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舒適家居行業發展(之三)

2020-05-25 02:55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 2020年4期
關鍵詞:室內環境空間環境

四、心理和精神狀態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于良好的狀態。健康環境是指環境對人健康方面的正面影響。前面部分已經介紹的衛生性要求和舒適性要求,實際上就是身體方面(生理學、衛生學)的健康要求,本節的健康性要求主要是環境對人精神和社會性健康的影響。

人類進化不僅由于勞動行為,更由于心理活動豐富。環境是影響人類認知、行為、健康、心智的一個重要因素。室內外環境的評價,不僅要用物理指標,更要用心理活動,認知行為和操作效率來衡量。品質化室內環境就是能使人獲得更多的環境收益。自然和人工環境與人之間存在相互的影響,環境會對人的經歷、行為和生活帶來深刻的影響作用。一般認為感冒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與個體的心理狀態無關。但最近的心理學實驗發現:感染與病毒復制有關,而出現感冒則是由于免疫反應系統出現了炎癥,導致化學物質(如:組胺、前列腺素)釋放量的增加,從而引起了感冒癥狀。心理高壓力者出現感冒癥狀的概率要明顯高于低壓力者,而在心理壓力維度中,最明顯的是生活事件。心理壓力同樣對慢性病也有類似的影響。城市人80%以上的時間在室內度過,如果室內環境能夠降低個體的心理壓力,則相當于起到了“健康促進”作用,這也是品質化室內環境的目標。

環境條件、環境因素與人們的心理活動密切相關。環境心理學研究行為與人造環境和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或是旨在改善人類與自然環境間的關系,并使人造環境更加人性化。環境心理學研究的內容廣泛,一直持續關注環境知覺、空間認知、社會空間等基礎心理過程;也包括研究和抑制或有助于可持續性、氣候健康、改善自然的行為選擇,這些行為的前因后果和彼此關系;家、學校、工作場所、公共環境等重要物理環境受到的影響;個體所處環境對個體造成的壓力,及身心恢復的影響因素和規律。環境心理學更多地強調物理環境,但環境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是不可分的,個體與環境是相互作用的。對環境心理學發展而言,其是問題導向的,針對解決具體問題,如噪聲等環境污染問題及空間擁擠問題的研究及對策。

環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包括:(1)喚醒理論,當擁擠、噪聲、空氣污染等刺激增加喚醒水平時,會對人的操作行為產生影響。人的不同工作都有一個最佳的喚醒水平;(2)刺激負荷理論,人對某個刺激的注意力不能持續不變,一段時間后注意力會暫時減弱,出現超載。例如博物館、風景區應避免長時間高度注意某個目標,避免注意減弱;(3)行為局限理論,控制丟失、阻抗和習慣性無助。例如,壞天氣限制了人們的行為,心理阻抗讓人選擇留在室內使用空調來重新獲得對環境的控制,當控制環境的能力失敗后則進入習慣性無助;(4)適應水平理論,三種環境刺激行為分別是,感覺刺激、社會刺激和環境改變運動刺激,其在三種維度上變化,強度、多樣性和模式。例如,長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對擁擠的忍受程度高于在郊區生活的人;(5)環境應激理論,應激源導致個體產生情緒、行為和心理反應,如噪聲、擁擠、工作壓力、婚姻不合、自然災害、搬家等;(6)生態理論,人和環境任何一方的活動都會影響到另外一方,人和環境之間存在一種動力關系,其在生態環境設計中應用最多。日光、個人空間、色彩、溫度、噪聲、天氣、空氣污染、人格、社交、自然景觀等環境因素都對個體的心理活動有影響。以下介紹相應因素的具體作用。

日光對人體的生物鐘有影響,日光信號將絕大多數人的生物時鐘設置為24小時,這是通過調節身體中的褪黑素濃度來實現的,濃度增加幫助人們進入睡眠。長時間在人工照明條件下工作的人員,由于生物時鐘紊亂易患上失眠癥。而在高緯度地區冬季由于日照時間減少,出現季節性障礙病的人數增加。

個人空間具有以下特征:(1)舒服,不同人際關系離得太近或太遠會引起舒適或不舒適;(2)保護,當對一個人的身體或自尊心的威脅增長時,個人空間也擴大了;(3)交流,個人空間是一種非語言的傳遞渠道;(4)緊張,過度擁擠、空間不足是引起攻擊行為的激發因素。個人距離分為4種尺度:親近距離,0-0.15m,0.15-0.45m;個人距離,0.45-0.75m,0.75-1.2 m;社交距離,1.2-2.0m,2.0-3.5m;公共距離,3.5-7.0m,大于7 m。個人空間大小受性別、年齡、性格、社會地位、社會環境和自然狀態等多種因素影響。

色彩本是物理現象,但由于長期生活在色彩世界,積累了許多色彩視覺經驗,色彩刺激會在人的心理上引起特殊感受。如不同色彩具有冷暖感(冷色、暖色、中間色),具有軟硬感,具有輕重感,具有興奮和冷靜感,具有明快與憂郁感。在競技體育中,穿紅色隊服可以會使隊員的支配感、攻擊性和睪酮濃度增加,從而提高隊員們的比賽成績。在認知任務中,當需要關注細節時,如做文字校對,紅色能提高工作效率;而在創造性任務中,如智力測驗,紅色則起到阻礙作用,而藍色則表現很好。有心理實驗讓被試者蒙眼進入墻壁為紅、黃、藍顏色的房間,進入房間后解開眼罩測試脈搏和血壓,結果發現,進紅色房間的人脈搏加快血壓升高12%,藍色房間脈搏減慢血壓降低10%,而黃色房間則保持正常。

室內不同區域溫度的變化會導致血壓的急劇變化,從供暖的房間到不供暖的衛生間,溫度可能會差10℃,只一墻之隔血壓就會上升10mmHg,這對有高血壓的老人則可能有生命危險。

噪聲對人心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僅影響人的認知活動,而且影響情緒和行為。噪聲會降低記憶力,會使注意力不集中,導致小學生閱讀能力下降。噪聲還會增加人的攻擊性,減少助人行為。噪聲對智力水平高的工作影響非常大。長期處于噪聲之下,更容易患上高血壓、失眠、胃潰瘍等慢性疾病。

天氣會影響人們的情緒,漫長冬季太陽光照射少,會使患季節性憂郁癥的人數增加。天氣炎熱會增加攻擊性,減少助人行為。低氣壓和暴風雨天氣會引發許多疾病。霧霾天也會增加人的焦慮情緒。

空氣污染通常是多種污染物同時作用,引起綜合癥癥狀,如頭疼、乏力、失眠、興奮、抑郁、眼干、背痛、判斷力下降、腸胃不適等。處于空氣污染環境,學習和工作效率也會有很大的下降。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與他人相區別的獨特而穩定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是具有一定傾向性和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大五類人格因素包括:嚴謹性,責任心自律性都很強,工作努力、認真,而缺乏責任心者往往辦事馬虎,不可靠;外向性,外向性格;開放性,高分者不拘泥于過去的經驗,對新思想持開放態度,并努力使自己的修養水平不斷提高;宜人性,得分高者對人友好、有教養關心他人,得分低者則冷漠、自我中心或對人抱有敵意;神經質,得高分者情緒消極,有神經過敏傾向,多是“壞脾氣”。將環境特征與人格特征映射,或一致或互補。這樣就可預定室內環境設計風格,與人性匹配。品質的室內環境設計應該也是人性設計!

環境對社交行為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美國對某大學學生宿舍進行了居住狀態對社交行為影響的心理學實驗研究。實驗中有三類宿舍,第一類是樓道較短的宿舍,第二類是樓道比較長的宿舍,第三類是第二類情況但中間房間改成了活動室。經過15周的實驗研究發現:隨著時間加長,第一類宿舍學生之間的社會交往數量要明顯低于后兩種情況。這說明:居住環境對社會行為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而一個看起來微小的改變竟然會對身處其中的個體產生持續的影響,居住條件對學生造成的影響似乎也能波及學生宿舍以外的生活。

自然景觀環境有助于減少心理壓力,恢復注意力和精力。在看得見自然景觀病房中的病人的康復速度明顯高于無景觀病房。在擁有較高質量綠色空間的社區內,居民的健康質量普

遍要好于哪些綠色空間質量較差的居民社區。在無法獲得自然景觀的空間,懸掛自然風光照片也可獲得一定的心理減壓效果。

圖5耶吉斯·多德森定律表明,操作的最佳狀態是中等喚醒水平。對復雜的操作,偏低的喚醒水平是最佳狀態。這也解釋了,創造性的工作(復雜任務)如編寫軟件需要更低的噪聲干擾;而車間的流水作業(簡單任務)配備音樂背景勞動效率會更高。室內心理環境設計采用不同環境因素組合,根據室內環境需求定位,調整喚醒水平和情緒狀態以提高操作效率、保持人員心理健康,見圖6。

生活質量評價有22個維度,各項內容見表1。

根據價值的層次的不同,情感可分為生理類、安全與健康類、人尊與自尊類和自我實現類情感四大類,見圖7。生理類情感包括酸、甜、苦、辣、熱、冷、餓、渴、疼、癢、悶等;安全與健康類情感包括舒適感、安逸感、快活感、恐懼感、擔心感、不安感等;人尊與自尊類情感包括自信感、自愛感、自豪感、尊佩感、友善感、思念感、自責感、孤獨感、受騙感和受辱感等;自我實現類情感包括抱負感、使命感、成就感、超越感、失落感、受挫感、沉淪感等。從以上可以看出,冷熱感、舒適感以及自信自豪感不在一個層次上。室內環境設計也會分成滿足不同層次的設計目標。

環境特征具有功能性動機、象征性動機和情感性動機。功能性動機包括價格、物理效果、能耗等;象征性動機包括表達自己的身份、地位或群體成員資格的方式等;情感動機包括愉悅、激動、憤怒等的影響。品質室內環境就是要精確掌握對室內環境的需求動機,針對這個動機提供最適合的解決方案,提升消費者的象征性和情感性價值,實現供給側改革,實現新舒適家居的快速發展。

幸福分為主觀幸福和心理幸福。主觀幸福以自我的情感體驗及生活質量整體評估,三個維度是積極情感、消極情感和生活滿意度;而心理幸福則涉及自我接收、個人成長、生活目標、良好關系、環境控制、獨立自主、自我實現、生命活力等維度。品質化室內環境通過增加積極情感(好的方面)、減少消極情感(壞的方面)、產生更高心理滿足來提升用戶的主觀幸福感,提升建筑價值。

室內環境的健康性要求就是,按上述技術體系滿足對環境對使用者在心理感受(緊張、松懈等)、情緒影響(興奮、壓抑等)、滿足和幸福方面(自豪、受挫等)的要求。室內環境舒適和健康水平高,可以讓使用者獲得很好的效用,如降低心理壓力、高質量睡眠、高記憶水平、高工作效率、提高銷售業績等,從而產生更高的企業和社會效益。由此室內環境健康水平高低影響使用者的心理和社會交往方面的健康水平,產生人的環境效用。圖8為環境因素與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對人行為結果的影響。

以老年人為例。老年人會出現行動不便、聽覺和視覺能力衰減等機能下降問題,針對老年人的舒適室內環境需要有明確要求:(1)私密性,老年人需要一個屬于自己,不被干擾的空間;(2)社會交往,為老年人群提供進行社會交往的公共空間;(3)可選擇性,為老年人提供多種可選擇性,并可進行控制的環境;(4)標志系統,清楚和明確的方向指示,為記憶力減退的老年人提供活動上的方便;(5)安全感和安全性,為活動能力減退的老年人提供活動的安全性,使他們有安全感;(6)可達性和易操作,老年人活動的空間具有良好的可達性(無障礙)。常用設施,如門、窗、家電等應易于操作;(7)適度刺激和挑戰,有適度挑戰性的環境會促進老年人的經常性活動;(8)適度的聲光環境,為視力和聽力已經減退的老年人的活動提供方便;(9)熟悉環境的連續性,環境的設計應保持地方傳統,并成為以往生活的延續,使老年人不感到陌生??梢?,適宜老年人的室內環境要求更多的是在健康性方面的。

案例:如何提高辦公環境的滿意度

威盧克斯中國總部辦公樓位于河北廊坊市,按主動式建筑體系進行設計評價,設計強調人的主觀感受,日光利用率比其他建筑高3倍以上,可調節天窗調節日光和自然通風,在獲得健康舒適環境的同時減少能源消耗。該建筑采用輻射供冷供暖系統,變頻新風滿足日常和參觀人員涌入的不同需求,辦公區加裝吸音板使開放式辦公區具有很好的聲舒適度。建筑外保留有菜地,讓員工在工作之余進行耕種和采摘。良好的工作環境也提高了員工的滿意度和工作效率,搬入新辦公樓一年后的請假率降低了80%。

健康性環境具有可以調節人的情緒、改善生活學習工作效率、降低心理壓力、促進銷售效果等正面作用,在室內環境方面的投入可以帶來更高的精神和經濟回報。比如,如果改善教室環境能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效率。健康性環境設計以環境心理學為基礎,在國際上也是比較新穎的技術,本《白皮書》率先向國內室內環境行業介紹這些技術,希望在提升行業價值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五、室內環境設計目標

室內環境品質化的目標就是從使用者的價值角度去確定室內環境的效能,從衛生、舒適、健康、便利、經濟等5個方面對室內環境進行考量,其包括:

衛生性——減少感冒和其他疾病傳播,合適濕度、減少霉菌、細菌在室內的繁殖,消除室內不良氣味(廚房、衛生間、裝修等)污染,避免職業性、習慣性骨骼和肌肉疲勞,室內環境的維護管理。

舒適性——合適的空間尺寸,熱濕舒適環境,有利于生活、工作,光和聲環境舒適,合適的色彩搭配。

健康性——親近自然,文化性,健康促進(認知、行為、改善)。

便利性——空間利用(收納、儲物),活動軌跡,室內環境控制。

經濟性——適度超前,全周期性價比,能源消耗與節約。

室內環境總體設計目標的實現需要在現有體系中增加相應的工作節點,并在整個舒適家居體系中增加確保設計目標能得以實現的檢驗、服務、改善節點。前后流程一致達到設計目標。在第3章中已經介紹了基于用戶體驗的室內環境人效評價,總體設計目標就是這一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

據室內環境學理論,室內環境的意義分為三個部分:功能性、情緒性和象征性。功能性滿足使用者不同狀態(生活、工作等)對空間環境的質量需求,這是室內環境的基本需求;情緒性滿足使用者的不同情緒需求,如酒吧的熱烈、圖書館的沉靜等;象征性滿足室內環境所有者的社會定位需求,如宮殿、高檔酒店等。其所涉及的相關內容見表3.5.1。

既然要談舒適家居的室內設計理論,首先要了解“舒適”一詞對于家居空間的使用者意味著什么?

“舒適”詞義的解釋是:給人以安樂舒服的感覺,推及至建筑環境就是指對建筑室內環境(家居)而言,人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感覺是否安樂舒服的狀態。

其一,生理感覺通常指的是空間的物理環境對于人身體的影響(空氣、光、溫度等)。

其二,心理感覺有兩個維度:審美的生物性(例如在環境心理學中有很多關于環境與行為的論述)、審美的文化性。

當然還有些環境因素是復合的、多維的,比如色彩因素:既有生理的感受、也有心理的投射。心理與生理的感受是整體的,這樣更符合格式塔心理學的概念。

舒適家居體系是建立在以人為本、以本章為評價基礎之上的,從工程交付到用戶體驗,從物理參數控制到衛生、舒適和健康性品質室內環境,還是需要有一個發展過程的。從現有的采暖、空調、通風、熱水、智能單體系統到舒適家居平臺,也需要逐步進化。需要做的工作把用戶對以上各專業的基本要求濃縮成理念,這些理念包含了各專業設備的核心價值,也就是用戶的體驗結果?!靶l生、舒適、健康、便利、經濟”五個方面構成了品質化室內環境的評價尺度,這些要素構成新舒適家居的設計基礎,也是室內環境的總體設計目標。所有專業都要服從以上設計要點的要求,需要在現有體系內增加一個設計審查節點,來確保各專業設計及相互之間的關系都能滿足設計目標的要求,且要求在全周期內能夠實現,這也要求有持續的服務加入,需要基于全行業的用戶檔案、信用、協同機制的幫助。圖8為室內環境的整體設計目標。

本節中所主張的是一種基于證據的室內環境設計方式,其各種設計要求,如降低噪聲、增強性采光和通風、更好的人機工程學設計、支持性的工作場所、個人控制和完善的布局,對用戶的滿意度和生產力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前面章節中已經對一些基本概念、國家政策和標準、國際情況等進行了介紹,以下從環境心理學的角度提出一些設計原則,希望能幫助設計師提高以用戶體驗為導向、面向證據的室內環境設計。

1.生物性

(1)個人空間

個人空間意識是在不斷成長過程中逐漸學會的行為,個人空間是圍繞個人而存在的有限空間,不適當的距離會引起心理不舒適(如焦慮、自由受阻等),適當的距離通常會產生正面的積極效果和情緒。

空間組織和空間劃分提供了心理學上的依據。對于空間環境心理方面的設計,可根據人的心理距離和實際距離的關系、個人空間和他人空間的交叉、空間的開敞感和封閉感等恰當地組織空間,包括空間的圍合、敞開、曲線變化等,調整空間的形狀、面積、高度、距離等,可結合裝修、色彩、光線等手法獲得良好的空間氛圍。

每個人都有私密性,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支配環境,在沒有他人在場的環境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感情。而對公共空間私密性研究,不是研究人如何適應環境,而是要研究環境如何適應人的需求。關于私密性程度的影響因素,與封閉性和距離有關。所謂的封閉性就是個人及他人的視線所及范圍與圍合物的高度有關,圍合物的高度在視線以下,只能達到劃分領域的目的,人們視覺上仍保持連續性,沒有達到完全封閉的程度;當達到視線被遮擋的高度時,即產生一種安全感,形成私密空間。因此當人們進行對私密要求較高的活動時,一般不愿被他人看到,希望選擇較隱蔽的地方,最好同時抬眼又能望見周圍,保持對環境的控制感。除了視線,聲音也是封閉程度的一個體現方面。由于聲音會產生對私密的干擾,人們進行私密的活動不僅不希望其他聲音的干擾,更不希望竊竊私語被人聽到。

領域性是個人或群體為滿足某種需要,擁有或占用一個場所或一個區域,并對其加以人格化或方位的行為模式。該場所或區域就是擁有或占用它的個人或群體的領域。領域性是所有高等動物的天性。領域的功能有組織功能、控制感、安全防衛等。而其最主要的功能是為個人或某一群體提供了一個可控制的空間。這種空間可以是多種多樣,如一個座位,一間房子,也可以是一棟房子,甚至是一片區域。它可以是有圍墻等具體的邊界,也可以是象征性的,容易為他人是別的邊界標志或是使人感知的空間范圍。 人類的建筑空間無論是私密的住宅臥室, 還是公共建筑的大廳, 就人的實際使用而言,潛意識里的領域概念是永遠存在的。人總是要在自身與外界之間劃出一片屬于自己的領域,如果外界因素闖入了這個領域,人就會感到不安,人只有在與外界保持這個距離,才能感到安全感。

人類工效學在室內環境設計中應用如下:

①確定人和人際在室內活動需要空間的主要依據:根據人體有關計測數據,確定人在尺度、動作域、心理空間以及人際交往的空間需求,以確定其適合空間范圍。

②確定家具、設施的形體、尺度及其使用范圍的主要依據:家具設施為人所使用,因此它們的形體、尺度必須以人體尺度為主要依據;同時,人們為了使用這些家具和設施,其周圍必須留有活動和使用的最小余地,這些都要求由人類工效學予以解決。

③提供適應人體的室內物理環境的最佳參數:室內物理環境中熱環境、聲環境、光環境、輻射環境等在室內設計時都需要相關的參數作為設計依據。

④視覺要素的計測為室內視覺環境設計提供科學依據:人眼的視力、視野、光覺、色覺是視覺的要素,人類工效學通過計測得到的數據,對室內光照設計、室內色彩設計、視覺最佳區域等提供了科學的依據,改善室內環境中人的心理與行為效果。

(2)色彩學

對色彩的感知是色彩的物理性質、人的生理條件及心理反應過程的綜合產物。每個人的個性、情感、氣質、社會地位、文化水平、民族地域等有諸多差異,因此不同人對色彩的心理感受也存在差異。

色彩具有精神性的價值。色彩對人心理造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干擾人們的意識,左右人們的情緒。

色彩能使人體驗各種感知,如冷暖感、軟硬感、輕重感、華麗與樸素、興奮與冷靜、明快與憂郁、味覺與樂感。

由于視覺生理構造和自然空間因素的影響,色彩會形成不同的空間感受,如前進與后退、膨脹與收縮等。

利用色彩學原理可實現室內設計的功能化、情緒化和象征性目的。

(3)親自然性

類在自然界中進化了數百萬年,身體已經適應了自然環境的各種要素,包括日光、風、季節變化等。在此基礎上產生了生物體生物律,生理功能隨時間(晝夜、四季等)作周期性變化。人們被來自太陽的光包圍,身體本能的與循環、變化的自然環境相互聯系。

陽光在許多方面對人體有益,經常曬太陽有利健康,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殺滅空氣中的細菌,許多霉菌在陽光下無法成活。紫外線還能殺死皮膚上的細菌,增加皮膚的彈力、柔軟性和抵御外來細菌的能力,多曬太陽使皮膚更加健康,不易生瘡、痘和皮膚病,能刺激機體的造血功能,促進鈣、磷代謝和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日光中的紅外線可透過皮膚到皮下組織,對人體起到熱刺激作用,加快血液流通,促進體內新陳代謝,并有消炎鎮痛的作用。缺少陽光的日子大腦會產生一種憂激素,使人困乏,情緒低落,陽光是最好的興奮劑,能調節人的情緒、振奮精神、減輕憂郁癥狀,提高生活情趣和工作效率,并可改善人體的各種生理機能。雖然有些電光源可以構成與日光相當接近的頻譜類型,但不可能模仿出日光在自然變化年中每天和每季光譜質量的自然變化,因此無法替代陽光的作用。調查表明,在陽光充足辦公室工作的人員,心情舒暢、工作效率要高于無陽光房間的同類人員。這是因為陽光能刺激大腦釋放出大量可以產生愉快感的化學物質,調節情緒,使精神振奮、心情舒暢,人的行為也變得積極而充滿活力。陽光對人體激素的影響水平是顯著的,甚至可被用來治療更年期綜合癥。

健康的建筑房間內應該是有足夠的陽光使上述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另外在室內能看到自然風景,也會對人的幸福、主觀健康、環境滿意度、情緒、睡眠質量和其他作用有正面的影響。人們在視覺體驗中看到自然景象,并在參與、改變環境的活動中體驗自然景觀美的感染力。景觀從一定意義上,也是一種環境、一種“場景”、一種美學理想。它表達了某種理念、思想,可以喚起某種情感、共鳴、愉悅以及聯想與思考。

人類在自然界中的進化過程,決定了對自然的親近。建筑房間內窗戶要有良好的視野,從窗戶向外欣賞外部環境風景,可以滿足人們與大自然接觸的需要,由此了解天氣情況、一天中的時間、所處季節和朝向。有研究表明,居住在可以看到優美風景病房中的手術病人的術后康復要比看不到風景的病人要好。而居住社區的死亡率也與社區周圍的綠化水平有關聯。與日光和自然景觀一樣,自然通風也是建筑可以利用的寶貴資源。自然通風不僅是節省建筑能耗,而且可以提供比空調系統更舒適的體驗。

(4)身體感知

建筑師拉斯姆森在《體驗建筑》指出:“倘若我們目空一切,吹毛求疵的審視建筑,旁觀它,它就會閉關自守,無可奉告。反之,如果我們不抱成見、善意的親近它,它就會開誠布公,顯現真諦。從建筑中尋得的樂趣,可能像自然愛好者從植物中尋找樂趣一樣。自然愛好者不會說他是寵愛沙漠里的仙人掌或者是沼澤里的百合花。他們之中任何一種對自身的地域和氣候條件而言也許都是絕對正確的。自然愛好者熱愛生長著的萬物,親身熟悉他們特有的屬性,因此知道在自己面前的是某一品種的一個發育全面的標本或是一個發育不全的單體。我們應該以同樣的態度來體驗建筑?!?/p>

身體感覺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其分別對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和軀體覺。軀體覺是一個綜合概念,其中包括由皮膚感覺器官接受外界刺激而產生的溫度覺、觸覺、壓覺和痛覺,還有由肌肉和關節以及內耳里的感覺器官經刺激后產生的運動覺和平衡覺。外部環境參數對身體感覺器官進行刺激,使之產生應對反應(舒適問題)。當外部環境參數過于強烈時會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性疲勞和損傷,也就是衛生問題。

視覺:人類接受外部信息,大約80%是經過視覺獲取的。眼睛是一種生理器官,其對外部刺激的調解是有一定范圍的。常規的照明設計是經驗性的,并不是完全適合眼睛的生理技能,需要按證據性設計方式來保證眼睛的舒適與健康。

聽覺:耳朵是人體第二位的信息交流工具。不和諧的聲音是噪聲,噪聲對工作、休息、睡眠等產生負面影響。嚴重的噪聲會影響身體健康,導致慢性和急性疾病。

嗅覺:嗅覺在保護和維持自身健康方面確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嗅覺對呼吸空氣進行探測及時發現異味氣體,以便采取措施保護身體。嗅覺可以單獨的發揮作用,但在多半情況下,與視覺和聽覺同時作用產生復合感覺。

觸覺:肌體的皮膚暴露接觸外界環境,肌體皮膚都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如冷熱、干濕、風速、氣壓等作用會讓人體產生舒適或不舒適的感覺。

疲勞:無論是從事體力活動,還是腦力活動,經過一定的時間和達到一定的程度都會出現活動能力下降,表現為疲倦或肌肉酸痛或全身無力,這種現象就稱為疲勞。

室內環境中長時間使用的桌椅、床的結構不合理都會導致身體的疲勞,長時間的蓄積疲勞將導致骨骼和肌肉的疾病發生,這在現今國家被列為職業疾病。

2.文化性

(1)歷史性與時代感

時代感與歷史文脈并重從宏觀整體看,正如前述,建筑物和室內環境,總是從一個側面反映當代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特征,銘刻著時代的印記,但是現代室內設計更需要強調在設計中體現時代精神,主動考慮滿足當代社會生活活動和行為模式的需要,分析具有時代精神的價值觀和審美觀,積極采用當代物質技術手段。

同時,人類社會的發展,不論是物質技術的,還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歷史延續性。在居住、旅游和娛樂等類型的室內環設計中,都有可能因地制宜地采取具有民族特點、地方風格、鄉土風味,以及歷史文化的延續等原素體現設計手法。

這里所說的歷史文化,并不能簡單地從形式、符號來理解,而是廣義地涉及規劃思路、 平面布局和空間組織特征,甚至哲學思想和觀點。

由于時間的推移,現代室內設計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室內功能在發生改變,室內裝飾材料、設施設備、甚至門窗等構配件的更新換代也在日新月異。

總之,室內設計和建筑裝修的“無形折舊”更趨突出,更新周期日益縮短,而且人們對室內環境和藝術風格的欣賞與追求,也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

(2)地域性

建筑的地域性首先受區域地理氣候的影響,比如說在中國南方地區炎熱潮濕,而北方地區嚴寒干燥。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多樣性,除滿足基本功能需求外,建筑和室內環境是一個地區的產物應具有區域特點。

地域特征建筑的意義在于,能恢復人類豐富多彩的文化差異,與此相反,世界迅速均質化的大潮使歷史培育起來的固有的地域文化喪失殆盡,枯萎了。設計者在設計中強調文化的差異性和多元性,某種意義上就是加強了建筑的使用者的自我價值的肯定與贊賞。不論是在大型的公共建筑中,還是在小型的居住建筑里,人們都能從建筑散發的地域氣息尋找到心靈的滋潤,從而促進了建筑的健康概念,延展豐富了建筑的健康內涵。不僅是建筑的物理性能促進使用者的身體健康,藝術與文化,尤其是有地域特征的藝術與文化也同樣能利于心理健康。

在建筑室內環境的設計中,如何運用“地域特征”?

①尊重地域的“自然屬性”如地域氣候、水文地質、地貌等等,風光水等自然要素;

②融合地域建筑鄉土建筑的傳統新建筑形態

③繼承地域建筑鄉土建筑的精神性的東西

(3)倫理性

建筑倫理指以建筑為媒介對待人類社會和自然換進的態度,其包含道德的成分,這是室內換進象征性表現的基礎。倫理問題是無處不在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存在倫理問題。倫理問題是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倫理準則。倫理是建構社會秩序的主要準則,這其中又涉及道德和法律。建筑作為社會存在的一個對象,也必然具有同樣的倫理結構。建筑倫理問題是建筑學和倫理學兩學科相互交叉的前沿學術問題。

建筑倫理指的是一種“態度”,即以建筑為媒介對待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的態度。這種態度在一定情況下包含著道德的成分。但在許多情況下,所指涉的是滿足人類身心健康和符合社會整體及長遠利益的價值觀。比如拉斯金在《建筑七燈》一書中將建筑倫理歸納為奉獻、力量、美麗、生命、紀念和順應七個方面。

在人類的建筑活動中內在地存在著倫理問題,建筑環境作為人造環境的主要組 成部分都不同程度地體現出所在時代的倫理價值、反映著當時人與建筑的關系,以 及由此推出的人對自然、自身和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的態度。所以建筑和倫理的關系是建筑學的一個基本問題,也是一個伴隨建筑活動始終的問題。

比如,綠色建筑、可持續建筑、生態建筑、健康建筑等。

(4)類型意義

分類是認識事物的一種方式。人類認識事物具有多維視野和豐富的層次,由此產生了龐雜的分類途徑。建筑學常以功能、形態、結構、地域等分類。

意大利新理論主義建筑師阿爾多·羅西認為類型就是人類在其漫長的生活與藝術實踐中,歷史地、約定俗成地確定下來的各種形態和形態關系。它既原始,又新奇,由于它是人類共同創造的智慧結晶,所以它曾經也必將永遠為人們所接受。

室內設計中,類型的文化因素隨時隨地影響著業主和設計師。他們都自覺地或不自覺地運用類型的概念來設計房子和室內裝修。在現代多元扁平化的世界中,雖然類型學的影響有所削弱,影響的強度也在降低,但是仍然對于設計師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而且心理學的喚醒水平理論的科學研究也很好地對應了類型建筑的淵源。比如,法院建筑的威嚴,住宅建筑的溫馨樸實,娛樂建筑的華麗新奇,交通建筑的流線合理。如果把家設計得像酒店或KTV娛樂城一樣,顯然是不合適的。還有現在很多中國的政府辦公機構修建的像羅馬宮殿,就是在類型學上的錯位與混淆(政府辦公建筑,尤其是現代辦公大樓,更應該是一種民主建筑的調性,表達它的親民性)。同樣,城市住宅和城市公共建筑的調性,也是決然不同的。

3.健康促進

“健康促進是幫助人們改變其生活方式以實現最佳健康狀況的科學。最佳健康被界定為身體、情緒、社會適應性、精神和智力健康的水平。生活方式的改變會得到提高認知、改變行為和創造支持性環境等三方面聯合作用的促進。三者當中,支持性環境是保持健康持續改善最大的影響因素?!?/p>

現代人80%以上的時間在建筑內渡過,通過研究人-建筑-自然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了解人在生存、生活和生產過程需要何種室內環境,掌握室內環境形成的特征和影響因素,通曉改變或控制室內環境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可為創造有益健康的人工環境提供理論基礎。建筑環境的研究方法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針對環境宏觀參數進行研究,另一類是針對環境的參數進行研究。隨著計算機技術、測試儀器和測定技術的發展,實驗方法研究建筑環境的范圍不斷得到擴大,研究方法內涵也不斷地得到加深,呈現多樣化和復合化。健康環境也是可以使用科學方法進行衡量的,可以建立起一整套的技術體系,用于新建或既有建筑。最近十年,綠色建筑標準和標準制定組織已經大步進入建筑行業的市場中,綠色建筑和環保建筑實踐在全球得到快速發展。同一時間內,增進人類健康和福祉的策略也對建筑體系的演變起到一定的作用。將人類健康和舒適放在建筑實踐面前,徹底改變建筑的時代即將到來,這不僅利于整個地球可持續,更有利于人類自身。

室內環境的健康指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減少室內環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和/或機能降低,促進器官健康發展(保?。?

(2)提升對環境的舒適滿意度,產生良好的環境氛圍;

(3)消除對工作和學習的環境制約因素,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

(4)人體工學和智能控制的介入使生活、工作和學習更加便利;

(5)心理健康,使空間占用則的整體健康水平處于良好狀態;

(6)上述目標合理消耗能源(節能)。標準建筑通常把光環境、聲環境、熱濕環境、室內空氣質量和便利性(無障礙、人體工學和智能)的單獨控制,而沒考慮不同措施之間會出現相互負影響的情況。

健康環境就是在建筑環境設計和實踐中,把建筑空間占用者的整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以衛生學、生理學、環境心理學、人類工效學和美學等研究成果為基礎,給建筑套上了保護罩,促進人類的健康、保健和舒適,也提高人在建筑內的工作和學習效率。通過健康環境開發可以創造一個有助于改善建筑空間占用者營養、健身、情緒、睡眠模式和行為的建筑環境;通過實施更健康、更積極的生活方式和減少接觸有害化學品和污染物機會的策略、方案和技術,可以整體或部分實現上述目標。通過把健康和保健視為設計、施工、技術和計劃決策的重心,把人們的住宅、辦公室、學校和其它室內環境轉變為對人類健康和保健有利的空間,成為幸福之地。通過健康促使室內環境指標有利于空間占用者的健康,而不是損害他們的健康。無論是住宅、學校還是辦公場所,其室內環境的營造應按健康促進的理論與實踐進行,使其有利于預防疾病、舒適審美、提高工效和心理健康。無論是建筑的所有者、空間占用者,還是設計師都應該按健康促進的方式來對待室內環境,通過全員努力創造健康、美好、滿意和充滿生活熱情的室內空間環境。

4. 經濟性

室內設計除了要考慮人的環境效能外,也要考慮經濟性。最終確定方案有用的指標是性價比。其性價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評價:

(1)室內環境的功能性、情緒性和象征性要求要與現實社會的總體發展水平相一致。太超前的要求很難在現實中實現,比如空氣污染物甲醛的連續監測,會給使用帶來很大困擾。

(2)除提供給各種功能系統外,要考慮到使用中如何持續保證效果滿足使用要求,也就是要支持全周期消費。雖然一次性購買成本會增加,但全周期的效益要更好。

(3)首先設計者要理解用戶的期望、需要、動機,并理解業務、技術和行業上的需求和限制;其次是對產品的規劃,使得產品的形式、內容和行為變得有用、能用,令人向往,并且在經濟和技術上可行。設計先是策劃一個即將實施的項目,然后按照策劃的要求進行構思、制定方案、實施操作、繪制圖樣、施工規劃、檢驗樣本、通過設計方案的驗收等整體環節的系統化工作??偠灾O計就是設想、運籌、計劃、預算的一個過程。合理的設計服務雖然會增加費用,但從全周期消費來看價值還是最高的。

(4)產品、系統、人效是三個不同層次的交付內容,不能用統一的標準去描述。舒適家居使用人效評價體系,其在系統交付的基礎上還要增加全周期的服務和經濟性評價。主要價值點已經從產品和系統轉向了舒適家居全周期服務體系。

(5)在全周期消費中,也會出現創新的商業模式:如除購買產品+購買服務方式外,也會出現租賃服務、按使用付費、按效果付費、節能效益分項等商業模式,在經濟上對用戶會更有利。

六、室內環境方案評價

要做好品質室內環境設計,首先要有室內環境的評價標準,要了解室內環境與人之間的相互促進和抑制作用有哪些方面。而不同的建筑空間的評價條件是有所不同的。

建筑空間被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居住空間,是日常生活的空間;第二類是工作或學習空間;第三類是購物休閑、娛樂或精神恢復的場所?,F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在第二類空間積累的許多壓力會帶回到在第一空間,需要在第一空間釋放。如果這種釋放不能實現,就會出現失眠焦慮等不適癥狀。而第三空間包括商業服務和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這也是調節心理情感的地方,人們需要這個空間釋放第一和第二空間的壓力,把心理情感表達出來。

室內環境品質就是根據室內環境的衛生性、舒適性和健康性,從四個維度需求動機、增加積極因素、減少消極因素、效率和效益的角度給出的評價,再結合服務水平和成本進行定性描述或精細打分,這樣對設計方案和實際測量結果進行評比。

圖9是從健康的角度對室內環境提出的要求,分為生理、心理和社交三部分。不同用途的室內環境上述三種要求的側重不同。在環境設計中對空間分配、空間尺寸、物理環境、心理影響因素等進行方案組合,在功能上、情感上和象征性方面滿足設計要求。

要做到室內環境精細化設計,首先必須有不同室內環境的評價標準,如居住環境、辦公環境、教學環境等。標準對各個影響因素做指數化計算,將結果體現在雷達圖上可視化。圖3.6-2、圖3.6-3、圖3.6-4為衛生環境、舒適環境、健康性環境的評價示意圖。其計算總得分為19.4、17.8、17.8,再將這個分數按相應換算標準計算成該維度的分數,加上價格指數和服務水平的分數,兩個不同方案的比較見圖3.6-5。從以上各個雷達圖中可以看出方案的長處與不足。這種方法也可評價改造項目改造前后的進步情況,以及項目實際測量結果與當初的設計方案計算值之間的差別。由于尚未進行環境評價標準的制定工作,因此這些圖只作為原理介紹之用。

通過以上設計方法,可以定量地提升室內環境的品質。當一般設計無需精確評價時,可按照上面各圖顯示的維度對設計方案或實際環境進行描述性評價,也有利于提升環境效益,提高用戶價值。

從上述角度分析,舒適家居體系與美國的“健康建筑”體系和歐洲“主動式建筑”體系的總體目標是大概一致的,也就是品質化室內外環境的目標應該是改善人的生命質量,提高幸福感,并在這個過程中,提高操作(工作)效率,帶來商業利益。這也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設計方式。

案例1:谷歌辦公室

到處是旗幟、沙發、寬敞的廚房、按摩椅,甚至吊床。谷歌不僅僅提供傳統的健康保險和極其有競爭力的待遇,而且還有免費的早餐、午餐、晚餐、零食,辦公區里免費健身中心、免費按摩、車接車送,甚至還提供冥想休憩間,在酒吧中提供酒水。谷歌設計這樣辦公室的目的就是讓員工可以通宵達旦的待在辦公室里,不用為任何事情擔憂,這種室內環境設計達到了辦公的最高層次,最后的核心就是以在心理健康條件下效率更高地工作。谷歌所做的一切有助于幫助員工保持健康、做心理壓力管理、給員工各種幫助、以減少不良因素對工作的影響,使員工可以集中精力在工作中,操作效率最大化。

案例2:別墅該配什么健康促進措施?

別墅是高級居住環境,有較多的空間可以配置不同功能的設施。家應該是恢復生理疲勞、減輕心理壓力的場所。在恢復生理疲勞方面需要良好的床具和寢具,以及利于睡眠的室內環境。而在減輕心理壓力方面,綠色植物、綠色景觀是非常有益的,適度的娛樂、運動也可以使人放松。而如果需要快速放松,則可使用冥想室,運用冥想技能幫助你。

案例3:家庭二次裝修應做哪些內容?

把你之前居住時不滿意的地方列出來,分為衛生、舒適和健康性三方面,再從需求動機、積極因素增強、消極因素削減與增加效率和效益四個方面列出需要改進的地方,之后進行方案設計。以筆者家為例,居住10年后列出以下改善順序:廚房煙道串味、洗浴設施不合理、洗浴和洗衣機排水不暢、主臥室隱私性不足、書房空間不合理、儲物空間不合理、增加夏季臥室夜間通風、部分家具破舊更換、窗戶密封老化更換、增加綠色植物。

(轉自:中國舒適家居行業發展白皮書)

猜你喜歡
室內環境空間環境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創享空間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環境
室內環境檢測及控制系統設計
多肉植物垂直綠化在室內環境中的應用探究
植物在航站樓室內環境中的應用
室內環境下移動機器人三維視覺SLAM
QQ空間那點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