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小學攝影拓展性課程實踐初探

2020-06-28 09:37虞蘭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素質教育

虞蘭

摘 要:在開展小學階段的教學任務的時候,首先就需要考慮到小學生目前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征和思維方式。由于學生們目前都還處于心智還未完全發展的階段,相比于抽象的文字而言,學生們更喜歡、更加容易接受的是視覺層面的圖畫,他們的思維方式主要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在此基礎上,我們的教學方法就應該是著重于對學生的形象思維的挖掘,并且將形象思維運用于課堂教學,以來提升小學課堂的教學效率。通過攝影課堂的開展,讓學生學會觀察畫面,在觀察中發掘、思考、學習,以達到鍛煉學生形象思維的目的。

關鍵詞:攝影課堂;素質教育;實踐開展

引言:

現如今,隨著社會各界各方面觀念的進步,關于教育的觀念也有了改變,教育觀念逐漸從原來的為了能夠通過考試、專注主課的應試教育轉變為了現如今的為了學生們提升個人素質、專注于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教育不再只是單一的課本內容,而是多元化的課程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現代化教育體系。這其中關于對藝術素養的培養被打上了一個著重號,而攝影這門集專業性的技巧與藝術修養的培育為一體的課程逐漸走進人們的視線。

一、藝術教育的必要性

(一)藝術教育地位的提升正在成為全球普遍趨勢

藝術素養是通過象征和隱喻的特有藝術形式流暢地使用藝術語言進行創造、表現、制作、展示、回應和連接的能力,也就是將藝術知識、技能遷移.到其他學科、環境和情境之中的能力。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教育,近些年來都在逐漸重視起藝術教育來?!睹嫦蛭磥恚?1世紀核心素養教育的全球經驗》提煉出三類(基礎領域素養、新型領域素養、通用素養)18項21世紀核心素養,藝術素養是六大基礎領域素養之一。培養科學素養的跨學科整合教育“STEM教育”模式風靡全球,近幾年有學者開始呼吁應在科學素養的基礎上加入藝術學科“A”,向“STEAM”教育轉變。我國教育部在2015年發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中也提出將“藝術素養”作為普通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之一。

(二)攝影課堂加入小學課程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將攝影課堂加入課程安排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攝影( photography )一詞在美國加州教委2004年頒布的《加州公立學校視覺與表演藝術課程框架(課程標準)》共出現39次,分布于不同學段的內容標準中,其對攝影的重視可見一斑。

我國中小學教育的課程也納人了攝影,《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也在不同學段的不同領域提到了攝影,既主張用照相機進行造型表現活動,也建議利用攝影作為收集資料的工具;《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則在現代媒體藝術的內容系列中專設攝影模塊,《上海市中小學美術課程標準》將“攝影藝術”作為拓展型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

二、攝影教學對藝術教育的推進作用

(一)攝影教學可以很好的推進小學生的藝術素養的培養

攝影教學課堂的教學任務遠遠不只是帶領學生拍拍照片就可以了。

想要拍好一張照片首先要學會相機等設備的使用。不同種類的相機的運用也都是不一樣的,就像很多的工具一樣,有為業余者準備的簡單易上手的型號,也有為專業人士準備的用途更加多樣的型號。像是簡單用的相機袖珍相機(傻瓜相機)特點就是操作簡單容易上手,若是功能稍微先進一些的相機的使用就要涉及到一些比較專業的內容了,比如根據當前要拍的場景要改變相機當前光圈、速度、感光度、焦距等參數的數值,以便可以將一張照片拍出它最好的一面。

關于相機的使用技巧的學習還只是對攝影這門課程的教學和學習工具的了解與運用,而真正能夠起到對培養一個人的藝術素養有推動作用的還是對于“如何讓能拍出一張好照片?”這個問題的理解與感悟。因為并不是每一個你將要拍攝的場景的參數設置都會在日常的教學案例中出現過。事實上每一張出色的攝影作品都往往凝聚著一位作者對他所見到的場景的深刻感悟,只有當美出現在了作者的眼里,那么美才會定格在他的手里。所以,攝影凝聚了攝影者對美的思考,對美的感悟以及對美的追求,在學習攝影的過程中也是在對藝術的不斷追求中。所以攝影教學可以很好的促進藝術教育的前進。

(二)攝影教學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攝影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除了攝影技能的培養,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就是對審美能力的培養,這個過程又包含了兩部分一個是授人以魚而另一個則是授人以漁。

不管是在哪一門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教師會通過課本內容的教授、課后作業的重復性練習、以及經常性的測驗,來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在系統的學習之下掌握到一定的這門課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而攝影教學這門課程也是如此,通過日常的重復性的教學過程來給同學們鞏固技巧知識,也是通過日積月累的訓練與熏陶讓同學們都擁有同等水平里面的學生所應該擁有的審美的水準。這就是授人以魚的過程,也是一個與以往的應試教育十分相似的過程。

而素質教育真正區別于應試教育的一點就在于素質教育更加看重“發展”這個詞,這就是所謂的授人以漁的過程。素質教育希望我們的教育都將會帶給學生不斷深進,不斷探索的精神。先創造出條件讓學生的各個方面都有機會得到一定的系統教育,為學生門先打開這扇門,再由老師來進行引導,讓學生們有興趣在學校沒有時間繼續給予他們指導的時候通過自己的興趣繼續走下去,哪怕學生們沒有在后來的道路上繼續深入的進行學習,現在所接受的系統的學習也可以為學生們后來的發展創造出一個好的開端。而攝影教育就是學校為同學們所打開的一扇通往藝術道路的大門,也會是同學們對于藝術的認識以及對于審美的認識的一個良好的開端。

三、攝影教學在小學階段推進的現狀難點

(一)攝影教學在小學階段推行的現狀

很明顯目前在小學教育中,攝影教學的推行還正處于初步發展的階段,普及度還不是很高。攝影課也很難與其他課程相提并論,很多情況下都是作為美術課程的一個板塊出現在課堂中的,一般都是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自己的理解和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來完成一組作品?;蛘呤峭ㄟ^學校興趣社的成立來組織有興趣有能力的參與的同學來進行學習,再或者是舉辦攝影比賽或是相關的展覽活動,吸引有興趣的學生進行了解。這些方法都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效果的,但是這其中的短板也是非常明顯,無法面向全體學生并且教育的內容也非常的局限和片面,導致了攝影教學名不副實的局面。

(二)攝影教學在小學階段推行的難處

1、想要開展一門課有幾點是一定要考慮的:

(1)教學目標(教學要求)

教學目標是很明確的就是要讓學生們通過攝影教學這門課堂了解關于攝影的知識,并且掌握拍攝技巧,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對于藝術的熏陶和理解。通過學習獲得一定的藝術素養,為以后的藝術發展道路打下一定的基礎。

(2)學時分配

攝影課程因為要學習一定的專業的知識所以不應該只是穿插在別的課程里面,而是應該成為一門獨立的課堂。

(3)課本挑選

關于可以當作教材的攝影書籍有很多的選擇,每個學校都會有自己的選擇。不同的選擇就決定了不同的教學安排,攝影課堂就會變成了形式多樣,有學校獨特風格的校本課程,這樣雖然可以避免攝影課程會走向固化和呆板印象的路子但也很容易導致這樣的攝影課程不能很好的往高年級的教學對接,因為一旦學校換了,那么攝影教學的銜接就很難再無縫對接上。

(4)教學安排

攝影教學最終能達到什么樣子的成果還是要看老師具體的教學安排能將教學目標達到幾分。老師在這場新興教學的實驗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是有關教育部門對于每個年級攝影教學所必須達到的教學要求應該做出明確的規定,如果沒有對于每個階段的教學要求的硬性規定,那么攝影教學將可能會變成星星之火在學生的學習生涯時不時閃爍一下,卻很難形成連續的,長期的,有效的教學培養,攝影課程也會終將走向名存實亡的道路。

2、設備問題

設備問題可以說是阻止攝影課程走入小學課堂的最大的障礙。

教學目標、課時分配、課本挑選都并不是太大的障礙,這其中最困難的就是教學安排這一環節,也就是關于如何具體的實施攝影教學的課堂這一部分。比如在理論課程完成后,如何進行實踐部分的展開,因為在攝影實踐的時候就涉及到了器材哪里來的問題,對于小學生來講很難做到對自己的東西有很好的管理,更何況相機這種貴重的東西,讓學生準備好帶到學校使用是很難做到的,無形中增加了學生家長的壓力,也很不利于學校良好教學風氣的形成。但僅依靠學校準備設備分配給學生使用,由于學生年齡普遍偏小,經常性的使用又很容易導致器材的損壞,長此以往就會難以維持。

四、關于小學攝影課實施的初設的構思

1、觀察世界是發現美的第一步

觀察是人與周邊事物交流的方式。通過觀察我們發現美,欣賞美。而通過攝影我們留住美,記住美。藝術的本質便是一個人將所能觀察到的美,通過或繪畫、或演繹、或拍攝的方式二次加工后能提供給觀者的美的享受。善于觀察是藝術創作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教師應該通過展示作品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們重視觀察,學會觀察,用心觀察。

例如,在學習《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第一課:攝影家的眼力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展示不同的杰出攝影作品的方式,向同學們講述每一張照片拍攝時攝影師當時的視角是怎樣的,而攝影師又為何會帶著這樣的視角來看待當前的畫面,從這樣的角度對照片背后蘊含的意義來進行解析,可以很好的推動課堂教學的展開。如果沒有這些解說,一張煙花的照片就只是絢麗而紅火的,但如果教師能夠指出它其實是拍攝者拍于一個新年之夜,而煙花是對新年的祝福。那么學生們就會很容易理解,為什么為這張照片所標注的文字是“我見過那自由的大地……”因為昌明的盛世,就是對自由之地最好的注解。

2、培養好的審美是學會攝影的第一步

對于藝術創作者而言審美可謂是至關重要的一項基本技能。在這方面有天分是占據一定的優勢的,但沒天分卻不等于劣勢,因為審美水平是可以經過后天的培養而提高的。

例如,在學習《教材》第八課:培養你的眼力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舉例展示的方法來領導同學們學會如何找重點。重點所包含的內容有。一張照片必須有一個鮮明的主題,必須要有一個能夠抓人眼球的主體,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應該保持整張畫面的簡潔明了。這幾年就是一副好的照片所應該具有的特征。當學生了解過這些特征并熟練運用之后,審美水平也會隨之不斷的提升。

3、學會攝影工具的使用,攝影不只是紙上談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出好的作品,對各種攝影設備的使用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十分熟悉設備的使用的情況下,攝影師才能更好的利用這些工具來為自己所構思出來的理想照片創造環境。

例如,在教授《攝影》第2課:照相機與鏡頭的時候,教師應該科普類型的介紹相機的種類,而詳細的介紹關于各種鏡頭的使用。比如,長鏡頭應該在什么樣的情況下使用?在拍攝肖像的時候哪種鏡頭最合適?對于此類概念性知識,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了解和記憶。

4、了解完美照片的特點,以確定拍攝作品所要達到的目標。

學習向來是一個先要積累量變,才能實現質變的過程。唯有明確完美照片的目標,并根據目標進行重復的練習,在練習達到一定多的次數之后,才能引發同學們對于完美照片的特點的深入思考。而唯有多次練習作為基礎的深入思考,才能引發創新和超越。

例如,在教授《攝影》第13課:完美的照片的時候教師不僅應該告訴學生,完美照片的特點究竟有哪些更應該督促學生勤加練習。并在練習的過程中不斷的思考。最終總結出最符合學生自身要求的完美照片的特點。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現如今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國家對人才培養的要求越來越高了,以前的固化的教育方式已經不適用于現在的教育需求了,所以教育理念要改革,教育方法要進步。積極主動的在未有的或是新興的領域探索開闊是現代教學所必要擁有的自我提升、自我改革的必要手段。而攝影課程的大幅度就是對于藝術素養教學道路的一次探索,也是現代教育不斷自我改進、自我升級的一大重要標志。

參考文獻:

[1]黃新顏.用鏡頭探尋身邊的美——小學美術教育開展數碼攝影活動探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7(04):88-89+92.

[2]王柄凱. 小學攝影藝術教學實驗與推廣[D].沈陽師范大學,2014.

猜你喜歡
素質教育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在素質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
素質教育不應排斥升學率
淺析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
淺談素質教育的認識與實踐
托起教育理想,論素質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實現
素質教育系列活動優秀作品展示
職業院校需要什么樣的素質教育
警惕高校素質教育陷入功利主義
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