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時代新聞媒體轉型發展的趨勢研究

2020-05-28 09:47劉弈涵
記者搖籃 2020年4期
關鍵詞:新聞媒體傳統媒體轉型

劉弈涵

[摘要]5G時代對傳統媒體的沖擊更為明顯,可以說5G是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加速器。5G將重塑媒介生態。主流媒體需未雨綢繆,應對有方。5G商用后,主流媒體需擁有豐富的視頻化、智能化、移動化產品矩陣;構建協同化、一體化、集約化的生產流程;確立場景化、垂直化、社交化的運營思維。本文聚焦5G應用對新聞媒體轉型發展的影響,探索5G時代媒體轉型發展的趨勢和特點。

[關鍵詞]5G;新聞媒體;媒體融合;轉型發展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1.研究的背景。2019年6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四家企業頒發5G牌照,標志著我國開始進行5G網絡的建設布局。2019年10月31日,5G在我國正式商用,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公布了首批5G網絡覆蓋的城市。這意味著,只要手持一部5G手機,在5G網絡覆蓋的區域即可暢享5G的高速率。在5G時代,經濟社會將會發生新的范式變遷,以5G技術為引領的數字經濟發展將登上一個新的發展臺階。5G必將加速推動新媒體發展。麥克盧漢的媒介觀指出,媒介即訊息,傳統的新聞媒體本身就是一種新聞訊息。如今,在5G時代,在新技術的引領下,媒介的渠道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新聞媒體不僅是報道新聞的一種媒介,更是嶄新的信息。

2.研究的意義。媒體該如何轉型發展,應該往哪個方向轉型,是一直以來我們探究的話題。如今,在5G時代的大背景下,我們應該更多地聚焦5G應用,更好地指導新聞媒體轉型發展。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曾提出了“5G+”戰略,指出深入推動5G與AICED,即5G與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云計算(cloud Computing)、大數據(Big Data)、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等新興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打造以5G為中心的泛智能基礎設施。

可以肯定的是,在5G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的特性下,新聞媒體融合的速度會加快,屆時,新聞媒體的報道方式、呈現方式將會有一個巨大的改變。5G技術引領發展,它的快速布局能給新聞媒體帶來哪些提升、如何推動媒體轉型發展,本文接下來展開具體分析。

二、基本理論

1.5G時代。5G指的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是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也是繼4G、3G和2G系統之后的延伸。相較于4G、3G、2G網絡來說,5G網絡的速率更快,其低時延的特征使得5G能夠更好地實現信息化的網絡傳輸,這種快速的網絡連接,不僅加強了溝通連接,也能改變生產和生活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的5G技術是我國在科技創新領域所取得的一項卓越的信息科技成就,實現了我國從4G緊跟到5G領先的局面。隨著5G的正式商用,我們正式進入了5G時代。

2.新聞媒體轉型。新聞媒體轉型發展指的是傳統的新聞媒體在互聯網時代的一種融合創新,這種融合創新使得傳統的新聞媒體更能滿足當今人們的需要,也是未來媒體生存的必然趨勢。目前我們所提倡的媒體融合指的是傳統的新聞媒體與互聯網時代的新媒體的一種融合發展,使得傳統媒體既有權威性強的報道也有新媒體的一些特征,更能滿足人們的視覺、聽覺需求。新聞媒體轉型發展的案例數不勝數,央視新聞聯播欄目也開通了抖音、快手新媒體平臺,迅速漲粉,獲得人們的廣泛關注。

以5G技術為引領的新聞媒體轉型發展,更多的是適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使得一種信息技術能夠成為媒體轉型發展的加速器。例如,“5G+”應用使現場新聞報道突破空間限制,能夠以更高的速率傳輸至新聞直播間。媒體轉型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結合當下的科學技術進行創新和發展。

三、5G時代新聞媒體轉型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轉型發展力度不夠。新聞媒體轉型發展順應了時代發展需求,普通受眾對獲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強的感知,我們看到,在社會普遍關切的新聞報道上,現在往往不是傳統媒體先發聲,而是自媒體平臺率先報道,如微博、微信公眾號、知乎、今日頭條等。這些自媒體甚至能夠挖掘到新聞背后更多的事實真相,而在對熱點事件的追蹤報道上傳統媒體似乎并沒有先發制人,往往處于被動局面。

由于自媒體平臺上有很多虛假信息,使得謠言越來越多,傳統媒體作為最權威的信息來源,往往在新聞報道上比較滯后,傳統新聞媒體轉型力度遠遠不夠。

2.內容和形式十分保守。在自媒體蓬勃發展的今天,不少自媒體為了博人眼球,開啟了“標題黨”創作,引發不少問題。但是不得不說,很多新媒體在語言風格和選題設置上創新意識很強,而傳統新聞媒體雖然陸續開通了新媒體平臺賬號,并致力于打造新媒體矩陣,但是事實上其語言風格跟傳統的報紙風格沒什么兩樣。很多中央新聞媒體的官方微博語言過于生硬,在新媒體平臺上,只有形式上的創新是遠遠不夠的。此外,傳統媒體在與粉絲的互動方面也存在問題。

3.新聞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不高。如今,新媒體平臺眾多,然而很多傳統新聞媒體的編輯人數有限,有的編輯負責多平臺的運營,但是多數平臺編輯發布的內容沒有太大的區別。這種沒有根據受眾的不同進行二次編輯的行為,使得很多新聞的傳播效果不佳,粉絲互動比較少。此外,很多新聞從業人員只接受了傳統的新聞理念學習,對媒體融合發展了解甚少,這就導致了新聞從業人員普遍素質不高,不能適應新的崗位需求,在轉型發展中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四、5G時代媒體轉型發展的有效途徑

1.以5G技術為引領加大轉型力度。新聞媒體應該摒棄傳統的新聞報道方式,利用新的技術,增強新聞報道的傳播效果。5G技術催生了很多新興技術應用,例如,咪咕體育攜手CBA進行了5G賽事的轉播,通過5G網絡,在4K甚至8K高清電視環境下,觀眾獲得了更好的觀賽體驗。此外,5G的高速率提供了很多“上帝視角”,例如,在5G技術的引領下,媒體在新聞直播過程中,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直播報道,能夠給觀眾帶來更廣闊的視野。對新科技的應用,讓傳統媒體有更多施展的空間。

2.不斷創新內容和形式。媒體轉型發展必須不斷滿足人們的需求。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的今天,短視頻成為風口,短視頻以大信息密度、低收視成本的特點,滿足用戶高度碎片化的需求。米爾佐夫提出:“新的視覺文化最驚人的特征之一是它越來越趨于把那些本身并非視覺性的東西予以視覺化?!倍桃曨l的興起,凸顯了受眾信息接收習慣“從靜態的圖片消費到動態的影像、擬像消費”的轉向。短視頻已成為業界角力的新領域,出現了秒拍、快手、抖音等短視頻應用平臺。但很多媒體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即便開通了新媒體賬號,也沒有安排專業人員進行編輯和運營,缺乏對短視頻內容的有效創新。

傳統的新聞媒體應該不斷創新內容和形式,使新聞報道符合特定平臺的傳播。利用5G技術,可以進行大膽的突破。例如,在5G時代可以充分發揮5G機器人、5G無人機在媒體報道中的作用。

3.提高新聞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新聞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具體包括以下兩點:

第一,不斷學習新媒體運營知識,通過參加各種新媒體平臺的運營管理,了解當下新媒體發展的狀況,找到與傳統媒體融合發展的契合點,從而有效地對新媒體內容進行創新,使得所發布的新聞內容更符合不同的平臺。

第二,新聞從業人員應該結合5G科技背景開發更多新媒體應用軟件和新節目,運用到各個新媒體平臺。例如,2019年,山東廣播電視臺第一次在北京搭建了5G信號全覆蓋的融媒體“中央廚房”,5G+黑科技讓全息媒體表達有了更多可能?!栋萃辛?,兩會》《兩會大家談》等直播節目均實現了“5G+VR”式呈現,也讓演播室首次實現了720度沉浸式高清直播新體驗。

五、結語

5G這只“蝴蝶”已經扇動了翅膀,未來將會有更多與之相關的領域發生巨大變革。5G是第七次信息革命的基礎,它將促進萬物互聯,讓智能生活變為可能。目前,在新聞媒體的轉型發展中仍然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如轉型發展力度不夠、內容和形式十分保守、新聞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不高等。要尋求新的突破,新聞媒體應以5G技術為引領,加大轉型力度,不斷創新內容和形式,提高新聞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

猜你喜歡
新聞媒體傳統媒體轉型
轉型發展開新局 乘風破浪向未來
航天器在軌管理模式轉型與實踐
探討網絡新聞媒體與傳統新聞媒體的整合
轉型
傳統媒體為什么要包裝自己的“網紅”
時代召喚老區新聞媒體
傳統媒體在新形勢下如何實現突圍
五問傳統媒體:你以為熬過寒冬就是春天嗎?
灃芝轉型記
新常態下的新聞媒體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