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木瓜離體培養再生體系研究進展

2020-06-15 06:26幸潔華陳愛君戴沛美林楚芳涂紅艷
農業研究與應用 2020年2期

幸潔華 陳愛君 戴沛美 林楚芳 涂紅艷

摘 要:雜交育種是番木瓜傳統的育種方式,但育種難度大,費時且雜交成本較高。采用組織培養方法可以快速實現番木瓜優良品種種苗的繁殖,降低育種成本和難度,保證品種純度。高效離體培養再生體系的建立是番木瓜組織培養實用化的首要條件,其中外植體的選擇和培養條件尤為重要。本文綜述了番木瓜離體培養植株再生的器官發生途徑和體細胞胚胎發生途徑,并對兩種途徑中不同外植體誘導效率及培養條件進行比較,以期為番木瓜植株再生體系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番木瓜 離體培養 再生體系 器官發生 體細胞胚胎發生

中圖分類號:S667.9? ? ? ? ? ? ?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breeding method of Carica papaya is hybrid breeding, which is difficult, time-consuming and costly. Tissue culture is economic,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pure and excellent varieties of Carica papaya. Explants and culture conditions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high efficient regeneration system in tissue culture of Carica papaya.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organogenesis and somatic embryogenesis of plant regeneration in tissue culture of Carica papaya, and compares their induction efficiencies and culture condi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regeneration plant system of Carica papaya.

Key words: Carica papaya; in vitro culture; regeneration system; organogenesis; somatic embryogenesis

番木瓜(Carica papaya)俗稱乳瓜、萬壽果,是番木瓜科(Caricaceae)番木瓜屬(Carica)多年生草本植物[1],是熱帶、亞熱帶地區的重要水果。番木瓜果實風味好,營養價值高,此外,番木瓜還具有重要的工業價值。

雜交育種是番木瓜傳統的育種方式,但是育種時間長、成本較高,且番木瓜植株性別復雜,種子不耐藏,自然發芽率不高[2]等因素也影響育種效率。番木瓜屬于異花授粉植物,后代性狀分離嚴重,個體抗病性差異很大,用種子繁殖的育種方式難以保持優良種質特性[3]。環斑病毒病引起番木瓜產量下降,是目前阻礙番木瓜產業的主要因素。預防此病的主要手段是制備轉基因番木瓜植株[4],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消費者的選擇。建立番木瓜離體器官植株再生途徑培育組培幼苗,可以克服常規育種的缺陷,實現規?;N苗的生產,也是獲得無毒種苗的途徑。再生植株體系的建立有利于創造新的種質資源,如具有抗逆性及功能性的種質資源,這將大大提高番木瓜育種水平。

器官發生途徑和體細胞胚胎(簡稱體胚)發生途徑是兩種常用的番木瓜離體植株再生途徑。器官發生是指外植體在離體培養條件下形成根、莖、芽、花、枝條等器官的過程。體胚發生是指體細胞組織在離體培養條件下產生與正常受精卵發育方式類似的胚胎結構[5]。

植物的器官發生和體胚發生均可通過直接和間接發生途徑實現。直接途徑是指從外植體上直接誘導出芽或體胚,間接途徑是指外植體先經過誘導獲得愈傷組織,再由愈傷組織誘導出芽或體胚。本文主要對番木瓜離體再生體系的器官直接發生途徑和體胚間接發生途徑進行了總結和討論。

1 番木瓜離體植株再生體系的器官發生途徑

1.1 以不同外植體建立器官發生途徑

1.1.1 以側芽為外植體誘導器官發生

利用側芽使成熟番木瓜植株再生,成活率很低[6]。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利用側芽的誘導植株再生的技術得到改善,其再生植株的成活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將番木瓜的側芽作為外植體,在含有MS+BA 0.4 mg/L+NAA 0.1 mg/L+GA3 1 mg/L培養基中培養,芽誘導率達40 %左右[7]。湯亞飛等[8]將番木瓜“穗黃”側芽接種于MS+BA 1 mg/L培養基中獲得不定芽,接著在2/3 MS+BA 0.4 mg/L+GA3 0.3 mg/L培養基中繼續培養,也取得較好的誘導率;陳健等[9]用類似的方法和激素誘導的芽增殖系數為4.7。后有研究發現,番木瓜的側芽經MS+BA 0.5 mg/L+NAA 0.1 mg/L培養基誘導后,再接種于MS+BA 0.5 mg/L+NAA 0.1 mg/L+GA3 0.2? mg/L+ AD(腺嘌呤)2.0 mg/L培養基上,其增殖倍數高可達6.7倍[10]。除了利用BA、GA3、NAA來誘導芽,還有利用其他試劑來誘導的,效果也較好,如在MS+NAA 0.02 mg/L+BAP(苯并芘)0.2 mg/L培養基中誘導芽,出芽率可達50 %[11];用甘氨酸100 mg/L處理的番木瓜芽增殖率最高,用精氨酸100 mg/L處理的番木瓜芽長最高,添加活性炭和氯化鈷處理的番木瓜芽增殖率和芽長也得到增加[12]。

對側芽誘導后的組培苗進行生根,發現IBA的濃度對番木瓜不定芽的生根率影響較大。較高濃度的IBA有利于番木瓜不定芽根系的誘導,選擇的基本培養基和NAA濃度范圍對出根率影響不顯著[9]。王麗萍等[13]發現 IBA濃度為1 mg/L時,番木瓜誘導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高達82.63 %,且生根長勢較好,而隨著IBA濃度的增高,生根率降低,根數減少且質量也差,這與王龍甫[10]的研究一致。但有研究表明,在IBA濃度為4 mg/L時,生根率最高可達90 %,移栽成活率達84 %[14]。Bindu等[12]在附加IBA 3 mg /L和AC 0.05 %的MS培養基中,誘導的根更多。張秀春等[11]將誘導的不定芽在MS+IBA 0.5 mg/L培養基中進行暗培養,一周后再轉接至1/2MS與蛭石1∶2混合的培養基中培養,根誘導率達90%以上[11]。

番木瓜組培苗的生根存在著品種或基因依賴性。不同品種在生長調節劑誘導生根作用下,其生根率不同。在相同的生根環境下,番木瓜“梭羅”品種的生根率比“蜜紅”品種的生根率高出20 %左右[15]。

1.1.2 以莖段為外植體誘導器官發生

將番木瓜無菌種子苗的莖段作為外植體,接種到MS+6-BA 0.5 mg/L+IBA 0.01 mg/L培養基中誘導出芽,平均增殖系數為5.2,接到MS+6-BA 0.5 mg/L+IBA 0.1 mg/L繼代增殖培養基時增殖系數高達 7.92,而且幼苗長勢較好[16]。而在含有6-BA 0.5 mg/L的培養基中,番木瓜莖段可以誘導出較多的芽,且芽苗態正常,基部有愈傷組織生成[17]。葉維雁等[18]發現較高濃度的6-BA(高于0.5 mg/L)會降低出芽率,以0.5 mg/L為最佳,同時,加以低濃度 NAA對腋芽萌芽率的提高具有顯著促進作用,如在MS+6-BA 0.5 mg/L+NAA 0.1 mg/L培養基中,腋芽萌芽率可達76.67%;“漳紅”番木瓜的莖段在激素組成為BA 0.6 mg/L+KT 0.2 mg/L+NAA 0.15 mg/L培養基中誘導出的芽增殖效果較好,且苗木長勢好[7]。

不同的培養基會影響莖段誘導的試管苗的生根率。MS的水平、IBA、NAA、AC(活性炭)的濃度過高或過低均會影響番木瓜的生根率,且影響程度為 IBA>AC>NAA>MS培養基,最佳誘導生根培養基配方為MS+IBA 2.0 mg/L+NAA 0.05 mg/L+AC 0.02 g/L[19]。還有研究表明,莖段在1/2 MS培養基培養20 d后再進行生根培養,那么生根率和每株生根數均顯著高于不定芽直接進行生根培養獲得的生根率和每株生根數[18],推測原因是,經1/2 MS培養基培養后的不定芽體內較高濃度的6-BA和KT得到一定程度的稀釋。

通過比較分析,可以認為在以莖段作為外植體進行番木瓜植株再生過程中,前期的誘導培養基中6-BA的濃度對于出芽有較大的影響,以0.5 mg/L為最佳。后續的試管苗生根的誘導中,一定濃度的IBA和AC會促進根生長。

1.1.3 以胚軸為外植體誘導器官發生

以胚軸為外植體再生番木瓜植株的方法簡單,由于再生植株是直接發育而不受愈傷組織期的干擾,避免了再生體間的體細胞無性系變異,重現性也比較好。以胚軸為外植體再生番木瓜植株的關鍵環節是胚軸誘導出芽。在含有添加不同濃度的TDZ(噻苯?。┑腗S培養基上誘導以番木瓜上胚軸段為外植體的不定芽,以TDZ 0.55 mg/L效果佳:芽再生頻率最高和每株外植體形成最多的芽[20]。將番木瓜無菌苗的下胚軸莖段作為外植體誘導芽時,在MS+6-BA 0.75 mg/L+NAA 0.2 mg/L培養基中可獲得93.3 %的出芽率,而當6-BA濃度為0.5 mg/L時出芽率僅為40%,6-BA濃度調至1 mg/L時,出芽率為66.6 %,可以看出,過高或過低的6-BA濃度可能對下胚軸莖段出芽的誘導具有抑制作用[21]。

1.1.4 以莖尖為外植體誘導器官發生

莖尖的分化程度較低,是生產脫毒苗的理想材料,同時利用莖尖培育的再生植株成活率相對較高[22]。

1989年我國首次報道番木瓜大田苗莖尖和側芽離體培養成功[3]。莖尖在添加BA 0.5 mg/L+NAA 0.1 mg/L的培養基上,芽誘導增殖系數較高,可達6倍以上[23,24],且誘導的芽生長速度快[25]。但也有研究表明,BA 0.8 mg/L+NAA 0.2 mg/L的激素組合培養基最適合莖尖誘導芽,誘導成苗率可達87.6 %,增殖系數可達8。而將BA的濃度增加至0.8~1.5 mg/L時,不僅不能提高增殖系數,反而增加了芽苗的玻璃化率及變異率[26]。

除了激素,蔗糖的濃度也會影響莖尖的誘導效果,如隨著培養基中蔗糖濃度的提高,番木瓜試管苗的株高顯著降低,芽增殖系數顯著增加[26]。

以莖尖為外植體誘導的試管苗不僅誘導率較好,而且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也高。如將番木瓜的無菌芽繼代生根,在MS+IBA 1.5 mg/L+AC(>2 g/L)的生根培養基上,可正常生根,并可以形成完整的植株,將試管苗移栽到室外,成活率達80 %[23]。在添加1/2MS+IBA 0.3 mg/L培養基上,試管苗的生根率達到89.3%,大規模移栽的成活率高達90%以上[26]。在IBA 0.75 mg/L+NAA 0.05 mg/L+KT 0.01 mg/L的生根培養基中,平均催根率達到81.1%;將誘導生根后的組培苗置于50 mg/L的生根劑(雙吉爾-GGR)里浸泡8 h,平均成活率達到91.1 %,且番木瓜苗生長速度很快,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25]。

可以看出以番木瓜莖尖為外植體,無論是其芽的誘導增殖率、根的誘導率、移栽成活率,都普遍較高,效率可達80 %以上,且試管苗的生長較好,是比較理想的外植體材料。

1.2 以不同外植體建立器官發生途徑的比較

1.2.1 不同外植體器官發生的效率比較

不同的外植體離體器官誘導成苗各有優劣。如以側芽誘導時,雖然生根率較高,但是芽誘導率和增殖率較低。莖段的芽增殖系數較高,幼苗長勢也較好,但是莖段腋芽的出芽率低,且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較低。以胚軸誘導時,出芽率和生根率均很高,但可能使用不是很多。而以番木瓜莖尖為外植體,無論是其芽的誘導增殖率、根的誘導率、移栽成活率,都普遍較高,且莖尖建立培養體系的時間較短,但采集莖尖對有限的優良兩性株是一種損失。綜合來看,莖尖更適合作為外植體進行番木瓜的離體再生。但是,番木瓜具有基因或品種依賴性,同一外植體不同品種也會導致誘導效率不同。

1.2.2 不同外植體器官發生的培養條件比較

在以不同外植體進行番木瓜離體器官發生時,施加外源植物激素的種類和濃度對離體器官的再生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NAA和6-BA這兩種激素。NAA和6-BA濃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導致誘導效率低下,綜合上述來看,以番木瓜離體器官作為外植體進行芽誘導時,BA 0.5 mg/L+NAA 0.1 mg/L誘導效果較好[10,16,18,23-25]。

2 番木瓜離體植株再生體系的體胚發生途徑

2.1 以不同外植體建立體胚發生途徑

2.1.1 以胚珠為外植體誘導體胚發生

Litz等[27]于1982年,首次將胚珠誘導愈傷組織,在此基礎上誘導產生體細胞胚,并再生植株獲得成功。對番木瓜“穗中紅”和“園優一號”兩個品種的受精胚珠進行培養,在含有改良MS+ADS(硫酸腺嘌呤)160 mg/L+NAA 1 mg/L+BA 0.5 mg/L+GA3 1 mg/L +蔗糖 4%培養基中,可以獲得理想胚性愈傷組織和體胚,接著在MS+ADS 160 mg/L+NAA 1 mg/L+KT 0.5 mg/L+GA3 1 mg/L+蔗糖 4 %培養基中體胚產生正常具三裂片和根系的小植株[28]??梢钥闯?,在依賴于培養基外源激素條件下,即NAA(或IAA)、BA(或KT)和GA的特定配比組合,以胚珠作為外植體可以誘導胚珠愈傷組織及胚性愈傷組織,體胚可以發育成苗,并能產生正常的具三裂片葉片的完整植株。

2.1.2 以子葉為外植體誘導體胚發生

以番木瓜“穗中紅”和“Hawaii solo Sunset”兩個品種的小芽子葉為外植體,在MS+2,4-D 1 mg/L+BA 0.3 mg/L+NAA 0.05 mg/L培養基上,愈傷組織的誘導率達94.93 %,5周后子葉全部愈傷化;將獲得的愈傷組織接種于MS+BA 0.5 mg/L+NAA 0.1 mg/L+CH(水解酪蛋白)500 mg/L培養基,獲得的體胚多且能正常成苗;同時發現添加ADS 160 mg/L+CH 500 mg/L雖能顯著提高體胚的發生率,但是增加了畸形胚的比率,有的畸形胚發育到最后僅有一片葉[29]。

蔡雪玲等[30]將2個番木瓜品種的子葉接種于改良MS(有機元素全量,其他元素減半)+2,4-D 1 mg/L+KT 1 mg/L+Gln(谷氨酰胺)0.4 g/L+AC 1 g/L培養基中,愈傷組織的誘導率低至0~3.9 %。此結果與曾繼吾等[29]的研究結果不盡相同,可能原因是所取子葉日齡不同。曾繼吾選用的子葉較成熟,幼苗已經長出了葉片,而蔡雪玲選取的是剛剛展開的子葉,葉齡較短[30]??梢钥闯?,子葉日齡會影響愈傷組織的誘導率,子葉日齡越大則誘導率越低,因此在用子葉作為外植體誘導體胚發生時,應取葉齡較年輕的子葉。

2.1.3 以幼胚為外植體誘導體胚發生

將番木瓜的幼胚作為外植體,在MS+2,4-D 1 mg/L+BA 0.3 mg/L+NAA 0.05 mg/L的培養基上愈傷組織的誘導率達85.6 %[29]。當開花后自然授粉低于90 d的幼胚完全不能夠誘導愈傷組織,大于120 d的效果較差,而處于90~120 d的幼胚誘導愈傷組織的效果最佳[31],這一點并與Fitch 等[32]的研究結果較一致。當2,4-D濃度控制在0~10 mg/L的范圍內,番木瓜幼胚愈傷組織的誘導率隨2,4-D濃度的增高而增加[31],在2,4-D 10 mg/L的培養基較適合于番木瓜幼胚誘導愈傷組織、幼胚誘導、增殖培養和體胚誘導[30]。這些研究表明以適宜成熟度的幼胚為外植體可以獲得較高的胚性愈傷組織誘導率。

2.1.4 以葉片為外植體誘導體胚發生

周鵬等[33]以番木瓜實生苗葉片為外植體,在MS+KT 0.5 mg/L+2,4-D 1 mg/L+蔗糖3 %~4 %培養基上可以誘導出愈傷組織,并獲得胚狀體及不定芽再生植株,在一定培養條件下誘導得到植株。以番木瓜 “漳紅”品種組培苗的葉片和葉柄為外植體,在改良MS(有機元素全量,其他元素減半)+2,4-D 1 mg/L+BA 0.5 mg/L+KT 0.5mg/L+Glu(葡萄糖)400 mg/L+蔗糖3 %的固體培養基上,可以誘導獲得胚性愈傷組織。采用兩步生根法,將胚性愈傷所形成的體胚再生植株先接種于1/2 MS+IBA 0.5 mg/L+AC 1mg/L的固體培養基中暗培養7 d后,轉移至1/2 MS+AC 1g/L+VB2 9.4 mg/L的固體培養基上光照培養,生根效果最好,移栽成活率可達45 %以上 [34]。以番木瓜葉片為外植體,在改良MS(有機元素全量,其他元素減半)+2,4-D 10 mg/L+NAA 5 mg/L+KT 2 mg/L+BA 0.5 mg/L+AC 1 g/L培養基上,誘導愈傷組織的比例達78 %,但質量較差,而且體胚發生率極低,只有7.84 %[30]。

可以看出,以葉片為外植體誘導體胚時,獲得的愈傷組織質量較差,體胚發生率也不高,推測原因是葉片屬于分化程度較高的器官,相比未成熟胚等一些來自于胚或者幼嫩組織,其胚性愈傷組織的誘導及體胚發生的難度較高。

2.1.5 以莖為外植體誘導體胚發生

Yie等 [35]將番木瓜的莖段接種在NAA 1 mg/L+ KT 0.1 mg/L的培養基中,獲得愈傷組織,將愈傷組織轉移到含有低濃度IAA(0~0.5 mg/L)和較高濃度KT(1~2 mg/L)的培養基,可再生得到苗和胚狀體。 在MS+NAA 2 mg/L+KT 1 mg/L+GA 1 mg/L +AC 0.2 mg/L培養基中,發現番木瓜莖的愈傷組織生長量和體胚生長量多,且成熟體胚在不含激素的培養基上成苗率高達71.8 %[36]。在1/2 MS+2,4-D 2 mg/L+Glu 400 mg/L+蔗糖6%培養基,也可以將番木瓜的莖段誘導出胚性愈傷組織,進而誘導長出胚狀體[37]。

2.1.6 以根為外植體誘導體胚發生

關于用根誘導番木瓜愈傷組織研究較早,根作為外植體的愈傷發生率較低。Chen等[38]用根作為外植體進行誘導培養,獲得的愈傷組織較少,但每個外植體的愈傷組織可產生100多個體細胞胚。將番木瓜的根為外植體時,在含有改良MS(1/2MS無機鹽+B5維生素+CH 500 mg/L+谷氨酞胺 200 mg/L+甘氨酸2 mg/L)+NAA 2 mg/L+KT 1 mg/L+GA 1 mg/L+AC 2 g/L培養基上誘導愈傷組織和體胚的效果最佳,如可以獲得中等數量的愈傷組織和大量的體胚;在體胚誘導成再生植株過程中,在MS0(不含激素)培養基上體胚的愈傷化很少,成苗率最高,達到71.8 %,但生長較為緩慢[36]。

將番木瓜幼根接種于附加NAA 1 mg/L+KT 0.5 mg/L+GA3 0.5 mg/L的改良MS(1/2 MS無機鹽+B5維生素+CH 500 mg/L+谷氨酞胺 200 mg/L+甘氨酸2 mg/L)培養基上,可以獲得100 %的誘導率,并且大量的愈傷組織并具有良好的胚性潛能;在含有NAA 0.25 mg/L+KT 0.25 mg/L的改良MS(1/2MS無機鹽+B5維生素+CH 500 mg/L+谷氨酞胺 200 mg/L+甘氨酸2 mg/L)培養基上,愈傷組織可以連續繼代并得到大量體胚[39]。此外,單獨添加NAA或者GA并不適合體胚的發育,而KT有利于體胚的發育,且濃度為 0.5 mg/L最佳。同時實驗表明1~3 g/L的活性炭有利于以根為外植體誘導的體胚發生[39]。

2.1.7 以胚軸為外植體誘導體胚發生

以“夏威夷”番木瓜的四個品種的下胚軸作為外植體,接種于改良的MS培養基中,均可以誘導出胚性愈傷組織,在相同的條件下,四個番木瓜品種的誘導效率不同[40],由此可以看出番木瓜品種會影響誘導效率。將下胚軸作為外植體,在含有椰乳、ABA(脫落酸)及蔗糖的MS固體培養基誘導獲得胚性愈傷組織,經分化培養可以獲得番木瓜子葉型胚狀體,而后接種于1/2 MS培養基中,植株再生率約78 %,煉苗成活率可達95 %以上[41]。該研究表明,在培養基中添加ABA可抑制體胚細胞過速分裂而產生次生胚,并能提高子葉正常胚的發生頻率,推測可能的原因是ABA能夠誘導細胞內儲存物質(蛋白質、甘油三酯類、脂類等)產量的增加,進而提高糖類的攝取量或淀粉的合成量,使胚狀體的形態和生理發生變化[41]。還有研究表明,培養基MS+2,4-D 10 mg/L+NAA 5 mg/L+KT 2 mg/L+BA 0.5 mg/L+AC 1 g/L適合幼胚誘導愈傷組織,但是同樣也適合下胚軸愈傷組織的誘導,并且誘導率較高,為70.59 %,但體胚發生率極低,只有3.64 % [30]。

2.2 以不同外植體建立體胚發生途徑的比較

2.2.1不同外植體體胚發生的效率比較

外植體類型和狀況是成功誘導體細胞胚胎的關鍵。來源于不同器官外植體,誘導愈傷組織和體胚的能力是不同的。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誘導體胚發生的最佳材料是細胞分裂旺盛的幼嫩組織,如子葉、幼胚。幼胚不僅容易產生胚性愈傷組織,而且胚胎發生能力強,是誘導體胚的理想材料[30]。番木瓜幼胚的成熟程度對愈傷組織誘導率的影響不同,開花后自然授粉90~120 d的幼胚效果為最佳[31]。此外,以幼胚誘導體胚的實驗操作較簡單、用時較短、材料可充分利用。

葉片和葉柄分化程度較高,愈傷誘導分化能力低于幼胚。根作為外植體的愈傷發生率比莖作為外植體的低,但來自根的愈傷組織分化體胚的能力較莖的高。番木瓜子葉日齡對愈傷組織誘導率有影響,葉齡較短的子葉誘導效果為最佳。

2.2.2 不同外植體體胚發生的培養條件比較

體胚發生的培養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培養基的影響,培養基各成分的組成與比例直接影響著誘導效果甚至試驗的成敗。在體胚發生過程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種類及比例在胚性愈傷組織誘導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生長素包括2,4-D、IAA、NAA等,細胞分裂素包括6-BA、KT等。如在以子葉、幼胚、葉片、莖、下胚軸等作為外植體誘導愈傷組織時,培養基中都添加一定濃度的2,4-D,一般為1 mg/L[29,30,33,34]。NAA+ KT+ GA或NAA+6-BA+ GA的激素組合培養基常用于胚珠、根、莖等外植體的誘導[28,36,37,39]。

ABA與細胞胚性啟動和表達有關,因此添加ABA可促進愈傷組織的體胚發生[41]。培養基中的碳源主要為蔗糖,作為外植體誘導培養的滲透壓調節物和能源,對胚狀體的發育有重要影響,其濃度一般控制在3 %~6 %[28,33,34,37]。

3 小結與展望

以離體器官和體胚為外植體建立番木瓜再生體系是目前常用的育種手段,在實際應用中效率、時間等各有不同。以器官發生途徑建立番木瓜再生體系,其難度要求較低,操作較方便,培養周期較短,出苗較快。以體細胞胚胎發生途徑建立番木瓜再生體系,可以獲得數量較多的體胚細胞,且遺傳穩定、繁殖速度快,但是誘導周期較長,體細胞胚胎并不能全部萌發成正常苗。而且,器官發生和體細胞胚胎發生的效率都會與外植體的類型和培養條件密切有關。因此建立番木瓜再生體系需要依據品種等實際因素選擇合適的外植體并控制適宜的培養條件。

薄片培養可能是將來番木瓜離體培養再生體系的方向。薄片培養是將外植體橫切成厚約0.3~1.0 mm的薄片,在適宜的條件下進行培養,也是獲得再生植株的一種方式。該培養方式具有材料范圍廣、激素用量少、培養周期短、再生頻率高等優點[42]。隨著研究的深入,番木瓜的再生體系會不斷完善,為縮短番木瓜育種年限、降低育種難度和提高番木瓜的種質特性提供可行的手段。

參考文獻

[1]? ? ? Silva J A T, Rashid Z,Nhut D T, et al. Papaya (Carica papaya L.) 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J]. Tree and Forestry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2007,1(1): 47-73.

[2]? ? ?Caple A D, Cheah K T. Micropropagation of hermaphrodite Carica papaya L.‘Rainbowseedlings via axillary bud pathway[J]. Biotechnology,2016(12):1-5.

[3]? ? ?朱西儒,范懷忠,馮志萍,等.番木瓜莖尖和側芽的離體培養[J]. 植物生理學通訊,1989(5):49.

[4]? ? ?魏軍亞,劉德兵,周鵬.番木瓜環斑病毒及其抗病策略[J]. 中國熱帶農業,2006(4):43-?44.

[5]? ? ? 劉進平.植物細胞工程簡明教程[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6]? ? ? Lai C C, Yeh S D, Yang J S. Enhancement of papaya axillary shoot proliferation in vitro by controlling the available ethylene[J]. Botanical Bulletin of Academia Sinica, 2000, 41(3):203-212.

[7]? ? ?陳漢鑫,康月惠,張朝坤,等.“漳紅”番木瓜不定芽增殖培養基與培養條件的優化[J].福建農業學報,2010,25(2):176-178.

[8]? ? ?湯亞飛,蔡時可,王芳,等.“穗黃”番木瓜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簡報)[J]. 亞熱帶植物科學,2009,38(4):79-80.

[9]? ? ?陳健,游愷哲,林冠雄,等.組培技術在番木瓜株性穩定上的應用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04(3):22-24.

[10]? ?王龍甫.番木瓜組培快繁技術體系的研究[D].湛江:廣東海洋大學,2010.

[11]? ? 張秀春,趙平娟,冼淑麗,等.番木瓜“臺農雜交2號”組織培養技術[J].分子植物育種,2016,14(12):3479-3482.

[12]? ?Bindu B, Bindu Podikunju. Tissue Culture Protocol for In-vitro Propagation of Papaya (Carica papaya L.)[J]. Journal of Krishi Vigyan,2017,6 (01):205-212.

[13]? ?王麗萍,鄧澤周,葉祖烈,等.成齡番木瓜組培快繁技術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2,39(3):43-45.

[14]? ? Roy P K, Roy S K, Hakim M L. Propagation of papaya (Carica papaya L.) cv. Shahi through in vitro culture [J]. Bangladesh Journal of Botany,2012,41(2): 191-195.

[15]? ? 謝智旭,沈文濤,言普,等.2個番木瓜品種組培苗成苗率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14):47-50+85.

[16]? ? 謝恩倍,歐善生,姚軍,等.水果型番木瓜組織培養的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8):15495-15497.

[17]? ?黃東梅,李艷霞,林妃,等.番木瓜實生苗莖段組培快繁條件的優化[J]. 南方農業學報,2014,45(12):2215-2219.

[18]? ? 葉維雁,王連春,劉惠民,等.番木瓜組培快繁效率的影響因子研究[J]. 廣東農業科學,2015,42(11):59-64+2.

[19]? ? 唐文忠,王小媚,黃偉雄,等.應用正交試驗設計優選番木瓜組培苗生根培養基研究[J].南方農業學報,2012,43(11):1672-1675.

[20]? ?Anandan R, Thirugnanakumar S, Sudhakar D,et al. In vitro organogenesis and plantlet regeneration of (Carica papaya L.)[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2011,7(5): 1339-1348.

[21]? ?李艷霞,黃東梅,金志強,等.番木瓜組織培養技術及植株再生的研究[J].中國熱帶農業,2015(5):58-60.

[22]? ?Cardoso J C,Abdelgalel A M,Chiancone B,et al. Gametic and somatic embryogenesis through in vitro anther culture of different Citrus genotypes[J]. Plant Biosystem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aling with all Aspects of Plant Biology,2016, 150(2): 304-312.

[23]? ?曾繼吾,易干軍,周碧容,等.番木瓜莖尖離體培養研究[J]. 廣東農業科學,2006(3):36-?39.

[24]? ?林治良,王長春,林瀚,等.番木瓜的離體培養快速繁殖[J].福建農業大學學報,1996(2):44-46.

[25]? ?黎小瑛,謝旭智,沈文濤,等.番木瓜實生苗兩性株的鑒定及其組培繁殖體系的建立[J].熱帶作物學報,2019,40(9):1763-1769.

[26]? ? 洪立萍.番木瓜的離體繁殖[J].生物學雜志,2008(1):45-46.

[27]? ? Litz R E, Conover R A. In vitro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Carica papaya L. ovular callus[J]. Plant Science Letters,1982, 26(2-3): 153-158.

[28]? ? 鄒韻霞,郭惠珊.番木瓜胚珠高頻率體胚發生和植株再生[J]. 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2,31(3):60-65.

[29]? ?曾繼吾,易干軍,張秋明.番木瓜體胚發生及植株再生研究[J]. 果樹學報,2003(6):471-?474+521.

[30]? ?蔡雪玲,陳曉靜,申艷紅,等.番木瓜胚性愈傷組織的誘導及體胚發生[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0(2):122-127.

[31]? ? 饒雪琴,李華平.紅肉小果型番木瓜品種“美中紅”體胚的誘導[J].植物生理學通訊,2007(1):73-76.

[32]? ? Fitch M M M, Manshardt R M.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immature zygotic embryos of papaya (Carica papaya L.)[J].? Plant Cell Rep, 1990(9):320-324.

[33]? ?周鵬,鄭學勤,曾憲松.番木瓜葉片再生植株初探[J].熱帶作物研究,1992(4):35-42.

[34]? ? 何瑋毅,陳曉靜,申艷紅,等.番木瓜葉片、葉柄胚性愈傷組織的誘導及其體胚植株的發生[J].熱帶作物學報,2008,29(6):690-697.

[35]? ?Yie S T, Liaw S I.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shoot tips and callus of papaya[J]. In vitro,1977, 13(9): 564-568.

[36]? ?葉克難,馬蕾.番木瓜懸浮培養的體胚發生與植株再生[J]. 植物學報,1991(7):565-568.

[37]? ?袁欣捷.番木瓜環斑病毒CP基因IR表達載體的轉化及抗病性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1.

[38]? ?Chen M H, Wang P J, and MaedaE,.Soomaticembt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in Carica papaya L. Tissue culture derived from root? explants[J].? Plant? Cell? Reports, 1987,(6): 348-351.

[39]? ?黃俊潮,葉克難,陳谷,等.番木瓜體細胞胚發生及發育的影響因素[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4):91-95.

[40]? ?Fitch M M M. High frequency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papaya? hypocotyl? callus[J].? Plant Cell,Tissue and Organ Culture,1993,32(2): 205-212.

[41]? ?郭德章,鄢錚.番木瓜體細胞胚胎發育與植株再生[J].亞熱帶植物通訊,2000(1):38-40.

[42]? ?肖望,涂紅艷,張愛玲,等.通過薄片培養技術建立白姜花高效植株再生體系[J]. 北方園藝,2016(3):96-9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