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寄生提取物對人結腸癌HT-29細胞侵襲遷移的影響及作用機制

2020-05-09 06:18馮海洋劉卓付志璇
浙江醫學 2020年7期
關鍵詞:桑寄生空白對照結腸癌

馮海洋 劉卓 付志璇

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發病率居高不下,在全世界位居第三,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升高[1-2]。對于結腸癌的治療,目前采用以外科手術為主、化療為輔的綜合治療方式,但是療效并不理想,且藥物毒副反應較大,腫瘤耐藥明顯,對患者的生存率提高不明顯[3]。此外,臨床上很大一部分患者在診斷結腸癌時已出現遠處轉移,失去了手術機會,治療困難??梢?,結腸癌的預后與是否發生轉移密切相關[4]。因此,針對結腸癌侵襲轉移的基礎研究及藥物研究,是當前結腸癌研究領域的熱點。桑寄生富含茶酸、齊墩果酸、香樹脂醇、黃酮類化合物、槲皮素和凝集素等有效成分,目前已被證實具有抗腫瘤、降血壓、消炎鎮痛及保護神經等作用[5]。為進一步探討桑寄生的抗腫瘤作用機制,本研究就桑寄生提取物對人結腸癌HT-29細胞增殖及侵襲遷移的影響作一探討,并闡釋其可能的作用機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及試劑 人結腸癌HT-29細胞(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細胞研究所)。桑寄飲片(安徽淮濤中藥片科技有限公司)。DMEM培養基、胎牛血清(美國Gibco公司);細胞計數試劑盒(CCK-8,日本同仁化學公司);侵襲小室(Transwell)及基質膠Matrigel(美國BD公司);RIPA裂解液、BCA蛋白定量試劑盒及SDS-PAGE膠試劑盒(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兔抗人基質金屬蛋白酶 2(MMP-2)、MMP-9、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鼠抗人AKT、p-AKT、PI3K、p-PI3K抗體(美國 Abcam公司);GAPDH、HRP標記的羊抗兔IgG、HRP標記的羊抗鼠IgG(杭州華安生物有限公司);ECL發光檢測試劑盒(美國賽默飛公司)。

1.2 桑寄生提取物制備 稱取桑寄生飲片1 000g,蒸餾水沖洗2次,加入5 000g蒸餾水浸泡1h,文火煎煮30min;過濾,取濾液,殘渣加入2 000g蒸餾水繼續煎煮30min;再次提取濾液,合并兩次濾液并旋轉蒸發濃縮至100ml膏狀提取物(相當于每ml含桑寄生藥材10g),置于4℃冰箱冷藏備用。實驗前取桑寄生提取物,用培養液倍比稀釋制備相應實驗濃度,0.22μm無菌濾器過濾后使用。

1.3 細胞培養 用DMEM培養基(內含10%胎牛血清、100g/L青霉素及100g/L鏈霉素)在37℃、5%CO2培養箱中培養人結腸癌HT-2細胞,待細胞生長至對數期進行傳代及實驗。

1.4 細胞增殖能力檢測 采用CCK-8法。將對數生長期的HT-29細胞,用胰蛋白酶消化后制備單細胞懸液,以3 000個/孔接種于96孔培養板中,分為6組,每組設置3個復孔,于37℃、5%CO2培養箱中培養過夜;吸取上清后,6 組分別在每孔加入 0、0.5、1、2、4、8g/ml濃度的桑寄生提取物100μl;分別于加藥24、48、72h后,加入CCK-8試劑(10μl/孔),放入培養箱繼續培養4h。利用分光光度計檢測各孔在550nm的吸光度(OD值),細胞存活率(%)=OD 值加藥組/OD 值空白對照組×100%,并計算細胞的半數抑制濃度(IC50)。

1.5 細胞侵襲能力檢測 采用Transwell法。用無血清DMEM培養液按3∶1比例稀釋基質膠,取30μl基質膠稀釋液均勻包被Transwell小室,于4℃過夜、風干,置于24孔培養板備用;HT-29細胞經不同濃度桑寄生提取物(0、0.5、1、2g/ml)處理 24h 后,以 5×104個/200μl接種至Transwell上室,下室加入500μl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養液,在37℃、5%CO2培養箱中培養24h;棉簽擦掉基質膠和上室底層細胞,4%多聚甲醛固定10min,磷酸緩沖鹽溶液洗3次,0.1%結晶紫染液染色20min;取小室并在用清水洗凈、晾干;在顯微鏡下拍照,隨機選取5個視野計數細胞數,取平均值;計算桑寄生對HT-29細胞的侵襲抑制率,抑制率=(1-藥物組細胞數/對照組細胞數)×100%。

1.6 細胞遷移能力檢測 采用劃痕實驗。取對數生長期的HT-29細胞懸液,接種于6孔板內;將培養板置于培養箱內培養過夜;細胞長滿后,用微量槍頭劃線;并設置0、0.5、1、2g/ml桑寄生提取物藥物處理組,加藥后繼續培養;在0、24h時點取樣,拍照。使用Image J軟件,計算細胞遷移率。

1.7 相關蛋白表達檢測 采用免疫印跡試驗。HT-29細胞按照上述1.5藥物分組處理48h;棄上清液,磷酸緩沖鹽溶液潤洗細胞3遍,加入RIPA裂解液,將細胞與細胞裂解液收集于1.5ml離心管中;12 000g離心10min,取上清液;按BCA蛋白定量試劑盒操作,檢測各樣品蛋白濃度,加入5×Loading制樣,煮沸后每組取蛋白20μg上樣 SDS-PAGE 膠,電泳(80V,60~90min),轉膜(120V,2h)。取出膜,于5%脫脂牛奶中室溫封閉2h;TBST清洗3次,加入一抗 4℃孵育過夜;TBST清洗3次,室溫孵育二抗2h;TBST再次清洗,利用ECL顯影并拍照。

1.8 統計學處理 采用GraphPad Prism 6.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表示,不同劑量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不同處理時間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數據的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桑寄生提取物對人結腸癌HT-29細胞增殖能力的影響 不同濃度(0、0.5、1、2、4、8g/ml)的桑寄生提取物處理細胞24、48、72h后,細胞存活率隨著濃度的增加或時間的延長而降低,呈時間劑量依賴性(均P<0.05),見圖1。桑寄生提取物在24、48、72h對HT-29細胞的IC50依次為(6.1±0.2)、(3.5±0.3)、(2.2±0.2)g/ml。

2.2 桑寄生提取物對人結腸癌HT-29細胞侵襲能力的影響 HT-29細胞經1、2g/ml桑寄生提取物處理24h后,侵襲細胞數分別為(504±31)、(308±21)個,明顯低于空白對照組的(644±52)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0.5g/ml桑寄生提取物處理組侵襲細胞數為(588±81)個,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圖2(插頁)。

圖1 不同濃度桑寄生提取物處理后HT-29細胞存活率

圖2 不同濃度桑寄生提取物對HT-29細胞侵襲能力的影響(a:Transwell小室實驗結果,×100;b: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

2.3 桑寄生提取物對人結腸癌HT-29細胞遷移能力的影響 經1、2g/ml桑寄生提取物處理24h后,HT-29細胞遷移率分別為(66.7±6.4)%、(26.7±3.1)%,較空白對照組(100.0±15.0)%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0.5g/ml桑寄生提取物處理組細胞遷移率為(93.3±12.1)%,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圖 3(插頁)。

圖3 不同濃度桑寄生提取物對HT-29細胞遷移能力的影響(a:劃痕修復實驗結果,×4;b: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

2.4 桑寄生提取物對HT-29細胞侵襲遷移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 經0.5、1、2g/ml桑寄生提取物處理48h后,HT-29細胞侵襲遷移相關蛋白(MMP2、MMP9及VEGF)相對表達量明顯低于空白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圖 4。

2.5 桑寄生提取物對HT-29細胞PI3K/AKT信號通路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 經0.5、1、2g/ml桑寄生提取物處理48h后,HT-29細胞PI3K、AKT蛋白相對表達量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而p-AKT、p-PI3K蛋白相對表達量明顯低于空白對照組(均 P<0.05),見圖 5。

圖4 不同濃度桑寄生提取物對HT-29細胞內侵襲遷移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a:電泳圖;b: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

圖5 不同濃度桑寄生提取物對HT-29細胞內PI3K/AKT信號通路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a:電泳圖;b: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論

結腸癌患者預后及5年生存率,主要取決于癌細胞轉移與否[6]。因此,針對抑制結腸癌轉移的藥物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桑寄生在臨床上已用于風濕痹痛、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等疾病的治療。隨著對桑寄生有效成分的分析與研發,其在抗腫瘤方面的作用也被逐漸關注。如桑寄生總黃酮提取物能夠有效抑制人白血病細胞株HL-6的增殖[7];桑寄生凝集素能夠有效抑制肝癌細胞株BEL-7402及胃癌細胞株MGC-823的增殖[8-9]。以上研究證明,桑寄生具有明確的抗腫瘤活性,但其作用機制并不清楚。為了進一步探討桑寄生的抗腫瘤活性及其作一機制,本研究以人結腸癌細胞株HT-29為細胞模型,觀察不同濃度桑寄生提取物對HT-29細胞增殖、侵襲、遷移能力的影響,并分析可能的分子機制。結果顯示桑寄生提取物能抑制人結腸癌HT-29細胞增殖、侵襲及遷移能力,同時下調細胞內侵襲遷移相關蛋白的表達,其作用機制可能與PI3K/AKT信號通路有關。

細胞侵襲與轉移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多種信號通路及多種基因、細胞因子的調控[10-11];因此,本研究從分子水平研究腫瘤細胞侵襲轉移相關的機制。近年來研究證明,細胞外基質的降解是腫瘤侵襲轉移的基礎,MMPs作為細胞外基質蛋白酶的主要組成部分,對細胞基質的重塑和降解起著重要作用[12]。腫瘤細胞從原位脫落,分泌MMP,其中MMP-2及MMP-9降解細胞周圍基質,是腫瘤細胞侵入血液及淋巴循環并向遠處遷移、從而形成新轉移灶的關鍵環節。研究表明,MMP-2、MMP-9與結腸癌的發生與轉移密切相關[12-13]。在本研究中,空白對照組HT-29細胞內MMP-2、MMP-9蛋白呈高表達,而桑寄生提取物處理后的HT-29細胞內MMP-2、MMP-9蛋白相對表達量明顯降低,這說明桑寄生提取物能抑制人結腸癌HT-29細胞侵襲、轉移能力,可能與抑制其MMP-2、MMP-9蛋白表達有關。VEGF是腫瘤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與腫瘤轉移密切相關;而VEGF途徑抑制劑已成為腫瘤治療的一種新治療手段[14]。本研究結果發現,桑寄生提取物能降低HT-29細胞內VEGF表達量,從而抑制腫瘤細胞侵襲與轉移。

PI3K/AKT信號通路是參與生命活動的關鍵信號通路,在腫瘤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15]。研究表明,PI3K/AKT信號通路與結腸癌的發生、發展及化療耐藥等特性密切相關[16]。PI3K通過與其上游分子的作用引起PI3K結構變化,從而使AKT磷酸化而被激活,而活化的AKT通過調控其下游基因來參與腫瘤的增殖、侵襲等過程[15]。本研究結果顯示,桑寄生提取物處理后的HT-29細胞內p-PI3K及p-AKT蛋白相對表達量明顯降低,提示桑寄生提取物可能通過抑制PI3K/AKT信號通路,從而抑制人結腸癌細胞的侵襲與轉移。

綜上所述,桑寄生提取物能抑制人結腸癌HT-29細胞的增殖、侵襲及遷移,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抑制PI3K/AKT信號通路有關。

猜你喜歡
桑寄生空白對照結腸癌
小麥不同肥力下經濟效益試驗研究
外源性透明質酸對人牙周膜細胞增殖及成牙骨質、成纖維分化的影響
北桑寄生醋酸乙酯部位化學成分研究
探討腹腔鏡手術在橫結腸癌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例析陰性對照與陽性對照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半寄生植物連載·一桑寄生
寄主植物的功能性狀對桑寄生寄主專一性的影響初探
桑寄生茶的應用歷史與現代研究進展△
鏡像治療截肢后幻肢痛的隨機對照試驗
結腸內支架聯合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在結腸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療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