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壩州馬鈴薯產業現狀及生產建議

2020-06-21 08:20桑有順湯云川歐運霞
四川農業科技 2020年4期
關鍵詞:阿壩州種薯馬鈴薯

馮 焱,陳 濤* ,桑有順,淳 俊,湯云川,李 倩,楊 洪,歐運霞

(1.成都市農林科學院,成都 溫江 611130;2.成都市種子管理站,四川 成都 610072)

阿壩州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區和羌族的主要聚居區,也是貧困地區,其獨特的自然氣候及生態條件,是水果、蔬菜、中藥材、中低溫食用菌、馬鈴薯、綠豌豆、草莓、經濟型花卉等特色農產品種植的最適區域。作為阿壩州特色效益農作物之一的馬鈴薯是糧、菜兼用作物,不僅可以食用、飼用,還可以作為加工原料。發展馬鈴薯產業,不僅對阿壩州糧食安全、農業結構優化和農民持續增收意義重大,對于口糧保障、精準扶貧也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1 生產現狀

阿壩州轄1縣級市、12縣,總面積84242km2,農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半山、高山及高原,遠離工業、生活污染源,環境優良,水源潔凈,土壤無有害物質污染,春、夏、秋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紫外線強,不利于病蟲發生與流行,為大力開發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提供了有利條件。

阿壩州馬鈴薯生產現狀詳見表1。從2017~2018年的統計結果來看,除汶川縣、茂縣、金川縣、黑水縣、馬爾康市和若爾蓋縣等地的種植面積略微減少外,其余縣種植面積基本穩定或略微增加,全州馬鈴薯每年種植面積穩定在1.47萬hm2以上,平均單產1100kg/667m2,總產25萬t/年以上。

2 存在問題

2.1 品種少而雜,種薯質量差

阿壩州生產上用的品種主要來源于四川、甘肅、青海、內蒙古等地,以及部分當地農家品種,使用年限長,品種混亂,很多農戶都不知道自己種的是什么品種。另外,農戶有自家留種的習慣,由于品種長期得不到更換,種薯質量差,導致產量低、品質差。由于政策扶持,2013年九寨溝縣獲得脫毒馬鈴薯省級標準化示范項目,建有馬鈴薯組培實驗室150m2、網室2000m2,馬鈴薯脫毒原種繁殖基地8hm2,原種、生產種繁殖基地66.67hm2,但由于人員、技術、資金缺乏,處于癱瘓狀態。近幾年,隨著各級良種補貼項目和扶貧項目的實施,脫毒種薯得到一定面積推廣,種薯質量有一定提升,但還遠遠不夠。

2.2 種植水平低,產量低

阿壩州的馬鈴薯種植仍以傳統的人工種植為主,少量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實現機械化生產。由于勞動者素質較差,不注重科學種植方式,耕作管理粗放:底肥主要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少施或未施復合肥,播種密度低,不注重病蟲害防治,導致生產效率低下、底肥施用不足、病蟲害偶有發生等,最終產量低。

2.3 產業鏈缺乏,效益低

阿壩州是全國貧困地區之一,文化、經濟、交通比較落后,由于認識上的原因,導致馬鈴薯僅作為食用和加工粗淀粉及粉條食用,從而帶來了工業上深度開發加工的滯后。2017年以前,區域內沒有精深加工企業,只有少量的小型淀粉廠和加工作坊,缺乏有效的轉化途徑,其附加值沒有被充分挖掘出來,造成馬鈴薯產值低、綜合效益差的局面。2017年以后,隨著阿壩州米老頭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入駐理縣,開發出薯條、營養羹等系列馬鈴薯精深加工產品,實現了種薯繁殖、商品薯生產、馬鈴薯精深加工、產品銷售一體化,對阿壩州建立健全馬鈴薯全產業鏈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縱觀全局,整個區域內的加工企業仍然缺乏,效益仍然低下。

表1 阿壩州馬鈴薯生產情況統計

3 發展建議

按照“推廣品種良種化、生產過程標準化、生產經營組織化、產品銷售品牌化”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要求,以市場為導向,以項目為契機,以科技為支撐,加強馬鈴薯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通過技術示范、技術培訓、媒體宣傳等方式,強基礎,攻產量,創品牌,連市場,增效益,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

3.1 改變傳統觀念,提高百姓認知力

阿壩州種植戶多為藏族或羌族,在接受新品種、新技術方面存在一定的語言和認知障礙,只有通過各級黨政、技術部門密切配合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才能改變傳統觀念,提高百姓認知,快速接受新品種、新技術。

3.2 利用有利條件,實現合理布局

阿壩州南部汶川縣、理縣、茂縣等地區依其緊鄰特大城市成都市的地理優勢,應重點發展菜用馬鈴薯生產供應城市,兼顧少量種薯生產。中部的金川縣、黑水縣、松潘縣等地區以其特有的河谷、山地自然條件應重點發展商品薯生產,兼顧少量種薯生產。北部的九寨溝縣、若爾蓋縣、阿壩縣等地區以其優良的土壤、高原氣候條件和一定的馬鈴薯種薯生產基礎,應著重發展脫毒馬鈴薯種薯生產,兼顧優質商品薯生產。

3.3 完善良繁體系,提高種薯質量

目前,整個阿壩州馬鈴薯良繁體系并未健全,大量脫毒種薯仍需從甘肅、內蒙古等地采購,耗時耗力。應該充分利用當地優良生態條件,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大力引進和繁育高產、抗病、適應性強的特別是高淀粉及適宜加工的脫毒優良品種,以自用為基礎,建立標準化脫毒種薯繁殖基地,完善州內的三級良繁體系,提高種薯質量。

3.4 優化種植技術,提高產量品質

加大科研力度,改變傳統種植模式,優化種植技術,建立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高標準、高質量的示范點,推行“科研院所+公司(合作社)+ 基地+ 農戶”的模式,良品良法配套,使高產、優質的品種有好的栽培技術和管理措施與之搭配,發揮最大的增產潛力。

3.5 推進機械生產,突出種薯優勢

阿壩州人少地多,大量勞動力輸出外省,因此必須推進機械化生產。特別是北部的阿壩縣、若爾蓋縣等高原地區,土地集中連片且平整,適宜機械化作業。這部分地區海拔3000m以上,有良好的病蟲害天然隔離條件,具有繁殖脫毒種薯的天然優勢,應以機械化生產脫毒種薯為主,兼顧加工型商品薯生產,為加工企業提供優質原材料。

3.6 延長產業鏈條,穩定持續發展

阿壩州地處偏遠,大部分種植區交通不便,鮮薯外運存在一定風險且費用高昂。解決這一問題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本區域內部消化鮮薯,除食用、飼用外,應大力發展本地區的馬鈴薯加工業。黑水縣充分利用馬鈴薯資源,建立了淀粉、粉絲、粉條加工廠,生產出的火鍋粉在市場上很走俏。殘余剩渣,作為飼料,又帶動了養殖業的發展,這對本地區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為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應繼續擴大招商引資,建立或引進更多的加工企業進駐阿壩,生產快餐方便食品、油炸食品等系列精深加工產品,延長產業鏈,實現馬鈴薯產業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阿壩州種薯馬鈴薯
馬鈴薯種薯退化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馬鈴薯有功勞
初夏馬鈴薯 田間管理抓哪些
春栽馬鈴薯種植技術
阿壩州黃河第一灣格薩爾嶺國所在地探微
馬鈴薯脫毒種薯的應用及發展思考
盛夏的夜晚
定邊馬鈴薯
脫毒馬鈴薯技術要領
杭州市赴阿壩州開展交流考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