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濱州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調研與分析

2020-06-04 09:13王虹董霞王會軍
現代農業科技 2020年10期
關鍵詞:促進措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

王虹 董霞 王會軍

摘要? ? 調研了濱州市2009—2018年的秸稈利用情況,并對其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濱州市通過近10年的努力,使秸稈綜合利用量發生了質的變化,秸稈利用模式由過去粗放式利用逐步轉變為深層化利用;規模利用主體異軍突起,不斷壯大,在農作物秸稈利用中逐步成為主力,引領秸稈綜合利用新型模式,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 ?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現狀;問題;促進措施;山東濱州

濱州市位于山東省北部,黃河三角洲腹地,瀕臨渤海灣,東經117°15′~118°37′,北緯36°41′~38°16′。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年內四季分明,適合多種植物生長,是典型的農業種植區。作為農業大市,濱州市小麥、玉米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26.67萬hm2左右,每年可產生逾600萬t農作物秸稈。據統計,全市2018年小麥播種面積達到28.51萬hm2,產量達175.09萬t;玉米播種面積達31.70萬hm2,產量達207.29萬t;棉花播種面積3.196萬hm2,產皮棉3.15萬t;瓜菜播種面積達4.98萬hm2,產量253.07萬t。境內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瓜菜為主,2018年秸稈總產量達681.72萬t。由于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造成了部分秸稈利用率不高,甚至出現焚燒現象,不但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還造成了大氣污染,給人民的身心健康帶來了很多危害,與我國目前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發展理念背道而馳。為深入解決目前秸稈綜合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尋找適合秸稈綜合利用的現代農業發展適宜途徑,提高秸稈利用效率,從根本上解決秸稈露天焚燒現象,加快推進生態農業強市建設,對濱州市秸稈利用情況進行了調研與分析。

1? ?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現狀

1.1? ? 秸稈產出情況

如圖1所示,2009—2016年期間,除2011年和2013年有小幅變化外,基本保持穩定。其變化原因有2個,一是2011年為濱州市農作物豐收年,該年風調雨順,作物生物產量和經濟產量均較高,促進秸稈產量小幅上升;二是2013年濱州市遭遇大面積雨澇災害,導致農作物生物產量和經濟產量大幅下降,致使農作物秸稈產量大幅降低。2017—2018年濱州市農作物秸稈產量大幅增加,這是因為2014—2016年棉花價格連續3年較低,農民植棉積極性遭受重挫,大面積棉田改種了秸稈產量高的小麥、玉米等農作物。

1.2? ? 秸稈區域化利用情況

各縣(市、區)經濟發展水平和主要農作物種植布局的不同,使作物秸稈利用情況出現了明顯差異。南部縣(市、區)經濟發達,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畜牧業以集中養殖方式為主,玉米秸稈飼料化利用以青貯和秸稈壓塊等為主要方式,規?;?,經濟效益顯著。水稻秸稈主要用于草苫編制等加工項目,基本得到利用。瓜菜等經濟農作物秸稈近年來產量比較穩定,但是規?;秒y以實現,相對利用率低。北部區縣農作物產量小,畜牧業發達,散養和集中養殖相結合;直接飼喂和青貯是飼料化利用玉米秸稈的主要利用方式。位于無棣縣的山東京能2×12 MW生物質發電項目幾乎囊括了北部縣區全部棉花秸稈,極大地推動了當地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給當地農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1.3? ? 秸稈“五化”利用情況

2014—2018年5年“五化”利用情況如圖2、3所示。從總體上看,2014—2018年濱州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基本呈直線上升,具體分為2個階段,即2014—2016年為快速發展年,平均增長率超過1%;2017—2018年為穩定發展年,平均增長率達0.32%。

2014—2018年,秸稈以肥料化利用為主,在肥料化利用中,秸稈還田利用在整個肥料化利用中占95%以上,其中不到5%的秸稈用來生產有機肥或生物有機肥;飼料化利用在“五化”利用中排第2位,為濱州市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原料支持,該項利用與畜牧業的發展息息相關,2014—2015年畜牧產業蓬勃發展,秸稈飼料化利用較高,2015年達到最高,利用量為105.26萬t,2018年最低,利用量為68.68萬t,降幅達到34.75%;能源化利用在“五化”利用中處于中游,2014—2017年基本保持穩定,2018年能源化利用大幅降低,這和濱州市農村生活水平提高和“改氣”工程相關;基料化利用主要集中在食用菌養殖和育苗基質等方面,集中在濱州市食用菌和蔬菜生產主產區,以濱城區、惠民縣為主;原料化利用是濱州市的一項特色產業,集中在濱州市博興縣,主要用于生產工藝品,其經濟附加值最高。

2014—2018年,濱州市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率逐步提高,2015—2018年得到飛速發展,機收率由2014年的73.49%提高到2018年的87.38%,提高了13.89個百分點,極大地提高了秸稈還田率,提高了秸稈的肥料化利用,濱州市2014—2018年秸稈肥料化利用由363.65萬t上升到509.17萬t,上升率達到40.02%;2014—2015年秸稈飼料化利用是2014—2018年5年內最高的2年,2016年開始劇烈下滑后,基本保持穩定,這與畜牧業的轉型升級有很大的關系;能源化利用是秸稈綜合利用比較低端的利用方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農業科學技術的進步,這項利用將會逐步降低,由2014年的48.30萬t降低到2018年的27.08萬t,降幅達43.93%;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基本保持穩定。

1.4? ? 秸稈規?;们闆r

由表1可知,2017年濱州市農作物秸稈規?;闷髽I(合作社)總共200家,規?;脭盗?2.6萬t,占總利用量的10.07%。規?;米疃嗟钠髽I是飼料化利用企業,數量為174家,這與濱州市畜牧業較為發達有關;規?;昧孔疃嗟氖悄茉椿煤头柿匣?,占整個規?;昧康?9.25%。按照占各利用總量的比例來看,能源化利用占52.69%,占比最大;占比最小的為肥料化規模利用量,其占比為4.78%,這與秸稈的肥料化利用基數大有關,同時也說明秸稈肥料化利用主要為秸稈還田;基料化和原料化規模用量占比分別為41.47%和43.81%,都比較大,這說明二者的規?;梅绞奖容^集中。

2? ? 秸稈綜合利用存在的問題

一是焚燒和廢棄等污染現象依然存在。濱州市秸稈資源總量較大、品種多樣,綜合利用難度較大,目前為止仍有接近10%的秸稈未得到有效利用,為秸稈的焚燒和廢棄埋下了隱患。溝邊、溝沿仍然出現零星的廢棄現象;春耕農忙時節小面積焚燒現象仍然屢禁不止,造成了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二是秸稈還田技術不完善、不系統。秸稈還田耕作機械與農田耕作需要還有一定的差距,部分秸稈深翻后,還處于耕作表層,對下茬作物造成了一定影響,秸稈還田后快腐等還田后續技術需要進一步完善。三是秸稈還田率高,規?;寐实?。秸稈還田利用是秸稈綜合利用的主導方式,其規?;盟竭€處于一個起步階段,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四是秸稈規?;盟降?,需調整。濱州市秸稈規?;靡苑柿匣?、飼料化和能源化為主,其高效益的基料化和原料化占比小,需要加快內部調整,促進基料化和原料化發展。五是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創新少,更新慢。多年來,秸稈綜合利用技術都是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模式,其中很多技術都是多年的老技術,缺少創新型技術的集成與應用,秸稈中的一些纖維素、氨基酸、多糖等物質沒有得到有效開發,限制了秸稈綜合利用的深層次發展[1-2]。

3? ?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促進措施

3.1? ? 實施研究提升工程

積極籌建秸稈綜合利用研究機構,實施政府主導,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參與的模式,組建秸稈綜合利用產業聯盟。積極發揮相關企業在某個領域的研究優勢,積極引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研究人才,開展科研公關,獲得高價值的研究成果,促進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發展[3]。

3.2? ? 實施機械化提升工程

加快秸稈還田機械、收割-打捆機械的研究與開發,推進農田深耕深翻機械的普及應用。積極引進國外先進農業機械生產技術,著重解決農作物機械收割后秸稈打捆問題,組織力量開發一批收割-打捆一體機,解決秸稈的收集、儲運環節中不連貫、不系統的問題。

3.3? ? 實施肥料化提升工程

秸稈還田的一大制約因素就是秸稈的腐熟分解速度慢,尤其是纖維素多的玉米秸稈和棉花秸稈等,該時期氣溫低,菌群活躍度低,深翻后腐熟速度慢,導致秸稈還田利用受限,甚至對下茬作物造成影響。因此,推進秸稈腐熟劑技術的引進與研究是解決秸稈還田技術、推進秸稈還田良性發展的一項關鍵技術。該技術是在秸稈還田深翻前實施,在粉碎的秸稈表面撒施具有針對性的腐熟劑及土壤有益生物菌劑(固氮菌、解鉀解磷菌等)后進行深翻,能夠有效提高秸稈的肥料利用價值,改善土壤團粒結構,促進土地良性發展。積極扶持秸稈生產商品有機肥或生物有機肥,通過工藝技術提升秸稈有機肥的肥力、秸稈肥料化附加值,提高生產者收集秸稈創造效益的積極性[4]。

3.4? ? 實施飼料化提升工程

改善秸稈的飼料化利用途徑,推進秸稈生產動物用酵素的發展。引進和消化相結合,不斷創新秸稈的飼料化應用工藝方法,在秸稈生產動物用酵素工藝中,采用先生產動物酵素后青儲飼料的工藝方法,使秸稈在飼料化應用中達到了“吃干榨凈”的效果,大幅提高秸稈的利用附加值。

3.5? ? 實施基料化提升工程

積極發揮政策引導作用,促進秸稈養殖食用菌、菌渣生產育苗基質等產業發展,形成秸稈養殖食用菌、食用菌菌渣生產育苗基質的循環產業鏈條,有效保護生態環境,深度利用秸稈資源。

3.6? ? 實施能源化提升工程

以發展清潔能源為目的,以轉化秸稈能源化利用舊動能為出發點,積極開展秸稈固化壓塊碳化技術的開發,使固化壓塊碳化后,燃燒值得到大幅提高,形成無污染的清潔型燃料,在應用中能夠部分或全部代替煤炭燃料。

3.7? ? 實施原料化提升工程

立足濱州優勢,積極扶持發展以秸稈為原料的編織加工業、工藝品加工業,做大做強產業。不斷推進秸稈有益成分提取技術的研究,開發以秸稈為原料的保健產品,使秸稈原料化利用技術和途徑得到質的提升。

4? ? 參考文獻

[1] 徐潤雪.焦作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研究[D].沈陽:沈陽農業大學,2018.

[2] 鄭偉騰.河南省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問題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8.

[3] 劉宇虹.湖北農作物秸稈資源分布及其綜合利用政策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4] 馬俊卿,韋竹立,吳俐瑩,等.廣西農作物秸稈處理現狀及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18(3):180-183.

猜你喜歡
促進措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
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因素及促進措施
基于房地產市場供求視角下促進房地產經濟發展
城市經濟增長與基礎設施建設的關系
拓寬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途徑 有效改善生態環境
吉林省秸稈資源開發潛力及能源化綜合利用效果分析
農作物秸稈人造板工業化生產現狀
西安潔姆環保公司餐廚廢棄物生態處理調研報告
提高馳放氣綜合利用的效益
農作物秸稈和畜禽糞便資源的開發利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