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病程及絕經與骨密度的相關性

2020-06-01 07:32鄭宇藍李雪琴
中國實用醫藥 2020年13期
關鍵詞: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病程骨密度

鄭宇藍 李雪琴

【摘要】 目的 探討女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病程及絕經情況與骨密度的相關性。方法 60例女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 根據是否絕經分為絕經前組(28例)與絕經后組(32例), 再根據病程長短分為短程組(病程3~6個月)與長程組(病程>6個月)。測定所有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和髖部骨密度, 比較絕經前組與絕經后組中短程組與長程組的腰椎(L2~4)和髖部(股骨干、股骨頸、股骨大轉子、左側股骨、股骨干、Wards三角)骨密度水平, 并分析病程及絕經與骨密度的相關性。結果 在絕經前組患者中, 長程組腰椎L2~4、股骨干骨密度分別為(1.02±0.04)、(1.01±0.12)g/cm2, 均明顯低于短程組的(1.13±0.16)、(1.16±0.21)g/cm2,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股骨頸、股骨大轉子、左側股骨、股骨干、Wards三角骨密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絕經后組患者中, 長程組的腰椎L2~4、股骨頸、股骨大轉子、左側股骨、股骨干、Wards三角骨密度分別為(0.88±0.05)、(0.76±0.03)、(0.59±0.05)、(0.76±0.05)、(0.90±0.06)、(0.59±0.05)g/cm2, 均明顯低于短程組的(1.06±0.29)、(0.84±0.08)、(0.68±0.09)、(0.84±0.08)、(0.99±0.10)、(0.67±0.09)g/cm2,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 骨密度與絕經、病程呈負相關(r=-0.330、-0.361, P=0.006、0.011<0.05)。結論 女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的病程及絕經情況與其骨密度呈負相關, 長病程女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的骨密度低于短病程患者, 且絕經后的骨密度更低。

【關鍵詞】 女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病程;絕經;骨密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3.034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一種代謝疾病, 甲狀腺功能改變后會引發機體出現代謝失調, 發病原因為體內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量過多導致, 甲狀腺激素水平升高會對甲狀腺功能改變后會對破骨細胞產生直接的刺激, 進而增強骨吸收[1]。甲狀腺功能亢進發生時, 由于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全身分解代謝亢進, 使骨骼中的蛋白質基質分泌不足, 導致體內鈣大量丟失, 最終產生骨骼脫鈣癥狀。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體內分泌的甲狀腺激素還會直接作用其骨組織, 加速骨轉移, 引發骨礦物質丟失。有研究顯示, 甲狀腺功能亢進會導致體內骨密度發生改變, 致使骨量減少, 嚴重時并發骨質疏松癥[2]。骨質疏松癥多以骨量作為評定標準, 骨量減少為該病的主要特征, 而骨密度測定是判斷骨量高低的首要方法, 但由于患者的性別、病程及年齡不同, 其體內的甲狀腺激素水平對骨密度的影響表現出一定的差異[3]。鑒于此, 本研究旨在探討女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病程及絕經與骨密度的相關性,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 2016年1月~2019年6月

收治的60例女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是否絕經分組為絕經前組(28例)與絕經后組(32例), 再根據病程長短分組為短程組(病程3~6個月)與長程組(病程>6個月)。絕經前組中, 短程組12例,?平均年齡(35.72±4.38)歲;平均體重(53.65±5.16)kg;長程組16例, 平均年齡(36.14±4.43)歲;平均體重(53.52±5.13)kg。絕經后組中, 短程組16例, 平均年齡(58.82±5.63)歲;平均體重(52.77±5.23)kg;長程組16例, 平均年齡(58.36±5.73)歲;平均體重(53.47±5.21)kg。絕經前組與絕經后組組內短程組和長程組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通過, 且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診斷標準者;②近期無激素服用史者。排除標準:①合并骨代謝疾病者;②合并嚴重心肝肺等功能障礙者;③合并嚴重血脂紊亂者。

1. 3 方法 測定所有患者的腰椎(L2~4)、股骨頸、股骨大轉子、股骨干、Wards三角、左側股骨的骨密度值。骨密度的測定:由專業人員進行操作, 根據機器的標準選擇定位點, 忽略人為操作產生的結果誤差。在行檢查前的2~6 d內, 患者應禁服影響骨密度檢測圖像分析的相關藥物, 不可進行鋇餐消化道造影等檢查, 檢測時應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屬飾品, 避免影響骨密度檢測結果的準確性。①腰椎骨密度的測定:取仰臥位, 下肢抬高, 置于腰椎檢查墊上, 選擇患者L2~4腰椎前后位進行骨密度檢測。②股骨骨密度的測定:取仰臥位, 使下肢伸直并內收內旋, 將雙足固定在股骨檢查裝置上, 選擇股骨的股骨頸、Wards三角、大轉子、轉子間進行骨密度測量。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絕經前組與絕經后組中短程組與長程組的腰椎(L2~4)和髖部(股骨干、股骨頸、股骨大轉子、左側股骨、股骨干、Wards三角)骨密度水平, 并分析病程及絕經與骨密度的相關性。骨密度測定值≥-1.0表示骨量正常, -2.5<骨密度測定值<-1.0表示骨量減少, 骨密度測定值≤-2.5表示存在骨質疏松癥狀。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相關分析采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絕經前組中短程組與長程組的腰椎、髖部骨密度比較 在絕經前組患者中, 長程組腰椎L2~4、股骨干骨密度均低于短程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股骨頸、股骨大轉子、左側股骨、股骨干、Wards三角骨密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絕經后組中短程組與長程組的腰椎、髖部骨密度比較 在絕經后組患者中, 長程組的腰椎L2~4、股骨頸、股骨大轉子、左側股骨、股骨干、Wards三角骨密度均低于短程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病程及絕經與骨密度的相關性分析 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 骨密度與絕經、病程呈負相關(r=-0.330、-0.361, P=0.006、0.011<0.05)。見表3。

3 討論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 一旦發病后易引發機體骨量減少, 影響機體骨代謝, 甲狀腺激素的分泌水平對骨骼生長、成熟及轉化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多項臨床研究表明,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與骨質疏松癥存在一定的相關性[4]。組織學檢查結果顯示, 發生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時的骨吸收面出現擴大, 破骨細胞的溶解速度加快, 皮質空隙增大, 皮質骨及小梁骨體積明顯減小, 致使皮質和小梁骨的骨量減少, 嚴重者還會并發骨質疏松癥等[5]。骨質疏松癥的發病原因較復雜, 受到年齡、性別等多因素的影響。雌激素分泌量減少及高齡等原因都會對機體的骨吸收及骨形成產生影響, 而不良生活習慣、光照時間短或長期臥床等也會導致機體骨量減少。

目前, 臨床上認為甲狀腺功能亢進時骨量丟失與骨質疏松癥的可能發生機制分析如下。①甲狀腺激素與成骨細胞核受體進行結合后對細胞的復制、蛋白和基因生成產生影響, 甲狀腺素水平升高會對成骨細胞的復制產生抑制;甲狀腺激素也能夠與破骨細胞發生直接的作用, 破骨細胞活性比成骨細胞活性更高, 骨吸收能力強于骨形成, 進而引發骨重建失衡, 使機體的骨礦物質出現代謝紊亂[6]。②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體內的促甲狀腺激素水平降低會減弱對破骨細胞前體細胞的抑制, 使破骨細胞數量增加, 并延長了作用時間, 使骨吸收水平高于骨重建。③甲狀腺素水平分泌過多會對維生素D的形成產生干擾, 從而降低了腸鈣的吸收[7]。④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發生時, 其體內的蛋白質分解代謝功能亢進, 機體出行負氮平衡, 引起機體骨骼中蛋白質基質不足, 進而引發機體出現鈣鹽沉積障礙。骨密度的影響因素較多樣, 絕經年限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病程長短均會影響骨密度水平, 絕經年限及病程與骨密度具有相關性[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在絕經前組患者中, 長程組腰椎L2~4、股骨干骨密度均低于短程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股骨頸、股骨大轉子、左側股骨、股骨干、Wards三角骨密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絕經后組患者中, 長程組的腰椎L2~4、股骨頸、股骨大轉子、左側股骨、股骨干、Wards三角骨密度均低于短程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 骨密度與絕經、病程呈負相關(r=-0.330、-0.361, P=0.006、0.011<0.05)。洪萍萍[8]的研究結果曾報道, 在絕經前、后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患者中, 亞臨床甲減病程長者腰椎、左股骨頸及股骨大轉子骨密度明顯低于病程短者(P<0.05);與本研究數據基本一致。結果說明:女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長病程及絕經后可能降低體內骨密度??紤]原因可能為:①女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絕經后的卵巢功能出現衰退, 雌激素水平降低[9];

雌激素受體作用在破骨細胞, 對其溶酶體酶活性及骨吸收產生抑制, 導致骨量丟失[10];②絕經年限增加會使機體代謝減慢, 導致骨吸收作用高于骨形成, 使骨量消失, 骨密度顯著降低。

綜上所述, 女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病程、絕經情況對骨密度水平影響較大, 并呈負相關, 應密切關注女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謝情況, 以預防骨質疏松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張志梅, 張倩輝, 楊立群, 等.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女性骨密度及血清25(OH)D變化. 河北醫藥, 2018, 40(10):1501-1504.

[2] 田琳.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謝相關指標的變化及臨床意義. 中國實用醫刊, 2018, 45(20):49-50, 54.

[3] 趙峰英, 潘莎, 沈喜妹, 等. 體重下降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治療后體成分的變化及對糖代謝的影響. 中華糖尿病雜志, 2019, 11(6):412-417.

[4] 康靜, 劉宇光, 王沖, 等.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鈣磷水平與骨質疏松的相關性.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8, 24(22):3445-3448.

[5] 戚鳳, 王沈峰. 絕經后婦女骨轉換生化標志物與骨密度相關性的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9, 17(22):128-129.

[6] 王任飛, 田小麗, 譚建, 等. 腰椎能譜CT評估Graves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131I治療前后骨量變化的價值. 國際放射醫學核醫學雜志, 2018, 42(6):495-499, 506.

[7] 王超群, 劉玉, 喬燕燕,等. 中老年女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低骨量患者131 I治療前后骨代謝特點.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9, 39(9):2163-2166.

[8] 洪萍萍. 131I治療對Graves病患者甲狀腺功能及骨代謝的影響. 中國基層醫藥, 2018, 25(22):2922-2926.

[9] 黃小紅, 王小中, 楊偉明, 等.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骨密度與血清骨代謝指標的變化及意義. 山東醫藥, 2017, 57(30):45-47.

[10] 李慧林, 程群, 洪維, 等. 絕經前后女性身體成分和骨密度變化及相關性分析. 老年醫學與保健, 2019, 6(4):468-472.

[收稿日期:2020-01-22]

猜你喜歡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病程骨密度
有必要給幼兒檢測骨密度嗎?
骨密度水平分三級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血清25-(OH)D3水平與骨密度的關系
棗莊地區小兒支原體肺炎實驗室檢驗結果及流行特點的研究
脈沖射頻治療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效果觀察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圍術期的護理體會
甲亢合并糖尿病臨床診治分析
131碘治療甲亢患者的后期隨訪效果分析
檸檬干泡水喝提高骨密度?
超聲檢查對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心臟儲備功能的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