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現狀

2020-06-05 03:39艾金龍
廣西農業機械化 2020年1期
關鍵詞:主體農產品經營

艾金龍 王 歡

(益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南益陽 413049)

1 中國農產品質量追溯進展

2000年,我國開始了農產品安全質量追溯體系建設。2010年,我國成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該機構的設立使得我國的食品安全監管有了主體負責單位,有利于統籌管理全國范圍內的食品安全工作。經過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條例、規范的制定,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制度已基本建立。[1]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新型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中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作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尤其是農產品智慧追溯平臺的建設工作如火如荼,大大促進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提高、增強了人民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識,為農產品智慧溯源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

中國農產品安全質量追溯呈現由上至下、由點及面、多部門多地方推進的特點。如農業農村部作為最直接的行業主管部門,一方面積極主動推進追溯制度建設,如追溯體系建設、追溯技術標準建設,以及將三品一標示范基地與農產品追溯試點工作相掛鉤等;另一方面進行平臺建設,如主導信息平臺建設,提供資金技術等,由企業免費使用,后續追溯信息采集、標識張貼等由企業自主完成,形成多級主管單位協同奮進,生產經營主體積極接入的一套農產品安全質量追溯模式。[3]

2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建設示例

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系統平臺是追溯體系建設的基礎,也是追溯與監管的實現方式。[4]追溯平臺設計一般分為標準規范、技術支持、數據庫、應用系統等4個體系。至于標準規范、技術支持、數據庫方面,目前雖然還存在不足,但是基本能夠滿足需求,這里的薄弱環節實際在于應用系統。應用系統共包含系統管理員登錄系統、監管部門登錄系統、消費者查詢系統、可視化數據分析系統、生產經營主體登錄系統。[5]

2.1 系統管理員登錄系統

系統管理員是平臺研發單位獨有的權限。系統管理員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后臺數據庫設計,優化平臺功能結構,對平臺包含的基本信息進行查看和管理。

2.2 監管部門登錄系統

監管部門登錄系統供一級或多級監管部門主體使用,實現對于農資經營單位、生產企業各項經營或農事活動信息的全面監督管控。

2.3 消費者查詢系統

用戶群體可通過查詢系統對入駐平臺的產品查詢相關溯源的信息??梢暬瘮祿治鱿到y只有系統管理員和各級監管部門可以查看,其目的主要是給政府監管部門提供直接的數據展示和分析,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對外進行數據的宣傳展示。[6]

圖1 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溯源系統流程思路,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2.4 生產經營主體登錄系統

通過設置一定準入標準,來獲得較高質量的生產經營主體用戶,如常見的“三品一標”企業、菜籃子企業和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在生產端,生產主體提供生產檔案、產品檔案,在流通環節,由經營主體提供所有的流通檔案。

2.4.1 生產端的生產檔案。生產端的生產檔案主要包括:農戶信息(如農戶姓名、年齡等)、地塊信息(地塊位置、經緯度、面積、土壤肥力甚至重金屬情況及農殘情況等)、農資信息(如農藥化肥的使用、農業機械的使用等)、生產信息(如生產品種、種子來源、在生產過程中進行了什么操作,具體的時間甚至包括每個階段的圖片或視頻等)。

2.4.2 產品檔案。產品檔案主要包括:資質信息、質檢信息和包裝信息。資質信息如公司或合作社名字、生產經營許可證以及三品一標、菜籃子及龍頭企業等相關證件。質檢信息主要是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和產品采收后由政府相關監管部門如質監局進行相關質量指標的檢測之后給與的信息說明,其中包括針對無公害農產品的政府強制性檢測以及綠色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的企業自主申請的更加嚴格的檢測等。

包裝信息主要包括:包裝時間、包裝材質、保質期等。

2.4.3 流通檔案。流通檔案主要是指在產品流動過程中產生的信息:包括從農場到倉庫、從農場到超市或商場所產生的信息。如在產品從農場運輸到倉庫、從農場運到超市、從倉庫運到超市的過程中,是什么時候進行的,是從哪里到哪里,走什么路線,是否用冷藏車,冷藏車的環境如何,經歷多長時間等等。

在生產端的生產檔案完成之前,生產單位尤其是經營單位,需在平臺上作為生產經營主體登陸,激活賬號,申請二維碼。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實時地將生產經營檔案與二維碼進行動態關聯,在出場后,由銷售主體根據生產經營主體提供的二維碼,將后續流通信息進行完善。最終包含了生產檔案、產品檔案、流通檔案的二維碼就形成了產品的身份證,最終消費者買到進行了進行過信息溯源的產品,通過掃碼的方式就能獲得以上生產檔案、產品檔案及流通檔案的詳細信息。

3 中國農產品質量追溯的不足

農產品質量溯源是一套復雜的系統,時間跨度大、實施過程龐雜、參與主體復雜,以至于目前我國的農產品質量追溯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

3.1 數據采集不全面

中國農業的經營主體還是小農小戶,農業集中程度不高,生產及經營主體較為分散,單位農業生產規模較小,這就導致了很大一部分農產品的信息并不會接入到溯源平臺。因為接入到溯源平臺的過程比較麻煩,申請程序比較復雜,前端工作如經營主體資質信息對于很多小農小戶而言并不存在,而農業合作社目前也并未全面覆蓋所有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戶。[7]

而接入到溯源平臺之后,按照溯源平臺的要求,農產品生產經營全過程所產生的信息必須全部接入平臺,這也存在著難度,一方面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對于現代信息化技術的掌握不夠,使得溯源操作比較麻煩;另一方面,本身這種溯源也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識,尤其是農戶自身產品的用藥方面,很多農戶并不具備專業用藥知識,加上農資市場商品名較為混亂,農戶用肥用藥方面勢必存在風險。對于規模較小、或者利潤較低的農戶,以上的這些困難足以讓他們對農產品質量溯源望而卻步。

此外,還有一部分生產經營主體,可能會刻意地漏掉、篡改生產經營信息,這使得平臺有效數據的采集率進一步降低。

3.2 數據采集不深入

在我國農產品質量追溯的過程中,對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精確度和深度的建設不足。[8]從前面我們的平臺建設示例中可以看出,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涉及到覆蓋到農產品生產、檢測、流通等多個過程,而每個過程實際上又包含著多個亞過程,每個亞過程又包含很多步驟。

因此,農產品安全質量追溯實際上涉及的產業鏈是很長的,參與的成員是比較復雜的,既包含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成員,又包含其他輔助性成員。對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過程、亞過程、步驟的忽視,對其中任何一方參與成員的疏忽,都可能導致這一環節或這一參與方的的數據出現問題,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其他環節或其他參與方的數據,甚至最終導致產品數據完全無效。

而且農產品質量追溯涉及的范圍較廣,各類農產品之間的差異較大,甚至整個追溯體系都缺乏統一的執行標準,這都會導致農產品質量追溯過程出現問題,較難實現對整個追溯流程信息的精準獲取。

目前大多數的農產品追溯體系實際上并未實現全產業鏈的追溯,這樣就導致最終形成的產品的真正追溯信息的價值并不是很大,農產品質量安全所存在的隱患并未完全消除,也就無法從根本上消除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擔憂。

3.3 數據采集過程繁瑣

由于中國可追溯體系建設時間晚、起步遲,目前各部門特別是基層各方面如人才建設、技術水平、硬件設施等都不盡如人意,一時無法全方位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9]

對于質量追溯工作,由于其具備一定的行業壁壘,所以從事質量溯源的工作人員,需進行專門的培訓和學習,但遺憾的是,目前的培訓程度還遠遠不夠,甚至很多地方出現師資缺乏的現象。而且質量監管系統一直處于不斷的完善之中,那么相應的知識體系應該也是在不斷的與時俱進,這實際上對于較偏遠地區的從業人員的知識體系更新提出了挑戰。

此外,硬件設備的缺乏也是制約農產品質量追溯進行的重要原因:農產品質量追溯實際上包含多很多環節的數據采集,而這些數據的采集需要利用相應的硬件設備來進行,而這些設備通常價格較為昂貴,因此也阻礙了農產品質量追溯的普及。

前些年江浙滬一帶進行了農產品質量溯源體系數據采集的專人負責制,在村一級的行政機構常備質量溯源數據采集和錄入人員。內地地區也進行了模仿,但是沒有強大的政府補貼作為后盾,這樣的工作也難以維持長久。對主管部門尚且如此,那么對從事農業生產的經營主體,情況就更難以保證了。

3.4 有效數據共享性低

各級政府部分、不同主管部門都開始了溯源平臺建設。各個平臺建設可能具備一定的特殊性,如不同地方的平臺,功能側重點不一樣,不同的主管部門,功能的側重點也會存在不一樣。這其實導致了如下問題的出現。

3.4.1 重復建設多[10]。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農產品質量溯源的平臺有超過1萬個,而這些平臺的框架功能基本上都是較為類似的,都是為了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質量監控,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雖然有一些側重點的不一致,但是總體上來將,絕大多數溯源平臺都是屬于重復建設,造成了大量的浪費。

3.4.2 信息分散。本來接入平臺的信息就不是很多,還會分散在各個平臺之中,導致各個平臺中所存儲的有效信息都較為不足,難以通過溯源平臺真正實現農業的宏觀調控??傮w來說,平臺紛繁復雜,而這些平臺隸屬的監管部門之間的合作不夠緊密,導致最終平臺數據缺乏有效共享。

3.4.3 標識載體不統一。目前有三種主流的標識載體:一維條碼、二維條碼和射頻識別。三種類型的標識載體各有優勢,不同類型的農產品對追溯信息的傳遞要求不一樣,難以實現標準的統一,不同類型的標識之間進行信息傳遞和轉換的技術不成熟,目前未能很好地實現三者的有機結合。

4 總結與展望

農產品安全質量追溯由于時間跨度大、實施過程龐雜、參與成員復雜等系列原因,導致目前我國的農產品安全質量追溯還存在數據采集不全面、數據采集不深入、數據采集過程繁瑣、有效數據共享性低等問題。

農產品安全溯源的時間成本、勞動力成本以及資金成本較高,最終導致農產品生產、流通的成本較高。如果這些成本不能被市場所認可,很容易最終造成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損失,帶來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因為質量追溯而發生的額外風險,甚至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可能會一直存在。

鑒于農產品安全質量追溯還存在著這些問題,那么找到合適的突破點,進行針對性的以點帶面、先深入后全面的溯源工作,是真正實現農產品質量追溯的最初條件。提高技術研發能力,提高溯源設備、平臺的易操作性,極大降低溯源帶來的附加成本是未來長期需要堅持的主攻方向。提高社會對農產品質量溯源的認知,普及農產品安全追溯的相關知識,使得優質產品能夠對應較優水平的價格,是最終實現農產品長久持續市場推動的根本保障。

猜你喜歡
主體農產品經營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園林一角與位置經營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這樣經營讓人羨慕的婚姻
技術創新體系的5個主體
變爭奪戰為經營戰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懷舊風勁吹,80、90后成懷舊消費主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