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水利工程堤防護岸施工技術

2020-06-23 10:47常亮
名城繪 2020年12期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技術

常亮

摘要:堤防護岸工程作為我國水利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抵御洪患水災侵害的作用,堤防護岸工程施工對水利工程使用安全與各項功能的發揮有著深遠影響。因此,為預防和減少洪水災害的出現,進一步提高堤防護岸工程施工技術水平,本文對水利工程堤防施工技術的工藝流程及要點進行探討,并闡述堤防護岸的主要技術形式,為同類工程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堤防護岸;施工技術

1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施工的目的

早期由于我國技術水平不高,早期水利工程的規模較小,對于防滲技術的要求低。如今我國科技水平不斷發展,水利工程更加重視防滲施工。尤其是堤防防滲施工,一旦堤防發生滲漏,會給水利工程及附近居民造成嚴重損失,危及居民生命安全。隨著我國防滲施工技術的廣泛應用,技術逐漸成熟,但仍然存在一定問題,會影響到防滲施工的效果。首先水利工程使用的防滲技術手段單一,是目前我國面臨的主要問題,由于我國長期以來缺乏經驗,防滲技術和工程實際特點存在一定出入,不相適應,造成防滲效果不好,甚至影響國民安全。其次由于對防滲施工經驗的缺乏,在工程設計上未考慮到長遠發展的防滲效果,造成工程運行多年后發生滲漏。也可能由于材料質量問題,使用原材料質量不佳,埋下了安全隱患。最后水利工程經過多年使用后,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長期受到水力沖擊,造成其耐久性降低,防滲能力顯著降低。因此我國需要加大防滲施工的力度,在技術層面上加強管理,提高技術水平,杜絕技術上不達標引發的質量問題,從而延長水利工程壽命。

2河道管理和堤防維護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看,河道管理和堤防維護工作還存在很多問題,包括管理隊伍綜合素質有待提高、所采用的管理方法較為落后,使河道范圍內居民隨意排放垃圾與污水等現象十分普遍,進而導致河道寬度越來越小,對其具有的堤防作用造成很大影響,降低了泄洪功能,一旦汛期來臨,很容易產生洪水,進而影響到沿岸范圍內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3水利工程堤防施工技術分析

3.1墻式護岸

墻式護岸技術被用于河道水流速度較快的水利工程中,沿河流堤岸設置墻式護岸結構,由于護岸結構被嵌入路堤護腳板中,使得墻體護岸結構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能,有效減小了河道水流沖刷力對護岸造成的侵蝕影響,取得理想的防水效果。根據實際應用情況來看,在水利工程堤防護岸工程中,常見墻式護岸結構形式為伏壁式、傾斜式、懸臂式、重力式等。此外,針對老舊的墻式護岸結構,考慮到此類護岸結構的功能性顯著降低,在出現洪患水災時易出現墻體滲漏管涌現象。因此,可采取防滲抗滑柱列樁墻技術,在墻式護岸周邊挖設若干樁孔,在孔內打入直徑在1m左右的鋼筋混凝土圓柱樁和橢圓柱套樁,并澆筑混凝土將樁體搭接成墻,沿結構縱軸線在頂部設置鋼筋混凝土連系梁與錨筋,將新建成防滲墻體與原有護岸結構契合成全新的防洪墻,以此來強化護岸結構的抗滑、抗傾穩定性能。

3.2坡式護岸

坡式護岸是在水利工程坡腳與岸坡區域鋪設防沖刷材料來建造坡式護岸結構,與其他堤防護岸結構形式相比,坡式護岸具有工藝簡單、環境適應性強、不影響河床環境、抗沖擊效果好等優勢,當前主要被用于小型水利工程中。同時,在采取坡式護岸技術時,應強化護腳防腐性能,并在地面高程無法滿足防浪要求的情況下于坡頂處額外設置防浪墻。此外,在應用傳統的坡式護岸技術時,要求在干地條件下進行施工,需提前堤防護岸工程現場修筑圍堰,致使工程造價成本提高,且護岸施工效率及質量受到諸多因素的干擾。針對于此,可選擇采取無圍堰膜袋護坡水下施工技術,在護岸端部挖設一定深度的防滑槽,沿灘面向堤岸方向延伸彎折埋入膜袋,并在膜袋下方鋪設土工布反濾層。隨后,將相鄰模袋緊密連接,向膜袋內充灌混凝土,使用砂土回填溝槽,即可開展護岸施工。

3.3拋石加固施工技術原理

施工作業時首先清理河堤基表,然后將鉛絲石籠投至指定位置,最后用拋石船把石頭拋投至鉛絲石籠強夯至與河灘設計高程一致。通過石籠網將石頭組裝成堤圍,經過專家評估,施工過程中對河流的環境影響較小,鉛絲石籠施工成本低、施工運輸便利,不需要特殊技術;石籠網也是一種柔性結構,可以承受大變形以及抵抗不均勻沉降帶來的危害,耐腐蝕性強,還可以均勻承擔河水對堤圍的沖擊力,同時適合在水深流速大的護岸部位;石籠石縫里還能儲存一些淤泥,有利于植物的生長,提高與環境的協調性。

3.4混凝土防滲技術

混凝土防滲技術較為常見,主要原理是通過控制防滲墻厚度,讓墻段緊密結合,大幅提高堤壩的防滲效果,除了具備防滲作用外,還能對已滲透的堤壩加固處理,避免出現再次滲透。防滲處理后能夠保證堤壩穩定于安全運行狀態,提高堤壩安全性,不會影響周圍環境?;炷练罎B墻要依據工程的防滲需要和施工工藝劃分為深厚型以及淺薄型。一般情況下,淺薄型深度約為10~20m,厚度保持10~25m,在堤壩工程中使用。深厚型厚度為60~80m,甚至可以達到130m,主要應用于30m以上的大壩中。

3.5 堤頂與堤坡日常維修養護

在對堤坡進行維修養護時,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其一,土質堤坡應始終處在平順的狀態,不能存在洞穴、坑陷。堤坡上的排水溝,其深度不能超過 25 cm,在非汛期深度不能超過 20 cm。若經檢查發現排水溝被損壞,應立即采取措施修復,選擇適宜的材料進行分層填筑。另外,要進行必要的刮平碾壓,避免堵塞,使堤腳線始終處在連續狀態。其二,定期檢查并處理護坡表面,清除垃圾和雜物,當檢查發現邊坡被破壞時,應將其反率墊層徹底清除,并修復至原始的狀態。其三,定期檢查和清理護坡網格內生長的雜草,使坡面始終處在整潔的狀態,雜草高度一般不能超出50cm。在日常維修養護過程中,要限制大型車輛的進入和通行,防止堤壩被破壞;在降雨之后,尤其是強降雨之后,應對產生的車轍與溝壑進行填補;如果在汛期發生險情,除了搶險車輛之外的任何車輛都不允許進入,否則會對正常的救援與搶險工作造成很大影響。

4結束語

堤圍長期處在水流沖刷的環境中,長期受到侵蝕會降低其抗洪防澇能力,過去60年代到90年代修建的堤圍設計標準普遍較低,施工工藝落后,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堤圍已經不滿足安全使用的要求,對堤圍進行加固是一種有效的經濟措施。水利工程堤圍加固設計要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適合工程實際的方案,做到安全、適用、經濟、耐久。加固的施工技術要追求科學先進、經濟合理,施工企業要善于利用尖端技術手段來提高工程質量,降低施工成本。

參考文獻:

[1]趙小芳.關于水利工程中堤防護岸工程施工技術分析[J].價值工程,2019,38(35).

[2]余小明.水利工程中堤防護岸工程施工技術研究[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9,47(06).

[3]隋曉紅.試探究堤防護岸工程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科學技術創新,2017(28).

(作者單位:山東洪通集團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水利工程施工技術
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創新方式研究
水利工程快速施工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規范化管理
試論生態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則
試論生態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則
淺談如何加強水利工程管理
淺談房屋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