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訪實踐 活用語文

2020-06-06 05:32馮曉姣
教師·下 2020年12期
關鍵詞:成果展示課后作業課堂教學

馮曉姣

摘 要: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是減負增效的好途徑,也是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手段。為了完成八年級上冊的第一單元的教學目標,文章作者對本單元的課后作業進行了新的嘗試和探究,從明確目標、整理資料、定活動方案、實地采訪和成果分享等方面精心設計了有效的科學的課后作業。本次課后作業,學生以記者身份與各行各業的人平等交流,不僅擴充了自己的知識儲備,了解了社會現狀,也學會了分享、尊重與合作,更對社會有了新認識、新思考。

關鍵詞:課后作業;課堂教學;采訪實踐;成果展示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9-25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36-0053-02

在新時代形勢下,當代語文教育就有了新要求,素質教育、核心素養、減負增效等這些關鍵詞成為流行話題。隨著2017年初中語文新教材的普及,初中語文迎來了一場“迎新”革命。2018年12月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生減負措施》中有提到“引導全社會樹立科學教育質量觀和人才培養觀,切實減輕違背教育教學規律、有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過重學業負擔,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不僅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還要改變傳統的作業觀念。教師應精心設計有效的科學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語文、活用語文,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新教材中,八年級上冊的第一單元一改原來的學習重點——閱讀新聞,整個單元以活動探究為主,三個活動任務單(新聞閱讀、新聞采訪、新聞新作)成為本單元學習的主要任務。完全不同的教學任務讓語文教師嘗試和探究了新的教學模式、布置課后作業的方式。認真備課之后,筆者擺脫對生字、詞的迷戀和機械習題的癡迷,根據新教材,利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理,本著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的原則,遵循減負增效的要求,大膽設計了九月底到十月初的語文課后作業——新聞采訪實踐。

一、明確目標,解放思想,消除顧慮

布置作業之前,筆者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先認真確立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新聞和采訪的基本知識,熟悉新聞采訪的流程技巧,培養學生關心社會、學會觀察社會、與人交往等能力,讓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這一目標之下,為了消除學生完成新聞采訪實踐作業時思想上的顧慮,筆者又從當前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如何發揮個人潛力等角度鼓勵學生認真完成新聞采訪實踐活動。

二、了解新聞知識,搜集有關資料,儲備“能量”

筆者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的時間,與學生一起探討新聞的特點,研究了新聞采訪前有哪些準備工作等,共同商討出新聞采訪前要做好如下準備:了解采訪對象的基本情況;積累與采訪有關的知識,如說話藝術、科技知識、各行各業的知識以及復雜的社會生活意識等。理論知識是實踐活動的堅強后盾。

三、商活動流程,設活動方案,明注意事項

確定報道題材是活動的基礎,學生的新聞選題最好是與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的事,如學校的熱點事件、社會上你尊敬的一類人、家鄉的大型活動等。然后學生按照題材自行組隊,最后形成了8個采訪組,如語文小組、和平公園保安組、泗州路口交警組等。每個小組都設計了采訪的方案,組內成員的分工各有側重,充分發揮特長。為了把事情做得更完善,每個小組都草擬了新聞采訪提綱。

例如,“語文小組”的采訪提綱如下:

(1)采訪目的:通過采訪圖書管理員和前來看書的人了解大家平時的閱讀量,以及人們對書的了解和認識對書的看法,呼吁人們不要沉迷網絡,而是要多看書,這樣才能發現書中的快樂。

(2)采訪對象:和平公園圖書館管理員以及來這里看書的人。

(3)采訪時間:國慶假期十月三日。

(4)采訪內容:管理員平時接待得較多的是什么年齡階段的人及其平時的工作狀況,來看書的人喜歡哪種類型的書,他們喜歡看書的理由和對書的認識。

(5)采訪方式:面對面采訪(交流方便)。

(6)采訪的問題:(管理員)①這里每天的借閱量是多少?? ?②來借閱書籍的人都會愛護書本嗎?③他們大多喜歡借閱什么類型的書本?④這里的書可以外借嗎?如果可以,那他們在還書時你發現有破損,會怎么辦?如果不可以,為什么?⑤圖書館的書的來源?⑥發現有人惡意破壞書本你會怎么做?

(借閱書籍的人)①你每天的閱讀量是多少? ②你認為書對你有什么幫助?如果有,是什么,為什么;如果沒有,為什么?③你平時喜歡看什么樣的書?為什么?④你會愛護書籍嗎?⑤你覺得書的用途在哪?⑥你在看書時遇到的問題會及時去解決嗎?⑦你大多時間是在手機上閱讀還是來圖書館閱讀?這兩者的利與弊你了解多少?

又如,“和平公園保安組”的采訪提綱如下:

時間:十月六日? ? ? ? ?采訪對象:和平公園門口保安

目的:了解和平公園的治安和保安工作的主要任務,還有和平公園的主要來往人員是哪一類人群。

問題:①你在這里工作了幾年的時間?②做這份工作的感想是什么?③你覺得在和平公園的日常工作中存在什么問題嗎?④每天做這些事情會不會有厭倦的心理?⑤如果有游客遇到困難你會不會及時給予幫助?⑥會不會看到有亂扔垃圾的情況 ?

學生興致很高地完成這些任務,不過筆者也不忘提醒他們注意采訪的技巧和注意事項。例如,要找機會拉近與被采訪者的距離,獲得采訪機會;采訪過程中,要尊重采訪對象,注意言行得體,不要隨意打斷對方的陳述,拍攝人物照片時,應事先征得對方的同意等。

四、分組匯報成果,展示“記者”風采

為期15天的活動作業,每組學生都按自己的方案逐步完成,各組都在教師規定的時間內交上了完美的答卷。他們自制PPT,內容翔實,設計精美,寫下了自己的內心真實感受。筆者特意安排了匯報成果的時間,他們彼此分享著自己在采訪中的點點滴滴,雖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例如,“語文小組”的部分PPT內容:

(1)在這個信息化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快餐文化充斥網絡,人們似乎都習慣了跟著鼠標閱讀,漸漸地,傳統的圖書館就被冷落了,這不得不讓那些對喜歡讀書的人為“閱讀前景”擔憂??!

(2)從和平公園圖書館的讀者借閱統計中了解到,進圖書館閱讀的人次同比有所增長,其中兒童讀者占了相當大的比例。

(3)這雖然是好事,但也側面反映了成年讀者十分少,并且閱讀文學藝術類書籍的讀者較少,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求也沒有出現不斷增長的現象?!耙捯惶幱撵o,手捧書卷”的畫面在都市中漸漸難以呈現。但令人欣慰的是,大部分人來圖書館看書時都能自覺保持安靜,不會大聲喧嘩,并且離開后地面上也絕不會留下垃圾。他們懂得愛護書籍,會將看過的書籍放到原來的位置,書籍基本上沒有損壞。

(4)另外,每天下午四點鐘以后會有中小學生陸續來圖書館閱讀,他們一般都是放學以后直接到圖書館,一邊讀書,一邊等候父母下班,這段時間就成了學生暢游知識海洋的歡樂時光。希望下次看到的是父母陪著孩子一起閱讀,那該是多么溫馨的畫面??!

小組總結:八月有風,九月有雨,十月會不會有你我共創的讀書月呢?十月的湘潭人,何不在這讀書乘興稱心?

又如,“和平公園小組”的部分PPT內容如下:

2018年10月6日我們組五人前往和平公園采訪保安和環衛工人。

訪保安筆錄:

“您覺得這份工作辛苦嗎?”

“辛苦倒是不辛苦,反倒覺得挺輕松的,平常沒事就坐在辦公室看看電視,去和平公園里走走,跟別人聊聊天,挺舒服的,一點都不辛苦?!?/p>

“您覺得做這份工作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我提高了自己的責任心,這份工作很好,讓我學會了很多,如增強了管理能力,提高了思維能力等,收獲還是很大的?!?/p>

訪環衛工人筆錄:

“您覺得這里的環境好嗎?亂扔的現象還多嗎?”

“這里的環境倒還好咯,亂扔的現象比之前要好多了,但是這種現象不是沒有,在這里面有很多商店,別人買了東西都不曉得丟到垃圾桶里面,只有我們這些當環衛的來清理一下咯,不然這里的垃圾會好多嘞?!?/p>

“您最不喜歡掃的垃圾是什么?”

她說:“肯定是口香糖啦,掃都掃不動嘞,黏在地上掃都掃不起?!?/p>

小組總結:環衛工人的工作強度大,任務重。我們要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亂丟垃圾,創造大美湘潭,人人有責。

實踐出真知,本次課后作業,學生“蹲點”于圖書館,徜徉于公園小徑,徘徊在十字路口,以記者身份與各行各業的人平等交流,不僅擴充了自己的知識儲備,了解社會現狀,也學會了分享、尊重與合作,更讓自己對社會有了新認識、新思考。

減負之下,增效提質,需勇于創新。采用新模式來優化課外作業,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為目的,“采訪實踐”未嘗不是布置課后作業的好途徑。有“心”布置,耐心指導,開心展示,把看似復雜的事一步一步按計劃完成,能讓學生 “活用語文”的能力得到充分提升。這也許就是新時代語文教師在優化課外作業上該有的本色吧!

參考文獻:

[1]朱 慧.論初中語文課外作業的布置與檢查[J].學周刊,2013(13):52.

[2]王秀征.淺談初中語文課外作業的現狀及研究[J].學周刊,2015(34):42-43.

[3]郭小文.淺談初中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J].青年時代,2016(12):182.

猜你喜歡
成果展示課后作業課堂教學
扎實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積極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淺析新課標下學好數學的方法
探究小學數學作業的有效設計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