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銜接問題探討

2020-06-27 14:10孫小剛
裝飾裝修天地 2020年9期
關鍵詞:土地利用城市規劃

孫小剛

摘? ? 要:眾所周知,土地資源配置是城市建設與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且二者間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為有效協調二者的關系,必然針對其展開深入分析與系統解讀,以指導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供給理論,構成兩個相得益彰的調和局面。本文對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銜接問題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銜接

1? 引言

我國地大物博,有著較為豐富的土地資源。隨著城市化速度的不斷加快以及城市規劃工作的逐步開展,科學有效地運用土地資源顯得尤為關鍵。城市規劃工作的順利開展,不可避免會受到土地規劃的影響。

2? 現代城市規劃的基本概念內涵

隨著經濟、科技、社會及文化的發展,城市規劃概念最新在傳媒領域開始出現,并逐步延伸到城鎮化建設中來。嚴格來說,目前學術界與實務界并沒有就城市規劃的概念作出統一定義,但基于目前建設的現狀及研究文獻的概括,對規劃城市的基本概念內涵進行解讀,進而對現代城市規劃的基本概念內涵進行闡述。

3? 土地利用規劃與城市規劃的關系

城市規劃和土地使用規劃屬于行政區域規劃范疇,在城市規劃中,要規劃鄉鎮,確認城市規劃的發展方向,實現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方針,進而充分確保合理利用城市用地。在具體針對土地利用予以規劃的過程中,必須要對行政區范圍內的所有土地予以統一規劃,要點施行“三邊四區”,確認土地規劃方針,合理規劃土地。從這一層面上而言,城市規劃是土地使用規劃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城市規劃過程中,科學合理地區分城市土地資源的功能分區是十分必要的。在土地用地規劃過程中,需有效操控城市建造用地規劃。

4? 規劃思路

土地規劃的思路更加傾向于農業,其中包括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耕地保有量、新增建設用地等指標,在實際實施當中對供給加以利用,實現對需求的制約和引導,并強調剛性控制。而相比于土地規劃來說,城市規劃則更加具有綜合性和復雜性,需要在實際工作當中結合城市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包括社會、經濟、人文、地理、歷史、資源和產業政策等方面的內容,所以在城市規劃當中,則需要以市場經濟和城市發展的規律為依據,實現對于城市發展的規模和目標的精確制定,而對于農業方面則鮮有涉及。所以對土地規劃和城市規劃進行比對,可以從中發現,土地規劃具有明顯的控制性,而城市規劃則沒有,為了能夠切實提高城市的發展動力和空間,多數政府則會對城市規模進行擴大。

5? 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的銜接問題分析

5.1? 規劃側重點有差異性

在我國,城市規劃概念于20世紀50年代提出,起步較早,其目的在于恢復國民經濟,提升人民的生活質量,促進城市發展,使城市資源得到合理科學規劃。但土地利用規劃則起步較晚,大概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才將土地作為重點和一項系統工程項目,嚴格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從兩者之間的規劃側重點來看,存在明顯差異,城市規劃以各項建設及管理作為參考依據,然后制定統籌計劃安排。土地利用規劃則以可持續發展作為基礎目標,使人和環境、資源之間實現有效協調。

5.2? 土地保護工作不到位

為制定出更科學有效的土地使用規劃方案,就必須要優化規劃,例如在項目建設中保護犁地資源,防止此類資源浪費。城市規劃的最終目的是推動城市實現平穩健康持續的發展。因此,在逐步開展城市規劃工作的過程中,需要針對土地需求予以深入研究與解讀,努力提升土地資源綜合利用率。在具體實施土地資源規劃的過程中,城市規劃和土地使用規劃存在不同的問題,例如城市人口的增加將對城市建設用地規劃和土地使用規劃產生影響。城市建設需要使用土地資源,而土地使用規劃的方針是保護土地資源,因此兩者之間的矛盾較大,影響了土地資源的保護。

6? 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有效銜接應對措施分析

6.1? 以可持續發展為基本原則,實現協調規劃

為了促進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之間的有效銜接,需以可持續發展為基本原則,即基于土地開發利用過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有效實現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同時,確保土地利用規劃過程中,社會、經濟、生態三者能夠得到合理、協調發展,使土地資源的利用價值得到有效提升。此外,為了保證和城市規劃之間的協調性,城市規劃工作的開展也需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充分提倡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及保護生態環境。

6.2? 加強城鄉統籌規劃及相關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

一方面,由于城市規劃過程中涉及城市建設用地,與土地利用規劃過程涉及的農業用地存在矛盾性。所以,需加強城鄉統籌規劃工作,合理分配城鎮建設用地及農業用地,加強兩者之間的平衡,保證可以使城鎮經濟發展得到有效滿足,保證土地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城市規劃期間,倘若土地資源有限,為了不侵占農田,需以合理、科學的規劃方案為依據,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解決土地資源有限的問題。結合其工作流程可知,加強城鄉統籌規劃非常重要。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國在城市規劃及土地利用規劃工作中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相關部門是相互獨立的關系,缺乏有效的溝通協作。因此,需加強相關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有效合作,統一制定兩個規劃工作的相關法律法規,確保城市規劃工作處于土地利用規劃工作的框架范圍內,避免發生城市規劃在土地利用規劃范圍外的狀況。保證城市規劃滿足土地利用規劃原則及要求,促進兩個規劃工作的協調性及合理性。

6.3?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科學法律法規的束縛機制有利于土地規劃朝著正確的方向開展。在法律法規范圍內完成土地利用規劃,能夠確保在規劃系統下城市規劃的順暢施行。但現行法律法規存在一些問題,阻礙了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的順暢施行。因此,有必要加強土地管理法和城市規劃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增強規劃的權威性,為施行和具體操作提供依據,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束縛力和監督效果。

6.4? 提高規劃能力

隨著我國黨與政府對于土地資源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現代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必須確保合理性和有效性,才能極大程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促進城市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所以基于這種需求下,則需要規劃工作團隊具備過硬的綜合實力?,F代土地開發工作需要以創新意識和理念作為基礎,通過科學技術進行落實,所以在打造具有高水平的規劃團隊時,應當注重人才的綜合實力,除卻要求工作人員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外,還應當能夠具備職業素養和創新能力,從而在實際工作當中,不斷對工作模式和方案進行優化完善,提高規劃工作的可行性,所以有關單位可以在日常工作當中加入培訓機制和考核機制,為人才能力的提高提供科學有效的方法,并激發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規劃工作開展當中,相關部門和單位應當加強把控,綜合考量土地本身性質、環境因素和自然資源等方面的內容,切實提高規劃方案與土地之間的匹配性,并制定多個規劃方案,從中進行實踐后進行選擇,提高規劃工作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7?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代城市是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中小城市的轉型是我國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在城市規劃的理念下,現代城市的建設必須立足于以人為本、著眼于可持續發展、落地于制度化建設,唯有如此才能確?,F代城市的規劃能不忘初衷、科學發展、動態優化、智慧治理,真正提升城市資源匹配與應用效能,最終更好的滿足居民的生產生活需求。

參考文獻:

[1] 陳浩然.淺析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協調[J].中外企業家,2019(36):214.

[2] 王海君,夏斯雨.城鎮土地利用適宜性分析及應用[J],2019(33):77~80.

[3] 趙蕾.雨洪管理視角下寒地城市水系規劃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8.

[4] 李紅娟.基于緊湊城市發展的土地利用政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7.

猜你喜歡
土地利用城市規劃
共享社會經濟路徑在土地利用、能源與碳排放研究的應用
西咸新區國土資源“一張圖”平臺建設初探
北京市土地利用現狀分析
景頗族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特征探析
《城市規劃評價及其方法:歐洲理論家與中國學者的前沿性研究》
那些“搞城市規劃的人”到底是誰
對我國當前城市規劃中公共參與的思考
地理信息系統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
淺談我國城市規劃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