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石竹主要病害及危害調查

2020-06-13 05:33任毓忠焦瑞蓮孫璘李國英
現代園藝 2020年11期
關鍵詞:葉斑病銹病分生孢子

李 番,任毓忠,焦瑞蓮,孫璘,李國英

(石河子大學農學院/新疆綠洲農業病蟲害治理與植保資源利用自治區高校重點實驗室,新疆石河子 832003)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水平的要求也隨之提高,這就對城市綠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綠化不僅可起到美化環境,愉悅身心的作用,而且已逐漸成為了評價一個城市文明程度和綜合素質的重要標志。石竹(Dianthus chinensis.L)屬多年生草本花卉,由于其優雅的花形,豐富的花色,多樣的品種,較長的花期,良好的耐寒和耐旱性等優點,成為城市綠化和美化中廣泛使用的花卉之一,通常被種植于花壇、花池、公園及草坪周圍[1-3]。另外,石竹也是一種良好的中藥[4]。新疆近年來大量從國內外引種和栽植石竹新品種,但隨著石竹種苗的引進和大面積種植,增加了病害傳播和擴散的風險,加之有些花農為了獲得高收益,在育苗和幼苗管理階段種植密度過大或管理不當,導致枝蔓過密,通風透氣效果差,給病害的發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因此有必要對新疆石竹主要病害展開系統調查,清楚新疆栽植的石竹主要病害種類、田間癥狀表現以及發生規律,為石竹病害的綜合防控提供理論依據。

1 病害調查時間和方法

石竹病害調查時間為2018年4月~2019年10月。調查地點主要是市區公園、道路兩邊花池,花卉溫室以及景觀地帶。在石竹各種病害發病期,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石竹種植區6 個,每個石竹種植單元內隨機調查150 株,每隔15d 定期觀察1 次,并記錄各調查區域內各種病害的發生情況,待調查區域病害嚴重程度不再增加時則為病害的發病盛期,以該時期的發病率和病情指數作為病害的最終發生情況。

發病率(%)=發病株樹/調查總株數×100

病情指數=∑(各級發病株樹×各級代表值)/(調查總株數×發病最高一級代表值)×100

2 主要病害

2.1 石竹葉斑病

2.1.1 石竹葉斑病調查分級標準[5]。0 級:植株上無病斑出現;1 級:病斑面積小于整株的25%;2 級:病斑面積占整株的25%~50%;3 級:病斑面積占整株的50%~70%;4 級:病斑面積大于整株的75%甚至死亡。

2.1.2 發生與分布。在新疆,石竹葉斑病既能在露天栽培的石竹上危害,又可在溫室大棚中的幼苗上發生。葉斑病從4月上旬石竹萌芽后就在新生葉片上有病斑出現,隨著石竹的生長,病害向上部葉片、莖稈、苞葉、花蕾等擴展,5月下旬~8月上旬石竹葉斑病在田間快速增長和蔓延,發病趨勢逐漸加重,是病害的盛發期,8月下旬后病害不再增加。田間平均發病率為30%,平均病情指數13.6,整體病害危害程度較輕,但每個發病區域之間病害危害程度差異較大。

2.1.3 為害癥狀。石竹葉斑病以為害葉片為主,近地面葉片最先感病,然后向上擴展到莖部和花柄。發病初期植物葉片上出現不太明顯的水漬狀小斑點,后期逐漸擴大為圓形或者橢圓形,病斑中央為灰白色,邊緣為紫紅色,葉片邊緣產生病斑時,病葉逐漸扭曲。病害進一步擴展,病斑連接在一起,導致整個葉片枯萎,呈枯稻草色。病葉不易脫落,當環境濕度較大時,病葉上產生灰色分生孢子。莖稈和花柄發病,幾個病斑連接在一起呈不規則死亡斑,最后斑點之間組織逐漸轉黃和枯萎,病斑環莖稈一周后,感病部位以上將全部枯萎,花柄感病嚴重時花朵無法正常開放或提前枯萎(圖1 A)。

圖1 石竹葉斑病田間癥狀與病原菌孢子形態圖

2.1.4 病原。病菌分生孢子梗單生或簇生,褐色,分生孢子褐色、2~7 個串生,分生孢子倒梨形或長倒棍棒形,分生孢子大小為17.25~80.37μm×10.85~18.17μm,有4~9 個橫隔,0~6 個縱隔或斜隔,橫隔處略縊縮,且顏色較深。喙淺褐色,喙端稍膨大,喙大小為12.37~38.94μm×2.51~5.60μm。結合對所分離到病菌rDNA-ITS 區序列分析和比對,與石竹鏈格孢Alternaria nobilis(登錄號:JQ672017)的序列同源性達99.96%;確定引起新疆石竹葉斑病的病原為石竹鏈格孢Alternaria nobilis(Alternaria.dianthi)[6](圖1 B、C)。

2.2 石竹銹病

2.2.1 田間病害分級標準[7]。0 級:植株無病害發生;1級:病斑面積小于整株葉面積的1/4;2 級:病斑面積達到整個植株的1/4~1/2;3 級:病斑分布面積占整個植株的1/2~3/4,并且出現枯葉;4 級:病斑面積大于整個植株葉面積的3/4,甚至植株死枯萎亡。

2.2.2 發生與分布。石竹銹病在新疆于6~10月發生,7月上旬~9月中旬為石竹銹病發病盛期,田間平均發病率40%,平均病情指數25.9,危害相對較重。通常栽植于樹蔭下花池植株病害明顯重于未遮蔭的區域,發病率可達到80%~100%。

2.2.3 為害癥狀。石竹銹病普遍發生在寄主地上部分組織,感病初期被感染部位逐漸褪綠,出現不規則黃斑,后表皮下產生灰褐色隆起皰斑,即為病原菌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圓形,橢圓形或者不規則形。隨著病害的繼續擴展,夏孢子堆逐漸成熟,覆蓋于皰斑上的表皮破裂露出肉桂色粉狀物,即病原菌夏孢子。葉片老化,8月初冬孢子堆逐漸形成,冬孢子堆呈圓形,近黑色,冬孢子堆表皮破裂后露出深褐色或者近黑色的粉狀物,即病原菌冬孢子,冬孢子堆常散生于夏孢子堆中,偶爾有幾個冬孢子聚在一起,除冬孢子與夏孢子外,未發現病原菌其他階段。通常受害葉片上孢子堆葉兩面生,以葉背面為主,孢子堆散生、成片或者形成一個中心,邊緣有環狀排列的小孢子堆,其余受害部位形成的皰斑表皮多縱列,成片或者散生(圖2 A)。

2.2.4 病原。經顯微觀察,石竹銹病夏孢子圓形或倒卵形,表面密生細刺,大小為21.7~34.2×20.0~25.9μm,多具3 個芽孔,冬孢子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密生細刺,大小為24.7~38×18.2~26.2μm,具透明短柄與無色孔帽。病原菌與徐彪等[8]報道的石竹單胞銹菌Uromyces dianthi形態特征一致,結合對收集的銹病夏孢子rDNA-ITS 區序列分析和比對,與石竹單胞銹菌Uromyces dianthi(登錄號:KY764192)序列同源性達99.81%,故將石竹銹病的病原確定為U.dianthi(圖2 B、C)。

圖2 石竹銹病田間癥狀與病原菌孢子形態圖

2.3 石竹白粉病

2.3.1 田間病害分級標準[9]。0 級:無病害發生;1 級:發生不普遍,寄主部分部位有少量的白色斑塊,白色斑塊較淺;2 級:發生不普遍,寄主整株均有少量的白色斑塊,白色斑塊較厚;3 級:發生普遍,寄主部分部位有大量的白色斑塊,白色斑塊較淺;4 級:發生普遍,寄主整株均有大量的白色斑塊,白色斑塊較厚;5 級:發生普遍,寄主的整株均被白色粉狀物覆蓋,白色斑塊較厚。

2.3.2 發生與分布。石竹白粉在新疆通常6月初就可發生,直到整個生育期結束,7月上旬~8月中、下旬為石竹白粉病發病盛期,平均發病率為50%(石竹原變種上的發病率達100%,海石竹幾乎不發?。?,田間病情指數為17.6,病害在石竹上發生普遍,病菌主要感染葉片和莖稈,對石竹生長影響較大,但不感染花蕾和花瓣,觀賞價值的影響較輕。

2.3.3 為害癥狀。石竹白粉菌初生于葉的兩面及莖稈上呈顏色較淺的白色小斑,后期病害不斷擴展白色斑塊覆蓋于整個葉面并且逐漸增厚,嚴重時寄主花器官也被感染,基部葉片過早死亡幼葉變形。隨著病害的不斷擴展,菌體面積逐漸擴大并布滿整個植株表面,空氣潮濕時,被感染植株表面出現黑色小顆粒,為白粉菌閉囊殼(圖3 A)。

2.3.4 病原。通過病原菌形態學的顯微觀察,病原菌菌絲發育良好,分生孢子單生于分生孢子梗上,孢子無色,圓柱形,大小為37.5~52.5μm×11.2~18.7μm,有柱狀的足細胞,大小為37.5~56μm×7.5~9.3μm,有時彎曲并與1 個或2 個較短的細胞相連,分生孢子多在頂部產生芽管。閉囊殼深褐色,球形,直徑93.5~102μm;附屬絲:很多,23~28 根,子囊3~4 個,橢圓形,透明,大小為62.2~70.12μm×32.35~48.35μm(圖3 B C D),與已報道的Erysiphe.buhrii[10]一致,結合對收集的分生孢子rDNA-ITS 區序列分析和比對,與Erysiphe.buhrii(登錄號:KU945278) 序列同源性達99.56%,因此將引起新疆石竹白粉的病原確定為E.buhrii。

圖3 石竹白粉病田間癥狀與病原菌孢子形態圖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對新疆石竹病害的調查,共發現3 種主要病害,分別為石竹葉斑?。ˋ.nobilis),石竹銹?。║.dianthi)和石竹白粉?。‥.buhrii)。石竹葉斑病是一種世界性病害,病原菌在植株病殘體和土壤中越冬[11],各發病單元危害程度相差較大,這與栽培地區的環境有很大關系。石竹銹病在高溫、高濕,以及黑暗條件有利于夏孢子的萌發[12]。調查中也發現樹蔭下花池栽植的石竹銹病發生更為嚴重。通常,石竹葉斑病與石竹銹病主要發生在葉子較寬的石竹品種上,與白曉琦等[13]報道的一致;石竹白粉病感染在新疆較為普遍,調查中發現,除海石竹以外,其余石竹品種均被白粉菌感染,田間發病率幾乎100%,海石竹高度抗白粉病,田間幾乎不發病,而海石竹的種植量相對較大,導致田間實際平均發病率為50%。

由于石竹是最近才引進新疆種植的花卉品種,本地對石竹病害的研究較少,目前所發現的石竹上的3種病害,在新疆之前都未見報道和描述,因此推測,石竹葉斑病、銹病和白粉病在新疆的發生危害與近年來的花卉苗木引進有很大關系,如2018年試驗調查中,新疆未發現有石竹銹病的發生,2019年調查時發現銹病發生嚴重,這可能是引進的石竹幼苗或種子帶菌,在溫室育苗階段感染幼苗,并在苗床內傳播和擴散,病苗栽植后導致田間病害嚴重發生的主要因素。因此,花卉苗木在引進時,一定要嚴格檢疫,避免帶菌的種子和苗木傳入新的區域和地方。

對于石竹這3 種主要病害的防治,首先應重視并加強檢疫和苗木種子的消毒工作,從源頭上杜絕病害的傳入;其次,在管理中要合理搭配花卉種植、選擇抗病品種,控制栽植密度,避免密植連作,合理灌水,并及時清除病殘體、拔除病株以減少病原初始菌量。除此之外,依據病害的田間發生規律,選擇適當的化學防治時間和防治藥劑,有效控制病害的擴散。例:石竹葉斑病可用施寶靈、多農豐等對病害進行控制或用代森錳鋅、百菌清等藥劑預防[15];石竹銹病可用25%嘧菌酯懸浮劑、10%苯醚甲環唑以及12.5%烯唑醇均可有效地控制夏孢子的萌發[16];石竹白粉病可用25%粉銹寧、45%敵唑銅、64%殺毒礬或70%甲基托布津濕粉藥劑防治[17]。

猜你喜歡
葉斑病銹病分生孢子
玉米南方銹病防控技術措施
番茄糖轉運蛋白SlSTP2在防御細菌性葉斑病中的功能
雞 媽 媽
“二月蘭葉斑病菌甘藍鏈格孢生物學特性觀察實驗”的教學設計
東臺市2020年小麥銹病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大理市玉米播期對銹病發生危害的影響
暗色絲孢菌中國一新記錄屬
白僵菌Bb38菌株小米培養基與SDAY培養基培養耐熱性狀差異研究
菩提樹葉斑病病原菌鑒定及室內藥劑篩選試驗
玫瑰葉斑病的發生及綜合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