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證護理聯合臨床路徑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2020-06-08 15:23廖吉平金秀蓮朱少娟
中外醫學研究 2020年11期
關鍵詞:干預效果精神分裂癥循證護理

廖吉平 金秀蓮 朱少娟

【摘要】 目的:探析循證護理聯合臨床路徑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12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采用數字隨機表法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60例。兩組均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增加循證護理聯合臨床路徑護理,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護理后兩組日常生活評定量表評分均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焦慮量表評分、抑郁量表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循證護理聯合臨床路徑護理有利于患者負面情緒的改善,可改善患者癥狀,更有利于患者康復,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 循證護理 臨床路徑護理 精神分裂癥 干預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combined with clinical pathway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thod: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April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main research su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digital random table method, with 60 cases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ded evidence-based nursing combined with clinical pathway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daily life assessment scal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nursing, and the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anxiety scale and depression scal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nursing, and the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combined with clinical pathway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s, it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it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上常見的精神疾病,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加,精神分裂癥的發病率不斷升高。大多數精神分裂癥患者需要長期用藥維持,但在很大程度上會損傷患者的認知功能,導致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會功能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3]。因此,臨床上要加強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護理,綜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對策,從而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進而改善其臨床癥狀?,F選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120例患者,旨在評價循證護理聯合臨床路徑護理的價值,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12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入院后均接受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為精神分裂癥;(2)患者各項資料完整。采用數字隨機表法分組,各60例。觀察組均為男性;年齡22~58歲,平均(38.52±2.31)歲;病程3個月~5年,平均(2.55±0.74)年。對照組均為男性;年齡23~58歲,平均(38.57±2.32)歲;病程4個月~5年,平均(2.58±0.69)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患者家屬知情且同意的情況下開展;本研究經倫理部門批準通過,符合醫學研究的倫理要求。

1.2 方法

兩組均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增加循證護理聯合臨床路徑護理。

1.2.1 常規護理 嚴格遵醫囑指導患者用藥,用藥時間和用藥劑量均需要嚴格遵醫囑,并向患者說明遵醫用藥的必要性,向患者進行常規健康宣教,讓其對疾病有基本了解。

1.2.2 循證護理+臨床路徑護理 (1)成立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包括護士長、主管醫師、責任護士、護理人員等,對小組成員的專業技能進行培訓。(2)循證。分析問題,查閱相關文獻和資料,綜合以往的臨床護理經驗,找出可行、有效的證據,并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制定科學的護理對策。(3)實施臨床路徑護理。入院24 h內,由??谱o士對患者進行風險評估,并向患者和家屬詳細介紹護理工作內容、護理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小組成員注意安撫患者的情緒,盡可能改善患者焦慮、煩躁、不安等負面情緒。同時,要家屬多關心患者,參與到臨床護理工作中。入院1周內,責任護士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密切觀察和監測,評估患者的飲食、情緒情況,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增強其治療信心。疾病康復期時,由護士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并訓練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鼓勵患者融入社會,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出院時,由責任護士進行出院指導,提醒患者注意飲食、堅持運動,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采用日常生活評定量表對兩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質量改善情況進行評定,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強、生活質量越佳[4]。采用焦慮自評量表評估兩組護理前后焦慮情緒嚴重程度,評分范圍為8~46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焦慮程度越嚴重[5]。采用抑郁自評量表對兩組護理前后抑郁情緒嚴重程度進行評價,評分范圍為10~48分,量表得分越高說明患者抑郁程度越嚴重[6]。

1.4 統計學處理

分析處理數據運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前后日常生活評定量表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日常生活評定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評分均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前后焦慮量表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焦慮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前后抑郁量表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抑郁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科臨床上的常見疾病,發病因素較多,臨床上表現為情感障礙、思維障礙、認知障礙、意志障礙等,患者的病程長,需要長期用藥治療和住院觀察。但在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進行相應護理是必不可少的,通過針對性護理可以輔助提高治療效果,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使其早日恢復正常生活[7-9]。目前臨床上用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護理方法相對較多,以往臨床上多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常規護理可以滿足患者日常對于護理工作的需求,向患者說明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指導患者遵醫囑用藥,基本上能夠滿足輔助治療的需求。但是常規護理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常規護理的內容過于局限性和單一性,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缺乏多樣性。應用常規護理,更多的是輔助治療,而忽視了護理工作也需要循序漸進的,這也是常規護理難以真正滿足臨床護理需求的主要原因。筆者醫院在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不僅運用了基礎的常規護理,同時也開展了多種多樣的護理模式,其中循證護理和臨床路徑護理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且兩種護理模式各具優勢,將循證護理與臨床路徑護理進行充分有效融合,能夠發揮兩種護理模式的協同作用,從而為精神分裂癥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滿足更多患者的需求。循證護理是一種具備科學性的護理模式,此種護理模式的建立以既往的案例資料為基礎,并結合了臨床病例的實際情況,在制定護理方案時更有針對性和選擇性,也更具備科學性,因此,循證護理在臨床上可以廣泛推廣應用。而臨床路徑護理是一種系統的護理模式,從患者入院到患者出院康復期,各個階段均制定了相應的護理方案,改變了常規護理單一的護理模式,更加貼合患者的實際需求和身心特征[10]。將循證護理與臨床路徑護理結合,能夠將兩者各自的優勢充分發揮,更好地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

本研究顯示,與常規護理的患者相比,實施循證護理聯合臨床路徑護理的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后日常生活評定量表評分更高,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改善更為顯著,充分體現了兩種護理模式聯合應用的優勢。循證護理和臨床路徑護理均為科學的護理模式,循證護理結合既往研究和臨床經驗,臨床路徑護理將時間作為橫軸,將系列護理干預內容作為縱軸,制定有針對性的醫療護理計劃,使護理工作更有針對性,對于患者的康復有積極意義[11-12]。

綜上所述,將循證護理聯合臨床路徑護理應用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對其病情康復和早日恢復正常工作與生活意義重大,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耿艷,張瑩.精神分裂癥患者應用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15):1933-1936.

[2]何小麗.循證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依從性與生活能力的影響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20):188-191.

[3]謝小惠,謝小玲,唐柳嵐.循證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康復的影響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8,39(22):2712-2713.

[4]韋東寧.循證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21):143-145.

[5]郁濤靜,黃漪汶,許秋靚,等.循證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8,26(10):1445-1449.

[6]李俊.循證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系統醫學,2018,3(13):167-169,192.

[7]楊晶.循證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醫療裝備,2018,31(6):168-169.

[8]郭莉莉,閻丹峰.循證護理干預對住院精神分裂癥護理者負擔的影響研究[J].實用醫技雜志,2017,24(12):1389-1390.

[9]陳星珍,江桃紅,郭萍.應用臨床路徑對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25):157-158.

[10]魏引皊.臨床護理路徑對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及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應用效果[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17):108-110.

[11]唐冬花,李友愛.臨床護理路徑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訓練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7):180-182.

[12]黃海燕,韋江豐.循證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依從性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6):158-160.

(收稿日期:2019-12-17) (本文編輯:馬竹君)

猜你喜歡
干預效果精神分裂癥循證護理
隨訪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依從性影響
奧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癥的常見類型
撥開精神分裂癥的迷霧
阿托伐他汀對于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的二級預防和干預效果評價
艾滋病患者合并機會性感染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
聯合治療方法對透析低血壓的干預效果
綜合性護理措施對前列腺炎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干預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