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新縣銀山礦區土壤重金屬污染特征與健康風險評價

2020-05-10 09:42李順湘
工業安全與環保 2020年4期
關鍵詞:經口農用地銀山

李順湘

(黃石市生態環境局陽新縣分局 湖北陽新 435200)

0 引言

我國鉛鋅礦產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具有伴生組分多、貧礦多、開發難度大等特點,加上開采技術有限以及管理不完善等原因,礦區開采和冶煉加工造成嚴重土壤重金屬污染,鉛鋅礦區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已成為關注熱點之一[1]??偟膩碚f,我國鉛鋅礦周邊土壤中重金屬元素種類多,主要有Pb,Zn,Cu,Cd,As和Ni等,如表1所示。參照當地土壤背景值及《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 15618—1995),重金屬元素超標率高。大多數礦區土壤中污染嚴重的重金屬元素為Zn,Pb和Cu,如福建西部某鉛鋅礦[2]、南京棲霞山鉛鋅礦[3]、湖南常寧水口山鉛鋅礦[4]、貴州都勻某鉛鋅礦[5]、廣西東北部某鉛鋅礦[6]和海南昌化鉛鋅礦[7];同時,也存在顯著地域差異性,如云南會澤某鉛鋅礦[8]和湖南桂陽黃沙坪鉛鋅礦[9]土壤中主要重金屬元素是Zn和Pb,Cu元素比Ni和As還要低;四川會理小石房鉛鋅礦廠[10]土壤重金屬污染元素依次是Pb,Cd和As。由于土壤具有強空間異質性,結合礦產開采過程以及運輸方式不同、當地作物種植結構不同等,不同礦區土壤重金屬污染狀況、風險水平不盡相同。

銀山礦區位于湖北省陽新縣興國鎮,地處江南低山丘陵盆地地貌單元,地勢特點為中間高四周低。該礦區位于長江中游多金屬成礦帶鄂東南成礦區的東端,是一個以Pb,Zn為主,伴生Ag,Fe,Mn,Au,Cd等多金屬的大型熱液礦床,礦區面積約18 km2。銀山礦區素有“江南第一爐”之稱,早在宋代開始興辦銀礦、冶煉銀鐵,現留有銀礦采冶遺址。長期以來,大量金屬礦產開采和金屬冶煉導致了土壤、水體和農產品的重金屬污染。本研究對銀山礦區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進行樣品采集,測定多種重金屬含量,分析礦區土壤重金屬污染特征并進行健康風險評價,以期為礦區土壤修復治理和風險管控等提供科學依據。

表1 我國部分鉛鋅礦區土壤重金屬含量 mg/kg

1 材料與方法

1.1 樣品采集

圖1顯示了研究區域土壤監測點位分布情況。通過場地調研,銀山礦區農用土地面積約1 473 333 m2,采用100 m × 100 m和200 m × 200 m網格布點法布設98個監測點。在每個監測點采集5個0~0.2 m表層土壤,混勻后按四分法得到質量不低于1 kg的土壤樣品。共采集到農用土地表層土壤樣品108個(包括10個平行土壤樣品)。

圖1 銀山礦區土壤監測點位分布

為深入評價研究區域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在礦區地勢較高、無工礦企業的山林地設置4個土壤背景點(BJD01~BJD04),采集4個表層土壤樣品。其中,2個點位(BJD01和BJD02)同時采集下層(0.5~2 m)土壤樣品。研究區共采集6個土壤背景樣品。

建設用地選取建益礦業公司原址。該企業為冰銅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和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并且長期堆放的礦渣中As,Pb,Cd等重金屬有不同程度溶出,進入土壤和地表水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現已被取締關停。該地塊面積約13 333 m2,按照原企業功能區布設10個鉆探點位,鉆孔深度為 0~11 m。共采集48個土壤樣品,采集深度分別為0~0.5 m,0.5~2 m和2~11 m。

1.2 土壤pH和重金屬元素分析

土壤樣品pH值采用梅特勒FE28酸度計測定;土壤樣品中Cd采用AA-240FS-GTA120火焰/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美國瓦里安公司)測定;As采用Cary Eclips熒光分光光度計(美國瓦里安公司)測定; Pb,Zn,Cu和Ni采用ARL Perform’X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儀(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測定。

實驗過程中,實驗試劑采用優級純,實驗用水為去離子水;通過加標和平行樣進行質量控制,6種重金屬元素平行測定的相對偏差為10%~15%[11]。

1.3 健康風險評估方法

1.3.1 暴露劑量計算

土壤中重金屬經口攝入、呼吸吸入、皮膚接觸的方式進入人體從而帶來健康風險。采用美國環保署推薦的健康風險評價模型,對調查區域土壤中重金屬Pb,Zn,As,Cu,Ni和Cd進行健康風險評價。3種暴露途徑的長期日均暴露量計算公式如下:

(1)

(2)

(3)

式中,ADDoral,ADDinh,ADDdermal分別為經口攝入、呼吸攝入、皮膚接觸的日均暴露量;C為土壤重金屬濃度;相關參數取值參照文獻[12-15]列于表2。

1.3.2 健康風險評價方法

健康風險分為非致癌健康風險和致癌健康風險,土壤非致癌健康風險(HQ)和致癌健康風險(RISK)的計算公式如下:

(4)

RISK=ADD×SF

(5)

式中,ADD為日均暴露劑量,mg/(kg·d);RfD為污染物在某種暴露途徑下日參考攝入劑量,mg/(kg·d),SF為致癌斜率因子,mg/(kg·d),二者具體數值參照文獻[12, 13, 15]列于表3。

表2 土壤重金屬日均暴露量計算參數取值

表3 重金屬不同暴露途徑RfD和SF取值

對于非致癌風險,若HQ值小于1,認為風險較小或可以忽略;HQ值大于1,認為存在非致癌風險,并且數值越大風險越高。對于致癌風險,若RISK低于1×10-6,認為該物質不具有致癌風險;RISK為1×10-6~1×10-4,認為存在可接受的致癌風險;RISK大于1×10-4,認為存在不可接受的致癌風險。

2 結果與討論

2.1 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

2.1.1 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特征

土壤樣品pH平均值為7.25,變化范圍為4.29~8.46,總體呈中性土壤。表4列出了銀山礦區農用地土壤重金屬監測結果。土壤中重金屬污染元素依次是Pb(平均值587 mg/kg)、Zn(平均值586 mg/kg)、As(平均值115 mg/kg)、Cu(平均值93.20 mg/kg)、Ni(平均值38.00 mg/kg)和Cd(平均值5.18 mg/kg)。相比于我國部分鉛鋅礦區土壤主要重金屬污染特征(表1),該研究礦區As和Ni元素高于所有礦區。Pb和Zn低于福建西部某鉛鋅礦[2]、南京棲霞山鉛鋅礦[3]、廣西東北部某鉛鋅礦[6]、海南昌化鉛鋅礦[7],但是高于湖南常寧水口山鉛鋅礦[4]、云南會澤某鉛鋅礦[8]、湖南桂陽黃沙坪鉛鋅礦[9]和四川會理小石房鉛鋅礦廠[10];除海南昌化鉛鋅礦[7]外,Cu元素高于所有礦區;Cd元素低于南京棲霞山鉛鋅礦[3]、貴州都勻某鉛鋅礦[5]、海南昌化鉛鋅礦[7]、湖南常寧水口山鉛鋅礦[4]和福建西部某鉛鋅礦[2],高于廣西東北部某鉛鋅礦[6]、云南會澤某鉛鋅礦[8]、湖南桂陽黃沙坪鉛鋅礦[9]和四川會理小石房鉛鋅礦廠[10]。與湖北省土壤背景值相比(表4),該研究土壤重金屬元素均高于背景值,其中Cd和Pb高達30倍和22倍,As和Zn高達9倍和7倍,Cu高達3倍。綜合上述,該礦區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比較嚴重。此外,由變異系數可知,除Ni為31%外,其他5類重金屬元素變異系數均大于60%,As含量變異系數達到101%,說明該礦區重金屬元素空間分布不均勻,離散程度較大。

表4 銀山礦區農用地土壤重金屬監測結果統計mg/kg(變異系數除外)

2.1.2 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分布

根據土壤樣品pH值(平均值為7.25),采用《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15618—2018)進行評價,所有監測點位出現不同程度超標,超篩選值的污染物為Cd,As,Pb,Zn和Cu,超標點位分布情況見圖2。圖2a中,Cd在93個點位超風險篩選值(0.3 mg/kg),點位超標率為95%;其中31個點位超風險管控值(3.0 mg/kg),最大超標倍數達到376。圖2b中,有84個點位As含量超風險篩選值(30 mg/kg),點位超標率為86%;其中21個點位超風險管控值(120 mg/kg),最大超標倍數為36。圖2c中,Pb在72個點位超風險篩選值(120 mg/kg),點位超標率為74%;其中14個點位超風險管控值(700 mg/kg),最大超標倍數為29。圖2d和圖2e中,Zn和Cu超風險篩選值(分別為250 mg/kg和100 mg/kg)點位超標率分別為49%和34%??偟膩碚f,Cd和As污染基本覆蓋整個農用地土壤調查區;除東部地區外,Pb污染遍及整個調查區;Cu污染主要分布在東部;Zn污染主要分布在北部和東南部。

圖2 銀山礦區農用地土壤重金屬超標點位分布

土壤背景點位中,BJD01和BJD02同時采集表層和下層土壤樣品,監測結果顯示重金屬含量無明顯差異,說明所選取背景點能起到一定對照作用。圖3列出土壤背景點位重金屬超標分布情況。在所有土壤背景點位,Cd(含量為1.7~3.13 mg/kg)均超過《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篩選值;As在北部土壤背景點位BJD02(75 mg/kg)和BJD04(51 mg/kg)均超標,可能是研究區域農用地土壤中Cd和As普遍超標原因之一。Cu(400 mg/kg)只在背景點位BJD01超標,可能是東北部農用土壤Cu超標原因之一。Pb(275 mg/kg)只在背景點位BJD02超標,Zn在所有土壤背景點位中均未超標。綜合以上,除土壤背景值較高導致研究區農用地土壤中重金屬污染嚴重以外,人為活動應該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

2.2 建設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特征

圖4是銀山礦區建設用地不同深度土壤重金屬監測結果,根據《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36600—2018)》第二類用地篩選值進行評價。和農用地土壤一樣,該礦區建設用地所有監測點位出現不同程度超標,超篩選值污染物為Cd,As,Pb。在每一層土壤,超標情況均表現為As > Pb > Cd;As元素最大超標率為88%,Pb元素最大超標率為50%,Cd元素超標率相對較低。

圖3 銀山礦區土壤背景點位重金屬超標分布

在所有土壤深度,As元素超標情況嚴重;污染的最大土壤深度達到11 m(圖4a)。圖4b中,Pb元素在5 m以上土壤中超標率高,在5 m以下土壤中超標率顯著降低,最大污染深度達到9 m。圖4c中,Cd元素在所有土壤中超標率不高,最大污染深度達到8 m。整體上說,隨著土壤深度增加,土壤中重金屬元素含量呈下降趨勢。該結論與廣西西南某鉛鋅礦[16]土壤中重金屬縱向分布相同(上層>中層>下層);但是,與內蒙古西北有色金屬礦[17]土壤中重金屬縱向分布不同(重金屬隨土壤深度增加會降低、也會增大),應該與污染源以及污染途徑密切相關。

2.3 礦區土壤健康風險評估

對于經口攝入、呼吸攝入、皮膚接觸3個暴露途徑下各種重金屬的日均暴露量進行分析,污染物含量隨著在土壤中的深度增加而變少,因此可通過表層土壤濃度進行健康風險評估。對于呼吸攝入,假定所有灰塵中的污染物都可以完全通過呼吸進入體內。通過篩選,土壤中Cd,As,Pb的濃度超過相應標準 ,因此確定為潛在關注污染物。利用健康風險評價模型計算了成人與兒童在 3 種暴露途徑下的重金屬單項非致癌健康風險指數(HQ)和致癌風險指數(RISK)。土壤重金屬的非致癌風險指數與致癌風險指數計算結果見表5。

由表5可知,在危害熵判定中,對于農用地土壤,元素As和Pb(HQ>1)在兒童經口攝入途徑中存在非致癌風險。對于建設用地土壤,Cd和Pb(HQ>1)在兒童經口攝入途徑存在非致癌風險,As(HQ>1)在經口攝入途徑中對成人和兒童均存在非致癌風險。此外,建設用地土壤中As和Pb的非致癌風險均大于農用地土壤。

圖4 銀山礦區建設用地土壤重金屬垂直分布

表5 銀山礦區土壤重金屬的非致癌風險指數和致癌風險指數

在致癌風險判定中,對于農用地土壤,Cd在經口攝入途徑中對成人和兒童存在可接受致癌風險,在皮膚接觸途徑對兒童存在可接受致癌風險。As在經口攝入途徑對成人存在可接受致癌風險,但是對兒童存在不可接受致癌風險;在呼吸攝入和皮膚接觸途徑對兒童存在可接受致癌風險。對于建設用地土壤,Cd在經口攝入途徑對成人存在可接受致癌風險;在經口攝入和皮膚接觸途徑中對兒童存在不可接受致癌風險。As在經口攝入途徑對成人存在可接受致癌風險,但是對兒童存在不可接受致癌風險;在呼吸攝入途徑對成人和兒童均存在可接受致癌風險??偟膩碚f,農用地土壤中重金屬元素致癌風險低于建設用地土壤,并且均表現為As元素致癌風險大于Cd元素;對于成人和兒童,2種元素的不同暴露途徑致癌風險均表現為經口攝入>呼吸攝入>皮膚接觸,并且兒童致癌風險普遍高于成人。

3 結論

銀山礦區農用地土壤中主要重金屬污染元素是Pb,Zn,As,Cu,Ni和Cd,與我國其他鉛鋅礦區土壤重金屬污染特征相比不盡相同,含量高超標率高。Cd,As和Pb元素基本覆蓋整個農用地土壤;Cu污染主要分布在研究區東部;Zn污染主要分布在北部和東南部。該礦區農用土壤重金屬污染嚴重,除土壤背景值較高導致以外,人為活動應該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和農用地土壤一樣,該礦區建設用地超篩選值污染物為Cd,As,Pb。在不同深度土壤中,超標情況均表現為As > Pb > Cd;整體上說,隨著土壤深度增加重金屬含量呈下降趨勢。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中均存在As和Pb非致癌風險,均表現為建設用地土壤大于農用地土壤;此外,建設用地土壤中還存在Cd的非致癌風險。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中均存在As和Cd致癌風險,均表現為農用地土壤低于建設用地土壤。成人與兒童相比,兒童的致癌風險普遍要高;三種攝入途徑中,經口攝入是造成健康風險最大的暴露途徑。

猜你喜歡
經口農用地銀山
經口內鏡聯合頸外超聲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頸深部異物1例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綠水青山正成為金山銀山
國外是如何保護“金山銀山”的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經口不切開胃底折疊術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進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治療賁門失弛緩癥的護理體會
經口明視下神經干注射阿霉素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臨床觀察
廣東省縣級農用地分等成果與二調成果快速銜接技術方法探討
龍海市縣域農用地整理規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