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教學反思激活數學課堂教學的途徑探討

2020-06-06 05:32林育蘭
教師·下 2020年12期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教學途徑教學反思

林育蘭

摘 要:教師的能力是課堂教學質效的重要保證,特別是在“以生為本”的現代教學理念下,優秀的教師能夠更好地發揮指導、引導和激勵學生的作用,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因此,文章基于反思思維的視角,為教師的教學行為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策略,對激活課堂教學、激發教師指導能力和學生學習潛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為研究對象,在理清教學反思基本概念的基礎上,深入探討教學反思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運用,以期為改進和完善教學活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教學反思;數學課堂教學;教學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8-05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36-0067-02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觀念的更新,素質教育理念已經成為我國教育教學領域的重要指導思想,并且被寫入新的國家課程標準中,指導著當前教師教學活動的發展方向。教學反思的概念起源于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認為教師的專業成長并非依賴于外在的學術理論,而是通過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主動思考并加以整改,進而反饋于后續的教學活動中,促進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的成熟和成長,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指導。在我國,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這里的反省也就是反思,不僅是要求學生進行有效的復習和鞏固,也同樣要求師者進行及時的反思和反省。

一、教學反思的概念與內涵

教學反思主要是指以問題為導向,對整個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主動思考,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總結提煉好的做法,從而對以后的教學活動進行強化和指導,以此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反思包括對課堂教學前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行為以及教學結束后的教學評價等進行的反思,既有對教學內容的反思,也有對教學行為本身的反思。

教學反思的過程,是一個動態變化的發展過程,通常采取多重螺旋式的推進方式,包含觀察并收集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對教學活動中的優點與不足進行總結提煉、正視發現的問題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加以執行、重新建構教學策略等。教學反思的過程,并不是單線前進的發展歷程,而是一個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發展過程。通過不斷地重復反思流程,教師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取長補短、揚長避短,實現自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升。

二、利用教學反思激活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途徑

關于教學反思的實施途徑,學術界提出了諸如“埃拜模型”“拉博斯凱模型”等反思性教學模型;教學實踐中也總結出“集體反思”“借鑒反思”“日記反思”等具體的反思性教學操作方式;也有按照課前設計、過程調控、課后評價進行部署的階段性反思方案,對教學反思的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有著十分重要的參考意義。本文擬結合小學數學的具體教學實踐,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思維三個方面,對利用教學反思激活課堂教學的途徑進行思考。

(一)基于教學內容的反思,激活學生的學習意識

教學內容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也是教學質量的根本保障。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教學內容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教學內容更加新穎、活潑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然而,數學課堂的實際教學活動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或者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而要將教學資料與學生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樣、切合實際的教學內容,使教學活動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由于學生的社會閱歷和生活經驗相對匱乏,復雜的教學內容不僅不利于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反而可能沖淡主題,或者提高教學內容的難度,導致學生產生退縮心理;而有的教師則拘泥于教材本身設計的內容,沒有進行相應的拓展教學,未能發揮教師引導教學的作用,導致學生存在被動學習的心理,積極主動學習的意識不強。例如,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的乘法口訣課程,教材內容通過“摘桃子”的故事,對5的乘法口訣進行了全方位解讀。這種生動活潑的教材非常適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容易被學生接受。但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生并不愿意參與到這個游戲教學活動中,而是自顧自地進行其他試題的練習。筆者立即以提問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看看教材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時,一名學生提出疑問:“猴媽媽要求小猴子必須做完乘法題目才可以去吃桃子,可是小猴子餓了就應該吃桃子,為什么一定要做題目呢?要是做不出來是不是就要一直挨餓呀?”這個問題雖然與數學教學的內容無關,但筆者敏銳地發現,其表面上是一個生活與學習的問題。實際上反映出學生在被動學習與主動學習之間的認知問題,筆者立即對自己近期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發現自己在教學指導方面過于強勢和主動,認為教學內容已經比較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而沒有考慮到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引導。對此,筆者迅速調整教學思路,向學生提出反問:“如果你是小猴子,你希望在什么情況下做乘法題目呢?我相信,你們肯定不會做貪吃、貪玩、荒廢學業的孩子,對不對?”通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表達了自己學習的意愿,以及如何合理調配學與玩之間的關系,甚至在筆者指導下制訂自己的學習計劃與方案。通過鼓勵學生更加自覺主動地開展學習,從而發揮教學內容的更大價值。

(二)基于教學方式的反思,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力

教師的教學活動與質效,主要體現在具體的教學方式以及行為發生后所取得的成效上,而教學方式是由課前設計、課堂管理、課后評價等組成,是課堂教學的核心組成部分。教師的教學反思,必須緊緊圍繞教學方式這一基本元素,通過對教師外顯的課堂教學活動進行觀察和記錄,及時發現教學方式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加適宜的教學指導,促進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诮虒W方式的反思,其核心理念就是要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感受、學習成績、學習效率等主客觀情況的反饋,對教學方式中的不當或者不適合行為進行改進,引導學生更好地感受學習的魅力與樂趣,從而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力,推動學生自主學習。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尤其需要重視對教學難度的反思,確保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與學生的接受能力相適應,從而為學生提供最為優質的教學指導。過難或者過易的教學指導,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厭煩、失落等負面情緒,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例如,筆者在進行“加與減”的教學時,結合課本中的“買電器”設計了加減法運算的教學情境,但是在指導學生進行計算的時候,發現有的學生很快計算出了答案,然后就失去了繼續學習的興趣。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筆者了解到學生在幼兒園時期已經通過園內教育和家庭教育掌握了基本的加減法,覺得課堂教學內容太過簡單,因而學習情緒不高、動力不足。此時,筆者在聽取學生意見的基礎上進行了教學方式反思,認為自己在教學設計時只考慮到教材設定的內容和一般小學生的學習水平,沒有顧及一些優秀學生的高水平要求。筆者進而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為學生設計一組全新的教學情境,在原有電器購物的基礎上,增設節日商場優惠活動、電器購置特價綁定等情節,還讓學生結合自身的購物經歷進行自定義情節,使數學計算更加復雜且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更進一步地自主學習、自主思考。

(三)基于教學思維的反思,激活學生的學習潛力

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促使教學活動逐漸擺脫短期的、眼前的局部利益,放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激活學生的學習潛力,在激活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的基礎上,發掘學生的深度學習能力,使學生的學習體驗更加深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不斷地進行由現象到本質的追問,反思教學深度與學生潛力的匹配性,在確保學生能夠掌握基礎數學知識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數學的本質內涵,構建數學思維的邏輯結構與體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數學學習習慣,從而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例如,在乘法“0×5=?”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在學習其他教師的備課筆記或者旁聽課堂教學時發現,絕大多數的教師都著眼于“零與一切數字相乘都等于零”這一數學定律的說明,并沒有對該知識點進行拓展教學。在與學生交流時,不少學生向筆者提出疑問“為什么零與一切數字相乘都等于零???”雖然要求學生強行識記是傳統且有效的教學方法,但筆者反思認為這樣容易限制學生的思維空間,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因此,筆者在課堂教學時嘗試從“0”入手,引導學生思考“0”是什么,然后通過減法、乘法和除法分別向學生演示“0”在算式中所表示的含義,同時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對“0表示一個都沒有”這個本質含義進行具現化理解,如“鉛筆寫下的五個字,一個一個地擦除后,最后就只留下一張白紙,所有的字都沒有了”。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0即是一切歸于無的終點,也是一切即將開始的起點”,為數學知識賦予更加深刻的內涵,幫助學生初步形成數學的理論思維與哲學思辨。通過反思傳統的教學思維,設計更加發散性的教學思路,可以有效激活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并且有助于激發學生探知數學真理的熱情,不斷地進行數學知識與問題的追問,從而促進教師的深度教學反思和學生的深度學習思考,形成教學環節的良性循環。

三、結語

小學數學的教學并不能僅僅滿足于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數學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核心素養,使學生的數學學習得以長效發展。通過教學反思,教師能夠及時發現自己在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影響形成的固化思維,從而實現教學思路與教學方法的突破,進而激活數學課堂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指導。相較教學反思的策略,教學反思所能取得的成效更加值得關注,這需要教師不斷觀察學生的學習進展,反思自身的策略運用,改良和優化教學方式,在反思中進步、在進步中反思,努力提升教學質量,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加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倪 琛.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培育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5,95.

[2]蒲生林.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育游戲與小學數學融合途徑探索[J].學周刊,2019(11):74.

[3]萬麗蕓.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反思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3):233-234.

[4]劉加霞,劉琳娜.教師深度教學反思:從“現象”到“意義”的追問——以一位小學數學教師對“0”的認識為例[J].教師發展研究,2017,1(3):87-92.

猜你喜歡
數學課堂教學教學途徑教學反思
讓問題設計為數學教學創新綻放精彩
開展新途徑,創造多元化
數學教學多角度,激發學生參與度
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
初中化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興趣的途徑分析
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淺議
高等數學的教學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