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城縣秋季黑木耳栽培管理技術

2020-05-11 05:54張漢英
農民致富之友 2020年9期
關鍵詞:耳片菌棒遮陽網

張漢英

一、黑木耳生長發育條件

在黑木耳生長發育過程中,主要影響因素有:營養、溫度、水分、光照、空氣和酸堿度。其中,出耳階段的關鍵因素為水、溫度、光照和空氣。

1、水分:水分是黑木耳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黑木耳生長需要的相對濕度是85%-95%,菌棒排場后,要做到“先干后濕”,即黑木耳耳芽形成前(刺孔處未長出黑點)保持相對干燥,但由于拜城縣氣候干燥,為防止孔口菌料風干,影響耳芽形成,可在適宜的溫度下,噴少量霧化水,還可通過架空覆蓋遮陽網等措施,提高栽培小環境的空氣相對濕度,促進耳芽形成與發育;黑木耳耳芽形成后(刺孔處長出黑點)要增加噴水量,出耳后的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需創造“干濕”交替的生長環境。

2、溫度:黑木耳屬于中溫型菌類,黑木耳出耳分化溫度15~27℃,最適17~23℃;子實體生長范圍10~30℃。溫度低生長慢,耳片厚、色黑;溫度高生長快,但耳片薄、色淺。溫度達30℃以上時,需采取拱棚上覆蓋遮陽網、加大通風等降溫措施。

3、光照:黑木耳栽培需要一定的直射光,在合適的溫度條件下的直射光照可使生長的黑木耳耳片既厚碩又黝黑、富彈性,陰暗、光照不足的條件下生長的黑木耳,耳片薄、色淡、缺乏彈性。

4、空氣:黑木耳是一種好氣性真菌,需經常保持場地空氣流通,嚴防悶濕環境而引起流耳、爛耳和雜菌感染導致的爛棒。

5、營養:菌棒中已配置提供了黑木耳生長的全部養分,菌棒排場后的栽培過程中不需要增施營養。

6、酸堿度:黑木耳喜弱酸性環境,菌絲生長的PH值范圍為4~7,適宜PH值為5~6.5。在培養料配制過程中已調節好酸堿度,菌棒排場后,無需人為調節酸堿度。

二、耳場選擇

耳場選擇的總體原則:一通二近三遠離

一通:耳場近電源,能通電;

二近:靠近常流河、機井等清潔水源;靠近村莊。

三遠離:遠離主干道的揚塵。尾氣污染;遠離畜禽場舍與垃圾堆等病蟲雜菌滋生污染源;遠離農藥及其他化學污染源。

三、黑木耳栽培模式

1、寬幅林栽培模式:選擇行距1.5-2.0米的寬幅林,林地平整、環境衛生良好、無污染,樹木生長健壯、通風透光良好,具有一定遮蔭度的寬幅林帶作為黑木耳栽培場。

(1)栽培床的設置:平整寬幅林地面,耳場四周設排水溝,用生石灰撒施耳場進行消毒,根據寬幅林行距,建寬1.3-1.5米,壟高15-20㎝的龜背形耳床,兩壟間距(作業道)為50-60㎝,耳床上先鋪一層草簾,其上再鋪一層遮陽網,起增加濕度、阻隔泥沙的作用。

(2)栽培床的土壤封閉與消毒:壟面噴施50%的乙草胺80-100毫升或施田補150-170毫升兌水30公斤均勻噴灑在栽培床上進行土壤封閉。殺蟲劑可選用20%噠螨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均勻噴施地面防治螨蟲。消毒選用生石灰在壟面和壟間均勻撒施一層進行消毒。

2、林下遮蔭地栽培模式:

選擇寬8-9米的林下遮蔭地作為黑木耳栽培場。

(1)栽培床設置:平整地面,搭建頂高2.5米,兩側肩高1.6米,長24米、寬6米,面積144㎡的大拱棚,每個拱棚可擺放2000個菌棒,選用寬10米,長28米的遮陽網,覆蓋在大棚上,兩頭各余2米固定在拱棚兩端的橫桿上,兩側用壓膜卡固定在距地面110㎝卡槽中,以下部分卷起固定于卡槽條上;拱棚兩端及兩側110㎝以下不覆蓋遮陽網,以保持棚內良好的通風換氣條件;在低于15℃的晚秋低溫時節,覆蓋棚膜,棚兩端及兩側距地面110㎝卡槽處以下的薄膜可卷放,以便根據需要進行通風。

一個棚內設3個耳床,起壟高15-20㎝、寬1.3米的龜背形耳床,壟間距0.5米,用做排水和操作道,耳床上先鋪一層草簾,其上再鋪一層遮陽網,起增加濕度、阻隔泥沙的作用。栽培床整理好后,用生石灰、殺蟲劑、除草劑對耳場進行除草、殺蟲、消毒。

三、菌棒排放與催芽管理

(1)菌棒排放。擺菌棒之前2-3天,對栽培床澆一次透水,然后使用除草劑、殺蟲劑,生石灰進行土壤封閉、殺蟲、消毒處理。菌棒運到出耳場后,立即擺放到建好的栽培床上,擺放間距10cm,擺放時菌棒接種口向下,菌棒擺放整齊,不能有傾斜現象。

(2)催芽管理。秋耳擺放采用全光開放式管理,自然溫度,自然通風。菌棒擺放當天晚上就可進行噴水作業。

噴水方法:催芽期白天禁止噴水,可在每天日落后,待菌棒溫度降至25℃以下開始噴水。噴水每隔30分鐘噴水5分鐘,每晚噴水5次,要做到少噴勤噴,保持菌棒間空氣濕度在80%左右。催芽期嚴禁長時間噴水,白天要保持菌棒干爽,夜間要保持菌棒濕潤,一般5-7天可現耳芽,持續管理15天催芽結束。

四、耳片分化期管理

待耳芽長至玉米粒大小進入耳片分化期,耳片分化期白天溫度在25℃以下時可以噴水,每次噴水10分鐘間隔30分鐘噴水一次,保持耳片持續生長。當秋季氣溫下降后,夜間溫度在5℃以上持續噴水,每次噴水10分鐘間隔60分鐘噴水一次,連續噴水7天停水一天,復壯菌絲。

五、采摘

當耳片長至直徑3厘米以上(一元硬幣大?。r,要及時采摘,采摘前4小時停止噴水,采摘做到眼到手到,采大留小。采摘后的菌棒要旋轉方向,改變朝陽面放回原位,同一噴水區域最好同天完成采摘,便于噴水管理。

六、晾曬

采摘的鮮木耳要及時進行晾曬,晾曬選用晾曬床,晾曬床高度不低于50厘米,保證晾曬網上下通風,黑木耳晾曬時鋪放均勻,厚度在3-5厘米左右,待表面稍干時,要把黑木耳上下翻一次,嚴禁在地面晾曬黑木耳,如晾曬較厚又沒及時翻動,會造成爛耳,影響品質。晾干的黑木耳要及時裝袋,并放到陰涼干燥處儲存。

(作者單位:842300 新疆阿克蘇拜城縣農業技術推廣站)

猜你喜歡
耳片菌棒遮陽網
非比例多軸載荷耳片的疲勞分析方法
民用飛機耳片結構參數化設計方法研究
基于三維模型耳片接頭幾何參數敏感性分析
夏季高溫期香菇菌棒間歇養菌三步走
不同遮陽工況下溫室作物冠層輻射場與溫度場的CFD分析
香菇注水時間怎樣掌握
夏季番茄育苗宜選擇遮光率20%的白色遮陽網
香菇菌棒開放接種新技術
灰樹花菌棒第二潮菇春季出菇催蕾研究
含孔邊套筒的厚截面復合材料接頭耳片強度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