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龍頭企業+孵化”的科技成果產業化體系建設與實踐

2020-05-25 02:56姜海龍
價值工程 2020年13期
關鍵詞:孵化龍頭企業科技成果

姜海龍

摘要:圍繞電網企業科技成果產業化孵化需求,針對科研完成人員參與度不高、核心技術不足、市場開拓能力弱、技術支持體系不健全等痛點問題,本文開展了基于“龍頭企業+孵化”的科技成果產業化體系建設與實踐等相關研究,健全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評估機制,實施科技成果產業化成果完成人掛鉤制,打通技術人才引進渠道,建立“硬核科技”自研體系,實施團隊矩陣式管理,打造成果產業化“龍頭企業”,健全孵化扶持、業務合作機制,集聚高端技術團隊/企業,構建“龍頭企業+孵化”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共生共贏生態系統,實踐表明本文成果能夠顯著提升科技成果產業化效益。

Abstract: Nowaday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during the industrial incubation of power grid enterpris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such as the insufficient participation of researchers, weak technical innovation points, the weak market development ability, and the defective technical support system.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 symbiosis and win-win ecosystem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based on "leading enterprises + incubation" was practiced. An evaluation mechanism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as established, and a system to combin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ith the completion of the achievements was implemented. Then a "high-tech" self-research system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end technical talent channels was established as well as a team matrix management, during which an incubation support mechanism was improved. Based on the improving cooperation mechanism, high-end technical team and enterprises were gathered.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industrial benefits of grid enterpris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關鍵詞:科技成果;產業化;龍頭企業;孵化

0? 引言

近年來,國家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企業孵化器成為產業轉型切入點,超過50%的省、市正借力科技企業孵化器,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但是,作為技術成果走向產業市場的“最后一公里”,科技成果產業化孵化能力不強,導致眾多優秀先進的科技成果仍停留在理論階段。

科技成果產業化孵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擁有優秀的科技成果僅是第一步,更需要合適的創業組織、良好的創業環境、正確的政策激勵、充足的資源配置、強力的市場支持等。針對這個問題,已有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有針對性地給出了相關建議[1,2]。針對電網企業科技成果產業化孵化,本文認為健全的科技成果產業化支撐體系是重中之重。

本文首先分析了電網企業科技成果產業化現狀,開展了基于“龍頭企業+孵化”的科技成果產業化體系建設與實踐等相關研究,健全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評估機制,實施科技成果產業化成果完成人掛鉤制,打通技術人才引進渠道,建立“硬核科技”自研體系,實施團隊矩陣式管理,打造成果產業化“龍頭企業”,健全孵化扶持、業務合作機制,集聚高端技術團隊/企業,構建“龍頭企業+孵化”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共生共贏生態系統,實踐表明本文成果能夠顯著提升科技成果產業化效益。

1? 電網企業科技成果產業化現狀

當前,電網企業在科技成果產業化方面所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科技成果評價指標體系不健全

電網企業普遍缺乏科學規范的科技成果評價指標體系,缺乏有公信力的技術評估,成果轉化魚目混珠,造成好成果被擱置,成果轉化效益低下。

1.2 科技成果產業化孵化體制機制不夠健全

電網企業的科技成果多數處于初級階段,技術成熟度不高。要實現產業化應用還需要繼續投入研發經費,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中試孵化。但是,由于電網企業的科研院所普遍自身中試熟化條件十分有限,再加上激勵機制所限,導致科技成果向市場轉化過程中,存在技術人員等關鍵環節投入缺位的問題。

1.3 科技成果轉化投入不足

科技成果轉化是一項高風險、高投入、高收益的工作,且周期長,要求轉化主體具有雄厚的資源保障能力。一是資金投入比例嚴重失調。成果轉化在實驗室階段、中試階段和產業化階段所需的資金投入比例一般為1:10:100,而目前我國僅為1:0.7:100。二是“硬核科技”支撐不夠。電網企業的人才激烈措施模糊,依然存在吃“大鍋飯”的現象,難以招募到科研領軍人才,造成轉化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

2? 電網企業科技成果產業化增效思路

2018年8月,財政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聯合制定的《關于支持打造特色載體 推動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升級的實施方案》提出,加快形成“龍頭企業+孵化”的共生共贏生態,提升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的質量與效率。

龍頭骨干企業具備專業、資金、人才、市場等資源優勢,能夠帶動上有下中小企業共享資源,協同發展,形成共贏共生局面。建設發展“龍頭企業+孵化”大中小企業融通型載體,有利于提升資源配置質量與效率,能夠有效提升科技成果產業化孵化效益[3]。

筆者認為,電網企業擁有雄厚的人才、成果和市場等資源優勢,科技成果研發、孵化、轉化全產業鏈齊全,完全能夠通過構建“龍頭企業+孵化”新型科技成果產業化載體,破除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快速提升科技成果產業化效益。

3? “龍頭企業+孵化”科技成果產業化體系建設方法

如何讓“龍頭企業+孵化”新型科技成果產業化載體更好發揮作用?本文結合南方某省級電網企業科技成果產業化實際,依托龍頭企業集聚優質資源,創新互利共贏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孵化機制,實現了研發設計、檢驗檢測、模型加工、中試生產、企業管理、物資采購、市場營銷等方面的深度融通,保障了科技成果產業化孵化項目能夠分享專業的研發設施設備、成熟的市場資源與渠道、先進的管理經驗及模式等,獲得了成功的實踐經驗。

3.1 關鍵舉措

3.1.1 集聚優質資源,打造成果產業化“龍頭企業”

①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健全項目優選機制,集聚優質資源。一是構建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評估體系,明確評估指標、評估標準、評估流程和轉化方式選擇依據,把好轉化項目源頭[4]。二是科技成果轉化選擇權交給企業,由企業根據市場需求、技術成熟度以及自身條件,評估是否承接。三是降低轉化成本、縮減轉化流程,鼓勵電網企業體系內的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合作實施、無償許可等方式多承接科技成果轉化。

②打通高端技術人才引進渠道,實施科技成果完成人與成果產業化掛鉤制,依托“龍頭企業”打造成果產業化“龍頭項目”。一是打通內部人才流動機制,成果完成人員能夠流動到“龍頭企業”專職開展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打造“龍頭項目”。二是打通社會化人才招聘渠道,面向社會市場化招募核心研發人員,保障科技成果產業化“龍頭項目”的“硬核科技”攻關。

③建設多層級科技成果產業化通道,根據項目技術、市場等現狀匹配合適的產業化通道[5]。一是科技成果市場潛力巨大、技術要求高的重點產業化項目,受讓相關核心專利,由“龍頭企業”為主體實施。二是科技成果技術成熟、有一定市場需求的,采用合作實施或是許可等方式轉化,以“龍頭企業”為技術支撐平臺實施轉化。三是科技成果不太成熟,但是市場前景好,進駐孵化器,由孵化器組織提供技術支持、中試加工、市場推廣等,加速科技成果到產品再到商品的孵化。

3.1.2 健全創新創業機制,提升成果產業化“硬核”能力

①建立“硬核科技”自研體系,全面保障重點產業化項目技術、人員和經費等需求。一是進一步完善研發體系。明確產品研發規劃、年度研發計劃、研發團隊管理、研發進度管控、知識產權管理等產品研發關鍵點。二是創新科技研發模式。試行產品經理制,跨部門組建研發小組,合理釋放資源。三是引進行業精英,“發揮鯰魚效應”,帶動提升研發能力,加快“科研型技術專家”向“研發工程師”轉型,加速培養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科研骨干、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四是加大科技自研投入,整合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推動創新協同形成合力,提升整體研發水平和引領能力。

②優化創新創業團隊管理,實施研發總監領導下的項目經理、項目總工雙負責制,打造“3C創新創業團隊”。研發總監負責項目獲取、項目未來發展趨勢、商業模式搭建、技術路線確定、高端公關、資源整合等,并考核項目負責人。項目經理負責組建項目團隊,管理、培訓和激勵項目團隊人員,協調新產品(新技術)開發資源,牽頭控制新產品(新技術)開發進度、成本、質量。項目總工負責新產品開發方案、技術路線、方案,牽頭負責技術指導、培訓,協助項目經理協調新產品(新技術)開發過程的管理。

③實施服務支持強矩陣式管理,重點項目產業化進度快速提升,成效顯著。產業化項目團隊人員配置與職能管理部門交叉,市場營銷、財務、發展策劃、產品研發等部門指派專人組成服務小組,一對一編入各產業化項目團隊,負責跟進科技成果迭代開發、市場推廣進度,及時組織提供研究、設計、試驗和市場推廣等不同階段所需技術支持服務。經實踐,該組織結構有利于信息交流與相互學習,大大提升了重點項目的產業化進度。

3.1.3 健全孵化服務體系,構建科技成果產業化生態圈

①構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共生共贏機制,聚集內外部高端技術團隊/企業,構建科技成果產業化生態系統。一是建立孵化扶持機制。硬件開發、軟件開發、工藝設計、商業策劃等專業技術支持,同等商務技術條件下,優先選用入孵的團隊/企業。二是構建業務合作機制。孵化團隊/企業參與“龍頭企業”全額經費支持的產品研發,產品相關知識產權完全歸屬“龍頭企業”,雙方共同保障產品技術秘密不外泄,同等商務技術條件下,由參與研發的入孵團隊/企業優先承接產品迭代、配件供應、售后服務等工作。

②組織專業力量靠前提供技術研發、中試加工、市場推廣等專業服務支撐。一是以“龍頭企業”作為孵化器平臺內核,將服務網省公司的科技創新項目孵化,納入各專業部門工作任務績效,鼓勵承接網省公司生產一線的創新支持服務,推動智能裝備和服務技術研發貼近實際應用需求。二是協調外部專業機構提供專項技術支持,滿足科技創新項目孵化所需的電力版涉及、軟件編碼、工藝設計、商業策劃等技術支持。

③強化孵化項目評選和培育能力,持續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訓,提升業務實操能力和風險意識。一是設立創新創業導師庫,引進系統內外技術、管理等領域頂尖專家,“一對一”為項目提供創新創業輔導。二是聘請知名律所提供法律咨詢,舉辦科技成果轉化法律風險識別與防范培訓。三是聯合專業機構,開設專業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課程。

3.2 實踐成效

伴隨著“龍頭企業+孵化”新型科技成果產業化載體體制和機制的日臻完善,科技成果轉換產業化通道日益暢通,科技成果產業化經濟收益顯著提升。

2019年,引進47個入孵企業/團隊,出孵12個項目,支撐了22項系統內入孵科技成果的迭代升級,協同推進142項轉化產品的推廣應用,累計簽訂轉化合同過億元,其中智能巡視機器人、智能充電樁、10kV多腔室間隙避雷器等多個項目的累計轉化合同額均過千萬元。

4? 結語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成果轉化是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專業的技術共享平臺以及良好的企業管理、產品策劃、市場推廣等服務支撐,對于科技成果產業化孵化至關重要?!褒堫^企業+孵化”新型科技成果產業化體系以“龍頭企業”作為孵化器的內核平臺,能夠充分發揮龍頭企業技術人才、創新平臺、市場渠道等資源優勢,顯著提升成果轉化效益,必將在電網企業乃至全國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欒錫武,石艷鋒,蔣陶.我國科技成果轉化及其存在的問題研究[J].價值工程,2019,25:290-292.

[2]沈雨佳,郭劍坤,石峰.信息化視角下的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對策[J].價值工程,2019,36:8-9.

[3]“龍頭企業+孵化”新型發展載體將大有可為[J].河南科技,2019,17.

[4]楊柳,黃瑩,劉通.科技成果孵化評估體系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9,4:103-105.

[5]吳壽仁.科技成果轉化若干熱點問題解析(十五)——如何選擇科技成果轉化方式?[J].科技中國,2013,8:48-57.

猜你喜歡
孵化龍頭企業科技成果
山西省級扶貧龍頭企業和扶貧農民專業合作社名單出爐
2018年全球農化產品銷售前20名的龍頭企業
2016年湖南省新認定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名單
青蛤苗種繁育技術及不同鹽度對青蛤發育各階段的影響
北京眾創空間發展對策分析
再生資源行業持續整合 龍頭企業強者恒強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