣重的《諸國名所百景·錦帶橋》是使用化學顏料維爾林藍作為畫面主色調的藍繪,還運用了羽化折表現水域的色彩濃淡漸變;喜多川歌麿的《錦織歌麿形新模樣·白打卦》運用無線折的表現手法,舍棄線條而主要依靠色彩和圖案塑造形體;同時使用空折技術,利用雕版壓印出無色、凹凸的紋理來表現衣褶,呈現出浮雕般的視覺效果,類似中國古代“拱花”技術。

三、藏品賞析

浮世繪在兩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涌現出了為數眾多的優秀畫師,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等是其中翹楚。他們創造出了許多匠心獨具的作品,不僅代表了美人畫、役者繪、風景畫等題材領域的最高水準,而且展現出日本民族的審美趣味和文化心理,影響深遠。

美人畫是浮世繪主要的題材,多表現青樓美人、藝妓舞女,亦有不少描繪平民婦女生活的作品,展現了江戶時代各階層女性的形象與活動,是日本近世女性群體的生動寫照。鈴木春信(約1725—1770)筆下的女性以平民人家的少女居多。其代表作《萩》前景中描繪了一簇搖曳的胡枝子,兩個少女一人手扶細枝,若有所思,一人轉頭望向畫外,身后的河水向遠處蜿蜒流去。春信筆下的人物眉眼細巧,身形纖弱,帶有少女般的純凈與夢幻。作者將生活中的女性形象進行了理想化的塑造,淡化了人物的現實感,呈現出遠離塵世、超凡脫俗的氣質,并通過對人物所處自然環境的描繪增添了詩情畫意。畫面上方有一首頌秋的古詩,詩畫一體、情景交融,表達了對秋日的惜戀之情,流露出作者對古典意蘊的思慕與追求。

鳥居清長(1752—1815)是鳥居派第四代傳人,他最早將單幅錦繪發展成由兩幅或多幅連接起來的大畫面,拓展了畫面的表現空間。其作品《三女梳妝》原為三聯畫《洗滌染坊》最右側一聯。原作畫面主體表現的是婦女浣洗、晾曬衣物的場景。此聯描繪了三位女性晨起梳妝的情景,三人姿態或坐或立,彼此呼應,在梳妝與交談中呈現出悠然自得的閑暇時光,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清長筆下的美人多為江戶市井婦女,他突破了以往美人畫纖弱、嬌柔的形象特點,將人物體形拉長,塑造出健康頎長的女性形象,體現出成熟女性的風韻與魅力。作品構圖飽滿,層次豐富,作者對人物背景中的室內環境刻畫詳盡,遠景中的屋舍樹木亦呈現出景深效果。

喜多川歌麿(約1753—1806)開啟了美人畫“大首繪”的新樣式。在歌麿之前,美人畫以描繪全身像為主,畫師對女性的容貌體態、流行發飾和服裝紋樣有細致刻畫。而歌麿則另辟蹊徑,將全身美人像拉近至半身乃至頭像特寫,著重描繪女性的五官、細膩肌膚和微妙的面部表情,展現出人物的不同神態、心理與性格特征。在《婦人相學十品 吹“噗乒”的少女》中,作者以白色云母粉敷陳背景,畫面中側身回望的少女身著橘粉色棋盤格紋樣和服,面目清朗,眼神專注,悠閑自在地吹著“噗乒”,展現了天真爛漫的少女情態。在美人畫中表現出女性鮮明的性格特點與豐富的內心世界,這是歌麿“大首繪”與以往美人畫最大的不同之處。

勝川春章 第九代市村羽左衛門 34cm×15cm 中國美術館藏

役者繪即歌舞伎演員像。歌舞伎是集音樂、舞蹈和表演于一體的日本民族表演藝術,一般由成年男性主演。其劇目包括歷史劇、愛情劇等,描寫貴族、武士的世界或表現平民的生活。東洲齋寫樂(生卒年不詳)出身于歌舞伎演員世家,他對歌舞伎表現出了極大的癡迷,甚至曾親自登臺演出?!度来蠊裙泶沃瓚舯l》是寫樂最經典的作品之一,描繪了歌舞伎演員三世大谷鬼次所扮演的角色奴江戶兵衛。作者以流暢的線條刻畫了演員上挑的眉毛和翻白的雙眼,紅色的眼眶為角色增添了一絲陰郁的氣質;鷹鉤鼻下方,嘴巴抿成一條向上的弧線,敞開的領口和張開的雙手強化了人物向前傾斜的動態,呈現出緊張、具有壓迫感的戲劇效果。寫樂以夸張變形的手法刻畫演員瞬間的表情和動態,表現了他對歌舞伎角色的獨特理解和感受,但也因此受到一些演員和觀眾的非議。為了迎合民眾的審美趣味,他在之后的創作中有意淡化了夸張變形的造型手法,但是作品也逐漸失去了獨具一格的藝術魅力。

小林清親 江岸 20cm×31.6cm 中國美術館藏

菱川師宣 龍宮取珠 30cm×47cm中國美術館藏

葛飾北齋 富岳三十六景之一·山下白雨 25cm×38cm 中國美術館藏

江戶時代后期,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交通的發達,平民階層掀起了旅游的熱潮,以日本國內的風景名勝為題材的浮世繪受到市民的熱烈歡迎,風景畫進入創作高潮。葛飾北齋(1760—1849)是享譽世界的風景畫畫師,也是江戶時代浮世繪創作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他在長達七十余年的藝術生涯中,不斷研習日本畫、中國畫、西洋畫的多種技法,在美人畫、役者繪、風景畫、花鳥畫、狂歌繪本、讀本插圖等多個領域都留下了重要作品。當然,他成就最高、影響最大、傳播最廣的當屬風景畫。在北齋之前,雖然有奧村政信、歌川豐春等畫師間或創作一些風景畫,但并未形成規模。北齋開拓了浮世繪風景題材的新領域,為江戶時代后期的畫壇帶來一股清新風氣。其代表作《富岳三十六景》是他花費五年時間,從不同位置和角度、在不同季節和時間多方位表現富士山的系列作品,最初計劃創作36 件,因為出版后大受好評,因此又追加了10 件?!陡辉廊啊ど较掳子辍分?,作者摒棄了山體的具體細節,以簡潔的兩道弧線勾勒出富士山的雄偉姿態,既簡練明了又富有張力;畫面以赭石色的山體為主體,右下角幾道遒勁有力的紅色閃電則打破了沉悶,呈現出深沉而又通透的藝術效果。這件作品充分體現了藝術家對形體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對自然的深刻感悟。除《富岳三十六景》之外,葛飾北齋還創作過手繪《富士越龍圖》、白描繪本《富岳百景》等,他的藝術風格就像他所熱愛的題材—富士山一樣,是富于變化的、充滿生命力的。

歌川廣重(1797—1858)是江戶時代后期的重要畫師,以風景畫聞名。河流、大海、山脈、樹木、冬雪、夏雨是廣重作品中經常出現的意象,流露出作者對自然、氣候的敏銳感覺和無限情懷?!赌驹5懒糯巍は瘩R》中所描繪的木曾道是江戶時代的五大通道之一,沿途有六十九個驛站,洗馬是其中之一,因將軍木曾義仲曾在此地洗馬而得名。畫面中一輪滿月懸掛在半空中,垂柳與蘆葦隨風搖曳,小舟和木筏順流而下,勞作的人們為寂寥的風景增添了幾分親切感。作者用抒情詩一般的語言描繪平凡的生活,渲染出淡然悠遠的意境和寧靜柔和的情懷;以平視的角度描繪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平民百姓,表現出對普通勞動者傾注的樸素情感。廣重的風景畫清新典雅、靜謐悠遠,彌漫著淡淡的愁緒與詩意,體現了日式審美趣味,因此他也被稱為“鄉愁廣重”。

勝川春章 第九代市村羽左衛門 34cm×15cm 中國美術館藏

四、小結

近年來,中國美術館加大了對館藏作品的研究力度,并陸續將學術研究成果以展覽、出版的形式回饋社會和廣大群眾。中國美術館在近幾年的展覽中多次展出日本浮世繪作品,如“版中情深—2019 國際版畫交流展”(2019)、“向捐贈者致敬—中國美術館藏捐贈作品展”(2020)、“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2020)等,切實挖掘了藏品的社會價值,受到觀眾的關注和歡迎。

猜你喜歡
江戶浮世繪中國美術館
如鏡取影 妙得神形
——中國美術館、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畫展
同心協力寫丹青
——中國美術館藏書畫界全國政協委員美術作品廣西展
居酒屋的誕生
From Monroe to Mishima:Gender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Yasumasa Morimura’s Performance and Photography*
浮世繪
浮世繪
浮世繪
日本江戶時代史學發展受中國史學影響探析
小鼓手
月月浮世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